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携母亲游湘湖景区

孙中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28日我、玉芬与初中同学彭叶一起携老母親自驾湘湖游。我们前往的第一站是湘湖湘堤。</p> <p class="ql-block">  湘堤是湘湖的围湖堤,绿荫缭绕,如诗如画。堤长905米,大致呈南北走向,全堤共有六座桥,从西北往东南,依次是卧虹、枕流、迎柳、引鹭、望湖、拥岚六桥,桥名有着浓郁的古典文学气息。这些桥梁都是仿古石桥,集中展示了宋代萧绍平原的桥梁风格。六桥造型风格不一,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行走湘堤,感受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p> <p class="ql-block">  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卧虹桥,此桥于2007年5月建成。堤至此处,平水起拱,远远望去,似一道彩虹横陈于湖上,故名卧虹桥。</p> <p class="ql-block">  卧虹桥系单孔马蹄型石拱桥,桥身高大,造型优美,两坡各有37级台阶至桥顶,为湘堤上最高的石桥。桥两边置石栏,望柱雕覆莲,抱鼓石雕刻精美,形象生动。</p> <p class="ql-block">  过了卧虹桥,沿湘堤前行,四周绿荫环绕,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  走不多远就有一座单孔椭圆形石拱桥现于眼前,桥下是一泓碧水,椭圆形的桥拱,倒映水中,微风吹来,激起层层涟漪。远远看去,桥似一位高人枕流而眠,故名为枕流桥。</p> <p class="ql-block">  沿着湘堤的林荫道,缓缓而行,前面又现一桥。</p> <p class="ql-block">  迎柳桥是一座单孔亭桥,桥头柳树成荫,春风吹拂,柳枝细摇,桥为静,柳为动,有石桥迎合垂柳之景,故名。</p> <p class="ql-block">  这座桥是湘堤上唯一的亭桥,式样仿照古老的梁桥,以粗石砌成。桥面、桥栏由青石板砌筑,加上粉墙、黛瓦、悬山顶桥亭,显得古意盎然。桥头柳树一片葱茏,随风摇曳,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位于湘堤迎柳桥与引鹭桥之间的下孙遗址,下孙遗址与跨湖桥遗址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如相似的陶器群形态、使用相同的石料等,但下孙遗址的陶器制作工艺更为粗朴。这一发现证明了距今7000年之际湘湖一带曾被海侵蚀,且下孙遗址废弃不久后发生了海平面上升,将遗址全部湮没。</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下孙遗址的文物遗存非常脆弱,无法进行大规模发掘,故作了“回填重埋”的保护处理,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重新发掘。现此处被辟为自然生态保护区,尽最大的努力保护下孙遗址。</p> <p class="ql-block">  引鹭桥,为三孔石梁桥。桥面、台阶两边各置实体石栏板,间有望柱,柱头呈方形。其桥名与桥所处的位置有关。桥西为下孙文化遗址保护区,为更好地保护这八千年的古文化遗址,恢复了原来的浅滩湿地,滩地水浅,鱼虾聚集,草木杂生,引来大批白鹭栖息,人们就称这浅滩湿地为“鹭屿”。桥在“鹭屿”口,故名引鹭桥。</p> <p class="ql-block">  前行不远,一座水榭立于湖边,水榭为三开间,正中间檐下悬一牌匾,上题“一镜容天”四字,意为湘湖如一面镜子,能容下倒映在湖中的蓝天。两侧柱上题有对联“湖光写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p> <p class="ql-block">  过水榭不远就是望湖桥。</p> <p class="ql-block">  望湖桥位于拥岚桥东北面,这是一座单孔石梁桥,在此可眺望湘湖千顷碧水,故名。站在桥上可欣赏湘湖“两岸好山青嶂立,一泓新水绿罗铺”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拥岚桥位于湘堤南口,忆杨亭旁,以柴岭山为屏,与越王城山隔湖相望,登桥远望,山岚湖光尽拥入怀,故名。</p> <p class="ql-block">  洁白的桥身静卧在碧波之上,3孔半月状桥洞倒映水中,与旁边的树木、垒石倒影,构成了一幅美景。</p> <p class="ql-block">  湘堤上的这6座仿古石桥,有的拱背隆起,驼峰耸立;有的平坦贴水,古朴简约,构成湘堤的一幅幅美景。漫步堤上,真是步步生景。