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幢沟摘槲叶

紫氣東來

石幢沟摘槲叶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二次来石幢沟,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还有这里的农宅,都那么地静美和安逸,让人留恋忘返。</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来这里是大前年的初冬季节,满山遍野红叶点点,沟道田坎边柿子树上柿子红似火,好像串串红灯笼挂在枝头树梢。一两天前刚下了入冬的第一场初雪,山顶林深处未融的薄雪隐约可见。如此这般美景让老同学石军用手机一次就拍了个够,他拍照很专业能把美景拍活。</p> <p class="ql-block"> 上次来是初冬季节,这次来时至初夏;上回来是赏景,这回来是挎槲叶包粽子。不过这次来多了两个学识渊博小有名气的文友-侯老师和市志办李勇主任,增添了不少情趣和气氛。</p> <p class="ql-block"> 行至沟口的陡坡瀑布处,我们停车近距离观看这壮观美景。正值盛水期,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无论谁身处此景都会被陶醉,何况遇到一伙户外狂驴呢。大家相互题诗赞吟,以侯培元老师"飞流直下两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的佳作豪语被一致首肯。听沟里人说这瀑布先前比现在还要震撼壮观许多,因前些年修水泥路挖的坡渣把瀑布下大水潭给填了,破坏了自然景观。也说石幢沟也因这瀑布水流撞击入潭的声音像乱石碰撞所发音而得名的,故名石幢沟。</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处农户较多的小村落,约三百米后水泥路分叉变两条通向两条小沟。前年我俩是靠右手进右沟的,这回石军让依左手进左沟。左边这条沟的水泥路是近一两年新修的,是用双仝所打,较右边沟的工程质量要好,光滑结实耐用。两边山坡的茂密林子郁郁葱葱,沟溪旁的芳草野花绽放争艳,无不吐着芬芳和清新,特别是一簇一簇的金银花,那香气扑鼻的感觉,简直是让人陶醉,什么焦略和烦恼早已抛至九宵云外。</p> <p class="ql-block">  入小沟步行七八分钟,地形略显宽阔了,满眼皆是青纱帐。田埂种的玉米近一人高了,叶子绿油油,套种的洋芋长势很好,开着小白花小蓝花。地畔上核桃树硕果累累,压得树枝都挨着地了。不远处农田旁边的两所农家别墅小院特别引人注目,在这山水竹林间挺相当益称,凸显了山水田园的和谐风水。左边的别墅刚刚建成,还未见生活痕迹,两层建筑、新型材质门窗、米色防水涂料刷墙,高大上的建筑风格无处不显示着主人的富有和不凡。右边坡坡上的农家小院是由土坯房改造而成,太绝妙了,合理科学地利用了原有建筑和山水地貌,充分体现了房屋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将两者完美融合,展现出设计者超凡的思维和理念。大家屋里屋外参观了大半晌,不停地拍照留存,惊叹不已!小院落的主人是个六十多岁憨厚勤劳又不失智慧的老者,很健谈。主人告诉我们这里属于金陵寺镇杨口村,原我一直认为这里属杨峪河镇垭口村。他说房子改造设计是出自他在西安某设计院就职的儿子之手。他儿子很励志中师毕业教了几年书又继续深造,大学毕业定居省城发展事业。</p> <p class="ql-block">  按老者所指路线,我们继续向沟顶山梁奔去。在沟道里还几处残败落寂的老宅,年久失修几近倒踏,但其中一二户仍有人居住,经打探原来这里都被搬迁到杨峪河楚山社区易地搬迁点去了,只是这几户回来种庄稼临时居住。再往上就是半山脊了,我们窜梁而上,不一会就看到星星点点的槲叶树,槲叶不是很大有的被虫子咬的不完整,大家就兴奋地挎了起来。越向山顶槲叶树越多,到了山顶便是整片的槲树林,不大功就把侯老师带的三个袋装得满满的。已近十二点,袁主任家嫂子打电话家里有事,我们从右边沟垴返回,一路顺沟而下满载而归。下车时分侯老师叮咛大家一定要到他家尝老嫂子包的粽子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