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与潮州 <p class="ql-block"> 之前,发布美食篇《潮汕觅食记》三篇。虽则,潮汕行已被多数游者定义为美食之旅,但为避免陷入“享乐主义”泥潭,也为仅描述美食还意犹未尽,于是乎,接着记叙印象深刻的潮州广济桥和广济门。尽管来去匆匆,只是走马观花。</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我国就具有顶级造桥技术水平。无愧于“桥的国度”、“桥的故乡”。广袤华夏,傲娇拥有各类桥梁五十多万座。而我笔下的广济桥,稳稳跻身天下四大名桥。</p><p class="ql-block"> “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冲着这一评价,旅途中突发感冒的我,组拳出击,莲花清瘟胶囊+伤风素囫囵吞下。次日略好,并诸位直奔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中国桥梁泰斗茅以升如是评价。广济桥全桥长度518米,宽度5米。显然,其盛名与宏伟与高大与长度并无太大关系。更多的是因为它集浮桥、梁桥、拱桥于一体的奇巧结构,而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独一无二,即使在世界桥梁建筑中也可称无出其右者。</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分东西两段,中间的93.7米,由18艘并肩携手的木船连成浮桥。有拖船牵引,浮桥按时出现和退出,形成早晚的启闭,从而,将水上航运和桥上行人的通行时间有序错开。</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的启闭,每天演绎着现实版的“过河拆桥”。开开合合八百年,或许,这就是现今交通管制红绿灯,乃至“错峰”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 我由东面登桥。东段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上建形态各异的24对桥亭。</p> <p class="ql-block"> 饶有兴致的观赏桥身之上密集度如此之高的亭台楼阁,从而追溯得知,古时这些遮风避雨的桥亭,兼做商铺;也由此想象,古时这里的熙熙攘攘,穿梭往来的水上热闹市井图。这便是“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的来由出处。</p> <p class="ql-block"> 如今,远古商铺集市烟消云散。我随源源不断游客,漫步穿行亭台楼阁间,每座桥亭展现的楹联牌匾,次第映入眼帘。上书精湛诗文书法,使人不由伫足凝视。</p> <p class="ql-block"> 凭栏眺望过全桥的梁舟结合,再细观局部联阁重瓴,欣赏独特的匾额楹联文化,除了穿越时空的联想,便是感悟着建造广济桥的奇思妙想,以及它的高雅型态,文学艺术气质。</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已不仅是接驳两岸的工具,它更是一种建筑艺术,一种人文景观,一种文化思维……</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作为初见者,眼里呈现的沧桑历尽且青春永驻的广济桥。</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古往今来潮州人内心感言,“吾潮胜状,在于广济一桥”之依附所在。</p><p class="ql-block"> 远眺近观,再俯瞰桥下自远古奔流而来的韩江水,游历者不知不觉间已走近那位千年以来,为潮州人崇敬到膜拜的,神一般存在的人物韩愈。</p><p class="ql-block"> 此韩江,便是随他而姓。</p> <p class="ql-block"> 到了广济桥,必去和东面桥梁隔着一条街的广济门。史上,广济门既为雄伟城门,又是坚固堤防。</p><p class="ql-block"> 暮春初夏登楼,直面长桥卧波。虽非晴空万里、波光潋滟,但遥瞰韩江碧水渺渺、烟波茫茫,倒也另番景致。</p> <p class="ql-block"> “六十岁以上免票”,限制了同行所有脚步。我则独步高处,尽情俯拍城楼之下景色,以及那几个熟悉身影。此刻,心里自是一阵快意。</p> <p class="ql-block"> 写到广济楼、广济门,绕不过的人物高地必是韩愈。城楼记载了韩愈“走马牵山”的故事,且引出一段著名历史。</p> <p class="ql-block"> 唐公元819年,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冒天子之逆鳞,呈递《谏迎佛骨表》于唐宪宗。此表言辞之尖锐、评判之激烈,惹得龙颜大怒,欲以极刑处死。后经一众要臣叩拜劝谏,方免除死刑,改贬潮州刺史。</p><p class="ql-block"> 时年已五十一岁的韩愈,陡然坠入人生低谷,黯然由京城长安踏上漫漫行程,去往八千里以外的岭南。但世事莫测,韩愈贬谪潮州,却意外成为“潮州之神”。而且,经年累月耸立在潮州黎民心里,光芒不减。</p> <p class="ql-block"> 此行之前,想到此公首先闪现脑海的人物标签是,唐宋八大家位居之首,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桂冠也殊荣于他。</p> <p class="ql-block"> 韩愈性格木讷刚直,是非分明,这便决定了他在仕途官场屡受打击,甚而多次陷入政治斗争漩涡。个人的经历,往往会影响到其审美取向。韩愈文风不可能是淡泊从容,或是浪漫飘逸,抑或靡丽纷华。