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巴黎及其周围参观过几处墓地。</h3><h3>巴黎有四个公共墓地,分别是拉雪兹公墓 蒙马特公墓 蒙特纳帕斯公墓和先贤祠国家公墓。</h3><h3>巴黎旁边的法兰西岛范围,还去过普衣西镇公墓、吉维尼公墓和蓬图瓦兹河畔欧韦公墓。</h3><h3>与中国不同,感觉法国的公墓近似于公园,宁静平和;而且,公园里边没有的内容这里有。</h3> <h3>法国印象派诗人梅里梅的墓地,他写过诗歌牧神午后等印象派诗歌。此墓地在拉雪兹公墓。</h3> <h3>拉雪兹公墓是在巴黎看过的三个露天公墓当中面积最大的,也是类型最复杂、表现力最丰富的一个。</h3> <h3>乔治比才 就是那位写卡门序曲的作曲家比才 就是那位写歌剧阿莱城姑娘的比才</h3> <h3>大名人王尔德 由于名声太大 献吻的红唇唇印太多不得不加上保护壳 真是生的有名死得不安生</h3> <p>钢琴家肖邦公墓 鲜花遍地 纪念碑叫做天使的叹息 但是肖邦的心不在这里 而是在他的祖国波兰 由于肖邦在巴黎生活了18年 他的足迹遍布巴黎大街小巷 追寻肖邦的足迹就来巴黎吧</p> <p class="ql-block">波伏娃与萨特。墓地在蒙特帕纳斯公墓。两位旗鼓相当的智者,两座存在主义山峰,两个离经叛道的伴侣,两位远离荣誉的思想家。</p><p class="ql-block">这个公墓管理良好,感觉是一个管理有素的物业公司在操作。公墓地势平坦,面积也是参观过的三个公墓当中面积最小的。</p> <h3>无唇印 无真爱</h3> <h3>在蒙特帕纳斯塔楼俯瞰 绿树环绕之处就是蒙特帕纳斯公墓</h3> <h3>左拉墓地。此墓地位于蒙马特公墓。</h3><h3>蒙马特公墓地势起伏不定,可能相同的一个区内地势高低差别很大,也造成奇特的高低起伏,形成独有的特色。</h3> <h3>左拉也是入住先贤祠国家公墓的"先贤" 是骨灰分放两处?其实左拉墓地已经移居先贤祠了,此处实际只是纪念碑了。</h3> <h3>先贤祠是法国的国家公墓 安葬法国故去的杰出人士 </h3> <p>先贤祠里边的伏尔泰。李敖说过对待生死自己最佩服的人有伏尔泰——死的时候,嘱咐棺材一半留教堂,一半留教堂外,万一上帝不让他上天堂,就赶紧从另一端逃走!传言路易十六被监禁时候认为伏尔泰是两个人打垮了法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因为没有他倡导的思想导引就不可能有法国大革命。</p><p> </p> <h3>左右分别为雨果和左拉</h3> <h3>法国歌星达丽达 位于蒙马特公墓</h3> <h3>法国歌坛三十年的常青树,1987 年离开世界。</h3> <h3>画家梵高及其弟弟的墓地 位于瓦兹河畔欧韦公墓 听一个小旅游团的导游对游客说 只要你看到这个墓地就值旅游团费了 他的意思是一般的旅游书里边没有介绍此墓地</h3> <h3>似乎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倾覆让妻子离世 天地相隔 丈夫掩面而泣 似乎丈夫对此既痛苦又悔恨 难道他有过失?</h3> <h3>也许是丈夫先离世?</h3> <h3>他终于安息在她的怀里</h3> <h3>两位殉情男子?</h3> <h3>也有中国人墓地 拉雪兹公墓的规则是 生于或死于巴黎者均可葬于此墓地 这样就成为国际墓地</h3> <h3>这位女士来祭奠亲人 </h3> <h3>长时间伫立悼念</h3> <h3>形象透露了身份</h3> <h3>悄无声息的墓主 生前是舞者?</h3> <h3>也是一把小提琴</h3> <h3>像本书一样简洁</h3> <h3>规模宏大</h3> <h3>质朴无华</h3> <h3>鲜花铺天盖地</h3> <h3>墓地似乎有音乐的节奏</h3> <h3>像不像一首诗?</h3> <h3>即使无声也像演奏着安魂曲</h3> <h3>可以配乐天堂音乐</h3> <h3>弥漫在空气中的基督教氛围</h3> <h3>逝者喜欢现代艺术还是生者感觉这是最好的诠释?</h3> <h3>墓主是画家吗?</h3> <h3>睡着了 方向却是向下</h3> <h3>狗是她的孩子 估计她的爱犬不会被安葬于此 因为巴黎还有一个安葬宠物的墓地</h3> <h3>模拟墓地女主人生前喜欢休闲的情景</h3> <h3>普瓦西公墓当中的军人烈士墓地</h3> <h3>法国烈士的墓地 没有亲人前来吊唁 没有个性化的墓碑 只有法兰西的三色国旗飘在风中表达敬意</h3> <h3>似乎是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的</h3> <h3>也是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的</h3> <h3>在无声控诉</h3> <h3>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痛?</h3> <h3>巴黎公社社员墙</h3> <h3>仅仅是一面墙</h3> <h3>这是在大陆流传甚广的纪念墙 经考证并非是纪念巴黎公社的 而是站在巴黎公社对立的政府立场雕塑 该浮雕在拉雪兹公墓外墙 本次未见 图片是借用杂志的照片</h3> <h3>欧仁鲍狄埃 </h3><h3>据说其后人向南斯拉夫索要国际歌的著作权使用费 铁托回答她--老鲍与我们都是无产阶级 哪有自己人向自己人要钱的?</h3><h3>一个大陆作者的帖子说,自己非要去拉雪兹公墓看欧仁鲍狄埃不可,来自台湾的导游只好从命。观后,台湾导游说,两岸真观念差异太大了。</h3> <h3>见过----</h3> <h3>以前没见过----</h3> <h3>远望墓地</h3> <h3>特殊的形象 逝者的作品还是作者喜欢?</h3> <h3>马赛克瓷砖覆盖</h3> <h3>日本式的温室墓地</h3> <h3>终于彻底放松了!</h3> <h3>虽然有些破败 但似乎已经融入自然 </h3> <h3>据说三毛说过 出生肯定是旅行的开始 死亡又何尝不是一种出发</h3> <h3>“我在那温和的天空下面,在这三块墓碑前留连!瞅着飞蛾在石南丛和兰铃花中飞舞,听着柔风在草间吹动,我纳闷有谁会想象得出在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竟会有并不平静的睡眠。”——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br></h3> <h3>或圆满或庄严----肉体归还给大地 灵魂追随上帝</h3> <h3>在法国法兰西岛范围的墓地 </h3><h3>或精彩或平凡的生命在那里长眠 </h3><h3>灵魂在那里安息 </h3><h3>终点站的灯</h3><h3>总在亮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