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炎炎夏日,没去海边避暑,选择跟注协疗养团,北上内蒙观赏草原风光,体验牧民生活。从温州出发,经四个小时旅程抵达呼伦贝尔机场,己近黄昏,用餐后下榻宾馆休养,养精畜锐准备下一天的观光旅程。</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是个诞生传奇的地方。这里是北方游猎、游牧民族的发源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便是从这出发,最终统一了蒙古高原。在随后的50余年间,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p> <p class="ql-block">内蒙行的第一站来到成吉思汗广场。广场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大的广场之一,占地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进入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22米高的成吉思汗雕塑。提起蒙古族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想必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详。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成吉思汗和他的后继者们,曾经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对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吉思汗也被尊为“拥有四海的大汗”,受到人们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雕塑是由鲁迅美术学院设计的,2005年7月开工,历时一个月完工,雕塑总高度为22米。雕塑的最顶部是成吉思汗策马扬鞭的造型,寓意蒙古族人民像成吉思汗一样具有坚毅的品格,并在他的带领下驰骋草原,成为草原的主人。衬托金鹰的白钢造型是白云草原的抽象提炼,柱身、柱脚为金箔饰面,柱身直径3米,为银箔镂空的图腾图案。雕塑下面,是对成吉思汗的介绍:成吉思汗,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名铁木真,蒙古乞颜,孛儿只斤氏。1162年年出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父也速该,母诃额伦。铁木真九岁时,父遭世仇塔塔尔人毒害,家族势力顿衰。少年时代经历艰难坎坷,炼铸坚毅勇敢性格。其时蒙古高原部落林立,相互攻战杀伐不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铁木真顺应时势,担起统一蒙古草原诸部重任。经多年征战,统一各部落。1206年被推为大汗,称“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颁布扎撒,建万人怯薛,封诸千户,设札鲁忽赤掌行政司法诸事,在全国推行维吾尔体蒙文,蒙古民族共同体开始形成。其后不断向西夏,西辽金朝用兵,1215年占领金中都(今北京),1318年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19年至1224年间成吉思汗进攻花刺子模和钦察,征服中亚大片土地,分封给诸子。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灭西夏的战争中病逝于六盘山。1265年,被元朝追尊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以其卓越的才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震撼世界的千年伟人。漫步在宽阔的广场,跨越历史的长河,遥想着成吉思汗波澜壮阔,叱咤风云的一生,崇拜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的左侧,有一座群雕,名为《征》。群雕人物包括成吉思汗和二弟 ——神箭手合撒儿及四骏亦称四杰(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和四獒亦称四猛狗(忽必来、者勒蔑、者别、速不台)等勇士们,动态逼真,各具性格。伫立其前,仿佛有一股战尘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中屡建奇功,是成吉思汗麾下最杰出的猛将。在历次战争中,他们都充当先锋,使敌人闻风丧胆。成思汗与这些战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笃深的感情,成吉思汗建国后,他们作为开国 功臣 ,授封千户长等官职,世袭管领。这座雕像栩栩如生,它仿佛在告诉我们,胜利得来不易,江山是靠英雄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斯人已远去!今天,我们用很多种方法来纪念、缅怀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他们能在茫茫人海中独占鳌头,永载史册,靠的不仅仅是运气,而是自身能力与“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还有多组青铜雕塑群,展现了成吉思汗及其战将的英勇形象。