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7.6发布</p> <p class="ql-block"> 萩芦溪,福建莆田市独流入海的溪流,西源出自仙游县游洋乡馨角山,北源出自永泰县交界,流经庄边、白沙、萩芦后,接纳三叉河,在江口镇注入兴化湾,流向台湾海峡。</p> <p class="ql-block"> 萩芦溪全长60公里。流域总面积709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萩芦溪,宋代南迁汉人在其流域,开发了著名的南安陂和太平陂,至今一直被沿用,灌溉两岸田地。建国后,萩芦溪流域兴建了中、小型水库二十余座,灌溉为主,结防洪、发电、养殖,还为莆田涵江区供水。</p> <p class="ql-block"> 外度引水工程由1座15米高的连拱坝和长33公里的绕山渠道组成,水库的总库容为1242.8万立方米,引荻芦溪之水补充进莆田人民的大水缸一一东圳水库。外度水库不仅为涵江区、荔城区西天尾镇提供工业、生活用水,还担负着2.84万亩的农田灌溉任务。</p> <p class="ql-block"> 外度水电站位于萩芦崇圣村,系工程综合利用开发项目。位于外度引水渠首之下8公里处,建有厂房1座,1972年秋动工,1975年7月第一号机组竣工发电。1980年6月二号机组竣工发电。装机容量共1600千瓦。</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60年代,东圳水库水源问题突出,1971年12月莆田县组织了18个民工团8万多民工上场施工,驻军大力支持,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和许多紧缺的器材物资,这是继58年建设东圳水库后的又一场万人工程大会战。</p> <p class="ql-block"> 外度引水工程于1971年12月动工,坝高10米,总库容160万立方米。坝型采用砌石连拱坝。拱坝6跨5个支墩。坝长200米,其中溢流段长122.5米,砌成梯形断面。</p> <p class="ql-block"> 工程于1972年5月竣工,时为全省第一座砌石连拱坝。</p> <p class="ql-block"> 夏汛来临,上千秒立方的洪水倾泻过连拱坝,如万马奔腾,飞奔而下!</p> <p class="ql-block"> 河道一改往昔巨石横亘犬牙交错的干枯景象,萩芦山水,一泄而出,波涛汹涌,奔腾咆哮,势不可当!</p> <p class="ql-block"> 萩芦之水,横溢拱坝,渺渺茫茫,腾云驾雾,远望连拱坝,如入虚无缥缈之仙境!</p> <p class="ql-block"> 连拱坝使洪水飞泄的巨大势能,切割分散为多股弧形支流,大大减少了洪水对大坝外侧基础及河道的冲击力和破坏力。</p> <p class="ql-block"> 连拱坝漫溢泄水,却象是一场从容不迫按步就班的行军,步伐雄壮却也不失壮士柔肠,十分耐看!</p> <p class="ql-block"> 大水流泻下弧形坝,絲滑且柔顺,如一堵绿色的玻璃幕墙,光滑透明,水流如此美妙,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小水流过弧形坝,白沫生烟,一片迷濛!</p> <p class="ql-block">泄流溪水归石槽,奔腾咆哮不复返。</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时变幻之连拱坝</b></p> <p class="ql-block">少量溢流时的连拱坝。</p> <p class="ql-block">水面与坝顶齐平的连拱坝。</p> <p class="ql-block">冬季霜期的连拱坝。</p> <p class="ql-block">枯水期的大坝与泄水闸。</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萩芦溪大桥与御史江春霖</b></p> <p class="ql-block">萩芦溪流经以它命名的萩芦镇。</p> <p class="ql-block">萩芦梅洋村江春霖故居。(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 江春霖为光绪二十年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官至监察御史。访察吏治,不避权贵。前后六年,封奏六十多起,与庆亲王、袁世凯、徐世昌、孙宝琦等权贵抗争,声震朝野,被称为“清代御史第一人”。宣统二年,罢官归故里。从此,厌谈政治,致力于公益事业,任修筑涵坝海堤、萩芦溪大桥等董事。</p> <p class="ql-block"> 江春霖故居俗称百廿间大厝。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外渡引水工程进场8万多名开山挖渠的民工,百廿间大厝住满了沿海来的民工。</p> <p class="ql-block"> 萩芦溪古桥,俗称御史桥,它是莆田历史上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p> <p class="ql-block">古代与当代,两桥并立。</p> <p class="ql-block"> 1910年暮春,江春霖慨然辞官回乡,两袖清风,一担书箱,满腹忧愤,登船过渡。恰在这时,上游暴雨,溪洪猛至。江春霖在船上晃晃悠悠,脑海里浮现出四方百姓过渡的艰难和父亲的嘱托,决心要重建萩芦溪大桥。</p> <p class="ql-block"> 1918年正月初四,正是莆田“做大岁”的月子,63岁的江春霖因病去世了。临终前,他交代弟弟江春澍和儿女亲戚们,一定要把大桥修成,江春霖的儿子江祖莲为修大桥,捐了2640大洋。</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三年艰苦的努力,大桥终于建成了。这一天是1931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这是当时莆仙大地上第一座钢筋水泥桥。</p> <p class="ql-block"> 萩芦溪大桥的修建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当地民众对于改善交通条件的迫切需求,也展现了民众间的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萩芦溪之南安陂</b></p> <p class="ql-block"> 南安陂,是莆田最早建成的万亩引水工程,位于萩芦溪下游的江口镇石狮村,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节度使陈洪进创建,至今已千年。</p> <p class="ql-block"> 南安陂为拦河滚水坝型,高1.5米、长342米,是莆田四大陂中坝最长创建时间最早的古陂。比1083年建成木兰陂早106年,比木兰陂坝长还长123米。</p> <p class="ql-block"> 2000年,莆田县地震学会对南安陂体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勘察、查访,作出归纳:南安陂选址适当,设计合理,陂体基础宽、大且深,就地采用既坚硬又有弹性的花岗闪长岩石料。结构完整,整体性强。经受住千百年来无数次地震、溪洪的冲击而不摧。尤其1604年八级大地震的摧残而不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萩芦溪之太平陂</b></p> <p class="ql-block"> 太平陂,位于萩芦溪上游莲花石下,是莆田四大陂之一(即木兰溪之木兰陂、延寿溪之泗华陂、萩芦溪之太平陂、南安陂),是一处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水利效益,灌溉二万多亩田地。</p> <p class="ql-block"> 宋嘉祐二年(1057年)由知军刘谔创建。灌兴教、延寿二里。太平陂流域面积432平方公里,水源较丰富。</p> <p class="ql-block">萩芦溪支流三叉河上筑起的东方红水库。</p> <p class="ql-block">萩芦溪流出它的终点,江口大桥。</p> <p class="ql-block">萩芦溪出海口,萩芦溪奔向永恒的大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