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给禾 【艺苑风景】 古诗词的哲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

雨给禾

<p class="ql-block">南宋建炎二年冬的一天,在南京石头城墙上,一个顶笠披蓑、亭亭玉立的妇人,正纵目远眺雪景。但见那白雪似柳絮,如梨花,洒洒潇潇,飘飘扬扬,装点得江山分外美丽。她,时而轻声吟哦,时而凝眸深思……。</p><p class="ql-block">这位妇人是谁?她就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那时,她和她作官的丈夫赵明诚住在南京。李清照每次赏雪总有所得,归来必邀丈夫和诗,弄得赵明诚颇苦于应付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或许有人问:为什么大雪天李清照不坐在家里围炉赋诗,却偏偏要冒雪觅诗呢?这个问题,乍看好象简单,实则深富哲理。要回答它,得从人的认识过程谈起。</span></p> <p class="ql-block">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象山涧清溪可以一览到底的,而要经历两个阶段:一个叫感性认识,一个叫理性认识。何谓感性认识?即指感觉和印象阶段,是认识的起始。人们总是首先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直接接触客观事物,在外界现象刺激下,感官产生的信息流沿着特定的神经通道传送到大脑,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这就是感性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p><p class="ql-block">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依赖于抽象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具有间接性、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是对感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我们通过李清照的词《声声慢☆秋闺》来看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p><p class="ql-block">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p><p class="ql-block">李清照晚年,南渡后经历了人生巨变,丈夫赵明诚病逝,一生辛苦收藏丢失,突如其来的婚姻变故等等一系列打击,她的创作风格由清新俊逸转向沉郁凄婉,作品中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再没有当年的清新可人,更多是对亡夫的怀念、自己的孤单凄凉。最不寻常则是开头极富音乐美的七组叠词,仅14个字就表现出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正有不吐不快之感。这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感性认识带着理性认识的情感,李清照运用叠词手法把自己内心的愁苦层层铺开,非常有创造力。</p><p class="ql-block">“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由感性认识得出理性认识的结论,这虽暖更寒的季节,是令人最受煎熬和难以平静的,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p><p class="ql-block">“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感性的“淡酒”,借酒浇愁却是抵不过夜晚疾风侵袭内心的理性认识。</p><p class="ql-block">“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黄花凋零,黄昏梧桐雨,每一个感性认识的场景,都有蕴含有理性认识的忧伤。</p><p class="ql-block">这里每一个字词都能体现出极致的苦愁,每一个景物都渗透着无法消除的哀愁,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到极致。</p><p class="ql-block">整首词非常细腻温婉,触人心扉,感人至深,体现了李清照对国破家亡的漂泊生活无比苦楚的心境,是一副非常凄美的佳作,值得细品。</p><p class="ql-block">所以,不深思炼意,不重视理性思维,是决不会产生好诗的。有个诗人叫乔梦苻,看到李清照的《声声慢·秋闺》词连下七个叠字,博得诗坛盛誉,于是他写了一首《天净沙》,一口气连用十四个叠字,以为这下子可把李清照比下去了。可是写得好不好呢?奇文共欣赏,请聪明的读者评一评:"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停停当当人人。"完全是胡乱堆砌的,逻辑混乱,既无感性认识更无理认识,什么也不能说明,与李清照的那首词比较真是天壤之别。后代评论家讥之"丑态百出"。</p> <p class="ql-block">用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来说吧:白居易被降职到九江当司马后的一个秋夜,他在浔阳江上送别客人,忽听邻舟传来弹琵琶的声音,声调极美。派人询问,原来是一位独守空船的女子在弹奏。诗人移船相与谈话中,知道她曾是长安著名歌伎,邀她再弹一曲,她说丈夫是常不在家的商人,很不适意,所以有在怨之情。白居易听到、看到的这一切,即对于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把这各种感觉综合起来,在白居易的脑中形成这妇人的整体形象,叫做知觉,两人分手后,尽管这女子不在眼前了,可白居易的脑子里依然保留着她的形象,音容宛然如昨,这叫做表象或印象,是感性认识。</p> <p class="ql-block">又何谓理性认识呢?