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莫高窟—西北游之五

金宗宝

<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它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p><p class="ql-block">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 735 个,壁画 4.5 万平方米、泥质彩塑 2415 尊。莫高窟的艺术形式主要有彩塑、壁画和建筑,其壁画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佛像、佛教故事、经变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6月23日上午我们一行去了莫高窟,因为是B套票,只能看四个洞窟。而A套票可以看8个洞窟2场电影,但极其枪手全靠网上抢票。文物部门为了保护千年文化古迹,不得已而为之。</p> <p class="ql-block">首先参观的是96号洞窟,建于唐武则天时期。也称千佛殿,是莫高窟最大的洞窟。主尊是弥勒倚坐像,高35.5米。</p><p class="ql-block">走进洞窟抬头仰望巨大的佛像,一种庄严肃穆,宏大雄伟,高山仰止的心境油然而生。佛海无边,众生芸芸。</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148号卧佛,佛祖涅槃窟。是北周时期的作品,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历史。又被称为“西卧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卧佛之一,长达14.7米。</p><p class="ql-block">佛祖涅槃窟展现的是释迦牟尼涅槃以及众弟子为佛祖送行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而后参观的是130号洞窟,弥勒佛像,建于唐天宝年间。佛像高26米、是仅次于96号洞窟北大像的第二大佛像,称为南大像。佛像除左手外,均保留原作,壁画均为宋代。</p><p class="ql-block">最后参观的是编号138、139两个连在一起的洞窟,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莫高窟石窟群中段的第96窟,始建于695年,主体为木结构建筑,它依山而建,俯临窟体,视野开阔,与岩体巧妙地融为一体。现存九层楼窟檐建筑建于1935年。</p> <p class="ql-block">仿九层楼的雪糕很受游客欢迎</p> <p class="ql-block">雪糕上的图案三兔共耳,也是西来佛经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三兔共耳"中的兔子即体现佛陀兔本生,又代表三世:前世、今世、来世。</p> <p class="ql-block">飞天仕女雕像,多被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p><p class="ql-block">飞天代表着自由、美好生活,是人类对吉祥、幸福的向往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苦旅一书中的一篇文章,因此文发表,将最早发现莫高窟藏经洞,并将大批经卷及文物卖给外国人的王圆箓(王道士)判定为千古罪人,被钉在耻辱柱上。</p> <p class="ql-block">其实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莫高窟经卷及文物的流失未必是王道士一人之罪。1900年发现藏经洞时,曾经是当兵出生的王圆箓徒步五十多公里,找到了敦煌县县令严泽。但是不学无术的县令却把他带过去的两卷经文当成发了黄的废纸。</p><p class="ql-block">1902年,敦煌县又来了一位名叫汪宗翰的县令,此人是进士出身,对金石学很有研究。在亲自查看且顺走了几卷经文后,汪知县让王道士自己妥善保存。</p><p class="ql-block">找知县没有结果,不甘心的道士又带着两箱经卷,赶着毛驴走了800多里地,去找当年当兵时的上司,任肃州(酒泉)的道台廷栋。道台大人看了看说,经卷上的字没有他写的好。</p><p class="ql-block">在此情况下,王圆箓仍不死心,给远在北京的老佛爷慈禧太后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依然石沉大海。</p> <p class="ql-block">1907年英籍匈牙利探险家斯坦因和1908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先后来到敦煌,开启了莫高窟经卷大量流失以及壁画被盗被毁的令人痛心疾首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这是斯坦因1907年3月16日第一次见到的敦煌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斯坦因1907年拍摄的莫高窟藏经洞前摆放的经卷及文物。</p><p class="ql-block">在莫高窟他收买王道士,花了四十马蹄银(相当于200两银子)买下大批写经;续经张掖、玉门关、哈密、吐鲁番、铁门关、库尔勒返回和阗,将“战利品”打包,装了九十三箱。1914年,斯坦因又来到莫高窟。这次他花了五百两银子从王道士手中购得五百七十余件写本和绘画。</p> <p class="ql-block">保罗.伯希和,一位对汉学有浓厚兴趣和深厚造诣的学者。世界著名的法国汉学家、探险家。</p><p class="ql-block">1908年伯希和到达敦煌,花了五百两银子收买王道士,搞到敦煌莫高窟最具价值的晋唐写卷六千余种文书、唐代绘画二百多幅,以及幡幢、织物、木制品、木制活字印刷字模和其他法器等珍贵文物,悉数运回西贡,整理后存至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伯希和在藏经洞挑拣翻阅经卷。</p> <p class="ql-block">此后,来自法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的探险家纷纷来到敦煌莫高窟,从这里弄走了不少经卷及文物。</p><p class="ql-block">更为可恨的是美国人盗得更疯狂,未盗得经卷,便盗墙上壁画,由于美国人使用了化学胶水,许多精美壁画因此被永久性毁灭了。据原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统计,被美国人从千佛洞用化学胶水粘去和毁损的初盛唐石窟壁画有26方,共计32006平方米,破坏留下的残迹现在仍很清楚,这是对莫高窟千佛洞最大最无耻的破坏!</p> <p class="ql-block">“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p><p class="ql-block">——陈寅恪</p><p class="ql-block">莫高窟藏经洞5万多件经卷文物,只有8000余件留在中国,而且是最杂乱无序的。</p> <p class="ql-block">离开莫高窟时,我想起不久前我的一位爱好绘画的朋友,​她在参观了伦敦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后,在朋友圈写道:据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够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你既是古老国度千年文化历史艺术的结晶,也是受尽屈辱悲哀民族历史的见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