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刷视频,刷到了豫剧《风雨故园》---“小蜗牛”一折戏,由著名豫剧演员汪荃珍演唱,看得我泪眼涟涟,唱的实在太感动了。她把朱安这个悲苦的角色演绎得太到位了。</p> <p class="ql-block"> 突然想到前几年我读了乔丽华的作品《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转》后,还写了读后感,现在分享给大家。闲暇时大家可以看看这本书,也可以看看豫剧《风雨故园》这部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以前只知道许广平是鲁迅的妻子,读了此篇才知朱安是鲁迅的原配妻子。她不是鲁迅理想的妻子,更没有和鲁迅过过一天的夫妻生活,所以名义是鲁迅妻子,其实是徒有虚名,但她是婆母的好贤媳。用鲁迅的话说:“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份礼物”,可见朱安在鲁迅心中是没有地位的。但朱安自从和鲁迅结婚后,婆母的饮食起居都有她料理。她一生不受丈夫待见,却深受婆母喜爱,她认为照顾好丈夫和婆母的生活是自己份内的事,她觉得这样就能赢得丈夫的真心,但她错了,因为她没有自己的思想,不敢接受新鲜事物,和鲁迅的思想不在一条线上,不能和丈夫平等对话,终究没能赢得丈夫的欢心。而鲁迅为了孝顺母亲,也不反抗,多年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故而写出了那些阴冷,偏激,滞涩的文字。鲁迅和朱安都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可鲁迅最终还是冲破了牢笼,但朱安却一直呆在自己作的茧里,受苦一辈子。</p><p class="ql-block"> 当得知鲁迅和许广平去往上海后,她终于失望地认识到:“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当她被生活所迫变卖鲁迅书籍时,别人劝他要保护鲁迅遗物时,她终于愤怒了:“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作为鲁迅的旧式太太,一个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朱安留下的话语不多,但句句都令人震撼。朱安的一生真是悲剧的一生,她给我们现代女性起到了很大的警示作用,婚姻不是全部,自己一定要学会独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封建礼教故而害人,但也不是一无是处,通过《朱安传》里鲁迅一家人的关系,处事原则还是有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地方的。鲁老太太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加上许广平为四个儿媳)。但鲁老太太只喜欢和大儿子鲁迅、儿媳朱安一起生活,平日费用也都是鲁迅提供。鲁迅不但供养母亲,还给生活困难的三弟的两个孩子交学费。鲁迅死后,他的没有名份的妻子许广平仍旧像丈夫在时一样担负起婆婆和丈夫的前妻朱安的生活费用,每月按时寄款。只是在实在困难时才给鲁迅的二弟周作人写信寻求帮助,一起承担婆婆的生活费用。婆婆好像不是周作人的亲生母亲,倒是她的母亲一样。还好,作为二儿子的周作人接过了担子,愿意和嫂子许广平一起每月各给母亲担负50元的生活费用。在鲁老太太死后,周作人遵照母亲遗嘱继续负担长嫂朱安日常费用,鲁迅三弟周建人在长嫂朱安娘家遭遇变故时也出手救助她的两个侄子的上学费用,大概是感激哥哥当年的资助吧,知恩图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通过读《朱安传》了解到,在旧式大家庭内有着严格的封建礼教制度,作为孝子的鲁迅尽管不同意自己的婚事,但还是听从母亲的安排和自己不喜欢的女人结了婚,朱安尽管看不到婚姻的希望,但还是恪守妇道侍奉婆婆和丈夫,做一个温柔敦厚的妻子和贤媳。鲁迅和两个弟弟之间也并没有因共同的母亲的赡养问题而斤斤计较,鲁迅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一人甘愿承担母亲生活上的一切费用,还捎带给三弟家提供帮助。二弟周作人在大哥死后也承担起母亲和长嫂的生活费用。许广平尽管是鲁迅有实无名的妻子,但也无怨无悔的承担婆婆和丈夫前妻的生活。他们真是做到了如弟子规所说“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这些封建礼教尽管束缚了人的个性,为现代人所不齿,但个人认为古人对家庭是有责任的。反观现代家庭,虽人人个性得到了张扬,但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兄弟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大打出手,反目成仇,闹不团结。从而老人无所养,离婚率日益剧增,孩子没有一个完整的家,这难道是现代人应该做的吗?人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封建礼教固然有不可取的地方,但现代人是不是太自私了,只考虑自己利益而没有责任和担当啦?现在倡导和谐社会,旧文化的精髓,我们也应该借鉴一下,来指导我们的行为,让我们做一个既有独立人格,也有爱心,责任心,勇于担当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