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牌坊】</div> 牌坊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和建筑形式,通常用于纪念、装饰或标识某些重要地点或事件,有着悠久的历史。<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门楼、牌楼、牌坊的区别】</div> 三者的的建筑差别不是很大,区别在于其代表的意义。<br> ●门楼是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门楼顶部有挑檐式建筑,门楣上有双面砖雕,一般刻有“紫气东来”、“竹苞松茂”的匾额。有的匾额还显示出该房祖先根在何处。斗框边饰有花卉和蝙蝠、蝴蝶等图案。<br> 门楼是主人的“门面”,直接反映主人的社会地位、职业和经济水平。门楼的高低大小、砖瓦材质、彩绘文字、和左邻右台关系都有规定,应与身份相符。比如大官吏多数居住在胡同的北半部,门楼在主房的东南,采用广亮门或金柱门。<br> ●牌楼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景观,是由汉族文化诞生的特色建筑,又是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载体。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br> 北京是中国牌楼最多的城市,现存明清时期的牌楼有65座,其中有琉璃砖牌楼6座、木牌楼42座、石牌楼17座。现存街道上的牌楼仅有6座,即国子监街上的4座牌楼、朝阳门外神路街东岳庙前的琉璃砖牌楼、颐和园东宫门前的牌楼。在老北京的街道上,曾横亘着不少牌楼,最著名、最典型的有东单牌楼、西单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西长安街牌楼,前门五牌楼等。这些牌楼多在五十年代因妨碍交通而拆除。<br> ●牌坊,汉族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没有"楼"的构造,没有斗拱和屋顶。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br> 牌坊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不仅置于郊坛、孔庙,以及用于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和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口、桥梁等处,景观性也很强,起到点题、框景、借景等效果。<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牌坊起源】</div> 最早的牌坊可以追溯到汉代,但直到明清时期,牌坊才真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牌坊被广泛用于城市、乡村、宫殿、寺庙等各种场所,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景观。<br> 牌坊是由棂星门演化而来的,开始用于祭祀、祀孔。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敬奉丰年,汉太祖规定祭祀先祭灵星。宋代则用祭祀的礼节来敬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 牌坊始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不仅置于郊坛、孔庙,还用于皇宫、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庭院和主要城区的起点、交叉口、桥梁等处,景观性也很强,起到点题、框景、借景等效果。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牌坊种类】</div> 一、 门楼式牌坊<br> 门楼式牌坊是古代牌坊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形状和宫殿式门楼相似。这种牌坊通常由两根立柱支撑,上面搭建横梁和屋顶,形成一个大门的结构。门楼式牌坊通常用于标识重要的入口或重要场所,如古代皇家陵墓、寺庙、公共广场等。它们凸显了中国古代建筑追求庄严与肃穆的特点。