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九十年前,红军三大主力分别为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又称中央红军,由王明(原名陈绍禹)的代理人博古(原名秦邦宪,时年27岁)领导,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指挥,根据地在江西瑞金,总兵力8.6万人,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于1934年10月踏上长征路。红二方面军由贺龙、任弼时、萧克领导的湘西红2、红6军团,兵力约2万人。红四方面军为张国焘领导,徐向前和陈昌浩指挥。红四方面军最初发起于鄂豫皖大别山地区,因受到国民党重兵围剿, 1932年底转战至秦岭以南的川陕边境,建立了根据地,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兵力从2.4万人猛增至8-9万人,实力很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共早期的经费来源主要系共产国际(苏联,1919年-1943年)资助,因而共产国际对中共中央核心人事选定具有重大影响。王明于1931年底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以及共产国际主席团委员,被推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并在苏联遥控指挥国内的代理人博古行使职权。军事指挥权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行使,但实际上是李德一人说了算,博古按照李德的意思发号施令。李德的军事主张是正面战和阵地战,即使敌强我弱也要硬刚,既教条又冒险,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向湘西转移,打算与红二方面军会合。蒋介石部署了四道防线阻击红军,特别是发生在湘江上游(广西北部兴安县、全州县之间界首渡口,全州与湖南永州交界,兴安是湘江和漓江的发源地)的湘江战役尤为惨烈,中央红军虽然突围成功,但损失惨重,红七军团断后掩护主力突围遭全军覆没,红八军团同样断后几乎全军覆没,仅剩下几百人被并入红五军团。红一总兵力从长征初期的8.6万多人锐减至3.3万余人,也没能与红二方面军会合。此时中央红军编制仅为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红5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李卓然),红9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以及中央纵队(总司令刘伯承、政委陈云、副司令叶剑英),位于湖南怀化的通道县境内。1934年12月12日,中革军委召开通道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方案,毛委员(当时称谓)还被排挤在政治局之外,在朱德总司令的提议下列席会议。毛委员提出红军应放弃与红二方面军会合的计划,改向敌军薄弱的贵州重镇遵义谋生存,因贵州的黔军实力较弱,红军取胜把握大,从遵义可向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这一提议遭到李德的强烈反对,然而大多数参会人员表示支持,众意难违。通道会议史称通道转兵,红军随即向西进入贵州,黔军果然一击即溃,中央红军顺利到达贵州黎平县,1934年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肯定了向遵义方向的正确性,但是博古、李德坚持主张红军应继续贯彻与红二方面军会合的原计划,他们的行为严重干扰和破坏军心的稳定。1934年12月31日,红军行至贵州瓮安县猴场村,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猴场会议,明确否决了博古、李德的主张,坚定了向遵义目标不变。猴场距离乌江只有35公里,乌江又称黔江,系贵州省最大的长江支流,上游自西向东流,在金沙县境内称鸭池河,流经息烽县以后始称乌江,然后转弯向北流,于涪陵县(今重庆涪陵区)汇入长江。根据猴场会议精神,各军团分别从乌江的江界河、迴龙场、茶山关等渡口过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5年1月7日,中央纵队于傍晚假扮黔军混入遵义城,一举拿下城池。遵义位于贵阳东北150公里处,北靠娄山关,两者距离约50公里,娄山关北麓是桐梓县,桐梓县最北边有松坎镇,最近距四川的綦江县(今重庆綦江区)不足20公里。1935年1月15-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左倾教条主义,而非博古强调的敌人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会议取销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确立周恩来、朱德的军事领导地位,周恩来为军事决策的最后拍板人。增补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作为周恩来军事决策的帮助者运筹战略方针,会议决定向西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遵义,中央红军仍然处于被包围的危险境况之中,北面和西北有四川军阀刘湘统领的川军,最忌惮红军进入四川,所以拼命抵抗红军入川,其先头部队郭勋祺是川军名将,正在逼近川黔交界的习水县土城古镇和桐梓县松坎镇。