</p> <p class="ql-block">  在湘堤的南入口处建有忆杨亭,该亭是为纪念北宋名臣、理学家杨时而建。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福建将乐人。宋熙宁九年进士,政和二年(1112)补萧山令。其时县城周围农田旱涝频繁,杨时率百姓筑湖,成湖3万7千余亩,名湘湖,利及九乡,惠泽后世。</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湘堤,沿着湘湖路我们又来到了越堤。该堤为湘湖景区内一处重要景点,全长930米,横跨湘湖,与湘堤遥遥相望。越堤因面对越王城山而得名,是一条将自然与历史、当代与远古融为一体的人文长堤。堤上建有梦湖桥、越王桥、定澜桥、采莲桥、浣月桥、织翠桥和藕芳桥。</p> <p class="ql-block">  梦湖挢为越堤南第一桥。宋代诗人苏洞曾在《湖中》一诗中写道:“湘湖梦不到,今日到湘湖”。梦湖桥正是寄情于此。</p> <p class="ql-block">  梦湖桥是一座仿古的单拱石桥,拱洞近似圆形,桥面显得尤其高耸,站在桥上,尽赏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  过梦湖桥不远有一陶朱亭,该亭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为纪念越国大夫范蠡而建。范蠡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越王句践的助手和谋士,越国反败为胜的功臣。传说他功成身退后转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地,自称陶朱公,以经商致富。范蠡虽很富有,却乐善好施,曾三次散尽家财,救助穷人。如今,范蠡被世人尊为“中华商祖”。</p> <p class="ql-block">  陶朱亭周围绿树成荫,环境非常优美,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过梦湖桥,沿堤前行,经古朴的陶朱亭,就来到了越王桥。</p> <p class="ql-block">  越王桥与越王城山两两相望,是为纪念越王句践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越王桥高而陡,如一位王者俯视一波潋滟湖水,气势不凡,站在桥上望越王城山,眼前不禁浮现2500年前逐鹿争雄的风云场景。</p> <p class="ql-block">  定澜桥是一座平坦贴水的平梁桥,如一条玉带锁住了千顷湖水,具有“安波定澜”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越堤上的其他桥梁均为高耸的拱桥,而定澜桥是唯一的平坦贴水的长长梁桥,该设计使越堤的岸桥线富有变化和节奏,形成了各段各不相同的情韵和气氛。</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这长长的桥上,可以尽情地观赏两边的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走过悠长的定澜桥,便望见一座仿古石拱廊桥-采莲桥。</p> <p class="ql-block">  采莲桥近水而轻盈,廊檐轻薄而伸展,颇具层次感。桥南头的廊柱上有联:“几处清香萦短棹;一天疏雨滴圆荷。”</p> <p class="ql-block">  桥北头的廊柱上有联“香淡催荷梦;莲清浣我心。”</p> <p class="ql-block">  桥北侧是“衣香荷韵”景点的荷塘,夏日临风,小舟轻摇,荷叶翻飞,再现昔日采莲之景,故名采莲桥。</p> <p class="ql-block">  走下廊桥,漫步于青石板间,不经意间浣月桥已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  浣月桥是一座单孔五折边石拱桥,桥名源于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典故。桥拱是造型别致的“八角拱”,在月夜中登挢眺望湖面,只见一轮明月映于水中,犹似西施在夜色中浣月。</p> <p class="ql-block">  过浣月桥,越堤在此处转了个弯,就看到了织翠桥。两桥相距很近,形成了三折边与五折边的组合桥,展现了古老形式、传统工艺的和谐相生。</p> <p class="ql-block">  织翠桥是一座小巧的石拱桥,其置于四周青翠的群山和碧绿的湖水中,犹如织机上的梭子,织就了一大片绿,故得此名。</p> <p class="ql-block">  走过织翠桥,向西南走不远就看到了藕芳桥。</p> <p class="ql-block">  藕芳桥是一座用石板和木头构建的多孔石梁桥。因穿越荷花池,取其莲藕芬芳之意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桥四周树木葱笼,湖中多绿洲,桥畔芦苇青青,菰蒲丛生,一片野趣。