<br> 二、 过街式牌坊<br> 过街式牌坊是一种独特的牌坊形式,常见于城市和村镇的街道上。它们通常建于两侧高大建筑之间,形似拱桥。过街式牌坊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行人和交通工具通行的便利,同时也起到了装饰街道环境和增添城市景观的作用。<br> 三、 行宫式牌坊<br> 行宫式牌坊是古代宫殿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牌坊形式。它们通常由多层楼阁组成,形式豪华庄严。行宫式牌坊被用来标识重要官方机构、皇家陵墓或帝王的居所。这种牌坊常常以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和精致细腻的雕刻工艺而闻名。<br> 四、 寺庙式牌坊<br> 寺庙式牌坊是古代寺庙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牌坊形式。寺庙式牌坊多为单层或二层结构,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和彩绘装饰,展示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牌坊常用来标识寺庙的重要出入口或祭祀场所。<br> 五、 学府式牌坊<br> 学府式牌坊是中国古代学府建筑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们通常位于学府的正门或重要场所,用以标识学府的地位和院落的进入。学府式牌坊采用了优雅精致的建筑风格,常常以其雕刻技艺和装饰风格而受到赞赏。<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牌坊特点】</div> 对称性:牌坊的结构通常是对称的,分为左右两侧,每侧都有相同的构件,如柱子、梁等。这种对称性可以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平衡美和整体感。<br> 框架结构:牌坊的结构以框架为主,由柱子、梁、榫头、榫眼等构件组成。这种结构简单明了,易于施工,也便于后期的维修和保养。 多柱结构:牌坊通常采用多柱结构,柱子承担着支撑屋顶和承重的功能。柱子通常采用圆形或方形,高大而粗壮,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雄浑感和庄重感。 悬挑结构:牌坊的屋顶通常呈悬挑状,没有墙体的支撑,只靠梁和柱子支撑。这种结构设计灵巧,不仅可以遮蔽阳光和雨水,还能增加建筑的美感和空间感。 浮雕装饰:牌坊通常会在柱子、梁、榫头等部位进行浮雕装饰,这些装饰通常以人物、动物、花卉、字画等为主题,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牌坊等级】</div> 1、御制牌坊:御制牌坊为最高级别。它是由皇帝亲自下旨,国库出资建造,主要是皇帝对朝廷肱股大臣功勋和德政的褒奖,数量较少。<br> 2、恩荣牌坊:恩荣牌坊为第二级别。它是由皇帝下旨,地方财政筹资建造,以示皇恩浩荡,荣及乡里之意,这类牌坊的主人多数是为比较高级的官员。 3、圣旨牌坊:圣旨牌坊为第三级别。它是由皇帝下旨,自己筹资建造,是一些官员们为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家族的荣耀而建。 4、赐赠牌坊(敕命牌坊,诰命牌坊):赐赠牌坊为第四级别。它是由皇帝口头同意,自已出资建造,是某官绅或土民,事迹突出,荣耀乡里,足需旌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牌坊功能】</div> 牌坊是象征,是表彰,是纪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一种荣耀的具体化,而在现代社会,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装饰性建筑物,常见于各大景点与街道入口处。<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牌坊用途】</div> 1•军政功德牌坊:多为褒奖军功显著的武将和政绩卓著的文臣而立。<br> 2•忠正名节牌坊:多为旌表刚正不阿的忠烈之臣和赤心报国为民的英贤豪杰而立。<br> 3•科甲功名牌坊:多为旌表科举考试金榜题名者而立。<br> 4•官宦名门牌坊:多为夸耀世代为官、一门多人为官的名门望族而立。<br> 5•孝子懿行牌坊:多为旌表“孝子”以倡行孝道而立。<br> 6•贞妇节女牌坊:多为旌表遵从封建礼教、操守高洁的贞妇节女而立。