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和溪中学往事

土楼仁

<h3>(一)转学</h3> <h3>2024年5月 2日,74届和溪中学高中毕业同学再次相邀齐集在牛头山下,虽己过去两个多月,对于我来说,激动仍在持续,因为那年1973年,南靖县教学结构调整即南坑中学高中并入南靖一中,高二年段在南坑中学只读高一年级,即高二年段全体同学并校南靖一中就读,开学后同学们并校一中被分配在高二年5班,或6班,只因我兄弟姐妹多、经济困难在家停学一个多月,回乡种地,没能如愿与同班同学们一起到南靖一中就读高二年级,我平生热爱读书,相信知识会改变命运,整天吵着父母,“我要读书,我要读书!”于是,父亲被我吵得没办法,父亲召开“家庭会”,认为在南靖一中读高中,虽然在县城,但要寄宿,且需生活、学习费用高,家庭靠争“工分粮”收入,难于维持,再说孩子还小,没上学只是帮忙看管、放牛也争不了钱,爱读书的孩子,快到高中毕业只差一年,可惜!虽然经济困难,咬咬牙克服就过去了,孩子整天呆<br>在家里也不是办法,不然:且说还有个哥哥在和溪工作,征求大哥意见转学到和溪中学就读高二年级,完成高中学业!此次家庭会,给我如沐春风……于是,立说立行,父亲暂时放弃农事安排,第二天,从我家出发,一大早,父亲带着我,一前一后,我兴高采烈跟着父亲赶到南坑邮电局,我父亲说明来意,托总机挂电话至和溪粮站,哇塞,我环视邮电局,总机值班人员头带耳机、挂通电话,对方竞然是哥哥那熟悉声音。我第一次见识外面大千世界,太奇迹!于是,目不识丁的父亲拿起挂通大哥的电话,只说,“小弟荣仁高中想转学到和溪跟你生活、学习继续读完高中,大哥说“可以”!电话“嘟、嘟,”断线了!原来这是我的错,出生大山里人,没见世面,外面世界多精彩,带着对这电话机的好奇,似乎好像今曰的华为手机,只是在父亲与大哥通话中,我抢走通话中电话筒,因而电话中断了!邮局总机的前台,我啷呛退了两步,只因手中拿着电话筒,致使通话还设讲完,电话挂了,不知所措,父亲用手敲打着我小小的肩膀两下,说着:大锅未滚,小锅锵锵滚!(意识只是父亲话还没说完,只因我这举动,而中断电话)。</h3> <p class="ql-block">邮局联系电话完毕,父亲不仅没责怪我,还带我逛了南坑街市,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集市上叫卖土特产、农机具、日常农活用的扁担、杉木桶、廉刀、劈刀等应有尽有,让我感受到春意渐浓,父亲在街上顺便挑选买了一把锄头,结账时把锄头传给我,交代我手拿着,父亲东张西望,似乎想要买的东西在哪个地方?回头急步来了供销社门市,</p><p class="ql-block">走到供销社书店专柜,营业员据说叫丰仁,我早已喜欢买《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一书,曾因路过几次没买成功,借此机会,斗敢叫父亲出钱给我买下这本爱不释手的小说,手捧着该书边走边浏览内容提要和目录及后记,然后到供销社饮食店亚春师傅煮了一碗油葱汤面一角伍分,那时,一碗两角伍分汤面有两片如称为“片仔癀”白肉片,父亲慷慨解囊,稍坐在我身旁等候,找个位置等服务员收拾碗筷,父子两人坐在一起,我狼吞虎咽吃完了没加“白肉片”的那碗面,擦着嘴巴,说道:真好吃!父亲会意地笑了。</p><p class="ql-block">至今回想 难于忘怀。 啊!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时光易逝,青春不老,我翻起泛黄的同学赠送的纪念册,当时摘录过保尔.