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游记(2)

墩墩

今天是6月9日,昨晚在四人包厢商务列车上睡了一夜,早上6点抵达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 1712年彼得一世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1924年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 早饭后8点开始今天的行程。在圣彼得堡待四天,经常路过这些地方,先放个位置图(来源于网络)备忘。 这是以华丽金顶著称的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是罗曼诺夫家族献给先帝彼得一世并为纪念圣徒伊萨基·达尔马茨基(彼得生于他的纪念日)而命名,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圆顶教堂。 这是十二月党人广场,西边的淡黄色建筑是圣彼得堡参议院大楼,也称枢密院大楼、元老院大楼,这里曾是沙俄时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 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马的后蹄踩在一条巨蛇之上,蛇代表着阻止彼得大帝进行改革的旧势力。‌花岗石上面刻着“叶卡捷林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一世于1782年8月”。<br> 彼得一世(生卒1672—1725年),于1697年乔装改扮到荷兰、英国学习造船技术、考察文化教育及政治制度,1698年回国,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进程,发动了俄瑞大北方战争(1700—1721),1702年占领了涅瓦河的出海口,1703年在此建圣彼得堡。这场战争最终导致了瑞典在波罗的海地区的衰落,‌以及俄罗斯的崛起。‌ 公历1825年12月26日清晨,3000多名青年军官及士兵,在彼得大帝的铜像下聚集,宣读《致俄国人民书》,高喊“追求自由”、“反对沙皇”等口号,希望废除农奴制、建立新的政治体制,遭到了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镇压,5名起义领袖被处绞刑,121名军官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这批俄国革命运动的先驱者被称为“十二月党人”。1925年为了纪念这次起义,广场更名为十二月党人广场。 十二月党人广场东边是海军部大楼。最早的名字是海军造船厂,1706年-1725年间,这里共制造了40多艘舰艇。现在是俄罗斯海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 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创立于1757年,是俄罗斯最古老的艺术教育机构,也是世界四大美院之一,现隶属于俄罗斯艺术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经历了诸多历史变迁,但在俄罗斯及世界艺术生活中始终保持重要的核心地位。 狮身人面像。是一对带有狮身的阿门霍特布三世的法老面像,于公元前1455年到公元前1419年雕刻,1832年从尼罗河运送到了圣彼得堡,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了。是埃及国王送给圣彼得堡的礼物。 涅瓦河畔瓦西里岛古灯塔。 冬宫广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p class="ql-block">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始建于1711年的冬宫最初是彼得大帝的冬季宫殿,也是之后俄罗斯历代沙皇的宫殿。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时于1764年创建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使其成为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收纳了来自世界各族文化的瑰宝。冬宫不仅见证了罗曼诺夫王朝的兴衰,‌还承载着历史赋予的独特且厚重的力量与浪漫。</p> 冬宫广场上的亚历山大纪念柱,是19世纪三十年代为纪念1812年击退法国拿破仑入侵的胜利而建造。大理石柱青铜底座的浮雕代表着荣誉,光辉和胜利。 上午11点左右,佩戴中文电子讲解器,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冬宫参观,先从“约旦楼梯”(图片来自网络)走上去。耶稣在约旦河受洗的日子为约旦节,这一天,沙皇从这楼梯走下来,走出冬宫前往涅瓦河边举行象征洗礼的盛大仪式。于是,人们便将这座楼梯命名为“约旦楼梯”。 约旦楼梯天花板是巨幅画作《奥林匹斯》,天上的众神在俯瞰人间。 楼梯大厅壁龛里的希腊神话雕像。 彼得大厅。它是为纪念彼得大帝而特别修建的一座大厅,这幅彼得大帝与智慧女神雅典娜并肩的油画,体现了人神一体的大无畏开拓精神,反映了彼得大帝在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徽章大厅(图片来源于网络)。该大厅的设计和装饰基于弘扬俄罗斯帝国权力的想法,‌入口处装饰着带有旗帜的古俄罗斯战士,‌枝形吊灯保存着各省徽章的图像。‌当年这里也是举行大型晚宴和舞会的地方。 金碧辉煌的徽章大厅。 1812年军事画廊。陈列着1812年卫国战争中为祖国而战的将领们的肖像。