<br> 7•仁义慈善牌坊:多为褒扬在做仁义之事、行慈善之举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而立。<br> 8•百岁寿庆牌坊:多为祝福自古稀少的百岁寿星、特别是子孙满堂的百岁寿星而立。<br> 9•历史纪念牌坊:多为纪念某一重大或有意义的历史事件而立。<br> 10•学宫书院牌坊:多为渲染弘扬学宫、书院、贡院高雅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学术氛围而立。<br> 11•文庙武庙牌坊:多为表达对孔子和关羽的敬仰纪念之情而立于孔庙和关帝庙。<br> 12•衙署府第牌坊:多为官宦、豪门、权贵为装饰美化、炫耀标榜自己府第而立。<br> 13•街巷道桥牌坊:多为标识、装饰、点缀、美化而立于街衢中、道路口、巷子口、桥头等交通枢纽处。<br> 14•会馆商肆牌坊:此类牌坊多起标识、装饰作用,立于商社会馆大门和店肆的门前。<br> 15•陵墓祠庙牌坊:多为表达对死者和先人的纪念、颂扬之情而立于陵园大门口、墓道上、墓冢前和祠堂、祠庙前。<br> 16•坛庙寺观牌坊:多为营造庄严、肃穆、神秘气氛而立于各种寺观庙宇和神坛的建筑群中。<br> 17•胜景牌坊。多立于名山大川、园林苑囿及名人遗迹处,以使山水园林胜景更具魅力,更富人文内涵。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牌坊作用】</div> 1. 纪念和追思功德:古代的牌坊通常会建造在重要的人物、事件或场所之前,用以纪念和追思功德。比如,在帝王和贵族去世后,会为其建造牌坊,以示对其功绩的崇敬和回忆。<br> 2. 标识地位和身份:牌坊通常被用来标识地位和身份。在古代社会,只有一些特定的人或家族才能享有建造牌坊的特权。通过建造牌坊,他们展示了自己的显赫地位和高贵身份。 3. 表达美好祝愿:牌坊也被用来表达对人们美好祝愿的寄托。比如,在喜庆的场合,人们常常会在门前搭建牌坊,上书吉祥的字句,以祈福和祝福。 4. 弘扬文化和价值观:牌坊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通过建造和保护牌坊,有助于弘扬古代文化、传承优秀价值观念,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牌坊象征意义】</div> 1. 尊崇先贤和英雄:牌坊以其高大雄伟的形象,象征着对先贤和英雄的尊崇和崇敬。建在先贤和英雄纪念地或墓前的牌坊,是对他们功绩的永久纪念和尊重。<br> 2. 传递正能量和美好愿望:牌坊上所刻的文字经常表达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美好愿望。它们鼓励人们努力向上,追求品德的完善,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3. 代表权威和统治:在古代社会,皇帝和贵族建造的牌坊代表着权威和统治。牌坊的建造权被掌握在特定阶层的手中,象征着他们的权力和威望。 4. 体现文化传统和民族气魄:古代牌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魄和特色。它们记录和传承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十大牌坊】</div> 1、歙县棠樾牌坊群<br> 歙县棠樾牌坊群位于中国十大牌坊之首,位于安徽省歙县郑村乡棠樾村。这些牌坊一连7座,高大挺拔、恢宏华丽、气宇轩昂,雕刻精致,极为壮观。他们以义字为中心,按忠、孝、节、义顺序由两头向中间排列。古牌坊周围伴以古祠堂、古民居、古亭居、古亭阁、在广阔的田园风光、秀丽的山光水色映照下,气势恢宏之际更凭添了几分秀气。<br> 据传在明清两个朝代大约四百年间,当地的一个家族,创造了一个奇迹。也就是在当地竟然造了七座牌坊,这个家族就是鲍氏家族。这些建筑,也成了徽州的有名建筑。<br> 七座古牌坊,跨越四百年,乾隆也赐字,村子名声堪称天下第一<br> 2、国子监琉璃牌坊<br> 国子监琉璃牌坊是北京国子监大型琉璃坊牌坊,它是全国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修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整个牌坊的形制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凡应属于建筑的木构架的显露部分均为花色琉璃贴面,楼上覆黄色琉璃瓦,架以绿色琉璃斗拱。建筑通体精致、大气、华美,正反两面横额均为皇帝御题。