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之祖宋之问的悲喜人生——洛阳市图书馆河洛讲坛听课笔记

兰亚

<p class="ql-block">  昨天的一场大雨让气温下降好几度,雨后初晴凉爽宜人,尽管有直播,还是决定到图书馆去听河洛讲坛,现场感受老师的讲解与互动。</p><p class="ql-block"> 今天主讲人郭发喜博士,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主题“律诗之祖宋之问的悲喜人生”。</p><p class="ql-block"> 宋之问(约656年﹣712年)字延清,一名少连,祖籍虢州弘农,少年时成长于洛阳附近的嵩山、陆浑。他"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皎然《诗式》赞其作品为"律诗之龟鉴。"元人方回《瀛奎律髓》尊之其人为"律诗之祖"。</p><p class="ql-block"> 宋之问家累巨富,学有渊源,20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天才,之后云游山林,与隐逸之士司马承祯、田游岩,韩法昭,赵贞固等相交往,过起了隐逸名士的生活。他满腹才华,杜甫对他敬重有加,他与赵贞固、卢藏用、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毕构、郭袭微、司马承祯、释怀一私交甚好,时号"方外十友"。(《新唐书·陆余庆传》) </p><p class="ql-block"> 宋之问进士登第后,待选的时间很长,到三十五岁方为习艺馆学士,与杨炯分直于洛城西。到四十一岁任洛州参军,四十四岁任司礼主簿,官仅从七品上。</p><p class="ql-block"> 武周圣历元年春(700年),武则天率群臣游历龙门,兴起,令百官赋诗。《隋唐嘉话》载:"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赏锦袍。左史东方虬既拜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复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袍衣之。"武则天认为宋之问的诗更胜一筹,于是亲自从东方虬手中夺回锦袍,转而赐给了宋之问。这就是典故夺锦袍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武后征召,龙门扬名。宋之问在以后很多诗作回忆到这件事,认为是明主的知遇之恩。如"少秉杨许意,遭逢明主恩"(《忆嵩山陆浑旧宅》)、"余本岩栖客,悠哉慕玉京"(《入波州江》)。</p><p class="ql-block"> 宋之问是唐前期的一流诗人 ,是一位典型的洛阳才子。格律因他而完善,律诗因他而得名,他之前的诗为古诗,之后的为近体诗(律诗)。他与沈佺期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永明体四声律向唐诗平仄律的过渡,解决了诗歌写作中黏式律的问题,为唐诗走向繁荣提供了条件。武则天死后,宫廷风云变幻,他两度被贬岭南,最终被玄宗下诏赐死,此后便传说他 杀甥夺诗、出卖友人、攀附权贵等罪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死人不会为自己辩解,但他的经历会能说明一切。天才蒙冤,他是朝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是侍臣的悲哀。 </p><p class="ql-block"> 律祖何罪,独以名太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7.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