<p class="ql-block">兰花品鉴是指运用公认的兰花品评鉴别方法以及相关标准,对兰花的品级进行认定的过程。兰花品级是美的聚焦,兰花品鉴体现出中国人的兰花审美观,它是中国人听得懂的兰花语言。</p> <p class="ql-block">一、兰花品鉴历史</p><p class="ql-block">兰花品鉴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代以前人们所称的兰蕙是指兰草和蕙草,又分别叫都梁香和零陵香,也称它们为古兰蕙(注1),它们均是香草,即花草皆香,不是兰科植物,宋代以前人们赏兰蕙为单纯赏香味,因古兰蕙的香味、花色、花型等外形一致,故没有品级之分,所以不存在品鉴一说。宋代以来人们所称的兰蕙是指兰花,包括春兰、蕙兰、建兰等,它们是兰科植物,又称为今兰,花香草不香,其花外形各异,无论是香味,还是瓣型色彩等都变化多端,由于形态上的差异,故有品级之分,因此产生了兰花品鉴。通过兰花品鉴,艺兰家和兰花爱好者发现了形态优美、品级优秀的品种,人们将其视为如君子、士大夫和神仙一样的存在,倍加珍爱。</p><p class="ql-block">宋代以来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兰花品鉴方法,分别是,第一,色花品鉴法。核心内容是品鉴色彩的艳丽(亦即老嫩)程度,标准有稀有色、素心、玉质瓣(或玉版)等,反映色花品鉴最早的兰谱为南宋赵时庚作《金漳兰谱》。第二,瓣型品鉴法(亦即瓣型理论)。核心内容是品鉴花瓣的模拟某些植物花瓣的状况,以评价花瓣外型的紧致程度。兰花相关瓣型有梅瓣、水仙瓣、荷瓣等,标准按主瓣、捧瓣、舌瓣等花的器官表现形态分别确定;瓣型花品级高于普通花;不同类型瓣型花品级高低排序为:梅瓣,水仙瓣,荷瓣。瓣型品鉴法为清代初年江苏艺兰家鲍省薇首创。第三,神韵品鉴法。核心内容是品鉴花草的精神状态,标准按花的高平拱抱形态分别确定,比如出架、平肩、外瓣拱抱、细干等形态花的品级很高。神韵品鉴法在清代以来各兰谱中基本上都有所反映。第四,香味品鉴法。核心内容是品鉴花香的优质程度,标准有清香及浓香,并以此为优,无香及臭香者为差。香味品鉴法在宋代以来大多数兰谱中基本上都有所反映。四个品鉴法中,尤以瓣型品鉴法影响深远,清代以来艺兰家普遍将兰花瓣型视为品鉴兰花的基础内容,放在各品级要素中最重要的位置,他们的理念是,凡是品级优秀的兰花必须具备好的瓣型。</p><p class="ql-block">二、兰花品鉴作用</p><p class="ql-block">第一,品鉴是决定品级的唯一手段。兰花的品级只能经过大家一致公认的品鉴手段决定,其他手段都不能决定品级,个人自封的品级没有任何效力及公信力。</p><p class="ql-block">第二,品鉴是决定兰花价格关健因素。中国古兰谱表明,兰花品级越高,其价格就越高,而兰花品鉴是决定品级的唯一手段,因此,品鉴在兰花价格决定的过程中扮演着关健的角色。</p><p class="ql-block">在清代以来的古兰谱中,优品均为经过品鉴认定的瓣型花和素花品种。优品价高,这方面例子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清代嘉庆初年,绍兴周怡亭以三千金(三千两银子)价格购得蕙兰荷形水仙“大一品”,这是古兰谱中记载的清代最高价格的兰花品种,大约相当于今天80万元人民币,其价高的原因是具备了瓣型、神韵上佳的优秀品级:“大荷花形,五瓣分窠,大软捧,大铺舌,细干,平肩。”(清.袁世俊《兰言述略》)因此,“大一品”是优品价高的典范之一。其实,“大一品”还算不上清代价格最高的兰花,而是另有其种,根据袁世俊《兰言述略》对清代高价兰花的介绍:“山阴周怡亭三千金,寓沪之余姚魏筠谷万金,嘉兴高佳盛二万金,枫泾陈九畦万金。”文中魏筠谷、高佳盛、陈九畦以特高价购买品种的价格均数倍于“大一品”,这些究竟是什么品种?现无从考证,但从袁世俊书中记载的品种看,品级超过‘‘大一品”的兰蕙品种大有存在,可能清代特高价兰花品种就出于其中,其价格一定高于“大一品”。如,蕙兰荷形水仙“袁字仙”:“外三瓣放角收根,紧边,平肩,捧心分窠,软观音兜,舌大如意。”再如,蕙兰白花荷瓣素心“王明阳素”:“小荷花式,白瓣,白卷舌,细干,平肩。”以上两个蕙兰荷瓣品种的瓣型、色彩、素心和神韵品鉴标准较“大一品”更高,其品级也更高。蕙兰梅瓣中的一些精品也十分优秀,如“翠蟾梅”,色彩为珍稀的翠绿色,瓣型为清代艺兰人无比喜爱的梅瓣,因此该品种同时具有色彩和瓣型优势,其品级更是远超“大一品”。</p><p class="ql-block">再看民国时期的情况,高价兰花与品级相关的例子有“西神”,春兰梅形水仙“西神”是民国初年吴锡荣文卿花重金购得的,后来荣文卿将“西神”以十条金条的价格割爱让给了杨干清,民国一条金条重500克,十条金条重5000克,这个品种的友情价按今天黄金的价格计算约为280万元人民币,如再按当时市场价销售,价格还要高许多。</p><p class="ql-block">第三,品鉴能保证兰花交易的公正性。