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丁慧娟女士,出生于1924年7月28日,今年(2024年)7月28日是她老人家的百岁诞辰。 <p class="ql-block">母亲出生在江苏江阴东北郊的丁家宕,那里靠近长江,位于今黄山路、澄江中路、京沪高速、滨江中路的围合区域。解放后这个村子先后归属于要塞公社和澄江镇,其内部又分为南、北两村,全村66户有丁姓59户。2001年丁家宕整体拆迁,原址建起了江阴体育中心的体育馆和游泳馆。</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摄于1953年夏天,妈妈抱着不满一周岁的我,左边是我哥哥。</p> <p class="ql-block">母亲从1956年5月开始,做了江阴县澄江镇第一居委会主任,后来改为第一管理区主任,至1995年11月不再任西大街居委会支部书记,她担任了近四十年的居委会负责人。而如果从1949年8月刚解放就义务参加街道工作算起,直至2004年6月最后一次领取优秀党员的荣誉证书为止,则她在社区基层岗位上已奉献了整整五十五年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母亲在漫长岁月的居委工作中留下的98本工作记录,都被我弟弟保存起来。上图仅是一部分记录本,封面上的提示语是他为了方便查找而加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从母亲的记录本可以看到国家及本地历程的些许侧面。在那一穷二白的年代,靠的是群众力量,请看1954年9月10日的借条:“今借到澄善堂下列物件:方台贰张 饭桶贰只 饭铲四把 以上物件一俟本会会议结束即行归还 特给借据为证 经手人吴珍某”,落款盖有“江阴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秘书科”的公章。再看1956年2月27日的收条:“兹收到第十八读报组工具费拾叁圆伍角正”,落款盖有“江阴县城区第一居民委员会”的印章。这就是说当年的“读报组”是居民委员会下面的一种组织形式,而县政府所在地澄江镇当时可能叫作“城区”。</p> <p class="ql-block">母亲保存了历次选民证,其中最早的是在1956年。我想她或许不懂什么收藏,但一定十分珍惜这份民主权利。</p> 1957年部分统计表 1958年,母亲(右前一)去苏州参观城市人民公社。 1961年7月的征兵情况 <p class="ql-block">1962年12月30日,母亲获得街道优胜工作者,这是她的早期荣誉之一。</p> 1963年9月9日,公社召开组长以上干部会议,那时候“澄江镇”改名为“澄江人民公社”。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某日,一管区全体干部欢送钱、何两同志调至新岗位,前排左起依次为朱杏娣、何畹兰、钱毓英、丁慧娟、范群。</p> 故事还在继续......这是前图左二何畹兰女士的近照,摄于2024年5月1日。99高龄的她精神很好,思路也清晰。她的女儿是我太太的好朋友,每次看到我的美篇,都会分享给她母亲看。而何女士依然清晰记得我母亲这位她的老搭档和挚友,也仍然记得我小时候的模样,我们恭祝她老人家身体健康、长寿幸福! 1964年1月16日,县委领导在大会堂作“三级干部大会”总结报告。 1967年的江阴人民路,丁主任-我的母亲,在前排中间领着秧歌队参加游行。不巧的是在拍摄瞬间,飘舞的红绸遮住了她的面容。 <p class="ql-block">母亲因肝区隐痛和浮肿多次就医,评奖材料及报纸曾写到: “她患有胆结石、肝硬化等疾病,因劳累过度而几次昏倒在工作现场,” “她用自己火红的年华实现了一个普通党员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正在开会的一管区办公室,从墙上的语录来看,应该是“文革”期间。</p> 1978年9月8日,母亲关于自己工资情况的报告,以及吴娟珍的证明。每月工资仅14元、24元、30元,到1980年才47元。 1981年12月28日当选为人民陪审员 1983年7月28日参加军民共建大会,领取优秀支部书记奖项。 1984年7月取得“人民调解员证” 1985年4月8日被评为优秀党员 1985年9月在北京天安门前留影 <p class="ql-block">1985年12月31日,母亲办理了退休手续,这时她已满61周岁,但这并不妨碍她继续努力为居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1986年2月,被评为民事调解、征兵工作先进。