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02.26,人们口中的“神兽”归笼的日子。据说神兽归笼,老母亲笑出鹅叫!我这老母亲没有鹅,有的是和闺女“同学习、共成长”的心。</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假期的休整是为了更好的出发。果果的寒假休整还是可以被肯定的,想必新学期的出发会更好。那就写个计划应个景吧!从计划中可以看出果果把精神生活放在第一位。确实,一个人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才能有心灵的富足。毕竟“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p> <p class="ql-block"> 在学习之余,果果是个懂生活的人。她会放弃午休时间送哥哥去车站;她会把美术课上的作品《长啊长》延伸到不张嘴就能要到自己的生日礼物上;她会通过手工制作给足属于每个人的节日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 开学前两周,果果顺利接轨,一切平常有序。</p><p class="ql-block"> 第三周的周一,中午回来委屈巴巴,眼含热泪。问后得知是道法老师说:“你这学期退步了,要告诉你爸爸”。究其原因是上课没有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我们安慰+开导确保孩子情绪稳定了。可接下来的周二三四天天都会说“好害怕上周五的道法课”。我开导后说不行周五给你请假,她还不同意。熬到周五上完课,回来神采飞扬,眉飞色舞的描述了这节课她是如何回答什么问题的,老师如何肯定她的。当我想总结发言“谁都会遇到表扬和批评的时候……”,果果接过话茬说:“重要的是我们要享受这个批评的过程”。尽管用词欠妥,但我觉得她应该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晚上正好领她去看了电影《飞驰人生2》,回家的路上果果各种提问(有些情节看不懂),我在解释时说到里面的一句台词“战胜恐惧的方法是面对恐惧”,告诉她就像她这周对道法课的态度。果果表示同意。</p><p class="ql-block"> 其实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只要不要过度焦虑,不要为了自己的焦虑而焦虑即可。这也提醒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是关键。另外,有效的运动可以适当缓解焦虑。果果的运动天赋还是可以的。</p> <p class="ql-block"> 第六周周三下午开了家长会,私下交流老师对果果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回到家里的学习我们也能慢慢放手了:基本能自己读做题、自己按步骤预习、自己诵读或找小爱帮忙、自己能进行字族和童谣小报的设计和制作、自己设计制作了数学前三单元的小结小报、自己准备学习用品并整理书包…… 照此下去,这个妈就能当甩手掌柜了?🥰</p> <p class="ql-block"> 大多数孩子的童年梦想都是当老师,果果也不例外。尽管认的字不是很多,写字有时也是多了这少了那(“左”中的“工”会出头,“在”会丢了“|”等),但阻挡不了果果讲课的热情。不管学了什么,学没学,回来是各种讲。给我们讲,给玩偶们讲。时而表扬,时而批评;时而鼓励,时而训斥。她讲的是津津是道、乐此不疲,我们也享受其中。好的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滋养,就让果果一饰两角滋养着自己吧!</p> <p class="ql-block">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融入到真实的社会。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的社会,那么进入社会首先要学会自己处理一些事情。果果每天回来都要分享同学间你长我短的事情。第八周周四,果果回来说把最喜爱的两个小本丢了并告诉了老师,老师说有时间给她调监控。她通过分析展示小本的过程确定了“嫌疑”同学。我告诉她“不是亲眼所见,没有真凭实据不能妄下结论”。周五回来告诉我她的小本回来一个,眉飞色舞的给我讲了过程。</p><p class="ql-block">嫌疑同学拿着两个同样的小本。</p><p class="ql-block">果果:你的小本在哪买的?</p><p class="ql-block">同学:在北门那的小商店。</p><p class="ql-block">果果:你为什么不带上面的拉链?(果果小本的拉链取下挂在了书包上了)</p><p class="ql-block">同学:我妹妹就要给我往下取了。</p><p class="ql-block">果果喊来该同学的组长作证,得到了组长的支持。该同学还是未表态。</p><p class="ql-block">果果:你说实话我就不告诉老师,你不说实话,我就告诉老师和你的家长。</p><p class="ql-block">该同学把果果拉到一边告诉了实情并归还了两个小本。</p><p class="ql-block">果果:你很诚实,我送你一个。</p><p class="ql-block">同学:谢谢!</p><p class="ql-block"> 这么小的孩子心地是善良的,他们没有意识上的坏,只是单纯的喜欢某物某人某事。在对待的方法上有时可能欠妥,我们不需要大惊小怪,慢慢引导、静观其变、因时施教。</p> <p class="ql-block"> 第十周,学期过半,期中检测如期举行。测前认真复习、查漏补缺。如:果果在作业中将“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情”写成了“请”,并附上解释“要有礼貌”。我给解释了诗句的意思后将错别字纠正。考前又特意考查了这个字的书写。幸运的是压住了题,悲伤的是字又错了。可见这个“第一印象”是多么重要!</p><p class="ql-block"> 听老师的话,把错题集建起来。</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一周,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节。娘俩领了任务后合作完成了一系列要求。陪伴的过程就是妈妈我学习、成长的过程,挖掘提高了我以前笨拙的技能。</p><p class="ql-block"> 数学马老师还选择让果果参加一年级的带有数学元素的模特走秀活动。另外的老师进行了一定的培训,果果回家也是积极自主练习。承蒙老师们厚爱!</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几周很平凡,平凡到不用累赘的叙述。唯一需要记录的是果果负责任的态度得到了认可。她会担心组员不进步去想办法(开小会、积分送小玩意),她看不惯同学间看似不公平的事去规劝等等。这就是我们说的童真吧!小朋友,继续保持,初心不变。</p> <p class="ql-block"> 第十六周周末,果果和我难得的逛公园细聊(我妈妈脑梗住院将近一个月)。说到果果周末上的兴趣班——美术和舞蹈,果果侃侃而谈。在舞蹈班上,有个小女孩的表现特别棒,果果一直觉得无法超越。这学期这个小女孩经常请假,果果说:“给了我足够的时间补救”。我说:“你做的很好,抓住了机会,机会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是每个人都是像你这样说的、做的”。美术也是果果一直钟爱的,只要学了新东西,回来肯定会练手。上兴趣班不仅仅是为了兴趣,也是一种思想、态度的学习和形成。</p> <p class="ql-block"> 第十九周——期末了。没考之前,果果会念叨说:“真怕考试,会不会考六十多、七十多?”我除了安慰还能说什么😅</p><p class="ql-block">果果觉得数学只要细心就问题不大,所以考前认真复习语文,总结易错点。拿到试卷已经是晚上了,补错、分析。整体看似平静,在洗脚时自言自语:我退步了!然后自己开始比较、找原因,甚至是洗完脚就挑灯夜战。</p><p class="ql-block"> 其实,果果一直是想法很好,做法难坚持。人生是场马拉松,拼的往往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拔苗助长栽不出大树,持之以恒方能水滴石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