1812年的俄罗斯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期(1801—1825年),长廊尽头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巨型画像,显示了一代沙皇的勃勃雄心。 圣乔治大厅,也叫加冕厅,‌其中心位置是大皇座,‌上方悬挂着沙皇时代的双头鹰国徽,‌象征着俄罗斯的权力和荣耀。‌在宝座的正上方,‌可以看到“圣乔治屠龙”的白色大理石浮雕,‌圣乔治被俄罗斯人视为国家与军队的保护神。<div><br></div> 圣乔治大厅地板的设计包含了多种木材,‌华丽而庄严,‌这里曾是举行隆重的典礼和接见活动之所。‌ 罗曼诺夫走廊,宗教题材的彩色拼花玻璃。 204号展厅的孔雀报时钟。代表了十八世纪工美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精良之作,俄罗斯帝国的波将金公爵特意定制了此钟献给叶卡捷琳娜女皇。 204号展厅的马赛克拼画地板。 204号展厅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休息室。 达芬奇大厅,这个厅因拥有两幅达芬奇绘画真迹而得名。这幅《拈花圣母》创作于1478年,圣母拿着一朵花,圣婴右手想要拿花,左右抓住母亲。 油画《圣母利达》,是达·芬奇1490年前后的作品。这两幅画淡化了宗教色彩,表现的是母爱与人性。 拉斐尔走廊。叶卡捷琳娜二世在1775年参观过梵蒂冈的拉斐尔作品后,派遣画师前往当地临摹复制了整座拉斐尔走廊,上面绘画故事来自旧约圣经。 这是意大利大透光厅,顶部有大大的玻璃天窗。 意大利大透光厅陈列着孔雀石花瓶与油画。 油画《威尼斯迎接法国大使》,于1724年由安·卡纳莱托创作。 意大利大透光厅还陈列了一个雕塑《安多尼斯的牺牲》,故事是维纳斯爱上了少年安多尼斯,她的情人战神马耳斯嫉火中烧,变成一头野猪咬死了安多尼斯。 古代写生画历史长廊。墙壁上嵌入了80 幅关于古代大师和他们作品历史传说的画作,还有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雕塑作品。这是《爱神丘比特》。 希腊神话展厅,头戴葡萄藤蔓、手拿葡萄的古希腊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狄俄尼索斯。 希腊神话展厅《塔夫里卡的维纳斯》,是公元2世纪的作品。 宙斯厅,也称“古罗马雕塑厅”,主要展示冬宫博物馆中所收藏的珍贵的古罗马雕塑艺术品,其因展有古罗马时期的“宙斯坐像”而得名。 《宙斯坐像》。古希腊、古罗马的众神之父—宙斯。他右手拿着胜利女神像,左手执权杖,显得非常威严,那只鹰也代表着宙斯的形象。<br><br> 午饭后一点半左右来到彼得保罗要塞,该要塞是圣彼得堡的发源地。1703年5月27日,彼得大帝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岛上奠基开始了该要塞的修建,以防御瑞典军队的进攻,后扩建为圣彼得堡城。彼得保罗大教堂是其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教堂内保存了从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二世的俄国历代沙皇的陵墓。 古堡的墙沿涅瓦河一面的大门,大门两边的建筑在1718-1917年用作关押政治犯的监狱。1887年,列宁的哥哥试图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关押在此并被杀害,1905年,高尔基因书写革命传单被囚禁于此。从这个门出去就是涅瓦河(下图)。 涅瓦河,它见证了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俄国经济凋敝,社会矛盾激化,俄国走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多年的统治。俄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临时政府,一个是工农兵代表苏维埃。1917年11月6日夜,列宁到达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11月7日(俄历1917年10月25日)晚,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大炮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开火,发出了总攻信号,起义部队冲入并占领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彼得大帝铜坐像,据说是一位俄裔的美国雕塑家1991年送给圣彼得堡的礼物。 下午3点多到滴血救世主大教堂。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下诏废除农奴制,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被暗杀。为了纪念,亚历山大三世下令在父亲遇刺地址建造起一座教堂,这便是该教堂的由来。亚历山大二世身亡导致沙俄政府关闭了改革的大门,37年后俄罗斯帝国走向崩溃。在这座教堂身上,殉难者亚历山大二世个人与俄罗斯的悲剧命运似乎得到了双重体现。 <p class="ql-block">下午将近4点时来到了斯莫尔尼修道院,进去参观了一下,教堂里大部分是白色的墙面,圣像和油画相对较少,显得静谧优雅。</p> 斯莫尔尼宫(图片源自网络),与斯莫尔尼修道院并不是一处建筑,斯莫尔尼宫现在是政府办公地不可以入内参观,我们没有到这里,有朋友问我列宁雕塑还在不在,问的我有点懵,回来后查看了一些视频,这个地方离修道院不远,没来有点遗憾,列宁就是在这里指挥“十月革命”,发表演说。 今天行程就这么结束了,虽然累,也坚持下来了,圣彼得堡是个漂亮、安静的城市,值得多待几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