兰花交易的公正性体现在按质论价,即优品价高,劣品价低,品鉴是决定兰花品级的唯一手段,它能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如果没有品鉴,就会出现鱼目混珠、优劣颠倒状况,兰花交易就会出现以次充好、欺诈多发的混乱局面。</p><p class="ql-block">三、兰花品鉴现状</p><p class="ql-block">当代兰花品鉴有弱化的倾向,2000年以前,兰花市场非常流行瓣型花和素花等品级优秀的兰花,那时兰花品鉴的作用比较明显。但自那之后,兰花品鉴逐渐弱化,市场不怎么流行瓣型花和素花,开始流行奇花、红花和叶艺兰等,后者并无相应的科学、完善的品鉴方法及标准。在兰花品鉴弱化的背景下,兰花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情况,有一些品级低、由卖方自由定义的所谓“名品”兰花,被人为地炒作成了“天价兰花”。</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p><p class="ql-block">第一,兰花资源匮乏。品级超过老种瓣型花、素花的同类新种越来越少,兰花市场开发新种转向非传统类品种,比如奇花、叶艺兰,这样,以传统类品种为对象的品鉴方法派不上用场。</p><p class="ql-block">第二,兰花品鉴方法创新不足。奇花及叶艺均为兰花比较重要的观赏门类,但无人研究和总结它们的品鉴方法,也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科学的品鉴标准,以至该两类兰花的品级多由个人说了算,随意性较大。此外,色花品鉴方法不完善,没有将民间零星和原始的色花品鉴术加以提炼总结,上升为完整、科学的色花品鉴方法,同时,也没有包含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极稀有色花的品鉴内容,如蓝、紫、黑等色花。</p><p class="ql-block">第三,兰花产业新从业人员对传统兰花品鉴方法认识不足。江浙老一代艺兰人品鉴兰花的功底非常深厚,对瓣型花的品鉴方法都了熟于心,但是,兰花产业新从业人员未继承前辈优良传统,普遍未接受传统兰花品鉴方法的学习,很多人不知道瓣型花品鉴标准有哪些,因此,没有认识就没有敬重,更谈不上坚守与实践。</p><p class="ql-block">第四,品鉴虚无化。现在有一种错误的思潮很有市场,它将传统兰花品鉴方法视为落后的、保守的东西,鼓吹应该将其抛弃,并认为兰花品级认定应该是自由化的,有一些商家自己不懂兰花品鉴,却说什么:“只要自己觉得好的兰花就是好兰花”,这是一种唯我独尊的畸形兰花品鉴观,是对兰花品鉴传统的彻底否定。</p><p class="ql-block">四、继承和发扬兰花品鉴传统</p><p class="ql-block">兰花品鉴的传承已有上千年历史,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宝贵的兰文化财富。我们不能丢掉兰花品鉴传统,放弃大家都听得懂的中国兰花语言,改用外来兰花语言,否则,我们就会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要继承和发扬兰花品鉴传统,使之在兰事活动和兰花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品鉴观,凡是好花或优秀品种都必须通过品鉴这把尺子的检验,没有通过品鉴检验的花,就不能称为好花或优秀品种。要不断推动兰花品鉴理论向前发展,让兰花语言更加丰富,更加贴进时代。</p><p class="ql-block">当前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强宣传。有关行业协会及兰花理论工作者应加强兰花品鉴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使之深入人心。第二,努力实践。行业协会率先做好示范,在组织兰展评奖时,一方面要严格遴选评委,要求评委必须熟练掌握兰花色香型韵品鉴知识,使之评选行为符合兰花品鉴规范要求,另一方面要严格以品鉴标准确定参评品种的品级,并进行评奖,使评奖结果体现出权威性和公信力。兰花产业从业人员应掌握兰花品鉴知识,并将其用于指导兰花选育及交易。第三,创新发展。对近几十年来出现的诸如叶艺兰、奇花等新观赏门类花的特点进行总结,建立起相应的品鉴方法及标准,完善色花品鉴方法。</p> <p class="ql-block">五、叶艺兰品鉴问题</p><p class="ql-block">叶艺兰是指少数兰花叶片上出现黄色或白色线斑的品种,它是由青叶兰变异而来。高等级叶艺兰的变异进化程度较高,花叶同步发生变异。</p><p class="ql-block">在中国赏兰历史上,并未有专门赏叶艺的记载,尽管清末区金策的《岭南兰言》中有建兰“金丝马尾”和墨兰“冷金素”等叶面存在色线或星零细点的记述,但书中只是将其作为兰花品种的奇特植物特征来记述,并未将线、点等叶艺视为观赏内容。