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散文·戏说麻将

吴怀向

<p class="ql-block">文/吴怀向</p><p class="ql-block"> “麻将”又称雀牌、麻雀、麻男、麻女、码砖、修长城等,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益智类游戏,它也是我国独创的娱乐用品。那么这款益智类游戏——“麻将”是如何发明的、又是谁发明的呢?给当时和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利弊呢?各位看官,这要从“郑和下西洋”说起,且听我慢慢道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郑和率领近三万人的船队七次下西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宝太监郑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郑和下西洋</b></p><p class="ql-block"> 郑和(1371-1433),回族人。元朝初年,郑和的祖先移居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郑和,原名:马三宝,又叫马和。马和生在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曾经跋涉千里,朝觐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因而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只",即"巡礼人"或朝圣者之意。回来向家人讲述一路行程的所见所闻,所以郑和从小耳濡目染也就知道一些国外的事情。郑和母亲姓温,非常贤良。马和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哥哥叫马文铭。马家在当地很受人们的尊敬。家谱还说他“以兄文铭之子立嫡,名“赐”,后来改名为郑恩来”,说明了郑和作为太监而有后裔的渊源。</p><p class="ql-block"> 洪武十四年(1381年)冬,朱元璋为了剿灭元朝盘踞在云南的把匝剌瓦尔密残余势力,派手下大将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进攻云南,发起明平云南之战。把匝剌瓦尔密兵败走晋宁,赴滇池死,绝嗣。</p><p class="ql-block"> 在战乱中,年仅10岁的马和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掳入明营,被阉割,在军中做秀童。后来,带至南京,成太监,在14岁(1385)那年送入朱棣的北平燕王府。</p><p class="ql-block"> (1399~1402)年,此时马和(28~31)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跟随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朱棣从建文帝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马和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三十二岁的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以马和姓氏。以纪念马和的战功,故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因为郑和有智慧和谋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p> <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朱允炆没有死,逃往南洋。郑和因为深得朱棣赏识和信任,又曾出使过暹罗(泰国)和日本,掌握一些造船和航海知识,所以能被委以重任。明成祖朱棣曾委派郑和下西洋(1405-1422)六次,历时17年。航行路线是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东非索马里、肯尼亚沿岸,行程十万余里。所到之处,歌舞欢腾,赏赐中国商品,带回奇珍异宝和进贡使节,但没有发现朱允炆,判断其已死。朱棣对下西洋乐此不疲,永乐年间,一共进行六次。一般认为,明成祖朱棣派遣船队下西洋目的有三:一是为了宣扬国威,以示自己是正统;二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以绝后患;三是为了发展经商贸易往来,活跃商品经济。</p><p class="ql-block"> 1426年朱棣其嫡孙宣德皇帝朱瞻基继位后,于1431年(宣德六年闰十二月初六)一月又续写荣耀,宣德皇帝朱瞻基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命其再下西洋。