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话租界 之英租界 《一》

黃钢

<p class="ql-block">      古代的汉口素有“九省通衢”之名,除陕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四川、湖北外,还可循长江东下吴越,吴越是江浙地区的借代词,主要指江西东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一带的地区。经长江入洞庭湖南达湘桂,这样巴蜀、吴越、豫陕、湘桂外加湖北本地,刚好九省区。因其地利且为华中物流集散中心而成为中国“四大名镇”和“天下四聚”之一。</p><p class="ql-block">      如此地利,自然引起了帝国主主义列强的觊觎。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英法两国对我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6月26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签订中英《天津条约》。条约规定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英国军舰可以驶入长江及各通商口岸,这个条约也成为英国在汉口设立租界的主要依据。当年底,英帝国主义的兵舰就闯入汉口,1861年英派人来汉与清湖广总督官文立约,开埠建立租界,并划定了租界范围。先后将西起江汉路,东至合作路,南至沿江大道,北至中山大道的约800亩土地划为英租界,并在中山大道沿线筑起4米高墙,在沿江大道设立铁栅。租界内,英国人拥有合法的居住地,享有该地区的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俨然成为一处国中之国。</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英国人先后开办了太古、怡和、太平等31家洋行,主要从事茶叶、木材、机器、西药、煤油、桐油等贸易。英商开办的工厂有汉口英美烟厂、汉口花厂、平和打包厂,霍尔特仓库、亚细亚火油公司。随后又有 18 个国家陆续前来通商,并建立了 12 个外国领事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863年。英租界内开设了第一家英国麦加利银行,随后,又陆续开办了近 30 家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国内银行也纷来踏至,如江淅帮“南四行”的上海、淅江兴业、淅江实业、新华等银行,华北帮“北四行”的中南、盐业、金城、大陆等银行,官股“小四行”的中国通商、四明、中国实业、中国国贷等银行,还有了四川的聚兴诚、美丰银行、广东银行等。银行业的发展,刺激了汉口的近代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并逐步由传统的商业集镇向近代商业都市转型,年贸易总额达一个多亿两白银,直逼上海,因此有了继大上海之后的“大武汉”之名,各银行、洋行、工厂纷纷盖高楼,筑洋楼,建码头,修宿舍,扩马路,租界内洋楼大厦林立,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当时的汉口被誉为“东方芝加哥”。</p> <p class="ql-block">       光阴如梭,转瞬已过百年,如今的大武汉,租界之外,高楼林立,商场、超市如珍珠撒满江城。数十座大桥飞跨长江、汉水,天堑早已成为通途,数不清的路,数不清的车,还有数不清的人。人人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而你,老租界现在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接下来,请大家跟随着我,沿着江汉路、中山大道、上海路、南京路、天津路、合作路以及胜利街、洞庭街、鄱阳街,去探访一下近代史中,英租界哪些各具特色艺术风格的百年建筑中,蕴含的厚重历史和昔日辉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是江汉关,雄踞在江汉路和沿江大道路口。</p><p class="ql-block">        1862年,清政府在汉口设立海关,江汉关正式成立,与上海江海关、广州粤海关、天津津海关并称为近代中国四大海关,标志着清朝政府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在各地设立关卡查验外国货物,防止鸦片输入以及增收关税的重要历史节点。</p><p class="ql-block">    江汉关大楼由英国建筑师恩九生设计,上海魏清记营造厂承建。大楼1921年破土动工,1924年落成,今年恰是百年。建筑主体底层为正方形,五层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结构,筏形基础,主楼四层、钟楼五层,其中钟楼顶端高83.8米,建成时为武汉最高建筑物。</p><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流行风格,并融合了英国特有的钟楼建筑形式。建筑外墙四周由数量不等、风格独特的廊柱环绕装饰,麻石砌筑,底墙厚约1至2米,正门有两人合抱的麻石圆柱8根,门前的台阶有23级,上面还有汉白玉踏步5级。建筑外观坚固,庄重典雅,极富艺术感染力,无论从外观设计还是建筑质量,都堪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p><p class="ql-block">    江汉关的钟楼高约23.1米,主要放置海关大钟设备,兼作灯塔、观测瞭望之用。底层为大钟摆砣室,二层为大钟机件室,三层为大钟时针室,上层为七个音阶组成的音响室。大钟的机械设备由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谢恩钟表铸造厂1923年生产,钟楼的核心机件则由美国托马斯制钟公司建造,全套安装则由亨达利钟表行1924年1月安装。 </p><p class="ql-block">    钟楼的四面都有直径约4米的钟面,针长1.7米。晴朗天气,十里以外可见。