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并诗——蔡教授浔阳江大讲堂《九江历史名诗文》系列第二讲

💧燕霞

<p class="ql-block">  6月30日下午,骤雨初歇,蔡教授《九江历史名诗文系列》第二讲《桃花源记并诗》在浔阳江大讲堂开讲。</p> <p class="ql-block">  九江名诗文的第一讲是《琵琶行》,早在去年七月份作为浔阳江大讲堂的开篇第一讲,如果说《琵琶行》抜动的是人的心弦,写的是人生普遍而永恒的境遇,让人一掬百感交集的泪水,《桃花源记》则是将自然与生活融二为一提升到一种至美的境界,描绘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和避难的港湾,是中国人的文化密码。“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只要读到了这些文字,桃花源便住进了我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  蔡教授先简介了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一生中重要的时间节点。蔡教授反对把陶渊明过分包装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气节,对陶渊明隐逸思想产生的原因有自己的见解,蔡教授认为,陶渊明辞官归隐,除了不愿同流合污的气节外,还有很主要的原因是“避祸”,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年到刘宋之初,战祸不息,民不聊生,官场的险风恶浪,上层统治集团的火避,造成人人自危约恐怖,陶渊明曾在诗中感言“密網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他清楚自己“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因此“僶俛辞世”。</p> <p class="ql-block">  归隐后的陶渊明过得平淡安宁,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已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这是陶渊明的理想生活,但这种理想的生活往往会因现实的黑暗而破坏,于是他用平实的语言构筑了一个虚拟的美好世界——桃花源。那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个地方的人“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桃花源中风景优美,农耕平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美满自得,一派安宁详和。《桃花源记》为世人在困苦的生活中打开了一条通道,那片宁静和温暖让人心怀希望,自此之后“世外桃源”便是国人对一个地方的最高评价,也是世人都追求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  现实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里?也就是说陶渊明是以哪个地方为蓝本构筑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据统计神州大地上共有二十多处,其中最有名的是湖南常德桃花源,因为桃花源记开篇即是“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而常德古称“武陵”。蔡教授认为,真实的桃花源应该是庐山的“康王谷”桃花源,原因有三,一是康王谷中秀丽的风光与《桃花源记》中的描述一致;二是楚康王避难康王谷与陶渊明笔下的“先世避秦世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数语正吻合(康王谷俗称“庐山垅”,秦灭楚时,楚怀王之子康王避难谷中而得名);三是陶渊明有腿疾,和友人相聚饮酒都要人抬着去,没有远游也很少外出为官,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古柴桑,而康王谷离东林寺不远,陶渊明与慧远交好,经常去这个地方。蔡教授分析得颇有道理,康王谷桃花源我去看过,颇象桃花源记所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康王谷的谷口原来是极陕窄,就象《桃花源记》中所说只容一人通过,但没有文化的开发居然将谷口炸开做了个城门,生生的将桃花源破坏。蔡教授每讲至此,便顿足叹息,其拳拳之心让人感动(上面两图是桃花源谷口开发前后的对比)。但教授是有大格局之人,此次讲课便说,众多桃花源的岀现,说明了人们对于和平、安宁、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桃花源便在我们的心里。 </p><p class="ql-block"> 虽说如此,我们还是希望九江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故土,在景点开发的时候多尊重历史,多倾听学者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  《桃花源记》耳熟能详,但《桃花源诗》我并不熟悉,此次听蔡教授逐句讲解,追随着诗人的眼光去观照桃源,在此录下《桃花源诗》,请各位好好品味。</p> <p class="ql-block">  重温《桃花源记》并诗,重温心中的美好,这美好中有岁月柔软,桃花灼灼,风物沛然,这种美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带着一丝温暖和安慰,帮我们倔强地抵抗着现实世界中的种种无奈与不满,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如此向往桃花源,因为桃源世界是治愈人心 的一个世 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