此时郑和年事已高,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在回途中病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随行人员先后写成《星槎胜览》、《瀛涯胜览》、《西洋藩国志》三本书,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和下西洋</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郑和船队模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制砖修长城</b></p><p class="ql-block"> 话说明成祖朱棣永乐(1405~1422)至明宣宗朱瞻基宣德(1431~1433)年间,三宝太监郑和率领数万将士,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航海队伍,共计七次下西洋。在茫茫大海上啊,船上的将士们常常因为无聊而滋生意外事故,也有一些将士因为海上生活单调思念家乡,精神萎靡不振甚至积郁成疾。郑和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担心长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为了让将士们安下心来,郑和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他决定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娱乐项目来安定人心。且规定这个项目必须符合这几条原则:一是必须能满足多人参与玩乐,以便联络感情;二是规则简单方便,一学就会;三是持续时间长,不厌其烦,适应海上的枯燥生活。他将这个想法告诉核心官员并召集开会讨论通过实施。根据当时航海的情况、船队的供给制度、现实的娱乐项目,郑和经过冥思苦想、集思广益,终于想到了结合现实的娱乐项目,决定利用船上的毛竹制成竹牌,刻上文字图案,再制定游戏规则,放在吃饭桌上就能供大家娱乐。</p> <p class="ql-block">  在文字图案的界定上,首先用“红中”代表中华大地,也迎合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用“白板”代表将士们的腰牌,也代表了出海人数;“发财”暗合航海经商发财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海上任何方向的风都会发生,祝愿航行或停泊顺利,也取“四面来风”吉祥之意,于是就有了“东南西北风”。</p><p class="ql-block"> 海上航行水手往往不记日期,只记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这样,竹牌上又加上了春夏秋冬四张花牌。</p><p class="ql-block"> 竹牌三种基础花色的名字定为“筒、条、万”。“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规定每个建制单位不超过九支火药枪,火药枪的作用主要就是用来打海鸟加餐。有了风就可以行船,而张帆、落帆要绳索,解锚、系锚需缆索,所以竹牌中就有一至九条“索子”。大的绳子或链条称为“索子”,故有缆索之称。“条”即“索”,如今我们一般称之为“条子”,这是直观的形象叫法了。条是用细索绳串起来的雀鸟,表示雀鸟落在上面,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只鸟,奖金则是按打的鸟的多少计算的。“万”即是赏铜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以十为满,过满则溢,所以规定发放打鸟赏金不超过九万;这样发放赏金的数量则是从一万到九万铜币。</p><p class="ql-block"> 共计140张竹牌,首先由郑和和夫人、副帅、大将军四个人一起试玩,认为可行,就全面推行。游戏一经推出,海上浩荡的船队一片叫好之声。玩起这个游戏,将士们的萎靡不振一扫而光,郑和看到这竹牌能麻痹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于是就将其命名为“麻将”,从此一个风靡中国大地 600 余年仍生生不息的游戏--“麻将”就这样诞生了,后来社会上又将打“麻将”戏称为“码转”和“修长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码砖修长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孟姜哭长城</b></p><p class="ql-block"> 说也奇怪,自从郑和下西洋,为了杜绝将士们在船上的无聊而酿成的意外事故以及思乡之情,鬼使神差地发明了一种“麻将”娱乐游戏,这既是好事,又成了坏事。由于“麻将”二字的初衷喻意,使得甲午中日海战以失败告终,因此,“麻将”游戏一词在军队里是一个不吉利的预兆。</p><p class="ql-block"> 可别说这“麻将”还很有些神奇之处,由于有不超过“九”的限制,有网友说,自从“麻将”传到民间后,他家在农村包括房屋在内,其总收入就没有超过九万;用鸟枪打鸟,从来就没有超过九只;在矿山同工友下象棋,从来就没赢吃九个月饼;没有超吃九个馍。总之,他与“九”非常有缘,新冠肆虐的三年,他听人说,酒能抵御新冠病毒,就一次性购买了华河小吊酒十斤,想自己独吞,当喝完第八斤的时候,突然家里来了个客人,他留客人就餐,准备去买瓶装酒招待客人,客人高低不肯,决意要喝华河小吊酒,无奈只得应允客人,二人分撇,客人喝了一斤。