<br> 3、孔林牌坊<br> 矗立在曲阜城北门至孔林的神道中段,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清雍正十年(1732)重修。该坊为六柱五间五楼庑殿顶结构,俗称五门牌坊。牌坊是用以表彰人物的建筑,只有皇帝的牌坊才可建成六柱五门。这座为孔子而建的石坊制若皇帝,加上石柱的云龙,夹抱石鼓的雄狮,坊额两旁的盘龙、舞凤、麒麟、骏马等尊贵纹饰,气势雄伟,足见孔子在时人心目中地位是非常尊贵的。<br> 4、须弥福寿之庙牌坊<br> 位于承德避暑山庄的北边,琉璃牌楼是庙里前后的分界线。在皇家寺庙里牌坊都是用琉璃质地的,用黄色琉璃质地的有其特殊的含义。在我国古代,黄色是一种代表尊贵的颜色,在五行学说中,黄色为中央色,是正统色,是皇帝作为自己统治的标志和权力的象征。<br> 5、灵寿透雕石牌楼<br> 位于河北省灵寿县城北关西街,建于明崇祯十四年。牌楼东西向,高12米,宽8米,采用透雕手法制成。三层额枋上雕有行云、仙鹤、龙凤等图案,正中匾额楷书“三世中枢”4个大字。在柱两边的夹柱石上,雕有大小不同的狮子,形态生动。该透雕布局均匀合理,雕工细致,构思巧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br> 6、普陀宗乘之庙琉璃牌坊<br> 位于承德避暑山庄,为乾隆时期盛行的三间四柱七楼样式,正中匾额上刻有普门应现四字,为乾隆御笔,意思是普渡众生之门。后面也有一匾上刻莲界庄严,意为观世音菩萨居住之处非常庄严。<br> 7、内江牌坊群<br> 分布在四川省隆昌县城北关和南关,均置街尾,遥相呼应。建于道光十八年至光绪十三年间,现存13座,其中北关7座,南关6座,这十三座牌坊中,德政坊5座、功德坊2座,百寿坊11米,宽9米,坊间最近10米,多为四柱三门五楼石质木牌楼式建筑,造型端庄,雕刻细腻,系清代牌坊建筑鼎盛时期之典型作品,在历史、建筑、雕刻、书法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br> 8、五台山龙泉寺石牌坊<br> 五台山龙泉寺石牌坊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台怀镇九龙岗山腰。该牌坊为三间四柱三楼歇山顶,号称“华北第一石牌坊”。这座牌坊神兽争奇,雕刻生辉,造型独特,雕刻精美,实属牌坊中古筑造型与雕刻艺术完美结合的杰作。<br> 9、古隆中石牌坊<br> 位于湖北襄阳。高约六米,长约十米,其建造材料为青石开榫组装而成。古隆中牌坊宽三间,中为中间,两旁为次间,四柱脚深埋土中,四周出土处铺地平石,柱前后及旁,以十个纹头砷石支撑。牌坊定盘枋斗口架正昂板,两正昂间置花板,并雕流空花纹,以为装饰。正昂上平铺脊筒檐板,其檐板叉出发戗,戗角作鸽尾形。牌坊脊板两端并饰鱼龙纹,中央置火焰珠。<br> 10、大三巴牌坊<br> 位于澳门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是1637年竣工的圣保禄大教堂的前壁,雕刻精细,巍峨壮观。圣保禄大教堂于1835年惨遭大火焚毁,仅以教堂前的68级石阶及花岗石建成的前壁,因貌似中国牌坊得名,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牌坊十最】</div> 这里以古牌坊为例。现代牌坊虽好,只有经过历史检验的牌坊才是真正的好牌坊。<br> 一、 规模最大的石牌坊<br> 北京十三陵门前石、宽 28,86 米高 14 米建于 1540 年,是现存最大的汉白玉石牌坊。<br> 二、 规模最小的牌坊<br> 位于祁县许村镇的双孝节坊,高 3.8 米宽 1.8 米,以弧形条石构筑而成。有一葫芦形尖项,牌坊虽小,但格局齐全,还有皇帝的“圣旨”,刻有“旌表故民许俊业继妻金氏妾贺氏双孝节坊”的文字。<br> 三、 最宽的牌坊<br> 河北遵化清东陵孝陵石牌坊、宽 31.35米,六柱五间十一楼,比明十三陵石牌坊还宽 2 米多。<br> 四、 最大的口字形石牌坊<br> 位于古徽州祁县中和街的许国石坊,是古代唯一的一座造型奇特的“八脚牌楼”,其形制和建筑艺术独一无二。这座巨大的石牌坊高 11.4 米,长 11.5 米,宽 6.77 米,全部采用坚硬的茶青色花岗岩制作构件,仿木结构,其中最重的石料每块达 4~5 吨,整个牌坊遍布精美的浮雕。历经 400 多个寒暑春秋的日晒雨蚀风剥雷击,但整个石坊的卯榫结构毫无错动,牌坊风采依然。<br> 五、 规模最大的牌坊群<br> 在四川内江去隆昌的古道上有一牌坊群,共有石牌坊十三座。建于请代道光十八年(1838) 至清光堵十三年(1887) 的 49 年间,历道光成丰、同治、光者四明,筑式大多为五滴水三开间青石雕花牌坊,都是颂扬德政、表烈女节妇的牌坊。