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自官宣南京6月19日入梅后,持续的梅雨下个不停,直到昨天才消停了下来。因梅雨久困家里,感觉身心似乎有点“发霉”了。所以,昨天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来到了南京高淳,去看看石臼湖的天空之境和绚烂的日落晚霞。<br>自6月19日入梅以来,受上游来水及本地降雨影响,石臼湖蛇山站水位11.84米,超警戒1.44米,湖水位呈上涨趋势,且高水位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我想,此时的石臼湖一定比任何时候都要丰沛充盈,湖水会更显湛蓝。果不其然,中午,当我乘坐S9地铁如飞船般穿越石臼湖时发现,湖水已经漫过了湖中的围垦,淹没了猫龙草海,宛如一面湛蓝平滑的镜子,显影着白云。石臼湖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碧波荡漾的石臼湖上,与一湖碧水共一色。<br><br><br><br></h3> <h3>石臼湖,位于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和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博望区三区一县交界处。湖的西域与长江支流青弋江、水阳江、姑溪河连通,湖的北域通过天生桥河与秦淮河连通,属长江流域湖泊。其中,水阳江是其主要水源,姑溪河是主要泄水通道。<br>据《当涂县志》载,因为湖形酷似石臼,所以称为石臼湖。南京市境内又称北湖(相对于固城湖称南湖)。它与丹阳、固城二湖,通称三湖。<br>“石臼湖”之称,较早出现于北宋乐史在雍熙四年完成的地理著作《太平寰宇记》,此时丹阳湖不再作为各湖的统称了。《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九江南东道二载:“丹阳在县西南一半与当涂县丹阳湖相并,石臼湖在县西南三十里西建阳岸,广一百六十余里,北枕横山,连临廪西邱黄三山,又有军山塔子马头雀垒四山并在湖中”。<br>石臼湖和固城湖相邻,属古丹阳湖的一部分。最大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属重碳酸盐类钙组Ⅱ型水,湖泊具有灌溉、蓄洪、航运和养殖等多种功能。湖区物产资源丰富,其中以银鱼、螃蟹、野鸭等“三珍”最为出名。石臼湖被人们赞誉为“日出一斗金,夜出一斗银。“石臼渔歌”是新金陵四十景之一。<br>石臼湖是南京市境内连接溧水区和高淳区的跨湖通道,是新沂—海丰公路(235国道)南京至高淳段新通道、南京地铁S9号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石臼湖的名气之大,景色之美,又因为石臼湖特大桥的架设而锦上添花。<br></h3> <h3>石臼湖特大桥北起石臼湖北大堤,上跨石臼湖水道,南至石臼湖南大堤,大桥线路全长12617.2米,跨航道连续梁桥跨径(75+130+75)米,其中轨道桥为双线地铁线路,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公路桥为双向四车道公路,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br>中午,我乘坐的地铁沿着卧龙似的大桥飞驰在蓝色的石臼湖上,仿佛航行在浩瀚的大海上,禁不住也放飞了自己的心情。<br>在高淳老街游荡并吃过中饭后,我再次乘坐地铁返回明觉站。先是去了大桥西侧周塔村的一个小卖部补充了水分,再沿着大堤跨过桥头的斑马线,走到桥东赵村外的卧虹路大堤上,等待那彩虹生辉,夕阳西下、晚霞绚烂。<br></h3> <h3>因为时间还早,我顶着烈日沿着卧虹路大堤经过石场村和水闸来到了石臼湖观景台。因为季节的原因,石臼湖草海龙猫草被湖水淹没得不见踪迹。夕阳也没有出现在石臼湖大桥上,而偏移到大桥的北段。<br>站在观景台前,我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口渴难耐。好在观景台设立了两个集装箱防汛巡查值班室,好心的守班大哥给了我一瓶矿泉水,并让我进去在空调下休息一下。好人呀!好在一个具体的举止。好感动呀!一瓶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得与失。<br>补水加上休息了一会儿后,看看手机已到了傍晚六点多。于是,告别了这位防汛值班大哥,沿着大堤寻找着夕阳西下,红霞满天的最佳角度。可是,因为到了适逢夏季,夕阳没有出现在大桥上,甚至还看不见夕阳,只能看见夕阳辉映的晚霞,绘染在石臼湖上。<br>但是,我没有死心,也不愿放弃。我从赵村再次越过斑马线,从桥头走上了大桥,沿着护栏追着夕阳朝大桥的另一段走去,欣赏着石臼湖天空之境上通红的落日与灿烂的晚霞。<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