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福

王荣远(深情老五)

<p class="ql-block">  博山知青艺术团的送戏下乡演出走进郭庄村,昨天下午的一场暴风雨,给各村庄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郭庄村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艺术团的郭庄惠民演出推迟了两次,终于迎来了阳光明媚的一天。全体演职团员,怀揣着激动感恩的心情来演绎这场,庆祝“七一”的盛典。</p><p class="ql-block"> 刘楠楠老师的《平安是福》让人感动,她用心用情唱出人们心中的祈愿,祝大家平安健康。</p><p class="ql-block"> 我团李桂林的“还得絮说”四,道出了我们内心世界的炙热情怀。</p><p class="ql-block"> “人民万岁”历史的回声,伟人的情怀,永远不会忘记您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 《乡亲•乡情》</p><p class="ql-block"> 还得絮说(四)</p><p class="ql-block">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一百零三华诞,事先定好的7月1日晚在博山镇郭庄东村的演出,由于“八喜”的首喜“久旱逢甘霖”推迟到了今晚(确切地说是昨晚)演出。</p><p class="ql-block"> 7月6日晚,博山知青艺术团来到了颇具传统文化和光辉历史的博山镇郭庄东村演出,受到了村领导和村民的热情欢迎,艺术团的演员们也不负乡亲们的厚爱,奉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节目编排用心且形式多样。既有歌颂时代气息的歌舞,又有扎根于民间的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各路演员使出浑身解数,竭尽全力把最美、最靓丽精彩的节目奉献给郭东村的父老乡亲们!</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说郭庄有着光辉历史(荣远师兄对解放前后(初期)的介绍在美篇里已经有了内容,这里不再赘述),是郭庄村当年是博山区郭庄公社所在地,东西、南北区域面积大,辖20余个行政自然村,是博山区重要的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其郭庄(两个村)、邀兔、盆泉村等为早年博山城区居民冬天大白菜的冬储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不会忘记!后来公社迁址于北博山,再后来更名为北博山乡(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p><p class="ql-block"> 6月29日晚在博山镇南中村演出前,我跟村领导交谈起来。“知青”自然离不开“知青”话题,我把当年去下乡插队以及后来的的经历跟村领导进行了简单的汇报,得到了村领导的关怀。这时村领导打听艺术团里面有没有当年在他们村下乡插队的知青,由于我对艺术团成员了解的不够全面,无法回答村领导提出来的问题,只好应付道:“总有一款适合你”。后来我又对南中村的现实情况以及乡亲们的生活进行了了解。南中村现在村经济来源主要是该村集体有57亩猕猴桃园,10亩丹参种植园,还有为数不多的土地,种植以水果玉米为主的经济作物,这些土地大多数是村集体的,还有少数流转的土地。受市场经济和天气原因不同因素的影响,各个年份的收入差别较大,看来中国的“三农”(农民、农村、农业)仍然是党和政府现在或未来相当长的时间来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并不代表农村的真实面貌。</p><p class="ql-block"> 所以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写下《乡亲•乡情》(还得絮说四),就是基于我是“知青”,曾经是农民的一分子。</p><p class="ql-block"> 演员们到达演出现场后,可以说最兴奋的应该是袁云祥了。走近演员,袁云祥告诉我她就在南中村下乡插队,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于是我赶紧告诉她:刚才跟村委领导说起咱们艺术团里面有没有在此下乡插队的“知青”,由于我不甚了解没法回答,这下我可好“交差”了。如释重负!</p><p class="ql-block"> 实话实说这个时候化了妆的袁云祥比平时漂亮了不少,情绪激动了更多,忙问我村领导在哪里,我立马领袁云祥去广场那面拜见了村领导。</p><p class="ql-block"> 在前,袁云祥激动地把手机递给我,让我给他们拍照片,见到村领导时袁云祥好像眼眶有些湿润,毕竟见到了“第二故乡”的人了,拍照完转身走后的一大回了,回头再望他们依旧交谈甚欢,再走近前他们交谈的内容无非就是张家长李家短了,颇接“地气”,是不是乡情使然,你品,你细品!</p><p class="ql-block"> 我对郭庄有些熟稔,得益于下乡插队那会,我们就是临近公社。应该是在某个群里还见到一篇文章(就是荣远师兄美篇里《难忘山乡水事》的文章),文章描述的就是那位知青当年下乡插队时的经历,阅后亲切之余不免留言。退休前,由于工作需要也去过郭庄村若干次(处于职业习惯和操守,这里不方便告诉各位原因,还请谅解),实话实说我对现实的农村真实情况不说了解的透彻,但还并不外行!</p><p class="ql-block"> 说乡亲,道乡情,乡亲、乡情是割舍不下的永远记忆和怀念。知青艺术团之所以近几年来一直“走街串巷”到农村演出,其目的就是去看看那片炙热的土地和纯朴憨厚的乡亲们,也算解一下对乡亲的眷恋和对乡情的难忘!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当下农村的面貌,但是我们可以用演出行动来慰籍一下我们未曾泯灭的知青情怀。我说的对吗?!</p><p class="ql-block"> 后勤保障人员到达郭东村演出场地安装音响设备和铺设地毯时,由于该舞台不够平整,团领导临时商议购置了60平方篷布作为铺垫,弥补了舞台的缺陷,舞台周围卫生也被后勤人员进行了清理,最大限度给演员营造良好的演出条件。荣远师兄:一切为了演员。透出了团队精神的可嘉!</p><p class="ql-block"> 昨晚的演出,艺术团又推出了新的节目,不觉使人耳目一新。这还不包括前几场演出中的譬如男女生二重唱、女生二重唱以及男女生独唱等节目。艺术无止境,新得节目的推出走向舞台,无疑是显示艺术团的生命力的活跃。祝贺各位演员:辛苦了!</p><p class="ql-block"> 乡亲,那是你的眷恋,乡情,那是你的永远……</p><p class="ql-block"> 李桂林写于7月7日晨5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