东面是湖南军阀何键统领的湘军阻挡在乌江沿线,防止红一、红二会合。西南是云南军阀龙云统领的滇军设防。正南面是薛岳统领的国民党中央军主力,其中,吴奇伟部正在疾驰遵义,各路敌军兵力达40万人,十倍于中央红军,且装备优良,敌我力量悬殊巨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1军团和红9军团作为先头部队,向贵州省最西北的赤水县猿猴场进发(猿猴场位于土城古镇下游15公里处,距离四川泸州60公里)。红3军团和红5军团向习水县土城古镇进发。土城位于赤水河东岸,赤水河自南向北蜿蜒流入长江。因情报错误,获悉川军在土城只有四个团的兵力,完全可以吃掉它。实际上川军在土城是六个团,其中两个团包抄到中央纵队后方,而且川军没有走红军设伏的山谷,而是占领青杠坡高地与红军对峙。土城青杠坡之战打得相当艰苦,朱德亲自上阵督战,毛委员急忙叫来干部团团长陈赓,带领干部团保护朱老总,仗打到焦灼状态,敌军增援部队从四面八方向土城集结 ,形势对红军相当不利,毛委员果断决策撤出战斗,丢弃辎重,一渡赤水。红1、红3军团从赤水县猿猴场渡口渡河,红5、红9军团和中央纵队从土城浑溪口渡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土城的西边是四川古蔺县和叙永县,红1军团在叙永又遭遇川军堵截,短期难以突破,红军只好从叙永转向南边的云南扎西县(今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会合,然而滇军孙渡部在扎西南面设防严密,国军主力也正在增援扎西的途中,红军再次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5年2月6日,中央政治局在扎西召开扎西会议,下决心彻底摆脱共产国际的束缚,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选举洛甫(原名张闻天)接替王明为总书记。会议商讨下一步军事行动方案,与会人员都拿不出对策,寄希望于毛委员能拿出对策,毛委员分析当前形势认为,应放弃从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的原定计划。据悉川军已将土城交还给黔军管辖,黔军的势力范围仅限于遵义周边区域,这个软柿子还要继续捏,出其不意地杀他个回马枪。红军转回头向东北经四川古蔺重返贵州。从土城南面的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二渡赤水,快速占领桐梓,重新夺回娄山关。毛泽东为此写下《忆秦娥 娄山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咽: 多音字,发音yè“叶”,指声音嘶哑哽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贵州军阀王家烈是桐梓本地人,正在遵义为其母亲祝寿,得到娄山关失守的消息,慌忙逃往遵义西南的打鼓新场(今金沙县)。1935年2月28日,红军再次拿下遵义城。红1军团与红3军团设伏于遵义西南的老鸦山和红花岗,围歼前来增援黔军的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二个师,吴奇伟部在红军前后夹击下败北,率残部仓惶南逃,红3军团一路追击到乌江边,吴奇伟的车子刚过乌江桥,就命令炸毁桥梁,还来不及过乌江的国军全部被俘。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歼敌2400多人,俘虏3000多人,取得自长征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获得大量补给,史称娄山关大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军再夺遵义以后,蒋介石大为震惊,1935年3月2日,蒋介石急忙从汉口飞重庆督战,增调国军上官云相部驰援松坎、桐梓,加强围剿力量。老蒋接受吴奇伟冒进失败的教训,不许各部单独行动,必须步步为营齐头并进,逐步缩小包围圈。这样,战事暂时处于僵持状态。红军撤出遵义城后,来到遵义西南的鸭溪、枫香一带休整,林彪、聂荣臻致电中央,提出按照之前的成功经验,攻打遵义西南方向打鼓新场的黔军,可进一步获得补给。1935年3月10日,中革军委在枫香乡苟坝村召开会议,讨论该作战方案的可行性,史称苟坝会议,参会人员有洛甫、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毛泽东、刘伯承、陈云、李富春、博古、邓小平、张云逸、刘少奇、凯丰(原名何克全)、邓发、彭德怀、杨尚昆、李维汉、叶剑英等18人。红1、红5、红9军团因为驻地较远,没有人员参会。毛委员认为打鼓新场的四周都是大山,进去容易出去难,有被围困的风险,战略意义不大,所以坚决反对。会议开了一整天,以凯丰为首的绝大多数人支持该方案,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投票表决通过,决议文件准备第二天下发各军团。毛委员深夜提马灯去找周恩来和朱德,对他们晓之以理,打鼓新场北面有周浑元部、东面为郭勋祺部和吴奇伟部、西面为孙渡部、南面为薛岳国军主力,黔军虽弱看似一块肥肉,实则为一个诱饵,不能落入敌人陷阱,经过分析说服了二人。第二天周恩来提议再开会讨论,最终采纳了毛委员的意见。鉴于决策效率过低,不利于当时的复杂形势,苟坝会议决定由周恩来、王稼祥、毛泽东组成新的军事三人团,直接决策军事战略方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接下来的战略方针还是采取运动战,主攻方向是仁怀县鲁班场的国军周浑元部,鲁班场的机动空间大,就算发生僵持状态也容易摆脱。