桥西侧有天鹅池,过此桥即进入湘湖荷花庄景区。</p> <p class="ql-block">  荷花庄是一个集廊桥、木桥、古建筑、亭子于一体的诗意之地,以白粉色香荷为主。亭台水榭相连曲桥之间,古风满满。</p> <p class="ql-block">  大片大片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绽放的荷花在风中摇曳,婀娜多姿。让人享受到夏日的别样宁静与唯美。</p> <p class="ql-block">  敦颐亭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景点,其得名源于北宋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周敦颐的著名散文《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广为人知。荷花庄中的“敦颐亭”就是专门为纪念这位北宋的“爱莲”名家而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荷花庄曲桥上看到的采莲桥。</p> <p class="ql-block">  游完了荷花庄后,我们就前往湘湖跨湖桥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启明桥是进入跨湖桥遗址公园的唯一通道,该桥建于2009年,为3孔圆弧形石拱桥。桥面长70余米,宽约4米,两边以长条石作桥栏,不设望柱,造型古朴。它沟通了湘湖南岸与湖中有着8000年古文明的跨湖桥遗址,寓意开启文明之光,故名启明桥。</p> <p class="ql-block">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浙江省继河姆渡、良诸之后的又一家史前遗址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堆积厚达2-3米,根据碳十四测量得出它的年龄距今已有7000-8000年之久远,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木器等,保存较为完好,造型别致,更发现诸多人工栽培的稻谷化石和中国早期的独木舟(距今7500年)。这里的发掘对于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就建在遗址之上,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馆外观就是“舟”的造型,仿佛是沉隐历史深处的一叶古舟,正欲划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基本陈列的主题是“八千年回首”,以跨湖桥文化的诞生、跨湖桥人的活动、农业起源的探索和聚焦跨湖桥四个部分展示。</p> <p class="ql-block">  遗址保护厅,位于湘湖的水下6.5米,陈列面积约为1700多平方米。厅内有长达100多米曲折的木构架参观栈道连贯,通过硅胶人复原了考古发掘场景。</p> <p class="ql-block">  2002年第三次考古发掘,发掘出土了距今已有8000年的独木舟。</p> <p class="ql-block">  图片中为挪威发现的最古老的独木舟。</p> <p class="ql-block">  遗址博物馆园区内的古人制作独木舟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钱江潮头的雕塑矗立于园区。</p> <p class="ql-block">  以湘湖和跨湖桥为背景,我们和母亲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与初中同学彭叶合影。</p> <p class="ql-block">  此桥为“老跨湖桥” ,明朝嘉靖年间,乡官孙学思为解决湖泊两岸人民通行的难题,在水域最狭窄、两岸相望最近的地方筑了一道湖堤,并建了一座石桥,命名为跨湖桥。随着古湘湖的湮废,原桥已毁弃。此桥为依据民国时期旧照片的模样,在原址上重建的“老跨湖桥”,该桥现在只做为景观桥,不通行。</p> <p class="ql-block">  此为适应新湘湖发展,在老桥附近又建的一座新跨湖桥,于是就有了“跨湖双桥”之景。</p> <p class="ql-block">  因绿树繁茂,跨湖双桥看不很清楚。</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新跨湖桥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  离开跨湖桥,我前往湘湖杨堤。这是在途中看到的如意亭,此处可看到跨湖夜月亭和新老跨湖桥。