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二十年代,村里有一对长相,性格相异的兄弟。老大帅气,风流倜傥。老二长相不算太差,但不善言辞,讲话结巴,给人木讷的感觉。两人随其父亲到南洋谋生,老大在一间洋人办的机械厂工作,老二由于不善与人交流,只能在码头当装卸工。干了几年,赚了一点钱,兄弟俩也到了结婚的年纪。父亲安排兄弟俩回老家结婚。</p><p class="ql-block"> 老大很快就找到了老婆,半年后又找到二房老婆。旧社会允许一夫多妻,家里老婆越多,说明家境富裕,令人羡慕。</p><p class="ql-block"> 老二却找不到心仪的老婆,托了不少媒婆,邻近村庄都相亲过了,最后却功亏一篑。面对“准丈人”,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句子。人家不敢把自己的女儿托付于他。</p><p class="ql-block"> 后来,老大重返南洋,开了间咖啡店。老二则留在老家乡下种地,驻守家园,婚事迟迟无法解决。</p><p class="ql-block"> 老父亲在南洋为二儿子的婚事心急如焚,年老多病,临终前嘱咐老大要尽一切努力帮助老二娶到老婆。老大请父亲放心,答应一定完成此任务。</p><p class="ql-block"> 老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老大再次返乡探亲,主要任务是帮弟弟解决终身大事。</p><p class="ql-block"> 老大觉得邻村人都了解其弟的性格,已经无法找到愿意嫁给老二的姑娘了,以前那种面对“准丈人”面试的老方法,成功率不大。</p><p class="ql-block"> 老大把帮老二找对象的范围放在距离本村几十公里的村庄,旧社会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无法了解他弟弟的情况。付重金托人寻找。</p><p class="ql-block"> 不久,好消息传来,六连岭脚下有一村庄一户人家有一位聪惠,长相娇美的待嫁的姑娘。那是个位于深山老林的村庄,沿山路要走一整天才能到达。</p><p class="ql-block"> 老大釆取了大胆的做法,冒充老二,亲自出马求亲。带上几个人爬山涉水到达那位姑娘居住的村庄。他的到来,轰动了附近几个村庄,白衣衬衫系着领带,头戴皮毡帽,脚着皮鞋,胸挂怀表的帅气华侨,给“准丈人”家送上几包南洋产的咖啡,一桶南洋产的饼干。让村民们大开眼界,山里人没见过领带,没见过怀表,没见过皮鞋,更没品尝过香气扑鼻的饼干,咖啡。</p><p class="ql-block"> 姑娘家的父母没等求婚就马上答应了,姑娘也心里乐开了花。好运从天而降。老大马上递上聘礼,定下良辰吉日迎娶新娘。</p><p class="ql-block"> 新娘座花轿来到村里,才知道“新郎官”是个已有两个老婆的冒牌货,面对着木讷的真正新郎官,新娘情绪崩溃了,不吃不喝,哭了两天。</p><p class="ql-block"> 封建社会“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一个弱女子如何反抗呢?只好接受了现实。其实老二只是讲话结巴,外表木讷,内心却是清醒如明镜。老实憨厚。非常宠爱这个来之不易,美丽贤惠的老婆。在那男权至上的农村里,家里的事全由老婆做主,重活累活自己干。深山里来的新娘逐渐接受了老二,从此老二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讲话也没有那么结巴了。</p><p class="ql-block"> 老二和二婆(按辈分,我叫他俩为“二公”“二婆”)先后生了聪明帅气的一男一女,解放后,两个孩子参加了工作,一个在厂矿,一个在商业系统,都是吃“国家粮”的干部。老两口相敬如宾,幸福至老。</p><p class="ql-block"> 办完老二的婚事后,老大马上回去南洋,经营自己的咖啡店,由于种种历史及社会原因,一去就是几十年,丢下家里的两位老婆和三个儿女。直至八十多岁时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乡。</p><p class="ql-block"> 二婆一直觉得自己比两位嫂子幸运,虽然奇异的婚配开头是苦涩的,但漫长的过程却是甜蜜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李城丰</p><p class="ql-block"> 2024.07.03</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