</p><p class="ql-block">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以十为满,过满则溢,所以规定不超过九,一些黑心商人充分利用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出现短斤少两、短尺少寸的现象。到市场割一斤肉回来包饺子,一称只有九两;到商店买一尺布回来补衣服,一量只有九寸;就是一斤瓶装酒实际上也只有九两,如此等等,举不胜举。</p> <p class="ql-block">  本来“麻将”是一个娱乐游戏。不知什么时候“麻将”竟然演变成了赌具,被民间赌博所利用。那“码砖”“修长城”到成了“打麻将”的代名词。无数的“万喜良”参与“修长城”,被读书要吃饭的小“孟姜女”“哭倒了”,“哭倒了”不要紧,又重新修,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城”永倒又永不倒。也不担心会出现“陈胜吴广”“金田起义”对“修长城”的干扰。</p><p class="ql-block"> 民间一个家庭的男女家长也算是这个家庭的“将领”,“将领”们如果整天沉迷在“麻将”桌旁,有“输了不投降,说明毅力强”的思想作怪,那么这个家庭的“士兵”还有什么享头和奔头?我听说过有的“将领”一次输个千而八百的,那是小菜一碟,不足挂齿;输个八千上万的,那是豪爽气概;更有甚者,不用数钞,而用尺量;输的个妻离子散重新找;输的个家破人亡再配人;心不惊来肉不跳,任他街谈巷众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麻将场怪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麻将”作为中华民族游戏的一个缩影,有人著书立说,有人编辑出《麻将必胜赢钱技巧之十大口诀》:第一,时机不对不打 如有心事或急事在身,最好不要上桌。否则不会称心如意,必定失败出场;第二,头一张牌不吃碰 这是要看看自己第一巡的摸牌牌运是好还是坏,第一张牌让它通过,不必急着去吃碰;第三,加杠环顾桌面 麻将杠牌时,必须注意盘面的局势,确认杠牌的安全,否则有时会被抢杠;第四,打熟不打生,病牌不出门 麻将病牌是指绝对危险牌,进入危险期,宜打熟牌,不应率先打生牌;第五,扬黑抑红 麻将对局中,应该抑制胜者,帮助败者;第六,红黑我自任之 麻将胜败要自我奋斗到底,不可胜时得意忘形,败时就换人代打。第七,牌运来时,趁胜追击 麻将牌运好时,应尽量和牌,不要心软,更不要贪大,否则火气跑了,财运也跑了;第八,连庄不打东 庄家继续当庄,或是黄庄,东风牌不宜率先打出;第九,入局顺顾三家 打麻将除顾好自家牌外,也要注意其他家的出牌;第十,避重就轻 自己已经没有和牌希望,就应避开拿大牌者,而让拿小牌者和牌或黄庄。</span></p><p class="ql-block">https://xinzhi.wenda.so.com/a/1523875015205610</p><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其它的邪说秘诀,什么</p><p class="ql-block">“开局不打风,听牌一场空;开局丢白板,不吉听牌散;</p><p class="ql-block">最后打发财,不赢也不栽;三圈牌不听,切莫起野心。”</p><p class="ql-block">还有人总结出《制胜心得》和《制胜准则》说:</p><p class="ql-block">一.玩麻将的《制胜心得》也就是(四不玩)</p><p class="ql-block">1.无激情不玩 (志在必赢、融入牌局)</p><p class="ql-block">2.无精神不玩 (精力充沛、头脑清醒)</p><p class="ql-block">3.无闲暇不玩 (顾全大局、聚精会神)</p><p class="ql-block">4.无道德不玩 (禁止作弊、公平合理)</p><p class="ql-block">二、玩麻将的《制胜准则》也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p><p class="ql-block">1、一个中心:急赢、快赢、必须赢的激情和信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2、两个基本点:</span></p><p class="ql-block"> ⑴兴点打牢好:麻将其实非常非常的精细,因此要融入牌局、感受牌手、遵循牌理,否则一张牌能打成背点。</p><p class="ql-block"> ⑵背点调整好:承认打牌的兴背点,背点时,要斗兴家、制快家,求变求活,把握节奏,千方百计调整好。</p><p class="ql-block"> 在麻将牌桌上,还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质素质”和“艺术水平”,也是一种斗智斗勇的较量,总结起来就是:</p><p class="ql-block">“麻将打得好,说明有头脑;麻将打得精,说明思路清;</p><p class="ql-block"> 麻将打得细,说明懂经济;麻将打得勤,说明总是赢;</p><p class="ql-block"> 赢了不吱声,说明城府深;脸上带笑色,说明心有策;</p><p class="ql-block"> 半天牌不出,说明就要输;输了不投降,说明毅力强!”</p><p class="ql-block">实际上,毅力强的人大有人在,屡见不鲜。