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梁

山林石

永寿梁似屋脊状的分水岭,使整个地形向南、北、东三面倾斜。主梁西段为低山区,南北两侧梁沟并列。以永寿梁为轴线,分南北两大水系。北部为泾河流域,由四条东北向沟道切割。形成六条南高北低的梁原结合区。南部为渭河流域,由四条南北向河谷切割,形成四条起伏不平的梁原和一个台原。 永寿梁属于千山余脉。 千山山脉 千山的余脉页岭由西向东横亘在关中北部的麟游县和永寿县境内,主要的山脉有麟游县境内的碧城山、屏山、崔木岭、杜阳山以及永寿县境内的页梁、娄敬山、五峰山、永寿梁、六十里梁、黑山、毛英圪垯(丘)、高泉山、虎山、天堂山、盘道山、石牛山、危山、灰堆山、高庙山等。 山上多有次生林分布,山麓梁大沟深。主要峰岭有凤翔县的老爷岭(海拔1678米)、永寿县和麟游县之间的永寿梁(海拔1464米)。<br>而永寿梁大部分是林业工人栽培的刺槐。 刺槐又名洋槐,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原生于北美洲。<br>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10粒种子。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刺槐花产的蜂蜜很甜,蜂蜜产量也高。栽培变种有泓森槐、红花刺槐、金叶刺槐等。在所有刺槐树当中泓森槐生长最快,被称为刺槐树之王。 1976年我在永寿梁山石湾看工地时,小学丁老师曾跟我和尕园讲过永寿梁的事。 那天丁老师喝着茶,讲起页梁:“页梁在永寿中北部,它东托五峰山,西携明月山,是黄土高原沟壑区里平淡的不能再平淡,常见得不能再常见得地貌形态。它是由丘、峦、卯、岭。沟、壑、原、坡孪生出的一道山梁。”<br>“页梁的形成,你俩可能也听你们的地质技术人员讲过,或是地壳运动,板块积压的产物,或是历经沧桑,雨水冲刷的造化,没有历史记载,也没有民间传说,我不得而知,页梁的名称,同样无从考证,但用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于纵相对,从它东西走向横亘几十公里推测,它的页便是故乡方言对横的诠释。”<br>“横”汉语词典里有这样的阐释:凶暴、不讲理。”<br>“每当某时某事有人说话不讲理时,故乡有句口头语,“你是从页梁下(音ha)来的”用以还击对方。这一句即涵盖着故乡人不遮不拦、直来直去,生、冷、撑、倔的性格,更衍生出家乡人刚强不屈,认准的事儿,非来个头撞南墙不可的勇气、豪气和霸气。”<br> “永寿沟壑纵横,800多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一平方公里一条沟还不得了,沟多得是出了名的。就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县城,也被一条深近3米,长900多米的支毛沟劈成了两半。说是支毛沟,实际上是条垃圾沟,春时杂草丛生、尘土飞扬;夏日泥水横流、空气污浊;秋月枯枝败叶、蚊蝇肆虐;冬季风卷残雪、冰凌垂挂。1963年,在县委书记王洁的带领下,县城干部职工、教师学生,工余课外,年轻人驾辕,用原始的硬轱辘马车,加上肩挑人抬,移土3万多立方米,砸石7000多立方米,填了这条沟,铺了石子路。”<br>“1968年,永寿人的倔强得到了验证,在滔滔泾河岸边,绛山脚下,他们翻版了河南林县的红旗渠。在那个困苦的年代,他们用玉米面粑粑、钢丝饸饹填肚皮,用铁锤钢钎架子车做工具;打眼放炮炸石,筑坝开渠凿洞。历经8年苦战,开山劈石113万多立方米,建成了3000千瓦的水力发电站,多位页梁儿女献出了生命。这也为后来永寿成为全国首批109个电气化初级试点达标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r><br>“1969年,永寿人的犟脖项再一次撞上了南墙。2名干部、13名农村青年,在4孔窑洞里支起4口铁锅,1个铁筛,投资6000元,打出了永寿制药厂的牌子,熬制供本县防治大骨节病的药——“卤干散”。谁能料到,这一熬,便一发不可收拾。这点生产队赤脚医生李大夫最清楚,他一直用这种药给社员防治这种病,并配上西药。”<br>“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沧海桑田,日月轮回,造化了一代又一代心直口快、性格倔强的页梁儿女,他们创造了不少惊人的业绩。”<br>“页梁,自有它厚重的历史积淀,悠远的人文渊源。这部鸿篇巨制,阅读它的辉煌和浩繁,即使用最简洁的笔墨来描述,都难免挂一漏万;赞美他的奇迹与荣耀,即使以最华丽的词章来颂扬,都难免辞不达意。更不用说我浅尝辄止的阅读,措辞贫乏的赘述。” 丁老师的讲述至今没有忘记。 三勘单书记和张队 2024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