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赣鄂湘三省交界的山区,在巍巍幕阜山和九岭山脉之间广袤繁密的森林中,有一块地广人稀的宝地,它就是修水县,江西省地域面积最大的一个县。 <p class="ql-block">修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是一块有着厚重历史的地方,这是一块环境优美、郁郁葱葱,“空气都是甜的”地方,这是第一面人民军队军旗诞生的地方。</p> 人们也许不会相信,这样一个山清水秀、新房林立的村庄,竟会是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山背文化遗址所在地,这就是修水县上奉镇的山背村。 山背文化遗址的发现,有一段传奇故事。上世纪50年代初期,居住在山背村跑马岭周边的村民经常有人患上无名肿痛,有村民就到山上采草药,敷在痈疽处。有一次,村民在山上发现泥巴地里有许多三角形的大小石块,形似箭头,便拾了几块带回村里,称其为"阴箭"。 1961年夏,一名稍有文物知识的村民专门到跑马岭山上捡了一块三角形石块,送给一名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辨认。这名工作人员看过之后也辨认不出,就送到当时的江西省文化管理委员会考古鉴定组鉴定。结果,专家们一致认定,村民所说的"阴箭",实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物。 1961年,江西省考古人员在这里对地下石器发掘证实,山背文化遗址系公元前28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和鄱阳湖地区一种以段石锛和红砂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考古发现说明,山背文化时期的原始居民早已定居下来,和同时期南方其他地区的原始居民一样,从事着艰苦的原始农耕,他们应当是九江最早的先民。 修水商封艾侯国,春秋为艾邑,先后属吴、楚、越管辖。汉建艾县,隋代并入建昌县,唐代为武宁县,公元800年(唐德宗贞元年间)析武宁县西八乡建分宁县,元代升为宁州,1801年(清嘉庆六年)改名义宁州。新整修的修水老街就以宁州古城命名。 老街上大部分房屋是老房子,路面重新铺过,已经没有过去岁月的痕迹。但从一栋栋老房子里,仍然可以嗅到历史的气味。 老街中心地段,有一座“八贤祠”,建于元朝初年,民国时期重建,主要为祭祀修水宋代最为著名的徐禧、黄庭坚、余玠、莫将、宋朝寅、祝彬、冷应徵、章鉴八位英才贤士。据说重建后,当时民国最高层的蒋介石、李宗仁、孙科等十多个政要为八贤祠题词、作记、写像赞。 说修水的古贤,第一位当数黄庭坚,他出生于杭口镇双井村。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风光旖旎,景色宜人,著名的"修江八景"中,双井就有"双井访茶"、"石矶钓月"、"草径闲鹭"、"十里秀水"四景。 早些年我去过双井,那里并没有留下什么古建筑和古物件,前几年新修了包括进士园、高峰书院、黄庭坚故居等新的建筑。虽然是新建,但绝对有比无好,至少可以让人们了解黄氏家族的历史和黄庭坚的故事,若干年后也会成为古建筑。 双井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宋代这个村出了48位进士,有5位官至尚书,更不用说“诗书双绝”的黄庭坚。黄庭坚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奇崛瘦硬,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并开创江西诗派,被尊为祖师。黄庭坚书法自成一家,为“苏、黄、米、蔡宋四家”之一,其书法《砥柱铭》长卷2010年在北京以4.368亿元创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纪录。 奎星楼很多地方都有,但双井的特别。它有220级台阶,隔几十级就有一个平台。平台名从秀才、解元、贡士、会元、探花、榜眼直到状元。每过一个平台,台阶就收陡一点,意味着在科举的路上,越高的功名,越难取得。过了状元这个平台,才能登上奎星楼。踏石级,登斯楼,目的是祈祷文运昌隆、独占鳌头。 高峰书院也是后建的,里面有黄庭坚故居,都是新建景点。双井村的人文兴盛,源于双井村黄氏家族的优良家规和众多书院。黄庭坚的曾祖父黄中理曾主持制订《黄氏家规》,共二十条,对行孝、为友、从业、求学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他还在家乡办了芝台书院和樱桃书院。他特别强调读书乃诫身之本,显扬宗祖之要务,后生学子务必典籍精通、文章通晓,因此尊师重教的传统在双井蔚然成风, 除了黄庭坚之外,修水还有陈门五杰。陈门五杰故里坐落于义宁镇竹塅村,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神奇的人文传说交相辉映,成为修水最具影响力的文旅高地之一。 义宁陈门是近代修水望族,一家四代出了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五位杰出人物,后人并称为“陈门五杰”,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陈门五杰故居古建筑保存完好,院内有陈宝箴中举、陈三立中进士时树旗的旗杆石,青砖绿瓦,雕梁画栋,尽显客家文化和豪门气概,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晚清时期领导了颇有影响的湖南新政,是一位有魄力、有建树的封疆大吏。陈宝箴之子陈三立是维新四公子之一,清末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近代爱国诗人。