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高级阶段,即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的特点是抽象,它表现为人的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概括、分析、综合,即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夫,使认识发生一个质的飞跃,形成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面、事物的内部联系。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还拿《琵琶行》来说吧,白居易接触了这妇女,看了人、听了琴、谈了话,根据这些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认识到她是一个善良而不幸的妇女,这便是理性的判断,即已不是对她的表面现象、各个片面的反映了,而是对她本质属性的理性认识。白居易继而思索:这妇人是很不幸的,可是我也屡遭贬谪,道路坎坷呀!于是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沉感慨,这就是深刻的理性的认识与发自内心的呼喊。</p> <p class="ql-block">概念、判断、推理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关系。白居易由观察得到的概念、判断进一步推想自己应该怎么办,认为仕途风险,难以为继,甚至不愿再继续下去了。这个推想的思维过程就是推理,即从已有判断推出未知判断。所以他在诗序中写道:“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可见那琵琶声的哀婉凄厉,唤起了诗人云淡风轻的外表下,一直不愿面对的壮志难酬和怀才不遇。这是理性的深刻认识。</p> <p class="ql-block">相遇知音人,一洒同情泪。一个是飘零江湖的长安歌妓,一个是得罪遭的朝廷命官;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善写);一个是“红妆泪”,一个是“青衫泪”。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在这里,白居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关注社会上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以及其他弱势群体,是封建社会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共同的理想人格和生命价值。但诗人能够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把社会底层的卑贱的琵琶女的遭遇和自己被压抑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抒发自己愤懑的同时,对悲凄的歌女寄予深切同情,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民间关怀和理性认识,也是诗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和诗意人生。他的这种认识太宝贵了!</p> <p class="ql-block">古代有作为的诗人都懂得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写法。王维诗《渭城曲》即是一例。王维写的是,他的朋友元二奉命出使安西(今新疆库车附近),他在京城长安外三十里的渭城与元二饯别的情景。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凡从长安往西远行的人,其亲友一般都在此与之饯行,一边举杯劝酒,一边叮咛珍重,然后恋恋不舍挥泪告别。此情此景,在渭水之边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为什么作者的这二十八个字不胫而走,流传千秋呢?就在于作者不停留在感性材料上,而是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观察比较,选择了最能反映离别情绪的典型事物,如蒙蒙细雨,青青垂柳,告别之酒,边陲之关,再加上情景交融的概括和发人深思的联想,于是对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量。</p> <p class="ql-block">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p><p class="ql-block">一首诗,情景交融,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运用得炉火纯青!</p> <p class="ql-block">《商山早行》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p> <p class="ql-block">鸡声茅店月,</p><p class="ql-block">人迹板桥霜。</p><p class="ql-block">这是向来传颂的名句。仅仅十个字,如此逼真的描写出了古代旅人早起辛苦赶路的情景。这十个字中包括六样事物:鸡声、茅店、月亮、人迹、板桥、秋霜。这些客观事物进入眼帘,传入耳畔,构成作者的感觉和印象。我们假设,作者还是停留在感性阶段的话,把这些事物随便堆砌在一起,比如"鸡声霜人迹,茅店板桥月",那不仅不能反映出一定的思想内容,而且是完全不可理解的东西了。作者恰恰相反,进行了正确的判断,按照事物本来的固有联系加以合乎规律的配置,就显示出了其典型意义,天亮前,住在客店里的旅客听到鸡叫,就起来忙着赶路,这时,残月还高挂天空,秋天的晨霜尚未融化,于是赶路人的足迹便印在板桥的霜面上。你看,一幅真实动人的画面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作者这种高度的概括思维能力,表明了理性认识是多么重要啊!</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古诗词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密切结合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与升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