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福建省美协原副主席、福建师大美术学院原院长檀东铿教授曾在《兰竹清嘉 香弥溢远》一文中,介绍:“八闽艺苑有一对画兰竹驰名的花鸟画家,他们是福建师大美术学院陈明谋教授及其夫人郑蔚青女士。”更赞:<b>“其兰花临风飘逸,出神入化,用笔轻松自然,毫无拘束,完全进入了一种自由王国。”</b></h1><div><b><br></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闽山碧水播芳馨》2005年郑蔚青写</font></h3> <font color="#167efb">郑蔚青及其夫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陈明谋教授</font><div><br></div><div><br><div> <b>郑蔚青</b>,别名澧,号锦江渔者后人,福州市盖山镇江边村人。一九二一年七月初十(阳历8月13日周六)生。福建省博物院原美术设计师,当代著名女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会员。著名国画大师吴茀之教授的入室弟子。吴教授曾赠冠头联:<b>“蔚成于艺游于艺,青出乎蓝胜乎蓝”</b>。历任福建省文管会资料组组长、省博物馆美术设计师、建国十周年福建省成就展美术总设计师,福州市文联第一届至第三届代表,福建省老年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德化县戴云书画会顾问,闽北老年书画院顾问,福建省民盟书画研究会画师,福州市烟山画院画师等。郑蔚青擅长国画花鸟,尤以写兰著称!</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沈觐寿先生书吴茀之教授赋赠郑蔚青楹联</h3> 《花鸟画名家》封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兰谊久长遍天涯》1999年</font></h3> 在中国画里,有花草四君子之说,特别看重的是兰花。郑蔚青的兰花可谓<b>随意张扬,独树一帜</b>,风格鲜明而耐人寻味。她画的兰花不同于一般文人画,而<b>显得有些狂野!充满动感!</b>她具有非常了得的书法功底,使得了了几笔如行云流水过后,兰花就挺拔于纸上,肆意张扬,给人一种<b>非常自然、随意的感觉</b>。同时不得不感叹其空谷幽兰播芳馨的表现力!<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写兰画竹确是学国画的入门基本功,从中能很好地体会各种运笔的多样变化,也确实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多数人只停留在模仿画谱的层次上,如到了瓶颈阶段,无法超越!而以兰作画的,又何啻成千上万! 可见要在这一领域中不落陈套,做到别开生面,是何等困难! 郑蔚青一生追求“青出乎蓝胜乎蓝”,刻意在前人成就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特别是晚年逐渐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font color="#167efb">《鸟语花香》1998年郑蔚青写,郑乃</font>珖<font color="#167efb">添数笔并题</font> <font color="#167efb">《淡泊明志》2000年 载《花鸟画名家》2008年出版<br> 先父陈明谋在题这幅画时,不禁赞叹:“蔚青意笔不羁,得此佳作殊不易也!”並喜将此作为《中国书画百杰.陈明谋国画作品选》的封面。</font> <font color="#167efb">《香风拂拂万古春》1993年100cm×42cm 郑蔚青画,吴茀之纪念馆收藏</font> <font color="#167efb">《楚畹分香》1983年</font><div><br></div> 福建美术出版社美编廖国民先生,在美术界见多识广,以其长期美术编辑工作的审视眼光作出十分准确深刻而独到的甚高评价,真可谓少有的专业知音:“刚才打开微信才见到伯母的大作,觉得画得很有特色,第一是<b>她的兰花多是动态的,这种画面很少见</b>,而且枝繁叶茂并展现出疾风知劲草的意境,让人融入其境,刻骨铭心,耳目一新!我可以这么说,<b>她画的兰花比起千千万万画兰人更高一筹</b>,更多的画家都是停留画面上,多在枝叶的姿态上做着千姿百态的运作,或是了了几笔以示高雅。而<b>蔚青的兰花却是画得飘逸,刚挺,高雅,神形兼备,刻画得入木三分,真乃罕见的稀世之品!</b>”<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九畹贞风慰独醒》2004年</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青竹紫芝石延年》1995年</font></h3> <font color="#167efb">《青竹紫芝石延年》局部</font> 挥毫泼墨是中国画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大写意画中尤为常见。