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个多礼拜了,北京地铁十号线发生的一起老人强行让座事件如同当前的夏季高温,持续不降。本来这件让港澳台同胞和世界人民耻笑的荒唐事很丢人,就不想再说什么了,因为实在是光屁股推磨——转着圈的现眼。唉!终于忍不住还是叨唠几句吧。</p> <p class="ql-block"> 看这件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就事论事,之所以引起关注,除了多数人在发泄一下不满,喷喷坏人坏事,但许多人还是有深刻见解的,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公德与个人权益之间的微妙关系,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人戾气太重,至于为什么,很难说清。无外乎社会压力大?社会不公?贫富悬殊?吏治腐败?特权泛滥?经济萧条?失业率高?总之让许多人心里不平衡,都窝着一团火,遇有火星随即会引燃。</p> <p class="ql-block"> 这个事件的核心在于“强行”二字。在公众的认知中,让座是一种美德,体现了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关爱与尊重。然而,当这种美德被强制要求时,其本质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让座本应是出于自愿与理解,是人与人之间温情传递的桥梁,而非任何一方的义务或责任。老人作为社会中的长者,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与照顾,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他人的感受与权利,以“年龄”为由,强行索取本不属于自己的特权。</p> <p class="ql-block">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起事件触及了社会公德与个人自由的边界问题。在公共场所,每个人都应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权利与感受。让座虽是小事,却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鼓励人们自愿让座,同时也不应忽视那些因身体或心理原因无法让座者的权益。当“强行”成为让座的常态时,不仅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更是对社会公德的扭曲与破坏。</p> <p class="ql-block"> 面对此类事件,我们或许应该反思:如何让社会公德与个人自由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达到和谐共生?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道德意识与文明素养,让更多的人自愿参与到关爱特殊群体的行动中来;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场所中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与保障。</p> <p class="ql-block"> 此外,我们还应倡导一种更加宽容与理解的社会氛围。在地铁这样的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刻。当我们面对他人的请求时,不妨多一份耐心与理解;而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也应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p> <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在开头讲过让港澳台同胞耻笑,是因为在那里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蔚然成风。</p><p class="ql-block"> 前几年我去台湾,专门乘坐地铁(台湾叫捷运)观察人家的乘车状况,给我留下三点难以磨灭的感慨:其一,所有地铁没有一处安检设施和人员;其二,所有电梯、扶梯、进出门口绝不会拥挤成堆,都是非常自觉地排成长队,直梯只为老弱病残孕使用,其他人绝不光顾;其三,每个车厢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博爱”专座,无论多么拥挤,这几个座位总是空位,越是上下班高峰越无人问津,因为此时老弱病残孕几乎没人乘坐。</p> <p class="ql-block"> 和我们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如果算一下我们全国地铁的安检成本和时间成本支出,那一定是天文数字!看一看我们北京地铁里明文标注的“老弱病残孕”专座,有几个是名副其实的?人家几十年前形成了良好文明习惯,可我们至今还在该不该让座坐进行着无谓的争论,能不令人耻笑吗?</p> <p class="ql-block"> 我因为居住五环以外,只要外出每次都要乘坐地铁。前些年还会碰上一些年轻人让座,可是这两年几乎遇不到了。分析一下大概是这几年一些媒体报道“为老不尊”的事件太多了吧,一些反动势力成功制造了老人与年轻人的矛盾,他们连篇累牍,借助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阶段,不断鼓噪“老人变坏了”,“老年人的退休金太高了”,“老年人不应该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等等,煽动年轻人的仇恨心理,诱导良莠不分的年轻人躺平,制造社会矛盾,使社会文明不进反退。</p> <p class="ql-block"> 总之,让座事情虽小,却关乎社会公德与个人自由的平衡与和谐。让我们以更加宽容、理解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让美德在自愿与尊重中传递与延续。</p><p class="ql-block"> 余言未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