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之宗,万川之源》——阿里环线纪行

林枝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仓央嘉措 <p class="ql-block">对阿里那片广袤、厚重、苍凉而雄壮的土地向往已久。前几年去珠峰大本营途径拉孜附近时,曾看到过伸向阿里地区的旧219国道,当时遥望着西方,身未动,心已远!</p> <p class="ql-block">“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旧是远方”,今年六月,我们终于迈出了通往阿里高原的第一步——背上行囊,带着相机,远离尘嚣,走向空旷。</p> (冈仁波齐大本营,夕阳下的剪影美轮美奂) 这次我们走的是阿里环线,从拉萨出发,从南线到阿里西北部日土县的班公湖,然后向东穿插北、中线返回拉萨。 飞到拉萨休整一天后,忽略了曾经去过的地方,D1驱车直接沿G318前往定日(海拔4300米)住宿,D2途径珠峰国家公园北大门和岗嘎镇,然后一路向西走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G219新藏线。 (途径珠峰国家公园北大门,旧地重游) 在岗嘎镇(海拔4350米)午饭后,爬上镇里的一座小山,山上有西藏唯一的一座珠峰关帝庙。天气好的时候,在庙周围可以遥望珠峰、卓奥友峰、洛子峰、马卡鲁峰等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 (珠峰关帝庙周围所见) (队友蓑笠翁用长焦镜头拍摄的珠峰和卓奥友峰8201米) G219西藏段基本上都是高寒缺氧无人区,途中很多地段无人烟无信号,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绵延千里的荒漠戈壁,使人感受到阿里那份独有的孤寂。 然而高原上那一连串的措却是一连串湛蓝的诱惑——常年湛蓝的水色在阳光和雪峰的映射下变幻莫测,湖面上各种鸟类回旋飞翔,充满了活力。 去吉隆沟的路上途径希夏邦马峰脚下的佩枯措,她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海拔4590米。据说能在佩枯措拍到希夏邦马峰的人都会交到好运,虽然只是传说,但雪山湖泊的祝福也让人更有前往佩枯措的冲动和理由。 <p class="ql-block">(从佩枯措远望希夏邦马峰)</p> (佩枯措) (长焦镜头中的希夏邦马峰) 离开佩枯措,前方向南插入216国道,翻越海拔5236米的孔唐拉姆山口后就是吉隆沟。 (孔唐拉姆山口下的之字形公路) (途径建在半空中的查嘎达索寺,海拔4300米的环境爬上去估计会很累) 接近吉隆沟谷底时,树木逐渐增多,我们从青藏高原的高寒世界一下子来到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徘徊徜徉的亚热带地盘。吉隆沟是“最不像西藏的西藏秘境。” (吉甫村) 中尼边境的吉甫村是一个具有尼泊尔风情的小村落,有不少尼泊尔人居住在此。在原始树林中步行3公里游玩了莲花洞,走过了吉普峡谷上面那让人胆战心惊的藏式铁索桥后,当日回吉隆镇(海拔2800米)住宿。 (吉隆镇周围环绕着众多高海拔雪峰) (晚上品尝尼泊尔餐) <p class="ql-block">D3,打卡中尼边境的吉隆口岸后,直接奔向“亚洲一号观景台”。需要行驶2小时的非铺装路,其中有两段是发卡弯+石头路。(推荐越野车来走这一段,城市suv不一定能上去。)</p> (四队友一起打卡吉隆口岸) 上行至半山腰,几道急弯之后突然见到了美丽的扎村,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个小山村是通往观景台的必经之路,村周围一派田园风光,令人留恋往返。 <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到达海拔4300米的“亚洲一号观景台”,天气好的时候这里能近距离观看周围很多海拔7000米上下的雪峰,雪峰有中国的,也有尼泊尔的。由于云层太厚,我们只见到了零星的几座雪山尖。</p> 在山顶等待了两个多小时天气仍不见好转,我们不得不遗憾地下山。特意从抖音上下载了一段观景台上的视频,算是拾遗补缺吧。 下山后沿着G216向北,原路翻越孔唐拉姆山口,重新进入G219向住宿地萨嘎(海拔4600米)进发。途中翻越了海拔4800米的漫札拉和札札拉山口,一路风景美不胜收。 <p class="ql-block">D4从萨嘎出发,途径马泉河湿地。阿里是千山之宗,万川之源,环线途径的狮泉河、孔雀河、象泉河和马泉河分别是印度河、恒河、萨特累季河以及雅鲁藏布江的源头。