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成立于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等先后担任本会名誉会长,省政协原主席伍洪祥、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王直、福建省军区原司令员卢福祥等先后担任会长,开国中将卢胜,少将熊兆仁、张政等担任顾问。<br> 省新四军研究会共设有70个组,主要以福州地区军队系统和省直机关系统组成。成立之初有会员1298人,其中福州地区军队系统336人,省直机关系统309人,福州市直机关系统118人。厦门、南平、宁德、三明、龙岩、泉州等市535人。这些新四军老同志对党对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一笔政治资源。<br>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铁军精神,我会组织编纂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会员人物集——《新四军人物小传》,以组为单位分批介绍新四军老同志简历情况。并希望新四军老同志家人给予支持,提供照片和简历。<br> (《新四军人物小传》第1集)红军村采编<br> 叶飞<br>(1914-1999)<br>原名叶启亨。福建省南安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代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长、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团长,江南抗日救国军副指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1师1旅旅长兼旅政治委员,第1师副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苏浙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10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福建军区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省长,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八、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是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首任会长,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名誉会长。 伍洪祥 <br>(1914——2005)<br>上杭县泮境乡元康村人。1929年4月投身革命,参加农民武装起义。1930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共青团上杭河西区委书记,少共上杭红桥区委书记,中共上杭中心县委书记,少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历任福建军区独立8团政治处主任、红8团政委、闽西南第3游击作战分区政委兼主任、闽西南红军抗日讨蒋军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青年部长,在闽粤赣边区,组织领导红军游击队,坚持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闽西抗日义勇军后,担任第3支队政委。1937年11月中共闽粤赣边省委成立,任省委委员,韩江工委(广东潮梅地区)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后任中共梅县中心县委书记、永定中心县委书记、省委军事部长兼青年部长,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抗日反顽斗争。1939年10月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到延安后,在中央党校参加整风学习。1945年7月参加党的七大后,组织南下干部大队,任副大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8纵队副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4纵1师3旅政委、4纵12师政委、23军69师政委。1949年5月调到福建省委工作,任省委委员,在上海组织知识青年学生随军南下服务团,任副团长。福建解放后,历任团省委书记兼福建革命大学教育长,龙岩地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兼纪检会书记,省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书记兼副省长,省政协主席,省委党史征集编写委员会主任,省委党史顾问小组组长,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等职。是党的八大、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 王直<br>(1916- 2014)<br>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独立9团政治处组织干事,闽西红军第4支队总支书记,红1团连政治指导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2支队政治部宣传队队长,4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2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3团、第4团政治处主任,第6师16旅政治部副主任,16旅47团政治委员,苏南第1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16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副政治委员,第12纵队35旅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30军89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第89师政治委员,第26军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第31军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公安军政治委员,福建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第28军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1955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福建省第五届和第六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是中共福建省委党史顾问小组副组长,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 卢胜<br>(1911—1997)<br>广东省乐会(今属琼海)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南红3团班长、排长、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独立营营长,第4支队支队长、副团长、团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斗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3支队4团团长、团政治委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苏皖支队政治委员,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1师3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苏中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政治部主任,第1师1旅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0师师长、师政治委员,第4纵队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23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军政治委员,福建省军区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四、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是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顾问。 熊兆仁<br>(1912- 2019)<br>福建省永定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独立第9团排长,闽西红军第4支队副大队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2支队4团连长,新四军军部特务营连政治指导员,江北指挥部特务营政治教导员,第2支队新3团参谋长,第6师16旅47团政治委员,苏浙军区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苏浙皖边区司令部司令员,皖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皖北军区副司令员,军参谋长,福建军区副参谋长,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福建生产建设兵团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副参谋长。是福建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顾问。 卢福祥<br>(1929——)<br>江苏姜堰市人,1944年9月参加新四军,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苏中三分区政治部政治保卫队员、武工队队员,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31旅92团8连任副排长,11纵队31旅92团任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参加李堡攻坚战、新安镇攻坚战、盐南出击战、涟水攻坚战、沐阳河阻击战、淮海战役等。1949年任第10兵团第29军254团7连连长,参加渡江战役、淞沪战役、福州战役、漳厦战役等,荣获“淞沪战役一等功臣连”。福建解放后,历任东山县军政委员会主席,闽中海上对敌斗争指挥部指挥、党委书记,福建军区兼10兵团第29军85师245团作战股长、253团1营营长、水兵师1团陆战营营长、水兵师司令部作战科长,福建军区兼10兵团司令部作战参谋,福建省军区副参谋长,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等职。是福建省政协常委,1993年离休。是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福建省老年书画协会常务副会长。 丁涟沄<br>(1926—2023)<br>江苏靖江人,1926年6月生,1945年9月参加新四军,1943年9月入党。历任村农抗会长,东兴区委宣传干事,上六乡党支部书记兼民兵连政治指导员、乡长,区委组织干事,东兴区队政治指导员,靖江独立团6连政治指导员,95团保卫股长,第29军86师军法处副处长等职。参加淮海、渡江、上海、福州、漳厦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航空兵11师保卫科长,空军航空兵24师72团政治处主任,71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空军航空兵24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空军樟树基地政治委员,空军航空兵14师政治委员,空军航空兵49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等职。是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 张政<br>(1915—2005)<br>曾用名章震,山西省阳曲县人。1936年12月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参加革命,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5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延安陕北公学、中央组织部新党员学习班、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38年2月起,历任陕北公学组织科干事、学员队副主任,中共北方局组织部干事,八路军第1纵队政治部组织部股长、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1940年起,历任八路军山东南下陇海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5纵队3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41年起,历任新四军第3师9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26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4师9旅组织科科长、第25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4师9旅25团政委、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6师17团政委、第7兵团直属政治部主任。先后率部参加了苏北战役、莱芜战役、盐南战役和淮海战役,亲自指挥了界河、狄庄、凤凰山、陶庄、人和圩子、南麻、临朐、胶河、后蒋楼、郭楼等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浙江省金华军分区副政委,21军63师政委,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调解放军政治学院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学院轮训班班主任、完成系主任、第2大队大队长等职。1963年12月调任福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1978年4月任福州军区后勤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0年12月离休,1984年12月起享受副兵团职待遇。是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顾问。<br> 高胡 高胡<br>(1927——2017)<br>江苏省金湖县人。1940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新四军战士、见习医生、医务员,194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区第三后方医院室长、所长,华东军区卫生部第一重伤医院所长、队长,福建省福州市军管会卫生处军代表等职,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沪杭、解放福州等重大战役。在苏中七战七捷、苏北涟水保卫战中被评为医院特等模范;在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期间,是全军全心全意为伤员服务的典型。新四军兼华东军区政治部于1947年5月发出“关于开展‘高胡运动’的号召”,他被誉为“华东医务工作者的旗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福建省卫生厅医学教育科、医学预防科副科长,福建卫生干校校长、党总支书记,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干部,福建医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福建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中国援塞内加尔医疗队队长,福建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职。1981年8月调到福建省委机关工作,历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98年12月离职休养。是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