<br> 六、 知名度最高的牌坊群<br> 坐落在安徽棠越村,共有座牌坊依次排列,构成了出名的祁县棠越坊群,其中明代 3 座清代 4 座,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在影视媒体、画册图书广泛介绍,中外游客纷至音来,使之成为知名度最高的牌坊群。<br> 七、最出名的牌坊之乡<br> 安徽歙县境内曾先后建有 400 多座牌坊,虽历经千年风雨、沧染巨变,至今仍完好地保存有 104 座其中最早的是建于元代的白里坊,最晚的是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贞孝节烈坊所有这些牌坊,构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古牌坊大观园。使歙县成为中外闻名的“牌坊之乡。<br> 八.旌表人数最多的牌坊<br> 安微歙县微城光绪年间的孝贞节烈牌坊,额枋上有徽州府属孝页节烈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ロ”等大字,是旌表人数最多的孝贞节烈牌坊。<br> 九、结构最奇特的牌坊<br> 西安化覚巷清真寺三亭式木牌坊,是楼和亭阁于一体的独特建筑,中央主亭呈六角形,飞檐尖顶,两侧三角形似牌楼,左右翘起,三亭相连,貌似凤凰展翅,栩栩如生,又称凤凰亭。<br> 十、最倾斜的牌坊<br> 湖南城西门外,有一座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的芙蓉楼,这座楼的正门是青石镶嵌的牌坊,整体结构由四根石柱镶嵌而成,整个牌坊向外倾斜0.75米,斜度为1:10,比世界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的1:8比例还大,呈摇摇欲坠之势,然而,由于其构筑巧妙,虽经千年风雨侵演,至今仍完美无损,巍然屹立。<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其他著名古牌坊】</div> ●保卫和平石坊:见证民族荣辱<br> 坐落于中山公园南门内,是一座四柱三楼蓝琉璃瓦顶的青石牌坊。牌坊正中镌刻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字迹遒劲凝重。关于这座牌坊的来历和见证荣辱的说法,还有一段历史故事。<br>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当时的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一行去总理衙门,轿子走到西总布胡同西口,正在巡逻的神机营枪队章京恩海令其停下检查,但克林德却从轿子里开枪。出于自卫,恩海将克林德击毙,这成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口实。为讨好洋人,清政府竟在克林德被击毙的地方,建了一座汉白玉的克林德牌坊赔礼道歉,作为对“克林德事件”的了结。<br> 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这座牌坊被拆除,移到当时的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改称“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以表示公理战胜强权,额题为“公理战胜”。后更名“保卫和平坊”。<br> ●颐和园谐趣园知鱼桥石牌坊<br> 谐趣园知鱼桥头有一座小巧的石牌坊,高2.57 米,庑殿式,二柱一楼,屋顶六兽,是北京最小的石牌坊。<br> 谐趣园曾是乾隆心爱之地,在这里,他不但手题“知鱼桥”桥额,还手书楹联刻于牌坊柱上。<br> 梁枋上刻有乾隆的九首诗此外,牌坊上还镌刻着以“知不知道鱼快乐”为命题抒写的御制诗句。乾隆在知鱼桥牌坊上的刻诗、题词多达21处,其中题名一处、楹联两副(4处)、题诗16首。他一生写的有关知鱼桥的诗,一首不落都镌刻在这座石牌坊上。<br> ●北京东岳庙与琉璃牌楼<br> 这座琉璃牌楼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为砖石琉璃瓦结构,建筑形式为四柱三券门七楼歇山顶,正脊两端有鸱吻,正中饰火焰宝珠。牌楼属于东岳庙建筑群的附属建筑。牌楼上有字:北面是“永延帝祚”,南面“秩祀岱宗”。<br> ●金马碧鸡坊<br> 昆明的金马、碧鸡牌坊堪称与环境结合最成功的牌坊,两座木结构斗拱牌楼,各宽三开间,丹漆彩画。月升、日落之际,两牌坊的影子相交曰“金碧交辉”,是天文学、数学与建筑学结合的艺术结晶,富有传奇色彩。