</p> 今天过了仲巴来到普兰县,真正进入“世界之巅”的阿里地区。 (路边饭店的“阿里第一面”) 玛旁雍措位于冈仁波齐峰东南20公里处,海拔458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据说玛旁雍措是最圣洁的湖,是胜乐大尊赐与人间的甘露,其圣水可以清洗人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 (玛旁雍措边的寺庙和雪山) (从玛旁雍错看冈仁波齐) (湖边高地上风很大,阿里的风有时候会吹出京剧的味道) 拉昂错人称鬼湖,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4574米,与淡水的玛旁雍错一路相隔,为微咸水湖。因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湖边少有动物,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来。不远处的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与神山冈仁波齐峰遥遥相对。 作为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冈仁波齐以它终年积雪的峰顶和特殊的山形,使人们不得不对它充满宗教般的虔诚和惊叹。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代表吉祥与护佑。 昨天夜宿塔钦(海拔4500米)。D5第一个目标是扎达土林,分布高度是海拔3750―4450米,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土林。 (中午巧遇索多村赛马节) (翻越海拔5166米的龙嘎拉达坂) (那些深深的皱褶里,全是岁月的痕迹) <p class="ql-block">古格时期的古城堡旧址坐落在陡峭的山嘴上,前面是几百米高的悬崖,后面是几百米深的深渊,沿着陡峭的土台阶往上攀爬会让人心惊。</p> 古格王朝最神秘的地方是它竟在一夜之间突然彻底消失,只留下几座破败的寺庙和一些泥塑佛像在无声地诉说着古老的历史故事。 (山顶上的断壁残垣,似乎在静静地回忆昔日的辉煌) <p class="ql-block">(途中遇见三个浙江老乡,其中两个因高反没上古格王朝遗址,一个姑娘跟随我们直到山顶)</p> 昨天宿札达。D6先去霞义沟。霞义沟土林形态各异、多姿多彩,被称为”世界土林的明珠。” 下午赶往这次环线的最西点班公湖,班公湖面积为604平方公里,中国约占其中的三分之二,其余属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在我国境内的班公湖是淡水湖,每年都有大量的鸟类在此栖息,而印度管辖的部分是咸水湖,周围寸草不生、毫无生机。 <p class="ql-block">(中途稍作停留观赏日松岩画)</p> 当天回到狮泉河(海拔4300米)住宿。D7,转向东行至改则。全天行驶在海拔4600米左右的317国道上。藏北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基本上都是无人区,是天然野生动物园,路边藏野驴非常多,也有藏羚羊和藏原羚。途中翻越海拔4840米的拉昂旦拉山垭口,途径姊妹湖物玛措和达绕措。晚上宿改则(海拔4700米)。 改则是羌塘腹地,从吉隆沟起始的G216从改则开始向北穿越羌塘无人区直至新疆民丰。 D8,从改则穿插至阿里环线中线的措勤。途径地处冈底斯山脉中段的夏康坚峰(海拔6822米)和扎布耶茶卡盐湖。全天人在路上,路在景中。当日宿措勤(海拔4700米)。 D9的行程是“一措再措”——措勤-扎日南布措-当惹雍措-当穷措,然后回到G317上的尼玛(海拔4600米)住宿。 (中午自热饭+红茶) 中途绕道十几公里去了文布南村,晚上宿尼玛(海拔4600米)。 D10,继续沿G317向东,经大地之树、恰规措、色林措到达班戈(海拔4750米)住宿。 (队友阳光普照航拍的“大地之树”。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树的枝干其实是水流冲刷而成的地表裂缝) <p class="ql-block">D11经巴木措、圣象天门,纳木措东岸、当雄回拉萨。</p> (圣象天门景区近几个月一直关闭着) <p class="ql-block">行至纳木措东岸遇大雨,不得已下午早早回拉萨完成了阿里环线。</p> (西藏博物馆摄) <p class="ql-block">阿里的广袤和厚重会令人觉得自己渺小,但同时也会使人的心胸更宽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