</p> 1986年7月1日被评为优秀党员,1988年1月被评为三八红旗手。 1988年5月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获鼓励,1989年1月被评为优秀党员。 1989年获五好家庭光荣证 1990年2月5日被评为优秀党员,1990年4月被授予模范居委干部称号。 1990年3月7日的《无锡日报》和1990年3月28日的《江阴报》刊登了母亲的工作照片。 <p class="ql-block">1990年4月,与同事们在西大街居委会的办公室里。</p> 1990年6月底,澄江镇“关于表彰十名最佳共产党员的决定”,以及母亲的评奖材料。 1990年6月30日被评为“十佳”优秀党员 1990年6月30日母亲的发言稿,这是第一页和最后一页。 1990年第四期的《党员之友》刊登了“情落街巷终不移-记'无锡市模范居委干部'丁慧娟”一文,文末写到她以最高得票数荣登澄江镇“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榜首。 1990年9月被评为创建卫生城市先进个人 1990年10月31日,《无锡日报》刊登了“爱心,在里弄小巷闪烁 -记无锡市模范居委主任丁慧娟”一文。 1990年11月2日,《江阴报》刊登了“情系居民-记无锡市模范居委干部丁慧娟”一文。 <p class="ql-block">1990年12月1日,《无锡妇女》刊登了“四十个春秋”一文。</p> 1991年2月8日被评为优秀党员,1991年4月被授予模范居委干部称号。 1991年7月1日被评为优秀党员,1992年2月被评为优秀支部书记。 1991年下半年某日,《江阴报》刊登了“矢志不渝-记西大街居委会主任丁慧娟”一文。 <p class="ql-block">1992年3月8日,母亲(前排右一)参加“三八节”女子门球赛。她退休后在继续参加社区工作的同时,也注意锻炼身体,参加打门球、练大雁功、爬黄山等健身活动。</p> 1992年5月被授予模范居委干部称号,1992年6月3日被评为“三八”红旗手。 1992年,西大街居委会荣获无锡市模范居委“十连冠”。 1992年,无锡市模范居委干部合影。 1992年6月被评为优秀党员,1993年2月6日被评为优秀党员。 1993年3月8日,母亲在江阴长江大桥工地上,这座雄伟的长江大桥还刚开始建造。 <p class="ql-block">1993年助残日参加为民服务,全国助残日为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p> <p class="ql-block">1993年的江阴司马街,已有新建筑,但许多老房子还没拆除。我对母亲工作过的“一管区”有点印象,它位于司马街的东段,也叫虹桥街,坐南朝北,进门有院子,后面有河流,东边有邮局,斜对面是澄江医院。</p> <p class="ql-block">弟弟拍摄的1993年司马街老宅拆迁之前的一段影像,101号的门牌最早是67号,片中出现的是母亲、大媳妇以及两个儿子家的孙女。</p> 1994年2月被评为优秀党员,1994年4月28日江苏省司法厅颁发了“防止民间纠纷激化”个人三等奖。 1994年7月被评为优秀党员,1994年7月被授予模范居委干部称号。 1994年7月,无锡市模范居委会代表合影。 1994年10月13日,《江南晚报》刊登了“乐为他人'解结'的老太”一文。 1994年10月13日,母亲(前排左一)参加敬老节活动。 1995年6月28日被评为优秀支部书记 <p class="ql-block">1995年11月23日,母亲不再担任西大街支部书记职务,这时她已满71周岁。但她并没有闲在家里享清福,而是继续尽力为社区忙碌。</p> 1996年6月被评为优秀支部书记,1997年6月被评为优秀党员。 <p class="ql-block">1999年元旦在江阴文明广场,即市政府大楼前。</p> <p class="ql-block">1999年8月8日在上海“一大”会址</p> 2000年6月被评为优秀党员,2001年7月被评为优秀党员。 2002年6月被评为优秀党员,2003年6月26日被评为优秀党员。 <p class="ql-block">2003年8月8日,母亲在小区附近的荷花池。她一辈子除了积极工作以外,一生清廉一尘不染也正是她的本色,就如同这纯洁无瑕的荷花一般。</p> <p class="ql-block">2004年6月被评为优秀党员,这时母亲已80岁了。