陈三立长子陈衡恪为近代著名画家,并擅长篆刻、书法、诗文。陈三立三子陈寅恪为现代著名史学大师、教育家,他学识渊博,在国内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陈衡恪次子陈封怀为著名植物园专家、植物分类学家。<div><br></div> 早在唐宋时期,修水就有手工作坊生产赭砚,它因石质以赭色为主而得名。黄庭坚曾以此砚作礼品,广赠于苏东坡等诸友,令此砚名传于世。清道光年间,修水人、道光之师万承风以此砚敬献皇上,道光爱不释手,列为清宫贡品,故又称"贡砚" 。 <p class="ql-block">修水赭砚以赭色为主体,翠绿为镶嵌,并有少量的鸡血纹理,而且发墨易液,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墨书解久,不损笔毫。珍品中兼有金星、金晕、鸡血藤、鱼子、水波纹等花纹,胜似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凝视怡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修水贡硕至今仍纯手工制作,其制作繁琐,选料精细,造石料、画图、打坯、造型、精雕细刻,最后打磨、上腊或封油,工序之多,制作过程时间长,增添了传统色彩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赭砚分素砚、雕砚两大类。素砚有二十多个品种规格,雕砚有高、中、低三个档次,三百余个图案品种 。当代著名书画家对修水贡砚皆情有独钟。赵朴初曾题辞:“墨旧款新山谷诗书曾得助,云兴波涌神州文笔看腾辉。”</p> 修水有不少古村落,比较有名的就有:黄沙镇箔竹自然村、黄坳乡朱砂村、黄沙镇内石陂自然村、黄沙镇下高丽村、布甲乡太阳村。这些古村都保留了大量老建筑,而且民风淳朴,古色古香。 箔竹古村最有代表性。它处于眉毛山脚下,距离修水县城30多公里。明代永乐年间郑州荥阳郑氏迁居至此而成。那里四面梯田环绕、竹林茂密、风光秀美,有“世外桃源”的美称。 <p class="ql-block">箔竹村房屋依山而建,大小不一,错落别致,村落保存完整,现仍有九井十八巷,东西南北四门,三十余栋传统民居。箔竹村远离城市喧嚣,充满着古朴静谧。</p> 那里的房屋都是土砖砌成,屋檐由原木挑梁,屋顶覆以青瓦,虽然没有钢筋混泥土的坚硬,但是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如故。 <p class="ql-block">土墙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标语清晰可见,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仍然弥久愈新。</p> 农户家里晾晒的豆腐渣,不要说城镇,就是很多偏远村庄都难得看见。 近处的毛竹,远处的农耕,梯田旁的民居,这样生动的农耕画面,不敢说绝迹,但已经少之又少。 这位村民在县城务工,家里还有三亩水田。他舍不得撂荒,利用端午节三天假期,赶回村里把秧插完。今年他全家又可以吃上道地的有机米了。 虽然下雨,古村还有不少游客。一家三代一同出游,总想在古村多逛一逛,最好能吃上道地的箔竹土菜。 可惜村里只有一家“农家乐”,主妇端午节还去亲戚家走访,居然不开门营业。 年轻人在村里基本绝迹,孩子们也是过节来看看老人。原生态的房屋需要人住,古村保护面临不少挑战。 <p class="ql-block">绿色是这个山区县当然的品牌。修水境内四周群山环绕,北有幕阜,南有九岭,均为东北——西南走向,从四周向中心依次是中山、低山、丘陵,河谷阶地仅占总面积的1%。全县林地面积532万亩,占总面积的75.3%,是我国江南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p> 走进修水,到处群山环绕,到处郁郁葱葱,到处散发出迷人的绿色活力。 这是杨家坪林场的航拍图。弯曲的河道在群山中逶迤,成片的森林覆盖大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低处看,清澈的流水在河底缓缓地流淌,微风拂过,清凌凌的溪水漾起波纹,时不时还有几条小鱼串来串去。 河道里偶尔可以看见挡水的低坝,平静的溪水爬上坝头,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扑向下游,形成一道道白练似的瀑布。 林场废弃的宿舍楼偶尔有一两户住户,他们在这片绿地上养蜂、养鸡、养鸭,生产纯天然的有机农产品。 几只番鸭自顾自地懒散地睡在路边,它们知道也许一整天都不会有车或人从这里走向大山深处。 <p class="ql-block">茶叶是修水的特产,古有“双井”,今有“宁红”,全县有很多茶园,是江西产茶大县之一。当年黄庭坚把家乡的双井茶送给苏轼,东坡写下《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一诗,诗云:“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修水的“宁红”茶一举夺得甲级大奖章。</p> 端午期间,杨梅正熟,一颗颗红艳的果实挂在树上,不少人来到茶园采梅。 绿叶配红花,远眺群山翠,很有元问好诗中的意境:“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p class="ql-block">已至夏季,新开业的"修河汤院"等不少地方仍然繁花似锦,正合了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p> 几堆睡莲,三两绿树,几滴细雨,满池草丛。