从1924年起,每逢整点江汉关都会奏响《威斯敏斯特》序曲,为市民准点报时,钟声亦远播数里,</p><p class="ql-block">    从1862年设立海关到1942年的80多年里,历任江汉关总局税务司没有一任是由华人担任。 直到1949年5月,武汉解放,江汉关上升起了红旗,海关这一象征国家主权的机构,才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于1924年的海关大楼,端庄典雅,华丽恢宏,早已是大武汉的地标建筑。江汉关大楼不仅见证了武汉百年的屈辱历史,更见证了中国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包容,走向辉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如今江汉关大楼已经改造成为江汉关博物馆,这是了解武汉城市历史的重要窗口,也是市民和游客回望城市发展历史的中介与载体。</p> <p class="ql-block">       汉口日清洋行大楼</p><p class="ql-block">       日清洋行是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开办的洋行,其船舶可从汉口运通江达海,货物可以直达东南亚、美洲、欧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洋行大楼地处江汉路步行街的入口,与江汉关相峙左右。是汉口十里洋场的起点。1931年落成,由英国景明洋行设计,属文艺复兴式建筑,共5层,高36米,拐角顶楼上建有拜占庭风格的塔楼,极具特色。外墙立面采用麻石贴面,有稳重豪华之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三菱洋行1909年设于江汉关左侧,与日清洋行大楼对望,经营以进口车糖(洋糖)为主,兼营各种海味产品贸易。</p> <p class="ql-block">       日信洋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日本大阪日棉于1910年在武汉设立日信洋行,其业务为收购主要来自江汉平原的棉花,并供应给上海、青岛等地日本人开设的纱厂所需原料,同时还销售日本纱布,后在江汉路紧邻日清洋行建楼,1917年建成。该楼属于文艺复兴式建筑,显示着端庄恢宏的古罗马风格。冠状穹窿塔楼、厚重的水平檐、横三纵三的外立面。柱廊间一泻而下的台阶都是权威,厚实的墙面上每一块麻石都透出凝重。大楼正面为长型落地大窗,从三楼到五楼装饰有半圆凸出的小凉台,五楼有横贯左右的大阳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实业银行大楼旧址位于江汉路与洞庭街交叉口北50米处,由中国设计师设计。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西洋古典风格,彰显了那个时代的建筑艺术魅力。大楼外观宏伟,线条流畅,立面装饰繁复,展现出一种庄严而典雅的气质。它不仅是武汉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p> <p class="ql-block">       台湾银行汉口分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台湾银行系台湾割让日本后,于1898由日本人创办,总行设在台湾。分行建成于1915年,由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师庄俊设计,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属法国式古典主义风格,大楼正面设计采取三段构图,具有多种艺术风格。第一段为两层,中间和侧面入口均为半圆拱门,底层门窗用斫石砌筑拱券形式。二层的半圆形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处理手法;第二段也分为两层,中间的阳台有十根廊柱,两边单柱,中间四组双柱,两柱间为爱妥尼双柱巨柱式空廊,还做成装饰壁柱和山花结合,具有强烈的古典装饰效果;第三段的檐口还有类似中国檐头的细部装饰,檐口上还有一层,两边平窗上有牌面,中间为半圆拱窗。整个立面气势宏伟。现为中国银行使用。</p> <p class="ql-block">       四明银行汉口分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银行行名源于宁波四明山。大楼于1936年落成,设计师为中国近代著名设计师卢镛标,这是中国设计师设计的汉口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大楼为现代主义风格平面呈梯形。地上五层(局部七层),地下一层。立面构图强调竖向,简化的壁柱直通顶部。一层采用麻石贴面,以上几层采用水刷石材质。楼顶部两侧为渐次收进的阶梯状塔楼。</p> <p class="ql-block">上海银行汉口分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旧址位于江汉路,建于1923年,由三义洋行设计,是一座四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具有古典主义风格。外部麻石雕花门墙,正面五开间,一层为拱券门窗,麻石砌墙,二至三层中部窗间有圆柱装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怡和布店,创建于1915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银行前身为清朝1905年设立的国家银行“户部银行”,是中国老祖宗级的老银行了,后改名“大清银行”,1911年后,又改名为“中国银行”,并沿用至今。大楼为古典主义风格,立面构图严谨,纵向三段式划分明确,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现在是中行总行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淅江兴业银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25年建成,属巴洛克风格建筑,三段式构图,转角处设突出门斗,门斗和两侧顶部各建有一座塔楼。