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水之壮阔灵秀,山之雄峻神奇,珠联璧合,美不胜收,这就是炳灵寺石窟所在地永靖。</p> <p class="ql-block">6月11日,我们“甘南秘境游”一行人,大清早先赶到刘家峡大坝对面山顶看黄洮交汇,然后直接坐车走崎岖山路去炳灵寺,到达时已近中午。</p> <p class="ql-block">提起石窟,能想到的一定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这四大名窟了。其实,在古老的黄河深处,有一座人迹罕至的石窟寺庙,它小巧又神秘,荒凉又精致,艺术水平极高,它就是甘肃永靖县的炳灵寺。</p> <p class="ql-block">石窟起源于印度,多依山崖开凿,是佛教文化的载体,多取材于佛教经典。条带形的甘肃省处于丝绸之路和佛教东传的交通要道,历史上很多僧人为了修行,也为了造福众生,就在这一带开凿了很多的石窟,它们就像一颗颗散落的佛学明珠,跨越千年仍散发着辉煌灵韵,而炳灵寺呢,可以说是一度被人们淡忘的那一颗了。</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西秦,前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营造和扩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随着古丝绸之路的衰落,一度辉煌不再,建国后经过修复,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大小洞窟在山壁上层叠分布,栈道盘旋而上,很是壮观,大小窟龛200多个,各类造像800余身,汉、藏两种风格的壁画约1000平方米,另外还有众多佛塔和藏品。</p> <p class="ql-block">但为何说它一度被遗忘呢,这就要从它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方式说起了。它位于甘肃永靖县小积石山的大寺沟中,距兰州约75公里,看似不远,但进出炳灵寺并不那么简单,需要先到刘家峡水库,再换乘游船或快艇,这50多公里的水路单程慢则4小时,快则也要1个多小时,也就意味着早上从兰州出发,最快抵达炳灵寺也得中午了。那陆路呢,基本都是土路,崎岖蜿蜒,可能耗时更长。这样往返时间算下来,炳灵寺的真正参观时间就不多了,加上保护和宣传力度相对较弱,游客相对稀少。</p> <p class="ql-block">道路虽崎岖,风光却无限美:首先,刘家峡水库因泥沙沉淀,故而水质清澈,在两岸黄土高原的对比下甚美;其次,还可以看到壮观的炳灵石林,它属新生代早期白垩纪紫红色细砂岩堆积而成的丹霞地貌,地质遗迹规模宏大,千峰林立、万壑争奇,与浩淼碧波辉映,和千年石窟相伴,雄浑又柔美,犹若西域仙境。</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主要分为上寺、下寺和洞沟三部分,精华石窟主要位于下寺,时代不同,风格各异。</p> <p class="ql-block">西秦、北魏、唐代、明代是造像最活跃的四个朝代:西秦佛像带有西域特色,主要代表是造像和壁画丰富的169特窟;北魏崇尚清淡,多是“褒衣博带、秀骨清像”风格,以126窟等为代表;唐代兴盛,造像丰满、动作舒展,以景区最大的171窟弥勒大佛为代表;元明时文化继续交融,使得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造像在某些石窟出现并存局面。</p> <p class="ql-block">重点来看看这个169特窟,它高约60米,是石窟中最大、位置最高和年代最久的一个自然窟。窟内斑驳的石壁上存有西秦建弘元年的造像墨书题记,是中国石窟中现存最早的造像题记。窟内的西秦佛像面庞方圆、嘴角微微翘起、身形挺拔,让人觉得神秘又庄重;窟内的壁画,在传统的线描法基础上,融合西域文化,在人物的双眉、眼、鼻及肌肤裸露部位施以白色晕染,立体感很强。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胡人形象的虔诚供养人,还能看到我国现存最早维摩诘画像。</p> <p class="ql-block">169窟盘旋而上的楼梯。</p> <p class="ql-block">169窟内第6龛西方三圣。</p> <p class="ql-block">第6龛 供养人像。</p> <p class="ql-block">第12龛 说法图,右侧就是维摩诘画像。</p> <p class="ql-block">169特窟的右下方就是宏伟的唐代弥勒大佛,它依山开凿雕刻,高达27米,原为石胎泥塑,虽泥塑部分早已经毁坏,但仍保留着唐代造像面型丰满、面带微笑、比例匀称的特征,双腿并拢且自然下垂,给人一种稳健大方的视觉感受。</p> <p class="ql-block">整座石窟的佛像除了立和坐的姿态,还有北魏留存的唯一一尊卧佛像,原为16龛,出于保护目的,搬迁归位在石窟群对面的卧佛殿。</p> <p class="ql-block">整尊侧卧,长约8.6米,体态修长、脚穿木屐、端详自若、造型独特。</p> <p class="ql-block">卧佛的形象设计是为了表现佛祖涅槃的故事,涅槃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相传释迦牟尼就是以侧卧形态进入涅槃境界的,这是一种不生不灭的永恒状态。这尊佛像也是国内北朝时期石窟中留存的最大一尊卧佛像,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历经各代连续营造,炳灵寺现存窟龛216个,造像815身,壁画约1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的石刻造像,时代不同,风格各异。不论是西秦的骠悍雄健还是北魏的秀骨清像,不论是北周的珠圆玉润还是隋唐的丰满夸张,或是宋代的求变写实,都采用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重在写神的传统技艺。它们是佛教观念、信仰、情绪的物化艺术形式。其造型和雕饰,既笼罩着神奇的宗教气氛,又极富有现实的生活情趣。造像的内容主题是佛陀,庄严肃穆,详和可亲;菩萨含情脉脉,婷婷玉立;弟子幼稚天真,深沉世故;天王勇猛暴烈,怒目而视,无不塑造的栩栩如生,细致入微。</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明代嘉靖之后,炳灵寺石窟渐渐不为人所知,同治之后更是路断人稀。</p> <p class="ql-block">在将近100年的时间里,没人知道黄河大峡谷里竟藏着一座中国内地最早的大型石窟群。</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所在地是一座“天下第一奇观”的天然雕塑馆,叫甘肃炳灵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86版《西游记》取景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外,旅游区还有其他两大自然景观:炳灵湖和炳灵石林。</p> <p class="ql-block">炳灵湖是黄河上游的一座人工水库,全长66公里,水域面积150平方公里。湖水清澈碧蓝,在阳光的映射下泛起银光。湖中有大小岛屿数十个,形成了“千岛湖”的奇观。湖边有鸳鸯洞、药水泉等胜境,山清水秀,风光如画。炳灵湖是观赏水上风光、垂钓休闲、乘船游览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这里,丹霞地貌掩映着炳灵湖水景,呼应着千年洞窟,兼尽大西北的粗犷与江南的柔美,透露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佛洲静谧。</p> <p class="ql-block">炳灵石林是一座气势磅礴的天然雕塑博物馆,是一处典型的近水丹霞地貌景观。这里千峰林立,万壑争奇,峰峰成形,岩岩成景。仰首山巅,有千米之高,石径隐现,宛如云梯。万佛亭岚气弥漫,接临云天,四周奇岩壁立,危崖凌空,诸峰拱卫,怪石嶙峋。炳灵石林是探险登山、观赏地质奇观、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山崖上的老君洞。</p> <p class="ql-block">老君洞山门。</p> <p class="ql-block">站在老君洞洞口俯瞰炳灵湖。</p> <p class="ql-block">姐妹峰。</p> <p class="ql-block">水帘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