也就是说,她在61岁那年退休之后,又为社区奉献了十九年。除了以上奖状、证书和登报等荣誉外,母亲还取得了其他一些先进鼓励、健康老人、优秀市民等证书,江阴电视台采访播出过她的事迹,本文限于篇幅仅展示关于她的一部分报道。</p> <p class="ql-block">就在最后一次获奖的2004年6月底,母亲因中风而住院。出院后因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于是入住无锡我哥哥家附近的一家养老院。2005年7月9日,母亲回江阴处理一些事务,花园新村的社区干部和老邻居们前来看望她,并在大门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邻居们依依不舍目送她上车回无锡</p> <p class="ql-block">2006年7月28日,弟弟为母亲生日在电视台点播祝福歌曲,并做成录像带播放给母亲看。</p> <p class="ql-block">同一天,养老院的员工们来为她祝寿。</p> <p class="ql-block">2007年5月20日,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从上海专程来无锡探望他们的姐姐。</p> <p class="ql-block">2007年7月28日,儿子、儿媳、孙女来养老院为老人祝寿。</p> 2008年8月8日,母亲在整理回顾自己历年所获的各种奖励证书。 2008年10月3日,孙子来无锡看望好婆,“好婆”是江阴人对奶奶的称呼。 <p class="ql-block">父亲比母亲大一岁,这是他俩在司马街上。</p> 我们兄弟三人分别生活于无锡、上海和江阴,这是2016年2月11日,三兄弟在无锡太湖边所摄。 <p class="ql-block">在母亲出生的年代,丁家宕还是县城东北郊的乡下。在我十岁前的记忆里,整个江阴城只是偶尔看到几辆运输卡车和长途客运汽车,根本看不到小汽车,倒是坐过几次人力黄包车,去一趟上海要走五里路到黄田港坐一夜的长江轮船。司马街老宅大门口是石子铺成的所谓大街,后门口就是农田和河流,大片的庄稼地延伸到南菁中学西侧的围墙。而如今,昔日的丁家宕早已成为江阴体育中心,站在其西侧的江阴国际大酒店璇宫,可以俯瞰现代化的城区、游泳馆和体育场的穹顶、雄伟的长江大桥及秀美的黄山湖景色。私家车早就普及了,江阴的高铁和地铁都已通车。当年我母亲服务过的社区,如今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也包含了一代代社区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p> <p class="ql-block">昔日丁家宕东侧的江阴体育中心</p> <p class="ql-block">1959年2月,母亲去南京参加江苏省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她挂在胸前的这枚勋章,我哥已把它打磨复新。母亲在55年社区工作中所取得的各项荣誉,不只是她积极工作及服务居民的回报,更是一种境界和传承,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母亲于2010年1月离开了我们,如果她健在的话,今年就整一百岁了。她一辈子为国家为社区无私奉献,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为党工作,满腔热情千方百计为居民服务,仅我们所保存的奖状、证书、登报等各种荣誉就有六十五份之多。而母亲她所得到的待遇却十分微薄,甚至都没有一个正式的干部身份,医疗保障也不够完善。对于母亲的大公无私、刻苦努力、勤奋辛劳、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等高尚品格,我们三兄弟及家人不会忘记,很多熟悉她认识她或者知道她的人也都不会忘记。亲爱的妈妈,我们永远怀念您!</p> (End)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澄江海锋感谢您的阅读!以前我做美篇除了自己拍摄的以外,都会注明图片来源,而本文大部分资料都来自于母亲本人的悉心留存,以及我哥我弟的后续保存和整理。正是有了这些丰富珍贵的历史资料,才有了读者眼前的这个美篇,也才使我们母亲的百年诞辰纪念增添了一份意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