它强调的是画家以自由奔放、豪迈奔逸的姿态作画,将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直接体现在画布上。“挥毫”指的是画家挥动笔杆,以自如的笔触在宣纸上作画。这里的“挥”字,既体现了动作的流畅和力量,也暗示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自信和从容。<br data-filtered="filtered"> <div> 挥毫写兰的作品通常具有豪迈、奔放、洒脱的特点,它不仅展示了画家的技艺水平,更体现了画家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画家们通过挥动手中的毛笔,将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淋漓尽致地表达在宣纸之上,赋予了作品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仿佛能够感受到画家的心灵世界。<br data-filtered="filtered"> <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font color="#167efb">《人大书画》《兰竹同馨》52cm×94cm 1999年作</font> 观我妈的写兰作品,确与他人不同。她已不满足于摹画如画谱标本式的少少几枝孤兰,而更着意于描绘体现真实的山中丛兰风姿,以示兰花多子不孤之意向!这是很少见的难得创意!为此,她在用笔时,驾驭自如的每枝花叶只是为了表现欣欣向荣的整体气势!既有中锋运笔,又敢用侧锋造势,<b>用笔不拘,轻重浓淡,干湿快慢,随心所欲变化无穷!</b>她曾告诉我:在运笔过程中要掌握体会轻重快慢,还要学会捻管,即旋转笔管,造成笔断意不断而粗细不同的正反面曲折效果!她多年浸润于中,功力不凡!正如檀东铿教授所说,已进入随心所欲的自由王国!常说:喜气写兰,怒气画竹!如何在写兰中抒发出个人内心的喜气?将写兰与自身的修炼完美结合,这大概也是她能够历经磨难却享有长寿的秘诀!<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我妈在挥毫写兰的创作过程中,<b>往往能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挑战传统的笔墨规范,以大胆的构思和创新的手法,打破常规,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b>这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正是中国画挥毫技法的精髓所在。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 《花歌叶舞》1986年蔚青写兰明谋题:识得知音自古难,瑶琴幽探少人弹,紫茎绿叶生空谷,能耐风霜历岁寒。岁在一九八六年夏至月,<b>老伴蔚青写兰得花歌叶舞之妙</b>,爰录昌硕句。戴云叟予人陈明谋题</font></h3> <font color="#167efb">《花歌叶舞》局部1</font> <font color="#167efb">《花歌叶舞》局部2</font> <font color="#167efb">《花歌叶舞》局部3</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丹山碧水兰茂香连》1988年</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一方净土播芳馨》2006年</font></h3> <font color="#167efb">《兰竹长春》1984年(竖)挂历包含吴昌硕、陈德宏、张大千、杨启舆、任伯年、陈少梅、郑乃珖、翁开恩、徐悲鸿、黄迪杞、黄宾虹、 陈明谋 (含郑蔚青)等共13幅</font> 《香不为王》2006年《海峡摄影时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君子之风》1992年</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国色天香》2007年 郑蔚青写明谋题</font></h3><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 以下添补国画大师吴茀之先生与潘天寿先生的相关作品。材料来自网络。<div><br><div> 吴茀之先生1935年曾在画中题句:“<b>兰非凡卉,写叶贵得劲气,尤不可为法所囿,庶得疏荡之致。东坡论书法谓「刚健含婀娜,端庄杂流丽」。此语亦为画兰不传之秘。”</b></div></div> <div><br></div> 吴茀之 《兰谷春深》 纸本水墨 1945年<br>款识:空谷无人,水流花放。此种境界非熙往扰来者所能梦见,漫以无声写之。三十四年莫春客居蜀东龙脊山下,茀之草。<br>钤印:浦阳(白) 茀之画记(白)<div><br></div><div><br></div> 《淡到无言》潘天寿先生画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