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特雷莎修女说“我们很少有人去做伟大的事,但是我们可以怀着伟大的爱,去做每一件细微的事”。我是一名普通的山村教师,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事迹,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p><p class="ql-block"> 初为人师,立志教育 </p><p class="ql-block"> 2009年的特岗教师招考,为我开启了一条全新的人生之路。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去沙坪小学报到的时候,那一路满目苍翠,层峦叠嶂,风景如画。到了学校,校长和老师们的热情接待,让初为人师的我,第一次感觉大山是如此亲切而美好。 </p><p class="ql-block"> 然而,生活并非象牙塔。随着时间的推移,困难接踵而至,第一个挑战就是孤独。平时上课倒不觉得什么,可一到周末,同事们都回家了,偌大的学校就剩下我一人。想家,想家,我也真的很想回家!可我的家在百里之外的光山县晏河乡的村里,回一次家要转五次车,把周末两天都花在路上,想想都头疼,所以每个周末都回家,对我来说几乎是奢望,于是我选择了留在学校。白天还好,到了夜晚,学校周围一片寂静,走廊的路灯下只有我小小的身影。有天晚上突然停电,心里的恐惧感陡然加剧。我躲在被窝里,大气都不敢出,这时真的想痛哭一场。最头疼的还有吃饭问题,周末我得自己在食堂做饭。在我眼里,学校的锅灶太大了,火太难烧了。头一次生火,我就用了半个多小时,把厨师一周引火用的松毛全烧光了。不过这些并没有吓退我,反而坚定了我要留在这里的决心,因为我觉得这里很需要年轻老师的加盟。从此,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便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洒下爱心,呵护成长 </p><p class="ql-block"> 上班第一年,我担任五年级班主任,一个特别的女孩最先引起我的注意:她叫晓兰,是个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学校几乎听不到她的声音。经过了解才知道:她妈妈有精神疾病,生下她不久就走失了,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就她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为了让她融入到班级大家庭,我想了很多办法:一次次的谈心、一次次的鼓励…… </p><p class="ql-block"> 一天早晨我去班里清点人数,发现她没来。一问,大家都不知道原因。我连忙跑到她家,看到了这样的一幕:空荡荡的房子里,一个老奶奶正靠在床头,一个瘦小的女孩坐在床边端着碗。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是奶奶病了,做不了饭,晓兰就将昨天的剩饭用开水泡一泡,当做早饭,可奶奶吃不下,于是,她又冲了豆腐花一口一口地喂奶奶。此刻我的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多懂事的孩子啊,才刚刚十岁,却过早的承受了生活的重担。我忙去买了些包子,又联系了村医,安顿好奶奶,才让她安心的回到课堂。然而,我心里依旧沉甸甸的,山里的孩子太需要人呵护了! </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给她订了学习报和其它学习资料,帮她解决学习的后顾之忧,已列入我的日常事务清单。 </p><p class="ql-block"> 时光慢慢流淌,晓兰渐渐开朗起来,学习更加勤奋,成绩更加优异。2017年,她顺利地被吉林大学录取。那年的感恩节,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是晓兰的感谢信,洋洋洒洒,真情满屏。</p><p class="ql-block"> 故事还在继续…… </p><p class="ql-block"> 在曾畈教学点的时候,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学生:他说话含糊不清,嘴角常常挂着口水,身体瘦弱,走路不稳,智力发育迟缓。父母离异,妈妈在外打工,平常跟着姥姥姥爷生活。学习对他来说实在困难,我们只能在日常生活上多给予照顾。每天早上姥爷将他送到校门外,我就把他牵进来,然后抱到教室门口,因为院子与教室之间有个高高的台阶,他无法跨上去。每天中午,给他盛好饭菜,我就坐在他旁边,他因为身体弱,咀嚼和吞咽都很困难,别人吃完一碗饭,他可能才吃一两口,还撒的到处都是。不仅吃得慢,还经常吃着吃着玩起来了,导致饭菜都凉了。我看着实在着急,我就先快速吃完,然后给他的饭兑上热汤,一勺一勺地喂他,我想这样能让他多吃点,体质就会好一点。</p><p class="ql-block"> 他也会给我带来惊喜。记得2021年春开学没几天,我刚走进教室,他就摇摇晃晃的向我走来,我以为他有什么事,就赶忙走到他面前,问他怎么了,他没有说话,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两个沙糖桔,使劲往我手里塞,我说“谢谢你,自己留着吃。”他急了,说“老师,你吃。”我激动的接过那金灿灿、温乎乎的沙糖桔,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意义吧。</p><p class="ql-block"> 扎根山区,以苦为乐 </p><p class="ql-block"> 大家一定很好奇,你一个外地的女孩子怎么能在这偏僻的乡村小学一待就是15年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是个比我还外的外地人,家在许昌,也是沙窝的一名小学老师,他就是我的爱人,当时一直在朴店教学点任教。2012年秋,朴店学校有个老师调走了,而朴店村地处豫鄂两省的交界,距镇上就有20里,当时的路况极差,坑坑洼洼,再加上校舍老旧,很少有人愿意长期留在那儿,师资很不稳定。于是我主动请缨调动那里,和他并肩作战。当时学校共三个班四名老师,除了我俩,就是两名本村的老教师,有时我会开玩笑的说“咱俩在这儿可占了半壁江山呀”。 </p><p class="ql-block"> 2014年秋季,朴店学校开始重建,学校迎来了新生,而老师却过上了颠沛流离的日子。下课了,老师们是人墙,隔在学生活动区和建筑区之间;放学了,老师们又成了人桥,把学生从地基沟里接过来递过去;在分步拆迁的过程中,老师们又是搬运工,大包小包的背过来抱过去……作为学校唯一的女老师,女生有事,我马上要去处理;没有宿舍,我们就住办公室,没有做饭的地方,就买灶具在走廊做,没有水洗衣服,就去河边洗……经历了一年多难熬的日子,终于旧貌换新颜,生源慢慢回流,由原来的三个班增至六个班。看到校园的蝶变,我开心极了,孩子们终于有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了。 </p><p class="ql-block"> 2019年,我们服从工作安排,来到曾畈教学点。当看到学校的环境,我知道这又重回十年前了。但我们没有退缩,没有怨言,因为我知道,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越需要能付出的老师!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教师就只有我俩,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学校。朋友们总是打趣道“他是校长,你就是副校长,多牛啊”。学校有学前班和一年级两个班,共12个孩子,我们便采用复式教学。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我们想方设法利用有限的条件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这是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这是小小运动会,这是儿童节时的表演,这是体育课上玩游戏,这是国庆小联欢,这是我带学生去中心校参加经典诵读活动,这是孩子们在操场上开心的玩耍,这是作业展览,这是地震消防演练,这是一年级小朋友入队仪式,这是期末的散学典礼。这是2020年春季在教室教学生跳操的场景。那年情况特殊,直到过完五一小学才复学。以前由于我们学生少年龄小,大课间都是自由活动,但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决定改为在室内跳操来锻炼身体。因为没有专业老师,我们都是现学现教。把手机往窗户上一支,音乐一开启,孩子们都开心的跟着动起来。活动场地虽然很简陋,但丝毫不影响快乐的心情,一阵阵欢声笑语在校园里回荡。 </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来,身边的同事陆续到县城工作了,而我和爱人却一直坚守在白云山脚下的乡村小学。但我感觉并不孤独,因为还有许多老师,也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岁月,是他们给了我们坚持下去的力量,让山区教育充满希望。 </p><p class="ql-block">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即使我们如苔一样,没有好的资源条件,但依然可以像牡丹那样勇敢的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