</p><p class="ql-block">将兰叶上线斑作为观赏内容的赏兰方法,起始于200年前的日本,后来传入被日本占领的台湾,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传入大陆。日本人赏叶艺兰特点是只赏叶上形状各异的线斑,并不赏花。</p><p class="ql-block">目前叶艺兰品鉴方法不成熟。赏叶艺方法尽管对叶艺种类区分比较详细,有爪、边、缟、斑、透5大类及20余种细类,但这只是简单的叶艺兰识别方法。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叶艺兰品鉴方法和品鉴标准,在叶艺兰品鉴方面,较多的情况是各说各话,且随意性很大,此时认为的好品种,可能明天就不是了,某人认为的好品种,换了一个人就不这样认为了,缺乏统一的品鉴方法和标准,难以评出公认的叶艺兰优级品种。</p><p class="ql-block">现代国内赏玩叶艺兰的人数较多,加之我国叶艺兰资源丰富,因此,叶艺兰市场规模较大,为了保证叶艺兰市场健康发展,同时为了兰花品鉴的发展与时俱进,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中国人自己的叶艺兰品鉴方法及品鉴标准。</p><p class="ql-block">结合我国叶艺兰资源特点,以及继承赏兰传统的需要,对于建立中国特色叶艺兰品鉴方法和相关标准一事,提出以下几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并希望以此抛砖引玉。</p><p class="ql-block">第一,品鉴叶艺兰的重点是花。中国传统赏兰核心内容是赏花,即赏花中的美,应将叶艺兰品鉴的重点放在花上,而不是放在叶上,因为叶艺并没有审美价值。反对弃花论叶艺的错误思想,不管叶艺有多好,只要花艺(或者花品)不好,就不能列为上品。</p><p class="ql-block">第二,品鉴花的重点是缟花。与青叶兰花相比,最能体现叶艺兰特色的是花色丰富,且对比度大的缟花,这种缟花实质是特殊形式的彩花,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即花色组合搭配形式独特,花色艳丽且变幻多端、热烈奔放,现代美感十足,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种美感是青叶兰花(包括其中的复色花)难以达到的。由于叶艺兰素花及色花品级普遍低于青叶兰相关品种的品级,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因此不宜将素花、色花作为赏叶艺兰的重点。叶艺兰素花及色花的品级应低于缟花。</p><p class="ql-block">第三,将缟花中神韵好的瓣型花列为品级最高的叶艺兰品种,叶艺兰中普通色以及非缟花的瓣型花品种品级排名靠后。</p><p class="ql-block">第四,缟花最好的色彩搭配形式是红绿配。在红绿色搭配形式下,花色对比度最强烈,最为醒目,美感也最好,其品级最高。红绿配以红色为主色,绿色为配色。其他花色搭配形式因对比度及醒目效果稍差,品级排名靠后,如绿白、绿黄、红白、黄白等搭配形式。</p><p class="ql-block">第五,将花品和叶艺的稳定性纳入品鉴标准。叶艺兰生物特征是随时处于变异之中,花品和叶艺稳定性差,应将花品和叶艺的稳定性纳入品鉴标准,将稳定性好的优秀品种列为上品,反之,只能列为中下品。</p><p class="ql-block">品鉴叶艺兰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应该有更多的艺兰家和兰花理论工作者参与到这项研究工作中来,期待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能够及时地提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叶艺兰品鉴方法,以推动叶艺兰赏玩迈向更高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注1)兰蕙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分别指不同植物。在宋代以前,兰蕙分别指菊科植物都梁香和报春花科植物零陵香,皆为香草,花草均有香气,又称为古兰蕙,它们和今天所称的兰花蕙花不属于同类植物。宋代以后,人们所称兰蕙专指兰科植物兰花和蕙花,花香草不香,又称为今兰蕙。南宋理学家朱熹《楚辞辨证》、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以及现代兰花植物学家吴应祥《中国兰花》等著作对此均有论述。中国古代有关兰蕙文献中,对古今兰蕙的描述,不论是植物形态,还是用途,都是截然不同的,证明古今兰蕙是不同植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