</p> <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边的是跨湖夜月亭,中间是老跨湖桥,右边是新跨湖桥。</p> <p class="ql-block">  在去往杨堤的途中与彭叶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远望杨堤上的德惠桥。</p> <p class="ql-block">  杨堤,东接湘湖路,西至越王路,全长730米,堤上有立雪、道南、德惠三桥,这堤及堤上的三座桥名,均为纪念北宋政和年间杨时主政萧山时开筑湘湖,德泽恩惠百姓而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由杨堤的西端进入,故首先看到的是德惠桥。这是一座拱梁组合桥,桥上望湖,湖面开阔,碧波荡漾,青山绿水,景观极佳。</p> <p class="ql-block">  道南桥是一座三孔椭圆型石拱桥,是为纪念杨时南传理学而命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道南桥上看到的形似大船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立雪桥,系单孔微马蹄形石拱桥。据《宋史·杨时传》记载,有一次杨时与游酢一起去看望老师程颐,正值程颐在打瞌睡,他俩怕惊动老师,就恭立在门外等候。待老师醒来,门外的积雪已近一尺深了,这就是“程门立雪”的典故。立雪桥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此为立于立雪桥旁的杨时塑像。杨时(1053年—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剑西镛州龙池团(今福建省三明市)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p> <p class="ql-block">  告别了杨堤后,我们驱车去了老虎洞山。中午时分,我和彭叶开始登老虎洞山(玉芬和母亲在山脚休息)。老虎洞山,位于湘湖北侧,海拔218米,传说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明代学者刘宗周撰联“此地曾传尝胆事,我来犹忆卧薪人”。洞穴下有莲华寺,半山处有之江亭,可眺望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交汇处的景色,是休闲的好景点。 </p> <p class="ql-block">  上山的步道很宽,由青石板铺就。</p> <p class="ql-block">  途中远远的可看见半山腰的莲华寺和千佛塔。</p> <p class="ql-block">  登山途中首先经过“觉海亭”,亭子两边的对联颇有意思:“佛已悟之众生;众生未悟之佛”。</p> <p class="ql-block">  过了觉海亭,前面不远处就是“三江亭”。</p> <p class="ql-block">  三江亭,单檐六角六柱,六角通透,无栏无坐。因浦阳江、富春江、汇入钱塘江而得名。亭柱有楹联,上联:龙腾潮涌珠溅玉泻三口;下联:虎去洞留天光岚影一湖中。</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莲华寺建筑纯属民间艺工自行设计建筑,依山随势,不拘形式,殿宇之间错落有致,风格独特。远看莲华寺似一件精美绝伦的浮雕艺术品,金灿灿地矗立于苍翠碧绿灌目丛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华莲寺,原名老虎洞寺,位于杭州萧山闻堰镇老虎洞山,因观音殿后有一老虎洞而出名。寺庙位于半山腰旁山而建,层层叠叠依山而上看上去规模宏大,是当地较古老的寺院之一,据说建于宋代。</p> <p class="ql-block">  前殿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  莲花古寺一侧有座刚建好的宝塔极其巍峨 ,是一座当代仿古建筑。佛塔为八角高七层楼阁式结构,其名为千佛塔。该塔因只完成了外部的建筑,内装饰还未开工,故没有对游客开放。</p> <p class="ql-block">  寺庙与宝塔相互映衬,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千佛塔因塔内装饰还没开始搞,所以没有对外开放。我们是从边上的便道来到塔下,在征得施工人员同意后,我们进入了塔内。佛塔外观非常漂亮大气,但内部却空空如也,并无一佛。要想全部建成,还得假以时日。</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登到第三层后观湘湖景色。</p> <p class="ql-block">  在千佛塔顶俯瞰华莲寺,其依山随势,殿宇之间错落有致,风格独特,犹如一件精美绝伦的浮雕艺术品,金灿灿地矗立于苍翠碧绿之中。