相反,他逻辑强大的文字,散发出特有的怨恨郁躁、情激跌宕风格。其诗文起伏顿挫、动荡开合、恣意纵横、雄强豪放。为文怪奇之风,得以独树一帜,千古彪炳!</p> <p class="ql-block"> 到了潮州,登上广济门,面对韩江聆听广济楼,顿悟深刻,韩愈之于华夏文明之贡献,何止上述;韩愈之所以为潮州百姓称之为神,何止上述。他还是真正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p> <p class="ql-block"> 话拢回来,让我们诵读韩愈和潮州相关的第一首诗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 class="ql-block">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p><p class="ql-block">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p><p class="ql-block">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p><p class="ql-block">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p><p class="ql-block"> 此诗成于韩愈由京城发配潮州途中。年过五旬的韩愈,英雄失路,心情落寞中,一气呵成流传千古之诗篇。字里行间,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充斥的怨念、悲观已达极端。</p> <p class="ql-block"> 从繁华都城长安,八千里之遥跋涉至莽荒瘴疬潮州,历时两月,途中还痛失十二岁爱女。悲绝之际,韩愈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能活着离开,此诗即向侄孙交代后事。</p><p class="ql-block"> 进谏忠言后遭贬谪,后世有称韩愈为“唐代孤勇者”的。其实,作为封建王朝的重臣,作为感性之人,韩愈也有其摇摆性。发配前路遥遥中,韩愈也曾向唐宪宗上书,表示忏悔自责之意,但皇上不为所动。</p> <p class="ql-block"> 所幸,韩愈毕竟是韩愈。及至潮州,一旦了解民间疾苦,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便战胜个人情感,韩愈迅速进入刺史身份。虽然这角色份量远逊于先前的朝廷重臣职位;虽然刺潮短短八月只是历史瞬间。为官为臣的韩愈,心系黎民,骨子里却永不失缺独立之精神。他以担当实干精神,短暂任期内,居然轰轰烈烈做成四件大实事。件件关乎民生,甚至福泽后世。</p> <p class="ql-block"> 一生数次被降职、贬谪、发配,但无论身处何方,都失意不失志,不改为民初衷。</p><p class="ql-block"> 韩愈又号为昌黎先生。昌黎先生乃河南河阳人氏,将中原之先进文化,传播于闭塞岭南。他全力匡扶农桑,一扫僻地荒蛮之风。潮州百姓迎来了潮州历史上任期最短、影响最大的官员。且为潮州留下千年精神遗产。</p><p class="ql-block"> 以上提到,韩愈任内做了四件大事实事,即驱逐鳄鱼、解救奴婢、兴修水利、延师兴学。典故“走马牵山”说的就是韩愈巡视泽国,随从在其后插上竹竿,以此标注建造堤坝、治理水患。而“出己俸百千,以为举本”,则是记述其为兴教办学,捐出相当于潮州任内全部俸禄。</p><p class="ql-block"> 八个月时间,通常只够熟悉了解基本情况。而心系黎民、仁心而治的韩刺史,雷厉风行、亲力亲为,使得潮州文化,经济,教育多方面得以迅猛发展。更值称颂的是,昌黎先生风清气正千年前,其精神遗产至今仍护佑福泽后世。</p><p class="ql-block"> 略加了解之后,你就会理解潮州山水何以冠名“韩”字号。除了韩江、韩山,还有韩江西岸遥望韩山的仰韩阁,韩山师范学院以及以其字号昌黎命名的街道、小学。看过一位潮州博主的议论不禁莞尔:刺潮只是韩愈人生中的一小片段,也不算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然而对于潮州人来说,韩愈就是我们的至圣先师。我们家的山水树木,我们家用的物品,姓韩又算得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 是啊,1200年前,韩愈的贬谪到任,促进了潮州由原先的蛮夷之地逐步迈向了岭海名邦。而他所赋予整座城市从内到外的精神气质,文化气度,则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重情重义的潮州人,直接而简单,报以韩姓江山世世代代追思他。时代变迁,清风正气不移,韩愈之后,潮州历代,多有继承“昌黎之风”的官员。</p><p class="ql-block"> 此行出游时间紧迫,未能亲临建于北宋时期,历代香火不绝的韩文公祠。据称,这是中国现存保存最完整、历史最久远的纪念韩愈的专祠。</p><p class="ql-block"> 有诗云: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行色匆匆于当代的海滨邹鲁潮州城,看韩山依依,韩江脉脉,很想以此诗句,回应韩愈诗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告慰韩文公,果然赢得江水都姓韩,果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声明:文中部分图片由网络下载)</p><p class="ql-block"> 2024.0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