这些雕塑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被视为海拉尔的城市地标,凝结了城市的精神和气质,让每个来到海拉尔的人都能感受到其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沿着河边小径,经拱桥廊坊深入广扬。</p> <p class="ql-block">顺着台阶往上走,便到了巴彦额尔敦敖包。“额尔敦”意为“宝贝、宝物”,“额尔敦敖包”便是“宝山”之意。因成吉思汗的故乡蒙古国肯特省的布尔罕山上的石头从古至今被称为“圣石”,得名于敖包上面的九块来自蒙古国肯特省肯特山的圣石,这些圣石象征着战神,当年成吉思汗就是手执苏鲁定带兵驰骋疆场,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所向披靡。</p><p class="ql-block">在蒙古族心中,敖包是一个图腾,人们崇拜它,信仰它。巴彦额尔敦敖包是当地人祭奉的去处,外来游客来到此地,也多会上香、跪拜、祈祷。我们绕行三圈,祈拜后下行至浮雕处。</p> <p class="ql-block">汉白玉浮雕动态逼真,栩栩如生,伫立其前,历史的风尘扑面而来。在世人眼里,成吉思汗武功盖世,是无可争议的伟大人物。浮雕忠实再现了他从呱呱坠地到成为大汗的成长经历,再现了他叱咤风云、弯弓射雕、马蹄踏破洲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成吉思汗广场不仅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现代艺术于一体的公共空间,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蒙古族的文化和历史。</p> <p class="ql-block">从广场出来,乘车来到古城老街小驻。呼伦贝尔古城位于海拉尔市中心附近,古城不大,从北到南半个小时就能逛完。走进古城看到的门楼城墙及房子都是老式建筑,一条挺宽阔的道路两边有特色饭店、小吃店、奶茶店、民族特色服饰品店和不少文创旅游品商店。古城的南门附近的小广场类似街心公园,有一些夜市摊点,市民在此可以休闲娱乐,开展一些聚会、跳舞等活动,感觉这里挺热闹,挺接地气的。</p> <p class="ql-block">早在清代雍正年间,清政府为了保卫《尼布楚条约》划定的额尔古纳河为界的北部边疆,在这一带建城戍边。建城至今273年,为捍卫祖国边界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随着政治、军事作用的加强,商贸和交通中心地位自然形成。到乾隆年间,晋、冀、鲁等地商人“不远万里接踵而来,他们在城内竞相购地建房,投资设肆”,呼伦贝尔城相继出现“巨长城”、“隆太号”等商业八大家。</p> <p class="ql-block">由于呼伦贝尔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发挥出巨大的辐射作用,南通齐齐哈尔,西达古北口、张家口,北至黑山头、吉拉尔、库伦(今乌兰巴托)等古道,驿站逐渐开通,当年盛极一时的草原盛会———甘珠尔庙会,就是因呼伦贝尔城的建立而形成的。在城西,建有西屯(已毁于战火),城南建有南屯(今巴彦托海镇)两个卫星屯。在呼伦贝尔城的带动下,呼伦贝尔草原空前繁荣起来。</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位于呼伦贝尔中心文化园内、文化三街以北、文化三路以西、市规划馆东侧。</p> <p class="ql-block">了解一座城市历史,最好的方式是走进历史博物馆。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一个并不张扬却充满内涵的地方。它的设计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的现代装饰,却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内蒙古民族的豪爽与大方。走进博物馆,仿佛就走进了一个时光隧道,带领我穿越历史的长河,探寻呼伦贝尔的过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馆内共设12个展厅,展出各类文物总数2866件(套),包括史前时期的呼伦贝尔展厅、夏至南北朝时期的呼伦贝尔展厅、隋唐至宋时期的呼伦贝尔展厅、元明清时期的呼伦贝尔展厅、近现代的呼伦贝尔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文物数字化展厅等。</p> <p class="ql-block">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融合之路-夏至南北朝时期的呼伦贝尔》和《万流归海--隋唐至宋时期的呼伦贝尔》这两个展厅。它们以清晰的历史脉络为主线,以丰富的文物展品为脊梁,再辅以逼真的场景再现、微缩景观、沙盘模型、精美的雕塑和绘画,以及生动的多媒体展示,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亲身感受着呼伦贝尔从夏到宋时期的文化历史风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仿佛看到了猛犸象在草原上悠闲地漫步,感受到了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的起源与繁衍。我看到了古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感受到了拓跋鲜卑族从嘎仙洞出发,开启民族交融之旅的豪情壮志。我看到了他们建立北魏,继续向南迁徙至洛阳的坚定步伐,也看到了停留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蒙兀室韦,谱写出熔铁出山西迁草原游牧的壮丽史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