</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司马光砸缸</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落水的小孩上官尚光得救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司马光砸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三李五进牌场,绿紫红黄四色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噼里巴啦声紧凑,银元打入发财缸。</p><p class="ql-block"> 司马光砸缸是一则著名历史故事,发生在宋朝河南光山,进述司马光小时候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子趴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都惊慌失措的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涌出来,小孩上官尚光也得救了。就是这件事使得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事后才听说是大人们乐于赌博,赌什么呢?就是斗蛐蛐,而疏于照看好自己的宝贝孩子而酿成孩子落水事故。</p><p class="ql-block"> 麻将牌场“打缸子”的规矩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好像也是由来已久的事,据说是吸取“司马光砸缸”的教训故事而来,在麻将桌旁放一个搪瓷缸子,象征司马光用石头砸的那口大水缸,意思是赢了钱别太高兴,不能忘乎所以,要通过将银元或铜钱丢进缸子里,表示“砸缸”,以提醒我的幼小孩儿此时此刻是否安全,告诫自己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防止乐极生悲。现在丢进缸子的钱已经演变成了纸币或“银分子”,但有的纸币面额大的惊人。</p><p class="ql-block"> 2024年初夏,我们一行三人去某自然氧吧风景区游玩,那里警察加强了戒备,请的司机受到停车和行车路线的限制,司机解释说头几天有一群妇女到该自然氧吧风景区来避暑,一下车就慌忙火急地撑开帐篷,架起麻将桌玩起来,完全忘记随带的女孩子是否安全,不料小女孩落入水中无救而亡。因为这不是一口水缸,而是一道河堰,当时现场没有“司马光”这样的人,没有石头也无法“砸缸”,就是有石头“砸缸”也是“石沉大海”,况且用石头“砸缸”更坏事。事后有人调侃说这位失去女孩的妇女是不是赢了钱而没有用币去“砸缸”呢?</p><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砸缸子”还有另外的奇谈,我听说有的赌场供奉着武财神赵公明或关云长的塑像,其意思不言而喻,就是想着麻将牌场红火,祈求发财致富那是牌友们心知肚明的事情,那倒也是不足为奇的普遍现象,但供奉着郑和的塑像那就稀奇古怪、别具一格了,其理由是“麻将”是郑和发明的,应该有“发明专利权”,应该收专利费,郑和只能通过冥币收取,牌场老板每天对郑和烧香烧纸,这香纸是用人民币购买的,兑换成了冥币,郑和得到了专利费,因此只得通过“打缸子”才能弥补平衡。是平衡吗?不是,“打缸子”的钱远远超过购买香纸的钱几百几千倍,实则是牌友输了,牌场赚了。现在发展到私人家庭逢年过节的亲戚礼到的集个会,打打“麻将”消遣一下,这个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出乎意料的是东道主收取“缸子钱”来,完全变了味儿,亲情变成了寡情,熟路变成了陌路。有的家庭家里索性不开火,早晨裤子一桶,就急忙打电话约会“码砖”或“修长城”,现在没人赤裸裸的说“打麻将”了,而以新时髦的名词所取代。</p><p class="ql-block"> 他们整天泡在牌场里,有茶喝,有烟抽,有饭吃,有酒喝。真可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躲进小楼成一统,莫思春夏与冬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注意:这个“莫思春夏与冬秋”是一个双关语,既表示不去管“春夏冬秋”四张花牌,又暗喻不管窗外世间事,只关注享乐发财就行了。“十亿人民九亿麻,还有一亿在观察”。鉴于此,社会上已将“麻将”改名为“麻男”“麻女”,但终归是“麻木不仁”了。这个责任应该归咎于谁呢?我想不能归咎于郑和、朱瞻基和朱棣吧!因为晏婴早就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事在人为啊!</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郑和出生地昆明市晋宁县修建的郑和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和故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京牛首山郑和墓</h3><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5月20日作于红安县城<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