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南浔百间楼

董良平

<h3><br>“百间楼上倚婵娟,<br>百间楼下水清涟;<br>每到斜阳村色晚,<br>板桥东泊卖花船。”<br>记得2024年6月,我退休的当月,匆匆地去过古镇南浔。时隔六年,我携儿子再次走进南浔古镇,夜宿南浔,细品南浔。<br>在大陈岛圆了大陈岛之梦后,第二天中午,我们乘坐客轮离开了大陈岛。客轮从海上进入椒江后,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椒江江水浑浑浊浊,两岸朦朦胧胧。迷迷困困中,客轮停靠在来时的轮渡码头。台州没有蓝天白云,只有大雨倾盆。原本去神仙居或天台大瀑布的计划落空了。于是,在前天的宾馆入住下来,第二天早上与儿子乘坐高铁去南浔古镇。<br>南浔古镇不难寻。从台州站乘坐高铁,两个小时后便到了湖州。出站后,右边百米外就是湖州高铁站公交场,然后乘坐101公交,一个半小时后至底站泰安路换乘中心。换乘中心距南浔北门不到两公里,出租车只需7元的起步价,滴滴打车也就6元。<br>因为是第二次来南浔古镇,所以道路比较熟悉。我与儿子徒步来到了南浔古镇的北门外,按照网约花了148元入住某宾馆。看着这家宾馆的门面十分熟悉。仔细回忆后,原来就是我六年前入住的那家七天连锁。更巧的是我们入住的那间客房居然也是同一间客房。隔着一条街就是南浔古镇核心区。<br></h3> <h3>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br>南浔古镇景区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保护范围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景区共分三大片区。第一片是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这里有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等富庶景点。第二片是由小莲庄、嘉业堂、文园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第三块片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其中,百间楼可以说是南浔最具代表性的建筑。<br>古镇以南市河、东市河、西市河、宝善河构成的十字河为骨架,其间又有许多河流纵横交错,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随河而走,以南东街、南西街为串联,构成了十字形格局,街巷肌理完整,河道水系基本保存。十字河两岸形成商业街道,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又有众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园林,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街区特色。<br>“江南古镇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作为全国首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古镇,南浔古镇和其他江南古镇一样,河港纵横,青堂瓦舍,回廊曲巷,然而,它又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百间楼是有别于其它江南古镇的南浔最具代表性的建筑。<br>百间楼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又架长板石桥连接两岸故称为“百间楼”。它的由来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的礼部尚书董份有关。董份为了孙女的婚礼,答应为女方家族的100个丫环建造100间房屋,每间房屋为一间楼,因此形成了百间楼的概念。<br>傍河而筑的百间楼,有的充分利用空间筑骑楼;有的楼前连披檐,故街道行人方便,雨季可避雨,夏季可遮阳。百间楼的封火山墙,有三叠式马头墙;也有琵琶式山墙,高低错落,极富情趣。各楼之间又有券门相隔,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纵深。沿河石砌护岸整齐,且有河埠,即方便百姓、船家、商人上岸、下船,搬运货物和出行,又便于百姓汲水和洗涤。百间楼的建筑即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又具有清代建筑遗韵。是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味的民居楼群建筑。嘉庆年间张镇曾有赞美百间楼的诗句(张镇《浔溪渔唱》):“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描绘出一幅形象生动如诗如画的秀丽景色和水乡风光。<br>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南浔古镇载着悠悠历史,将一盏盏灯笼和一束束霓虹投映在这静谧的水乡,勾勒出迷人的幻影。流连忘返之际,忽然想起来晚饭还没吃,饥肠辘辘了。于是,就在百间楼里找了一家民宿,点了“太湖三白”外加爆鱼焖肉双浇面,再加一瓶老黄酒,依偎着光影梦幻的河水,细细品味着南浔百间楼的醇厚和绵长。夜游南浔百间楼<br>“百间楼上倚婵娟,<br>百间楼下水清涟;<br>每到斜阳村色晚,<br>板桥东泊卖花船。”<br>记得2024年6月,我退休的当月,匆匆地去过古镇南浔。时隔六年,我携儿子再次走进南浔古镇,夜宿南浔,细品南浔。<br>在大陈岛圆了大陈岛之梦后,第二天中午,我们乘坐客轮离开了大陈岛。客轮从海上进入椒江后,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椒江江水浑浑浊浊,两岸朦朦胧胧。迷迷困困中,客轮停靠在来时的轮渡码头。台州没有蓝天白云,只有大雨倾盆。原本去神仙居或天台大瀑布的计划落空了。于是,在前天的宾馆入住下来,第二天早上与儿子乘坐高铁去南浔古镇。<br>南浔古镇不难寻。从台州站乘坐高铁,两个小时后便到了湖州。出站后,右边百米外就是湖州高铁站公交场,然后乘坐101公交,一个半小时后至底站泰安路换乘中心。换乘中心距南浔北门不到两公里,出租车只需7元的起步价,滴滴打车也就6元。<br>因为是第二次来南浔古镇,所以道路比较熟悉。我与儿子徒步来到了南浔古镇的北门外,按照网约花了148元入住某宾馆。看着这家宾馆的门面十分熟悉。仔细回忆后,原来就是我六年前入住的那家七天连锁。更巧的是我们入住的那间客房居然也是同一间客房。隔着一条街就是南浔古镇核心区。<br>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br>南浔古镇景区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保护范围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景区共分三大片区。第一片是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这里有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等富庶景点。第二片是由小莲庄、嘉业堂、文园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第三块片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其中,百间楼可以说是南浔最具代表性的建筑。<br>古镇以南市河、东市河、西市河、宝善河构成的十字河为骨架,其间又有许多河流纵横交错,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随河而走,以南东街、南西街为串联,构成了十字形格局,街巷肌理完整,河道水系基本保存。十字河两岸形成商业街道,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又有众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园林,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街区特色。<br>“江南古镇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作为全国首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古镇,南浔古镇和其他江南古镇一样,河港纵横,青堂瓦舍,回廊曲巷,然而,它又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百间楼是有别于其它江南古镇的南浔最具代表性的建筑。<br>百间楼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又架长板石桥连接两岸故称为“百间楼”。它的由来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的礼部尚书董份有关。董份为了孙女的婚礼,答应为女方家族的100个丫环建造100间房屋,每间房屋为一间楼,因此形成了百间楼的概念。<br>傍河而筑的百间楼,有的充分利用空间筑骑楼;有的楼前连披檐,故街道行人方便,雨季可避雨,夏季可遮阳。百间楼的封火山墙,有三叠式马头墙;也有琵琶式山墙,高低错落,极富情趣。各楼之间又有券门相隔,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纵深。沿河石砌护岸整齐,且有河埠,即方便百姓、船家、商人上岸、下船,搬运货物和出行,又便于百姓汲水和洗涤。百间楼的建筑即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又具有清代建筑遗韵。是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味的民居楼群建筑。嘉庆年间张镇曾有赞美百间楼的诗句(张镇《浔溪渔唱》):“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描绘出一幅形象生动如诗如画的秀丽景色和水乡风光。<br></h3> <h3>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南浔古镇载着悠悠历史,将一盏盏灯笼和一束束霓虹投映在这静谧的水乡,勾勒出迷人的幻影。流连忘返之际,忽然想起来晚饭还没吃,饥肠辘辘了。于是,就在百间楼里找了一家民宿,点了“太湖三白”外加爆鱼焖肉双浇面,再加一瓶老黄酒,依偎着光影梦幻的河水,细细品味着南浔百间楼的醇厚和绵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