柯察金这段话:人最宝贵的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p><p class="ql-block">农忙时节,父母亲忙着农活,吉日清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带着办理转学的介绍信,只身背起日用品、书包沿着公王坑小路踏上转学求学之路,一路上小河的溪涧水溪水欢快、画眉、喜鹊、杜鹃们叽叽喳喳,也在河畔的树梢上湊着热闹,似乎给这位刚转学学子孤独、寂寞的我送上一程……</p><p class="ql-block">从南坑大桥头找到一位自行车载客师傅,我出钱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颠簸,由于沙土公路,满身灰尘埃,终于到了南靖县城,依靠三哥的朋友,在翠眉村歇夜,第二天从县城车站坐车至和溪,报名后我被编在和溪中学高二年一班,和奎洋中学并校过来和溪高二年的同学度过这难忘的岁月。从1973年春天至1974年7月,学习、生活靠大哥资助,住宿在南靖和溪粮站大哥单位宿舍,系通学生。俗话说:家兄如父,感恩。1974年7月,我在南靖和溪中学完成高中学业,毕业回乡参加农村劳动。</p> <h3>林国山老师口述,他耳聪目明,记忆力强,思维清晰、反应敏捷,看不出是一位已近耄耋之年的长者(恩师),所述经历如同一幅和溪中学艰难建校,勤俭办校的美丽画卷缓缓地展开。值得分享。采访:游国禄</h3> <p class="ql-block">  (二)和溪中学创办情况(1968-1974)1968年8月,从南靖二中抽调洪朝阳、林国山、张鸿虎、郑欣贤等四位教师到和溪公社创办普通中学,洪朝阳为负责人。办校伊始,先向小学借用两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随即开始深入到各大队作招生宣传,招生对象是66年、67年、68年三届小学毕业生(时称老三届)。学校于1968年10月4日正式开学,首批初一年学生有两个班,共86 人。经多方论证,最后决定在牛头山建设新校舍。1969年,选派林国山与林宗熙二人负责校舍建设、,在采购杉木时得到各大队支持,学校平价买到杉木,节省了经费。教室建在两个人工整出的大平台上,上台有两座教室,每座五间,下台也有两座教室,每座四间,一共18间教室,均为土木结构平房,基本上满足将来初高中教学所需,另建一座上下两层的宿舍楼,还在宿舍楼旁建了食堂。建校之初,学生们积极参与了学校的建设,推土方,整场地等,他们基本上是半工半读。还有原和溪农业学校的所有拆下的设施设备如:木料、图书、实验室等,都由学生搬运到新校。在新校舍建设过程中,学校还得到南靖县教育局与当地驻军的大力支持,南靖县教育局花费四万元买下新校舍下面的七座部队营房。这样,师生们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创业,1971年他们搬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校舍。 教师方面:年年都调入教师,不断增强师资力量。 学校地处农村山区,坚持劳动育人的办学理念。学生除了参加建设新学校的劳动外,还参加其他的生产劳动。当时,和溪中学有两处劳动生产基地,一处是学校旁边的五亩水田,该块地是原农中的四亩半水田换来的,学生常在此块地学种粮食。另一处在柳畲,在和溪大队的支持下,1971年学校建设了柳畲农场,有十五亩平地和二十多亩山地,并且建设两间教室,供学生学习和住宿所用,一般是高中学生轮流到此劳动一周,他们自己种菜,到山上种了杉木、油桐木等,后到八十年代,学生还在平地上种了芦柑。其间,高中的学生们还走出校门,在农忙季节曾经到林中、林坂、乐土、南桥等大队帮忙插秧、割稻等农活。到迎新、迎富、南桥等大队的农户帮忙拉照明电线,时间为一周,吃住都在那里,走教育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编辑:张荣仁 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芗城区林语堂研究会会员,著有《土楼思语》《乡情未老》《兰谷追梦》《相遇春风那抹绿》四部散文集,曾获华夏散文奖,首届羡林杯散文大赛奖,作品入选《难忘厦大》《朴素的绽放》《碧水青山》《漳州作家作品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