唵嘛呢叭咪吽 阿弥陀佛

上善若水王先生

<p class="ql-block"><b>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公历纪元前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b></p> <p class="ql-block"><b>天津佛教是有典籍可考的,郊县可追溯到唐代,天津城区始于元代。从目前来讲,汉传佛教一般都是净土宗。禅宗有少部分。天津最具影响的是大悲禅院,老方丈宝菡法师是承接天台宗法脉。其实禅、净、密都有。莲宗寺与荐福观音寺属于净土宗,挂甲寺属于禅净道场。道场对于法门没有刻意的区分。最终都是以净土为归!阿弥陀佛!</b></p> <p class="ql-block"><b>大悲禅院位于河北区天纬路,是天津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大悲禅院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寺庙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殿前的古槐树见证了寺庙的沧桑岁月。大悲禅院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和历史背景吸引了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b></p> <p class="ql-block"><b>山门外悬汉白玉石匾额,正门上方是赵朴初题写的“真如觉场”。意为随缘不变觉悟道场。东门上“草堂社”是著名书画家王学仲题写。清朝初叶设在大悲院内的诗歌团体是天津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文化团体。西门上“大胜寺”是著名书画家孙其峰题写。记载公元1872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因水患率淮军移驻大悲院,认为“大悲”二字不吉祥,故改名“大胜寺”但是一直没叫响。</b></p> <p class="ql-block"><b>山门殿背面中央供奉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像。两侧供奉镇守山门密跡金钢像。</b></p> <p class="ql-block"><b>大雄宝殿为一寺之主殿,是僧众早晚课咏及举行重要宗教仪式的场所。内中供奉三尊緬甸玉石雕刻的"三世佛"。中央为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左侧为东方琉璃光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两侧配像对面站立的是二十诸天护法神像。后方两侧分別供奉文殊菩萨像与普贤菩萨像。</b></p> <p class="ql-block"><b>大悲禅院是天津市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八方佛寺院。由西院和东院两部分组成,西院又叫旧庙,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扩建,由文物殿和方丈院等组成,东院又叫新庙,建于1940年,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配殿、耳房和回廊组成,是寺院的主体。殿内藏有铜制释迦牟尼佛像,还塑有大悲菩萨、倒坐观音、弥勒佛、天王像、罗汉像。位于院中央的大雄宝殿内曾珍藏着魏晋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铜、木、石刻造像数百尊,工艺和艺术水平很高。殿内还曾供奉过唐僧玄奘法师的灵骨,1956年转赠印度那兰陀寺。院内朱门绿瓦,佛坛高筑,松柏参天,庄严静穆,是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b></p> <p class="ql-block"><b>荐福观音寺位于天津市河东区津塘公路与大直沽中路交口,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大直沽历史上有30多座寺院庵堂,是天津的发祥地。又称"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荐福观音寺是位于大直沽的药王庙遗址上修建的,是由佛教荐福庵异地重建的新道场。河东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常住尼僧20人。</b></p> <p class="ql-block"><b>挂甲禅寺位于天津市河西区,是天津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挂甲禅寺始建于唐朝,已有千余年历史。寺庙主要建筑包括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挂甲禅寺以其古老的佛教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b></p> <p class="ql-block"><b>莲宗寺位于天津市和平区保安大街,是解放后天津仅存的一座尼僧寺院。也是中国四大尼姑庵之一。莲宗寺主要建筑包括玉佛殿、藏经阁、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创建者际然法师在开山时所发的愿言“来僧不赶,去僧不留,自己不亲度徒众”。使此寺十方丛林的清严道风名闻遐迩。此道风被际然尼师的接班人圣慧法师继承,并将作为莲宗寺的传院家风而保留。</b></p> <p class="ql-block"><b>古刹钟声震四方,皤翁拜谒叩禅堂。</b></p><p class="ql-block"><b>不辞问法红尘外,常绕随缘上佛香。</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