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光的辐射》

月色皎洁

<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和一位高中毕业快30年的学生电话聊天。</p> <p class="ql-block">我俩聊了一阵,才得知这位学生近些年常去公益组织当志愿者,给陕西周边的乡村孩子们捐助一些文具、玩具什么的,每年都去,已经连着做了将近九年了。</p> <p class="ql-block">从今年开始,人家让她当领队,明天要去富平。并说她这两天都在忙基金会的事儿。</p> <p class="ql-block">她非常开心的告诉我,每一次她去给小朋友们送东西都特别高兴。她觉得奇怪的是,平常的社交恐惧症,不自信等等,在小孩子面前一点儿都没有,而且特别放的开,觉得都不像她自己了,发自内心的愉悦。所以她很愿意去做,觉得非常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她觉得那些孩子们其实物质上一点都不匮乏,比城里的孩子有时候得到的还多,但是精神上需求多一些,缺少家长的陪伴,更需要志愿者精神上的关爱。</p> <p class="ql-block">报名的志愿者主要是大学生,还有一些社会爱心人士。她们组成一个队伍,然后到各地,白水、富平、宝鸡、陕南等地方。基本上是去一天,跑上两三个学校。把一些文具用品,基本上都是新的,旧的很少了,送给那里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学生深有感触地对我说,那里的孩子物资其实并不匮乏,因为现在政府对这种山区中心小学扶持已经很好了,他们不缺这些。去了其实就是陪他们玩儿一玩儿,陪他们说说话。留守儿童太多了,爸爸妈妈都去打工了,他们都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一年可能都见不着爸爸妈妈一两次。其实他们内心需要的是关怀,这些物资上的东西填补不了他们对亲情的渴求。</p> <p class="ql-block">学生还说,那里的孩子们懂的并不少,甚至比城里的孩子知道的还多。</p> <p class="ql-block">和学生的一番对话,我深有感触。既为我的学生能加入这样的公益事业而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为留守儿童感到难过和忧虑。城里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幸福的,绝大多数孩子天天都能看到自己的父母,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比较富足,有些孩子还受到隔辈老人的极度宠爱。反观乡村的孩子们,早早的独立生活,一年也很难见到父母一两次,差别的确很大呀!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乡村的孩子们也感受到父母的呵护关爱,享受到亲情带来的欢乐。</p> <p class="ql-block">我由衷地期待着,为乡村孩子们祈福!</p> <p class="ql-block">学生们为爱心捐助者写的充满情谊的感谢卡,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真诚、友爱与期待,也是他们回馈给捐助人的一份小小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学生说,她深深地感到孩子们身上有很大的能量,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其实是低能量的,所以跟孩子们在一起,其实是一种能量的交换互动。学生说,与其说是賦予,不如说从孩子们身上得到了更多的东西:真诚、善良、热情,对生活的渴求与期盼,对亲情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等等…</p><p class="ql-block">所以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共同的成长,双赢的事业。</p><p class="ql-block">在此为这些年轻人的热情点赞,为志愿者们点赞,你们都是好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