周浑元刚刚目睹吴奇伟的失败,对红军心存几分忌惮。红军也不准备与其硬刚打消耗战,目的是掩护红军主力从仁怀县茅台镇三渡赤水,再次进入四川古蔺县,派遣一个团的兵力携带中央军委的常用电台出现在古蔺县城附近,但大部队都隐藏于赤水河附近。这一操作给蒋介石的错觉是红军仍然计划从叙永方向渡江,电令周浑元部、吴奇伟部、郭勋祺部集结古蔺,上官云相部进驻遵义城,防范红军再打回来,薛岳主力也被调往古蔺。蒋介石踌躇满志,携宋美龄从重庆飞贵阳,打算就此役将红军歼灭于古蔺境内。毛委员洞察到赤水河东岸的敌军全部已调往古蔺,贵阳的防御空虚,决定抓住战机逼宫贵阳。红军秘密从古蔺太平渡、九溪口、二郎滩四渡赤水,回到赤水河东岸。这次不再去攻打遵义城,而是从茅台镇与遵义之间穿插向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军悄无声息地抵达乌江,然后重渡乌江,绕过息烽县城,从东面直逼贵阳。蒋介石接到报告后惊慌失措,急电距离贵阳最近的滇军孙渡部速来救驾。孙渡号称滇军小诸葛,作战风格稳健,一般不会轻易被调动,鉴于蒋总裁电令,只好赶往贵阳救驾。红军到达贵阳东部,在清水河上架起了浮桥,明摆着要过河向湘西方向与红二方面军会合。国军追兵一股脑向东追击,红军又急转弯向西直插昆明,这时的昆明设防也空虚,龙云急忙调遣驻扎在金沙江防线的滇军回撤保卫昆明,红军到达昆明附近,虚晃一枪转头向西北,彻底摆脱了四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顺利渡过金沙江(长江在宜宾上游称金沙江),走上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路。中央红军的著名将领萧华(1955年授上将军衔)创作的《长征组歌》中写道: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战士双脚走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渡赤水出奇兵。</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乌江天险重飞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兵临贵阳逼昆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敌人弃甲丢烟枪,</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军乘胜赶路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调虎离山袭金沙,</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毛主席用兵真如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毛委员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指挥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云贵川边境地区,迂回穿插于四十万敌军之间,调动并迷惑敌军,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积极寻找战机并抓住战机,各个击破敌军。从而摆脱了十倍敌军的围追堵截,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围歼红军于云贵川边境的计划。在危难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带领红军从被动走向主动,从黑暗走向光明。四渡赤水是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与其说用兵如神,不如说神人用兵。四渡赤水作为经典案例写进了许多国家的军校教材,包括美国西点军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地名注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贵州人称集市为场,猴场就是猴子交易集市,猿猴场是猿猴集市,后来改为元厚镇,打鼓新场(今金沙县)相对于永兴旧场而言,称为新场。鲁班场就是工匠手艺集市,后来改为鲁班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人物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明: 原名陈绍禹,1904年5月出生于安徽金寨县,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受到校长米夫的青睐,米夫后来转任共产国际主席,鼎力支持王明。1931年6月,王明从非政治局委员跳跃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年27周岁。1931年底赴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及主席团委员,在莫斯科遥控指挥博古、洛甫等人。扎西会议被罢免总书记,1937年底回国到延安,以马列主义权威自居,1956年携全家以看病名义再赴苏联未归,1974年3月病逝于莫斯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古: 原名秦邦宪,江苏无锡人,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王明同学,1907年6月出生,比王明小三岁。