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的百年祭

老芹菜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人间最美四月天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已故先祖的追思。随着清明节的临近,这种思念之情便越发强烈。昨天小孙女从幼儿园回来问我:奶奶,清明节你要去扫墓吗?答:是的。问:你去吗?她说:墓里睡的是你的爸爸妈妈,我不去。我说:他们是我的爸爸妈妈,也是你的祖先。她摇摇头说:我不认识他们。童言无忌,她说的没错,孩子对太爷爷太奶奶等祖先少有概念与印象。此刻,不忘祖先的使命感瞬间升腾,我点击搜索键,唤醒与公婆相处的点滴记忆,一幕幕鲜活的生活片断在脑海中清晰涌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我要赶在清明节不仅用文字寄托对公婆的哀思,更重要的是将他们的故事传承给后人。先祖之魂,永远怀念,愿庇护子孙,平安吉祥,家业兴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孙女正在认真为太爷爷太奶奶制作小白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赵开元,生于1922年,浙江绍兴上虞赵埠人,系37502部队航保处海军职工,1980年退休,1994年因病离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勤劳质朴,脾气温和,走路健步如飞,写有一手漂亮的小楷,帮婆婆滕抄过多本经书,还会几句简单的英语(因在灯塔工作会经常遇到国外的船员需交流)。记得第一次到公公家,看到相框里有一张公公在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得知他曾被评为优秀守塔人去北京开会。从那时起,我就认定公公是一个不平凡的平凡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工作认真是出了名的,退休后经大哥介绍到城关税务帮助工作。有一次在道头码头收税,一商贩为逃税急忙上了客轮。公公不依不饶追到了南湖轮船上,一定让商贩补缴了税款才罢休。不料轮船到点缓缓驶离了码头,公公急得直跺脚。后来一度被传为佳话,税务所领导在表扬公公工作认真的同时也婉转地指出,以后要灵活把握、适可而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爱生活,爱家庭,爱子女,因他终年在灯塔工作,对家庭对子女总有一种愧疚感。公公一年一度的探亲假是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因为公公会把一年里攒下的牛肉罐头、水果罐头等当时的稀罕食品带回家,还把深深的父爱揉进面粉,亲手制作成各种小麻花、小饼干等带给孩子们,作为父亲一年对子女们的补偿。退休后无论那个子女家里需要帮忙,公公总是自告奋勇,乐此不疲,甘当家庭孺子牛。公公对下一代更是痛爱有加,他做的红烧肉特别好吃,隔三差五的烧上一锅,看着孩子们吃的津津有味特别有成就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幸的是1987 年患上了脑梗,左侧瘫痪,语言功能丧失,生活质量急降。幸亏有婆婆的悉心照料,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七年。1994年,公公带着遗憾带着病痛离开了我们。</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30多年过去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时而会想起公公对我们的恩惠。我知道公公曾在花鸟灯塔工作多年,便萌发去花鸟岛看一看、找一找公公足迹的念头。花鸟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且享有远东第一灯塔而闻名于世的小岛。2023年10月11日,秋高气爽,洋面上风平浪静,我从泗礁小菜园码头坐船,历经1.5小时的航行,上岛后又坐公交车前往灯塔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踏上岛的瞬间,一种亲切感扑面而来,在柔软的海风中似乎能闻到公公的气息……远远望去,古老的灯塔耸立在岛的西北端,面临公海,像卫兵般忠实守护着国际航道的安全……我缓缓走进灯塔,沿着陡峭的旋梯豋上了塔的顶端,仿佛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一丝不苟的擦试着灯塔的玻璃;走过一片菜地,仿佛看见一个老人正在弯腰开垦种地;沿着山路来到了海礁旁,海浪轻拍着礁石,又仿佛看见一个老翁手持钓杆正在专心致志的钓鱼……太阳渐渐西沉,夜幕降临,灯塔的聚光灯每隔一分钟射出四道光线,照亮整个东海洋面,煞是壮观!那一刻,我仰望满天繁星,告慰天堂的公公,我终于找到了您,您就是我们心中的灯塔,我们子孙后代永远怀念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清明到谷雨,时光不紧不慢又过了一个节气。淅淅沥沥的谷雨天,如同我的思念,弥漫在无尽的天空。我与婆婆相处了30年(比我与母亲相处还略多4年),往事历历在目,回忆触手可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婆婆励根娣,1924年出生,祖藉宁波栎社。解放前曾在上海生活了一些日子。九岁那年因生活所迫,进了上海民生墨水厂、电灯泡厂当童工,婆婆称自己虽然人小,但眼观四方,干活麻利,常常得到师傅的夸奖,这段童年时光婆婆经常引以为傲,如此说来,婆婆也算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后经人介绍与公公结婚,从此随从公公转辗大小灯塔数个,过上了远离陆地的灯塔人生活。灯塔的生活既艰苦又寂寞,特殊的环境造就了婆婆的聪慧与能干。