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22日</p> <p class="ql-block">今日一早五点多钟我们就起床出门。因为今日的活动是来老挝的主要目的之一——参与布施仪式。</p><p class="ql-block">布施原是佛教用语,意思是以食物、福利、财务施于他人。僧侣向施主化缘,信众向僧侣布施。这也算是小乘佛教修行的重要法门。佛教自14世纪开始在老挝兴盛之后,对于几乎全民信佛的老挝人,布施这项传统仪式每天风雨无阻全年无休地上演了700多年,直到今天仍然在每天的清晨继续。各个寺庙按规定是不能动火的,僧人们一日早午两次的饮食都是靠每天清晨的化缘所得,午饭之后不再进食。所以每天清晨六点左右,各个寺庙的僧人们会排着队,托着钵盂,赤足从寺庙出发,沿街向周围的居民化缘,周边的居民们每天也会早早起来,带着糯米饭以及零食等,跪坐在路边,向迤逦行来的僧人们布施。</p> <p class="ql-block">每天的布施都在我们酒店门前的街上,街道铺上长席,排满小凳子。导游看到我们出来,就把我们领到预先订好的位置,坐在小凳上,脱下鞋,给我们每人斜披上一条布巾,给一筒盛在柳条编织的小篓子里的糯米饭和几块饼干及一次性手套。等待参加布施仪式的除了当地人,还有众多的旅游团和自由行的欧美人。</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在向欧洲游客讲解如何布施</p> <p class="ql-block">六点左右,寺庙里的鼓声响起,各个寺庙的僧人排着队,光着脚,斜挎着锡钵,穿着橙色的僧袍,坦然地默默地从布施的人们前走过。如果想快些结束这仪式,布施人可以大把地把糯米饭布施给僧人,想慢慢地体验仪式的可以把糯米饭一小撮一小撮地给尽量多的僧人。当僧侣感到自己锡钵里的食物足够多时,他们会拿出一部分放在路边的塑料筐里。塑料筐上都写着各个村的村名,这筐里的食物就会布施给这些村里的穷人。当然,有时路边也有拿着塑料袋跪着的小孩,僧人也会把食物布施给这些小孩,小孩会把食物带回与家人或村民分享。当僧侣越走越远,这里的布施仪式也就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吃了早饭后,我们去了王宫参观,王宫距离我们酒店走走也就十分钟左右,导游还是让旅游车来接我们。到了王宫,导游让我们到王宫对面的山坡下,这里是拍王宫最佳的点位。琅勃拉邦曾是澜沧国、澜沧王国、琅勃拉邦澜沧王国国都。1945至1975年间,老挝王国定都万象,琅勃拉邦仍为王都。琅勃拉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城市。1904年,这座王宫最初建在湄公河畔,作为国王及其家人的住宅。当国王于1959年去世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但是由于1975年的革命,他和家人被流放了,而这座王宫则被改建成了博物馆。按照规定,进王宫参观,随身的东西免费寄存,进室内必须赤脚。在高大的入口大厅里展示着各种各样的王室宗教器具,还有从印度、柬埔寨和老挝收集到的稀有佛像。王宫右前角的房间里面陈列了博物馆最有价值的艺术品,其中包括一座站立的金佛,城镇的名字就是因他而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景点是香通寺。这个寺庙离我们酒店步行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我们的酒店在这两个景点的中间。</p><p class="ql-block">香通寺建于1560年,是琅勃拉邦最宏伟的一座寺院。由塞塔提拉王兴建。直到1975年都是王室私有资产。其中的大殿代表了经典的琅勃拉邦寺庙建筑风格。院内的8根粗大支柱上用黄金刻着图案,引导人们的目光到后面的金光闪闪的佛像和光轮覆盖的屋顶上。寺院外面的后墙上镶嵌着栩栩如生的树的图案,其后墙上镶嵌着壮观的生命之树图案。</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午餐导游给我们安排在最近的网红打卡地——稻田咖啡。可惜水稻已经收割了。只剩下片片稻茬,没有了金黄色的一片。这里的包房就是栈道上的一间间四面透风的茅草屋。</p> <p class="ql-block">下午去的是琅勃拉邦著名的光西瀑布。这座瀑布高约200米,由于刚进入雨季,瀑布还是纤细秀雅的精致美丽,到七八月份瀑布就会变得磅礴壮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瀑布下的水潭又成为游泳和跳水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今天晚餐我们请导游带我们去吃顿老挝的自助烧烤火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