屋面有红色气屋,有多家有名的商家在这落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南银行汉口分行旧址是武汉优秀历史建筑,位于江汉路上,是一幢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连体结构”的漂亮建筑。大楼为现代风格的古典主义建筑,三段构图,六开间。一层有两个半圆门,另外四个开间为半圆框窗;二、三层在入口门上各有两根圆柱到檐口,顶部各有半圆天棚,天棚上有牌面;二层为半圆饰窗;三层圆柱边建有阳台,窗上各有半圆装饰孔。此楼装饰特点是底层有现代风格的简洁,二、三层却有古典主义的精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璇宫饭店在老武汉人心中就是高端、豪华的代名词,来隔壁的中心百货逛街,仰望一下璇宫饭店的奢华,似乎离我们很远。饭店由上海联保公司投资,英国景明洋行设计,建于1928年属欧洲古典建筑风格。于1931年正式开业,并在其后成为了湖北省最具文化内涵的饭店之一,曾接待过包括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在内的许多著名人物。</p> <p class="ql-block">       聚兴成银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始建于1936年,1951年完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大楼是略带古典主义色彩的现代风格建筑,庄重典雅正面中部凸出,上几级台阶进入大厅。三至五层设有弧形内阳台增加了变化感,又与墙头的圆形石雕装饰和谐统一。中部是玻璃顶棚天井,用于一楼大厅采光之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浙江实业银行1921年,浙江实业银行在汉口设立分行。1926年在中山大道兴建四层(另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建筑平面呈矩形,立面采用三段结构。底层用花岗岩砌基座,上部假麻石粉面,中部为突出入口,按门斗形式做一框突出,并立有六根陶立克柱,柱上是出边的小檐,檐上有山花,四楼顶为红瓦坡屋面。1930年因火灾屋顶被毁,后将原建筑的檐口线处理成腰线,增建一层,两侧添加了椭圆形穹窿,属文艺复兴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国货银行汉口分行旧址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建于1934年。由武汉著名建筑设计师卢维庸设计,现代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中国国货银行总行1929年成立于上海,与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合称“小四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广东银行总行设在香港,成立于1923年,汉口分行同年设立。属文艺复兴式建筑,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中部进,形成半圆开入口,极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汉口商业银行大楼建于1934年,为五层(另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为现代风格的古典主义建筑。采取三段构图,第一段三层,中间三间建6根廊柱,两边单柱,中间两双柱。15步台阶上二层,设有3扇入口门。三楼在内廊还有3个阳台;第二段为一层,与第一段相似,设5根廊柱;第三段檐口上在中部建有歇山顶的楼,是中西合璧的建筑。抗日战争期间,原歇山顶楼被炸,重建时改为平顶楼。由上海陈念慈设计,现为武汉青少年图片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国货银行汉口分行旧址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建于1934年。由武汉著名建筑设计师卢维庸设计,现代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中国国货银行总行1929年成立于上海,与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合称“小四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孚银行汉口分行建造于1917年,为4层混合结构,属现代风格的古典主义建筑。立面呈三段式构图。外墙麻石勒脚,上部为洗麻石。立面为长方形,两侧开门,七开间,壁柱贯通二、三层,双窗与单窗组合巧妙,窗裙墙几何纹装饰,造型简洁活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汉口交通银行建于1921年,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属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构图手法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正立面4根廊柱,严格遵从西方古典柱式比例,使得整栋建筑格外庄重雄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金城银行大楼位于中山大道的分岔口,正面迎着中山大道,横面是南京路,楼前面积很大,现建有一小型口袋公园,视野十分开阔。大楼建于1929-1930年,汉口金城银行外立面最大特点是正面的七间八柱,采用的是西方古典的廊柱样式结构,柱廊高三层,在二层开有圆形拱窗,上面有厚重的檐口和山花。从廊外看来,既有雄伟感,也富有变化。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台座很高,进门须上21级台阶才能登上首层地面。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庄俊先生的学院派古典复兴主义风格。(设计者庄俊是最早留学西方的建筑师,被誉为中国建筑界泰斗)。汉口金城银行主体楼连同前面两侧平房12栋,后面甲种混合结构三层楼房9栋,建筑费用约28万余银元。