她不仅会烧饭做菜,缝制衣服,开垦种地,养殖家畜,还会小孩生病的基本护理,甚至在自己临盆生产的紧要关头完成接生婴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到了上学的年龄,婆婆不得不告别灯塔,告别公公,只身一人拖着5个孩子艰难地来到陌生的定海,撑起了一个既当爹又当妈的家。婆婆属牛,一生耕耘,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仅养育了5个儿女,又为子女养育了3个孙辈,经受了中年丧女的痛,老年又伺候病中的公公长达7年之久。堪称是老赵家的一大功臣,名符其实的老黄牛。</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我与婆婆亲密接触还得从我坐月子说起,1981年4月我与先生结婚,婚后独立生活。1982年10月我将面临生产,在婆婆家做月子是我唯一的选择(因我的婚房是单位分配的,只有18平方)。记得一个周末,我挺着肚子,轻声地问婆婆,我来家里做月子行吗?话音刚落,婆婆满心欢喜地连声说行!行!婆婆说怕我嫌弃,一直在等我开口。月子期间婆婆对我的照顾可称得上无微不至。因我是剖腹产,她不仅为我擦洗身体,一日五餐变花样为我调理;她还懂我因失去母亲难免伤感,劝我不要流泪以免日后落下毛病;在我堵奶最痛苦的时候,她竟提出宁愿让其孙子断奶也不让我再受堵奶的痛苦,至今想起我仍感动万分。三个月来,我在婆婆身上学到了许多生活常识,人情世故,从心存芥蒂到无话不谈,为今后的婆媳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个月的产假转眼就到期了,可面临家里还有二个外孙没人带的情况,婆婆做出决定,毅然挑起养育三个孙辈的担子(一个三岁,一个一岁,一个新生儿),现在想起来,年近花甲的婆婆真了不起,这需要一种多么大的勇气和力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日子一天捱着一天过去,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进了幼儿园。婆婆总算熬出了头,做自己喜欢的事,走上了吃斋念佛的路。婆婆识不了几个字,学佛念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起早贪黑,逢人就问,用符号记,用白字记,可谓千辛万苦,万苦千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慢慢学会了念《心经》、《金刚经》、《地藏经》等许多经书,她把全部的心事都用在吃斋念佛中,按照佛法修行,积累因善,以此来改变命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婆婆是我生活中的榜样,在她不畏困难、勇于执着的精神鼓励下,我也克服了孩子小、工作忙且生病住院的困难,坚持了三年电大学习,终于拿到了大专文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生活中布满了荆棘。在公公婆婆的夫妻生活中,离多聚少,即使在公公退休后的几年中他俩也经常吵吵闹闹。不幸的是1987年一向身体硬朗的公公得了脑梗,不仅语言功能障碍,且生活失去自理能力。那时,子女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照顾公公日常起居的担子又压在了婆婆的身上。一日三餐的饮食调理,从头到脚的洗漱打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达七年之久。看着已是古稀之年的婆婆对公公的悉心服侍,不离不弃,无怨无悔,让人又敬佩又心疼。直至公公安然离世的那一刻,婆婆放声大哭:老头子,这辈子我欠你的都还上了,你安心地走吧……忽然间,我对什么是患难夫妻有了新的感悟,公公婆婆虽吵闹一生,却相守一世,真的难能可贵,不就是“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深似海”的真实写照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公走了,家里空落落的,婆婆的心也空落落的。已近耄耋之年的婆婆无论子女们如何邀请她同住,她仍坚持一个人独立生活,她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从此,她心无挂碍,别无所求,全身心投入吃斋念经,只求解脱痛苦,佛修来世 ……2009年腊月初八,婆婆挑了这个吃腊八粥的好日子,在儿孙的陪伴下,安详地走完了她艰难的一生,去了另一个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农历五月十四,是婆婆的百岁阴寿。按照风俗,我们全体子女(孙女)在天福寺为婆婆做了法事和庆寿,三年前我们也在天福寺为公公百岁庆寿,意在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对老人家的哀思和孝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一早来到寺庙,在供台上摆上鲜花、寿包、水果、还有金银元宝,在庄严的佛堂大殿,在声声佛号中,我们双膝下跪,跪拜父母的生养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梅雨天的雨一阵接着一阵下,不时袭来丝丝凉意,兄弟姐妹们难得聚齐,在一起回忆父母生前的点点滴滴,想起了过往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不禁泪流满面,心如刀割,悔不该当初对父母的孝顺不够……试想,如果公公婆婆在天有灵,一定会为赵家后代的孝念而感到欣慰!</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人的一生如同草木轮回,始于新生,终于朽迈。值此婆婆百岁阴寿,谨以此篇献给天堂的公公婆婆,传承给赵家的子孙后代,聊表儿媳的寸心孝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完稿于2024年7月7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