王明任总书记时,博古才24岁。王明赴共产国际任职以后,国内由博古代理王明行使职权。1945年与叶挺、邓发、王若飞同机失事罹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洛甫: 原名张闻天,1900年8月出生于江苏南汇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早年留学日本、美国,1925年入党,同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王明、博古、王稼祥等都是同学。扎西会议出于不得罪共产国际考虑,选举洛甫接替王明。1938年9月以后不再担任总书记,建国后任外交部副部长,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76年7月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勋祺: 四川华阳县人,国军陆军中将。唯一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彪、聂荣臻、彭德怀、刘伯承、叶剑英同时交战过的川军将领。1942年,郭勋祺带领川军设防皖南,与新四军及陈毅交往甚密,打算带领川军加入新四军,但被项英拒绝。1948年初在襄阳被俘,陈毅宴请郭勋祺,酒桌上郭勋祺对陈毅发牢骚,说都怪陈毅当年不收留他,不然也不会当俘虏。陈毅解释说当年不是不想接纳他,实属无奈担心老蒋不高兴,现在也没把郭勋祺当俘虏,郭勋祺因此提出那就让他回四川,可以带领一帮弟兄弃暗投明,陈毅说你的想法与毛主席不谋而合。同年,郭勋祺回四川促成国军五个师起义。解放后任四川省交通厅、水利厅长,1959年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家烈: 贵州桐梓县人,国军陆军中将,贵州省政府主席,四渡赤水以后,被蒋介石剥夺政治权利,赋闲在家,解放后被邀请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1959年进京开全国政协会议,受到毛主席接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龙云: 云南昭通人,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南省政府主席, 1949年宣布脱离国民党,投诚中央政府,任民革中央副主席1962年病逝,葬于八宝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何键: 湖南醴陵县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湖南省政府主席,后来被蒋介石剥夺政治权利,赋闲在家,但是其在职期间作恶多端,杀害杨开慧,挖了毛家和彭家祖坟。1949年国军大势已去,因担心被清算,畏罪逃往香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吴奇伟: 广东大埔县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军陆军中将。虽然曾经一路追击中央红军名声不佳,但后来在抗日战场表现突出,属于抗日名将。1949年帅部起义,任全国政协委员,1953年病逝,葬于八宝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孙渡: 云南陆良县人,滇军将领和抗日名将,后任国民党第一集团军司令、第六兵团司令,1952年在云南被捕,1963年特赦,任云南省政协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湘: 1888年7月出生于四川大邑县,四川省政府主席,第七战区司令长官,抗战期间积极参与,1938年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浑元: 1885年5月出生于河北新安县,国民党36军军长,国军陆军中将,1938年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薛岳: 广东韶关人,国军一级上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抗日名将,1949年随蒋介石去台湾,在台期间并不得志,晚年因反对台独,遭李登辉当局迫害,靠租房度日,因欠房租被告上法庭,台当局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只好免除其房租欠款。薛岳于1998年5月病逝,享年102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德(奥托·布劳恩),1900年9月出生于德国,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共产国际派到中国作为军事顾问。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伏龙芝军事学院援建,在苏联被称为伏龙芝广州分校,可见伏龙芝军事学院当时的声誉极高,李德就是军事权威,但接连的军事失败,导致其威信全失,遵义会议被剥夺军事指挥权,但李德完成了长征达到陕北,1939年回苏联,病逝于东德。</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