修水无处不充满绿色的信息,无处不弥漫着“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的景象。 在修水的复原乡有个叫双港的村,那里的绿更令人叫绝。山是绿的,田是绿的,树是绿的,一片绿色中衬映着几栋黄色的土坯屋。 灌满水的稻田,反映着蔚蓝的天空,几朵白云飘荡其中,不禁使人想起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双港确实种了很多桑树,绿油油的大桑叶在阳光下特别养眼。 种桑多,自然养蚕多。这里养蚕不用竹制托盘。桑叶一股脑堆在地下,任千百条蚕自由选食。这里也没有古民谣里的烦恼,“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有了新的生产工具和方式,各种农活都能齐头并进展开。 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在屋前放一两个蜂箱,他们并不像蜂农那样到处追花,只是让蜜蜂自由采粉,当地有什么花,蜜蜂就追什么花,年底多多少少能摇几十斤蜜。 农户家当然还会晾晒干菜,因为年轻人和孩子们大都去了外地,自家菜园的菜几个老人吃不了。晒干了,不仅青黄不接的季节可以吃,孩子们来了,还可以带些到城里去,偶尔尝尝鲜。 <p class="ql-block">修水县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秋收起义的主要发动地,它拥有三个第一。</p> <p class="ql-block">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在这里设计、制作、诞生。1927年9月初的一天夜晚,修水商会东厢房灯火通明,在师部参谋处宽大的八仙桌上,师部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参谋处长陈树华三人在制作军旗。他们反复比较、推敲,最后确定,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中央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星内的镰刀斧头代表工农,旗左边白色套管上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字样。</p>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在这里组建。1927年8月初,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奉命由武汉赴南昌参加起义,因南昌起义军已南下广东,遂改变行动计划,将部队开至修水、铜鼓一带休整待命。9月初,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一部和修水农民自卫军共计2000余人,在修水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钟文璋任团长。当时任连党代表的罗荣桓后来成为共和国军队的元帅。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第一枪在这里打响。1927年9月9日驻修水的秋收起义部队的师部和一团,在县城紫花墩操场誓师起义,起义部队官兵高喊着“红色领带系在颈,只顾死来不顾生”的豪迈誓言,从修水向平江挺进,率先打响秋收起义的第一枪! <p class="ql-block">国内革命战争年代,修水有10余万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在册烈士10338人。全县有红色革命遗址300余处,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被授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被评为江西省“十大红色景点”。</p> 修水的厚重文化、绿色生态和红色历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古色、绿色、红色是修水的基本色调,是修水在新长征路上继续前进的坚实基础。生活从来是多彩的,除了古绿红外,赤橙黄绿青蓝紫才是自然和生活的本色。 走过县城的浮桥,会勾起了人们多少记忆,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漫步老街石板路,让人体验多少人间烟火,了解多少人间万象。 一碗修水特色茶,一曲耳熟能详的老歌,几十年前的生活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端午的食品里,包含了多少修水情节,勾起了多少童年记忆。 在修水,我第一次听说叫虾须的小吃,面粉裹着虾须,在油锅里翻滚,没出锅就香气四溢。 更不用说那有名的修水哨子,高山特产山芋、西乡红薯粉的独特味道,加上腊肉、火腿、大蒜、虾仁和时令蔬菜等地方特色小料,让哨子清香绵柔,入口即化。它不仅是修水居民餐桌上的日常食品,更是招待尊贵客人的特备佳肴。 <p class="ql-block">不到修水,不知道修水的美丽,到过修水总想再回去看看那山那水。不到修水,不知道修水人杰地灵,到了修水,又想再多了解一下黄氏家族和陈门五杰。不到修水,不知道这里诞生了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到了修水,你脑海总在思考怎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到修水,你不了解宁州古城优雅的烟火气,到了修水,你会心心念念那古朴的味道、宁静的生活、静好的岁月、阡陌的红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