<br> ●洪洞大槐树牌坊<br>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这座牌坊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它的正额与背额分别镌刻着"誉延嘉树"、"荫庇群生"。"誉延嘉树"说的是随着大槐树后裔的辗转迁移,大槐树在海内外也享有盛誉;"荫庇群生"说的是大槐树的神灵世世代代庇护着移民后裔,庇护着大槐树下的芸芸众生,辛亥革命时期槐乡大地就因大槐树而免去了一场大的浩劫。<br> ●隆昌石牌坊<br> 隆昌石牌坊位于中国四川省隆昌县境内,现存清代时期的石刻牌坊群堪称中国石牌坊之冠。现存石牌坊共17座,石碑4座,分别分布在隆昌县城北关和南关。目前,在我国其它省份也偶见石牌坊,但唯有隆昌的石牌坊群是呈规模、分类别出现的,且建造工艺精湛、造型端庄、雕刻精细、保存完好、寓意深远,实属全国罕见,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具有很高的民俗史料价值和完美的艺术价值。<br> 17座石牌坊有着17个动人的故事,在今天看来,同样具有现实意义。<br> ●漳州尚书探花坊<br> 现存明代牌坊保存最完整的功名坊。该坊最经典之处在于那些精致的镂空石雕,高超的闽南石雕技术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官宦出行图”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生动丰富。<br> 坊主林士章是漳州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尚书的人。<br> ●章丘郭家庄张氏牌坊<br> 山东济南章丘文祖镇东山峪,有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小村庄郭家庄。在村的老街上,清朝从九品、翰林院待诏郭存龙为母亲所立的“张氏牌坊”,历尽沧桑仍保存完好。<br> 张氏牌坊坐北朝南,用花岗石建成,高8米,宽3.5米。道光皇帝端庄遒劲的书法、工艺师们匠心独运的设计及技艺精湛的雕刻,使得整座牌坊大气磅礴端庄典雅。张氏牌坊宛若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在郭家庄老街上熠熠生辉了一百八十年。<br> 郭家庄张氏牌坊,古朴典雅的造型,风采独具的工艺,严谨细腻的雕刻,令人叹为观止。郭家庄张氏牌坊是“山东第一牌坊”之说,名不虚传。这也是济南地区仅存的贞洁牌坊。<br> ●潮汕23坊<br> 潮汕竟藏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古牌坊街。明末清初,潮州府共有180座古牌坊。1949年底,太平路仅剩19座牌坊。2004年4月,开始启动修复牌坊街。2009年10月,正式开放23座新牌坊,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古牌坊街。<br> [ 四进士坊 | 文宗方伯坊 | 状元坊 | 圣朝使相坊 | 理学儒宗坊 | 柱史坊 | 三世尚书坊 | 宗伯学士坊 | 盛世元凯坊 | 少司马坊 | 诰敕重封坊 | 侍御坊 | 两京科道坊 | 台省褒封坊 | 大理少卿坊 | 吴楚重镇坊 | 赐锦重光坊 | 秋台坊 | 木天人瑞坊 | 大理司马坊 | 七俊坊 | 恩光洊锡坊 | 十相留声坊 ] ●福州三坊七巷<br> 三坊七巷(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南后街)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为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古建筑遗存,是"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中国牌坊之乡<br> 徽州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徽州原有牌坊一千多个,现尚存有一百多个,歙县被誉为“中国牌坊之乡”。<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京古牌坊】</div>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自然也有很多牌坊。三牌楼、四牌楼、大功坊、百猫坊、下马坊、花牌楼……明清时期的南京,牌坊林立。经历数百年风风雨雨,有些牌坊虽然消失,但转化成了地名而得以存在。