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蔡银兵</p><p class="ql-block">自然界所有物种的演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似乎亘古不变。而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机制也从未断续。纵观那些被淘汰的物种以及同类,都因为无法跟上环境变化的脚步而遭遇灭绝,人类世界也同样如此。</p><p class="ql-block">当今剩男剩女的比例日益增加,落单的理由也各种各样。如外貌丑陋、性格孤僻、家境窘困、身心残疾以及择偶要求过高等等。但我们似乎忽略了这些人为定义的理由背后,有着更为深层的底层逻辑。</p><p class="ql-block">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那些终身无伴侣或没有后代的群体,难道不是因为经过社会环境的筛选而遭遇淘汰的结果吗?</p> <p class="ql-block">个人的成长过程就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最早开始恋爱并且踏入婚姻的人,大多是在就学期间就已经打下了基础。其次是走上社会以后,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另一半。以上两种情况都是自发的主动的寻求配偶,当这两条途径都无法配对成功的时候,就只能通过相亲这种被动的方式找到另一半了。</p><p class="ql-block">这三条途径其实就是三轮筛选,那些心智早熟、社交经验丰富的群体大多是在学生时代就开始恋爱了。而工作与收入稳定、具有良好人际圈的群体,则在工作与各种社交圈中结识了未来的另一半。就算心智晚熟、缺乏社交经验的群体,有一部分也能通过相亲踏入婚姻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如果连相亲都无法找到另一半,甚至是经过许多次的相亲都没有结果,其实就是遭到淘汰了。这就像演化论观点中的自然选择一样,各种生物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而发生变异,发展出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躯体结构与生理功能。</p><p class="ql-block">而人类则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而调整自己的态度、认知、观念以及行为。如果在社会环境加速改变的过程中,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无法跟上社会进展的脚步,就会遭遇淘汰。</p><p class="ql-block">因此,那些天生外貌丑陋的人,不符合当下的审美观而被迫单身。性格孤僻不合群、社交经验不足甚至对社交感到焦虑的人,无法建立起良好的社交网络而单身。家庭贫穷且自身工作能力欠缺,没有稳定收入的人,无法为配偶与后代提供充足的资源而独身。身心残疾或体弱多病的人,基因存在缺陷的概率更大而只能单身。</p> <p class="ql-block">另外一部分大龄男女虽然有着丰厚的收入和稳定的工作,各方面条件看起来都不错,但择偶眼光苛刻、要求过高,甚至吹毛求疵,不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都不改要求与期望,因过分执着而单身。事实上这种过分执着的特点就是性格上的劣势,不利于繁衍,遭遇淘汰也是必然的。</p><p class="ql-block">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竞争日益严重,全球人口数量极为庞大。当一个自然空间或社会环境里的同类物种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不再继续增长,甚至会往下降,直到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p><p class="ql-block">也许当下出生人口数量逐年递减看似跟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有关,实则是一种天然形成的机制。经过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能够适应当下社会环境的群体,有充裕的条件和资源,就会继续繁衍。不适应社会环境的群体往往条件欠缺、资源匮乏,不得不主动或被动选择单身,停止繁衍,基因也就此中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