</p><p class="ql-block">    日军占领时期,曾为日军宪兵司令部。地下室内设有水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现为武汉美术馆使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不知名的建筑,好象有点年代感,待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23年,大陆银行在汉口设立分行,1934年在中山大道兴建了一栋三层(两侧转角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其在扬子街转角处为银行营业处,其余的一层为商店,二、三、四层有阳台为住宅。</p> <p class="ql-block">       大孚银行大楼为四层(转角处五层)的钢筋混凝土大楼,大楼为现代建筑形式,每层之间用两块长方形几何图形代替了复杂的古典装饰,使建筑更显洒脱大方。顶部也以简练的几何图形代替古典塔楼,使整座建筑充满了典型的艺术装饰主义的情调,当时称之为摩登大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麦加利银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汉口自1861年开埠以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迅速崛起为华中地区的商贸中心。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土特产品的茶叶在汉口的进出口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英、俄两国茶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茶叶每年的营业额高达三千万两白银以上。麦加利银行(渣打银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于1863年最先抵达汉口,设立了租界区第一家银行。银行旧址是座三层砖混结构的大楼,铁瓦屋面,采用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英国人设计,上下三层的四面都建有贯通走廊,每一面都以十个透空拱券作为外立面,上两层又配以花瓶式栏杆,形成了剔透空灵的建筑效果,充满了浓厚的西方建筑韵味。这种设计不仅美观大方,而且适应了汉口沿江一带夏季溽热潮湿的气候特点,透气通风良好,因此也被西方建筑师誉为南亚殖民建筑的典范,现作商业使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门斗上书“武汉图书馆”,但不知业主是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正金即正币之意,也就是金银硬币,取此名立意表明正金银行是专门供给金银币流通的银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日本汉口横滨正金银行1921年建造,大楼为一座西洋式四层楼房。大楼平面呈梯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转角处设主入口,两侧为爱奥尼石式双柱柱廊,顶部女儿墙饰圆环吊穗浮雕。整座建筑装修雅致、恢宏粗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花旗银行汉口分行大楼,建于1919年至1922年,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建筑风格属于简化的古典主义式样。大楼高5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立面为三段构图,第一段中间四根圆柱凸出门斗,有三个半圆门入口。第二段三层中间设八根廊柱。第三段有一层檐口,圆柱的山花和檐口的装饰都很精美。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使用。</p> <p class="ql-block">      汇丰银行汉口分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大楼由主、附两栋建筑组成,主楼以两个营业大厅为主体,后段(附楼)为办公用房,中间夹有四座大银库,为江汉关税金库,布局紧凑。主楼外墙麻石砌到顶,正面十根大柱为麻石拼接,显得坚固威严。内廊镶嵌大理石墙裙,内部装修精致华贵。临江立面造型平稳,比例严谨。基座、房身、屋檐三段构图,左右五段划分,以中央一段凸出为主入口,使立面具有明确的垂直轴线,确定了建筑的主从关系,是西方18世纪流行的古典主义手法。立面空柱廊运用爱奥尼克柱式,丰富了建筑物的体形,显示出庄重高大姿态。花岗岩外墙基与一列巨型爱奥尼石柱廊及线条丰富的屋檐形成鲜明的对比。檐部、墙面有花篮、吊穗、火焰球等装饰浮雕,建筑立面造型平稳、比例严谨。基座、楼身、屋檐采用三段式构图,左右划分为五段,中央一段凸出为主入口,突出了建筑的主从关系,这是18 世纪西方最流行的古典主义手法,整座建筑古朴、粗犷、高大,具有古希腊建筑风格,是汉口最典型的西方古典式建筑之一。工程总造价纹银125万两,保固期为100年,现为中国光大银行使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花旗银行汉口分行大楼,建于1919年至1922年,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建筑风格属于简化的古典主义式样。大楼高5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立面为三段构图,第一段中间四根圆柱凸出门斗,有三个半圆门入口。第二段三层中间设八根廊柱。第三段有一层檐口,圆柱的山花和檐口的装饰都很精美。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使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朋友们,今天主要是看英租界内的老银行和部分洋行,明天再接着逛,好吗。</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