</p> <p class="ql-block">  千佛塔上览湘湖全景。</p> <p class="ql-block">  整个湘湖,绿树浓密,桥堤相连,非常秀美。</p> <p class="ql-block">  在千佛塔顶层非常清晰的看到浦阳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江并流处。</p> <p class="ql-block">  古华莲寺</p> <p class="ql-block">  三圣宝殿。</p> <p class="ql-block">  三圣佛像。</p> <p class="ql-block">  老虎洞就在古寺后面,沿着羊肠小道曲折而上,只需行百余步,在尽头就能看见一头“石虎狰狞奔踊,怪石苍黑嶙峋”。相传老虎洞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处,明朝大学者刘宗周游老虎洞时曾撰联追思:“此地曾传尝胆事,我来犹忆卧薪人。”</p> <p class="ql-block">  从老虎洞到山顶, 由石扳铺就的登山道没了,后面登顶的路全是崎岖不平的野路。</p> <p class="ql-block">  在山顶岩石上可以一览湘湖美景,还能看到对面石岩山顶的先照寺和宝塔。这视觉很是享受,有“一览众山小”之感。</p> <p class="ql-block">  登老虎洞山,半途见佛,登顶揽湖,真让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  登临老虎洞山顶俯瞰三江(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汇流处。</p> <p class="ql-block">  下山后我们决定乘船游湘湖。这是湘湖石牌坊,进牌坊不远就是老虎洞景区游客中心船埠。这里不仅是游客集散和咨询的中心,更是游客体验水上观光的一个起点。</p> <p class="ql-block">  从游船上看老虎洞山,华莲寺和千佛塔非常清晰。</p> <p class="ql-block">  政和桥又称21孔桥,其造型古朴庄严,与湘湖胜景融为一体,远看如长虹卧波,宝带浮水。</p> <p class="ql-block">  乘坐游船欣赏湘湖的美景。湖面宽阔,碧波荡漾,周围的山峦和建筑倒映在水中,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游船穿梭在湖光山色之间,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舒适。</p> <p class="ql-block">  在游船上回看老虎洞山和千佛塔。</p> <p class="ql-block">  这座“四亭桥”因为桥上建有的四座亭子而得名。每座亭子均为“四角翼翘,重檐、攒尖顶”的古风造型,各由五六米长的石廊与桥梁主体相连,分立于两侧。不得不说,这种独特的外观和结构设计,本身在国内也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  这座四亭桥全长92米,共分9孔,宽17.6米—21.6米,最高处为10.7米,横跨在湘湖之上,兼具亭和桥的功能。 </p> <p class="ql-block">  游湖结束后,我们又去看了湘湖花海。整个湘湖景区有三处花海,分别为香暑田园、银飞桥和湘湖三期花海摇橹船。我们去的是湘湖三期花海搖撸船。</p> <p class="ql-block">  置身与花海间,一切显得如此渺小,似乎遨游于一望无垠的海洋中。此时此刻,时间仿佛凝固,定格在了这最美的一瞬间,芬芳之味沁人心脾,顿有一种但愿长醉不复醒之感。 </p> <p class="ql-block">  大片柔美可爱的波斯菊,浪漫展开,笑迎四方客。</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又去了石岩山上的先照寺。先照寺,位于湘湖石岩山巅,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一1162),取“旭日之光先照此寺”之意,故名。</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  卧佛</p> <p class="ql-block">  大圆通殿</p> <p class="ql-block">  千手佛,</p> <p class="ql-block">  广照殿</p> <p class="ql-block">  金刚宝塔为七层八面楼阁式,通高30米,塔影婆娑,风铎叮铛,更被誉为萧山第一塔。</p> <p class="ql-block">  在石岩山顶观湘湖全景,因角度不同,感觉又是另一幅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