<br> ●明清时南京专门有一条牌楼大街,还有牌楼巷,南京还有诸名:牌楼村、三牌楼、四牌楼、花牌楼、大功坊、石猫坊、陈家牌坊、牌楼庵、牌坊街、牌坊营、牌坊村、牌坊头、牌头,有的干脆就叫牌坊或牌楼。 ●经统计,南京体育学院内共有19座民国牌坊,而旁边的体育公园还有两座民国牌坊,加起来一共21座。21座牌坊,这个数字远远多于棠樾牌坊群的7座,而歙县的棠樾牌坊群号称“中国最大的牌坊群”。 ●其实南京还有一个地方保存着较好的古牌坊群,这就是朝天宫历史保护区内,有“德配天地”牌坊、“道贯古今”牌坊、“御赐全节坊”、“棂星门”牌坊。 ●在朝天宫街道近3平方公里,除了这4座古牌坊,还有洪公祠、三元巷、登隆巷、鼎新路、熙南里等牌楼8座。 ●三牌楼<br> 相传在明朝宣德年间,一对夫妇住在当时还很荒凉的三牌楼地区,靠卖豆腐为生。先收养了两男婴,后又生一子。老夫妇省吃俭用,一视同仁,让三个孩子都去读书,三兄弟很懂事,学问长进很快。后来,三兄弟同科考中进士,被传为美谈。三兄弟做官后,为官清正廉洁,政绩卓著。皇帝知道后,认为老夫妇扶贫救弱,教子有方,就命令三兄弟每人为父母建一座牌坊,以示表彰。三座牌坊一字儿排开,十分壮观。久而久之,老百姓便把这里叫做三牌楼了。<br> 2000年后,为了结合历史传统营造文化氛围,南京市鼓楼区在三牌楼大街和福建路的交叉路口,新建一块近千平方米的绿地广场,修建记录"三牌楼"来历传说的雕塑。<br> ●四牌楼<br> 四牌楼地区,是明朝国子监的所在地,也就是当时整个中国的最高学府,为了显示庄严隆重,所以当年成贤街的东南西北各有牌坊一座,用来显示皇家礼仪。后来经过600多年世事更迭,到了清朝时候独存南门第四座,所以老百姓都称之为四牌楼,当然,现在也看不见啦。<br> 另说:清两江总督于成龙于清顺治九年改国子监为江宁府学,在其前修碑亭四座,故而得名。<br> ●百猫坊<br> 又叫白猫坊、石猫坊,为明虢国公俞通海府前的牌坊,也是江苏地区唯一留存的明代府第石坊。据《南京明清建筑》描述,此坊高3.6米,宽10米,“百只石猫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横额处的石猫更是神态各异,玲珑可爱。”<br> 原位于昇州路上浮桥东百余米处,为一座四柱三间坊。十几年前已拆除,构件由文物部门保管。<br> 可爱生动的石猫形象衍生出民间传说:朱元璋担心俞通海可能造反,向刘伯温问计,刘伯温出谋划策,请朱元璋御赐俞通海这座雕满石猫的牌坊,取“猫吃鱼(俞)”的含义,以破俞家的“王气”。<br> ●下马坊<br> 位于朝阳门(今中山门)外孝陵卫,是明孝陵一部分,也是陵寝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设于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牌坊体型伟岸,雕刻精细,书体公正,是明代初期石刻建筑的精品。<br> 下马坊是一座两柱冲天式石雕牌坊,高9米,宽6米,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即指示文武各级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以保持陵区的肃穆和对陵寝的尊崇,违者以大不敬论处。<br> ●夫子庙 ——天下文枢坊<br> 明清的时候,夫子庙的牌坊群气势恢宏,目不暇接。“天下文枢”坊,旧为金坛人王澍书,后来被毁,邑人陈鸣玉又书。清同治九年(1870),由马端敏饬道员桂嵩庆监造,换成了邑人端木埰书坊。“东南第一学”坊,坊额原为秦大士书,清同治九年(1870),由马端敏饬道员桂嵩庆监造。<br> 明远楼东、西侧原有木牌坊,榜曰:“旁求俊乂,登进贤良”,由程恩泽书。重建时,由曾国藩书,榜曰:“明经取士,为国求贤”。明远楼的大门外,还有“辟门吁俊”牌坊,程恩泽书。另外,夫子庙还有朱文公书写的“泮宫”牌坊。<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结语】</div> 中国古代牌坊不仅具有纪念、标识、祝福等实际作用,更承载着对先贤英雄的尊崇,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美好愿望,代表着权威和统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气魄。牌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民族团结都起到了重要作用。<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完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