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窗外,寒风刺骨,繁星点点的天空映衬着苍白的月光,冷清而寂寥。</p><p class="ql-block"> 屋内,看着丈夫睡梦中悔恨的泪水,想起婆婆常念叨的那句“你们回来了我嫌麻烦,不回来是想了”,女人不禁又湿了眼眶。人就是这么的矛盾,婆婆想见儿子,却又受不了人多嘈杂。丈夫也是,每天盼团圆,每天想孝顺,可今天的事却与孝顺的初衷背道而驰,让她感慨万千,久久难以入睡。</p><p class="ql-block"> 婆婆有四个女儿、两个儿子,女人的丈夫家里排行老幺。除了这个小儿子远在离家400公里外的城市工作,其余儿女都在身边。平时,这个小儿子总觉自己尽心不够,时不时会打通电话问候父母,叮嘱父母注意身体,牵挂着远方的父母。</p><p class="ql-block"> 因工作忙小儿子一年了没有回家看父母,年前,他早早地开始做着回家过年的准备,包括周六、周日加班加点急赶手头的工作,想着提前几天回家多陪陪年迈的父母。这一份游子的心情,女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间,除了配合丈夫做着各种准备,她也暗暗发誓要尽心尽力地回家好好表现,为公婆尽尽孝心。</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女人洗洗涮涮,一日三餐不离地转在厨房,儿子也忙前忙后,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一家人的起居。</p><p class="ql-block"> 然而,事与愿违,小儿子在卧室柜子里翻找行李时,无意中发现自己新寄给父亲的棉裤仍躺在柜子里,时下北方正值严冬,老父亲腿受凉咋办?焦急中他拿上包裹就去问父母,而酷爱干净、而今年岁稍大又不便收拾的婆婆打开了话匣,唠叨儿子媳妇动了她的衣柜,进了灰尘,没法经常收拾,甚至说出了“家里能有些啥?再翻腾也没有啥”等埋怨,女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转念一想“自己没动她的东西就不怕唠叨,何况上赶着回来不就是为让老人开心了,无论她说啥,都得忍着让着。”于是,她悄悄抹掉眼泪,终究没吭声。</p><p class="ql-block"> 婆婆就这样絮絮叨叨了大半个上午,小儿子一贯听不得唠叨,在女人和孩子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夺门而出,去与婆婆解释他们没有翻柜子,娇生惯养的小儿子还等着他小时候一样母亲的退让包容并停下数落,可婆婆却没有停的意思,她看着昔日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抚养大的儿子竟这样不理解自己,一时间言辞更加激烈,女人正准备出去拉回丈夫,却刚好听见丈夫对婆婆说“你要再这样叨叨,我下午就走!”正在气头上的丈夫拿着车钥匙真的冲出了大门,女人尴尬地站在屋子里不知所措,婆婆则放声大哭,说养了个没良心的。女人只好上前扶住哭泣的婆婆安抚到:“妈,你的儿子你知道他的脾气,他说气话,你不要放在心上,咱一家人有什么话都说开,柜子我们确实没动,我们的行李正好放在柜子口,他翻找他的衣服时无意看到棉裤的,也是担心天冷,想让我爸穿的暖和点。”婆婆生气地把脸扭向另一头,半天没吭声。女人心里的委曲像决堤的水,一泻千里。刚从外面回来的公公目睹这一切,只得打发儿媳妇快去看看气头上的小儿子。</p><p class="ql-block"> 女人一出大门就看见丈夫正气呼呼地坐在路边,似乎气得不轻。男人跟女人说,“母亲是老糊涂了,有些是非不分,她怎么就看不到儿子媳妇为了回这趟家付出的努力和回家以来的劳累辛苦?”女人则严厉地指出丈夫的不冷静,“咱跋涉400公里回家过年为了啥,你是不是忘记了此次回来的初衷?要是为了惹老人生气咱真不如不回来。”公公也批评儿子太冲动,劝儿子赶紧去给母亲道个歉去,不要把老太太气着了。小儿子也顺坡下驴地去给母亲认了错,道了歉,事情才终于告一段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女人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事情本无谁对谁错,谁家不是一样锅碗瓢盆磕磕碰碰的呢?人老了,只想清静。对远方的儿女有想念、有不舍,希望儿女呆在身边,但儿女们的归来的的确确打乱了老人们生活的节奏,老人的不适应或牢骚不是正常的吗?不仅如此,儿子的不体谅应该才是老人最生气的原因、心里最彻骨的痛吧?</p><p class="ql-block"> 过年团圆,本该是和谐的日子,人圆心不圆还谈什么孝顺?人说老小孩老小孩,性情也跟小孩一样了,那她任性一下、发几句牢骚有什么关系?孝顺父母,就不能跟父母讲理较真,得哄他们开心、得让他们顺心,用父母习惯的方式和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关爱,才是真正的孝顺。小时候,父母全心全意地呵护我们;父母老了,不应该换我们来守护他们吗?”</p><p class="ql-block"> 想到这些,女人轻轻擦去丈夫眼角的泪痕,她得抓紧入睡,明天还要早起和馅,给全家人做的团圆饺子可不能迟了!</p><p class="ql-block"> 屋外的星空,似乎更加地敞亮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