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老师,吴占杨

含笑的小草

<p class="ql-block">  支教老师吴占杨,其生肖还是“属”于六七年的羊,他支教来到咱辛庄。这一年,吴老师给咱的印象,在支教行里,那真是可圈又可点,空前绝后的响当当。</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的形象好呀!穿着得体,面容沧桑不乏清秀,身材匀称又颀长。倒回三十年的话,其活脱脱就如办公室里刘老师之赞言“近似《西厢记》中张生那古代书生之模样”,而绝非是葛老师调侃之所言“《水浒传》里西门庆之风流不羁的纨绔相”。让人笑声不断、称赞有加的支教老师吴占杨,就酷似一道耀眼的光,他的到来,照得咱们这所乡镇中学,那可真是亮亮堂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精神可贵呀!出身农村,在其单位本隶属领导阶层的吴老师,为支援农村教育,以已过半百的年龄,满怀着工作的热情来到咱们学校。虽然已到了几近退休的年龄,可依然毫无怨言地接过了任教两个班数学课的重担,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还就没有听见占杨老师叫过一声苦,说过一声累。每周都是周一来上班,周五回市里,五天吃住都是在学校,几乎没有请过一天的假,工作起来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二零二三年冬的那场大雪,也丝毫没有阻挡住他顶风雪、冒严寒周一来学校上课的脚步。就在支教生涯即将结束、学生面临升级考试的最后时刻,吴老师还发扬了其家乡好书记焦裕禄的坚守精神,执意地抢过请假老师的一节闲课,来给学生上数学!吴老师对学生,那也是真心实意,爱得毫无瑕疵。学生成绩再差,没抱怨过一声;学生再调皮,没嫌弃过一句;对待学生那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女,“妮儿”“小儿”地喊着进行开导与教育,把自己的一颗敬业加仁爱之心,诠释得响当当。</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平易近人呀,他与咱校的老师可是很能打成一片。人家一点都没有多数城市教师那高人一等的优越、傲娇模样,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见谁都热情地给打招呼。与办公室的同事相处,无论跟谁都能真诚交流。与数学同行聊点数学难题,能;与政治老师聊点国际风云,行;与历史老师聊点过去的事情,可;与大家聊点家长里短,中!于是,大家就有了对他家乡兰考的熟知,对他上学、就业一帆风顺的了解,甚至是对他与他妻子相处模式的获悉。思维敏捷、外表斯文,看起来还有些儒雅的吴老师,闲暇时与人交谈,那是相当地接地气。其语言的幽默、诙谐、甚至粗俗之特点,那也是朴实得掉渣,以致于当当作响。</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责任心强,智慧多呀,虽然是个支教老师,在咱们单位工作也仅有临时的一年。但吴老师对咱学校的事,却表现出了不亚于本单位教师的责任感。咱学校一有些成绩或新的举措了,或有的老师积极外出学习了,或得了什么奖项了,在教室群里,吴老师都是第一个出来叫好、点赞,以此来表达自己心中无限的荣誉感。就在支教期限将满的时候,吴老师看到了小学部招生时用展板展示的自己学校风采与优势的做法,顿时又有了思考。他说,咱校也不错呀,也应该进行效仿小学的做法,用展板把咱学校的特点与优势向外界宣传,以获得家长的认可,才能更多的收到学生啊。办公室里对能赢得群众认可、从而能更多地收到学生已经丧失信心的大家,都对此不以为然,人家吴老师还依然真的就在即将离开的前几天找到了领导,提出了自己设想的宣传方案。占杨老师真诚无私的责任感与超越常人的智慧,那是真的让人感觉响当当。</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俭省呀,这一点在咱全校,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依吴老师自己之言“咱是农民出身,咱知道生活的苦,咱就学会了节俭。”似乎就让人容易理解了: 他为了节省两块钱的路费,即使在大雪天也坚持骑一段路程的自行车;他在市里理个发,会寻到五元一次的便宜去处;他想吃饺子了,不舍得花费多出来的几元钱,说只要想想就好了,就算吃了。不管吴老师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对自己太过无情,还是他大智若愚的、似乎有点自毁形象的、外在调侃的流露,他的俭省都值得称颂,因为无论到什么时候,俭省都是一种美德。更何况,如此俭省的吴老师对弱势群体并不小气,遇到捐款捐物之事,人家吴老师也是捐献得相当踊跃,毫不吝啬,其展现出来的,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光辉形象。</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懂得及时感恩呀,吴老师来支教,咱们应该对他感恩,咱对他生活上的照顾本是应当,可每每受到学校的一点对他生活上的帮助或照顾,吴老师总是会在办公室里用语言念叨、感恩学校领导对他的好。对于同事施与他的举手之劳的帮助,他也是一定会及时感恩回报。他曾有两三次回市里时搭了同事的顺风车,每次在返校后他都会对同事有所表示,一次是给同事送了点水果,一次是给同事送了一盒烟;他的如此行为,让旁人感觉似乎有点太过较真,甚至有点让人感觉生分,但吴老师的及时感恩,却给了施恩者以认可与尊重,或许也彰显了生活中人人都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受人恩惠,不能认为理所应当。</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支教老师吴占杨,在咱们学校支教的一年里,他的工作与为人就如以上之所言,是不是真的可圈可点,响当当?</p><p class="ql-block"> 2024.07.0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