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丹蕉黄访柳侯 ——追寻柳宗元的足迹之柳州

秦立河

因要去广西南丹拜访本家长辈,刚好路过柳州。本可以直接到南丹,既然路过柳州,怎能错过去拜访柳宗元的机会呢?<br> 到柳州后安排宾馆住宿,计划休息一下,沐浴更衣,第二天早上去柳宗元纪念馆。谁知“轰隆隆”的雷声和“刷刷刷”的雨声代替了早起的闹钟,把我从睡梦中叫醒。站在窗前,看到外面白茫茫的,路上没有行人,偶尔有一辆车驶过,溅起一团水雾。暗灰色的天空与地上的雨雾连在了一起,丝毫没有要停下的意思,心里也泛起一层阴云。<br> 同行的兄长打来电话,“要不我们直接去南丹吧,雨下这么大,也没有办法出去玩。”如果要去南丹,昨天就可以跑到的,留下来是专门为拜访柳宗元,怎能错过?我说,这样吧,你们在宾馆等一等,我去看看就回来。雨还没有大到不能出门的程度,也不想因这点雨影响了我的安排。<br> 根据导航提醒,驱车来到柳侯公园的南门。找个停车场把车停下,便撑起雨伞来到柳侯公园。 远远就看见一座高大的牌楼式大门,三门四楹、丹柱黄墙绿瓦、三重飞檐翘角、脊顶中间是火红的太阳,两侧有金色脊兽和灰色脊雕。大门两侧是石狮抱鼓。正门高大,侧门低矮,白色圆拱式门框。正面门楣上是“柳侯公园”的石匾,为郭沫若所题;背面是“罗池胜迹”,为时任柳州市委书记黄云所书。正门两侧有一副对联:“史誉名城蔚起人文崇柳子,龙腾福地灵钟山水惠州民”,为红底蓝字;两旁侧门外侧也有对联:“柳绿柑红流滋玉霈,猿吟鹤舞不绝弦歌”,为红底金字。大门外侧靠近马路的地方,两边各有一个大型的石狮子,转头看护着出入的台阶。站在门外,正好能够仰望见高高矗立的柳宗元雕像。 进门是一个小广场,在周围高低搭配的绿树掩映之中,是高大的柳宗元花岗岩雕像。他戴幞头,着唐朝官服,背手迎风,矫首昂视。面部棱角分明,双眉微皱,双唇闭合,短髭浓密,下巴留有山羊胡。表情严肃,气宇轩昂,不怒自威。雕像下的基座上有柳宗元生平简介。站在雕像前,雨水顺着雨伞的骨架飞下,形成水注,仰望柳公,内心肃然。<br> 根据指示牌,我沿着左手边的青石小路走去。雨在不停在下着,不急不慢,小路上积水片片。路边有造型各异的青石,上面镌刻有红色的印章图案。内容均是柳宗元诗文中的词句。在雨水的冲洗下,显得格外清新。路边的树木,绿叶青葱,闪着亮光。沿着小路,不多远就来到柳侯祠前。 这是柳侯祠的仪门。门口台阶上有一队身穿校服的学生,他们打着伞,在老师的组织下正有序进去参观。还有一些打伞的游客,也在门口等待进场。不太宽敞的门口因人们的雨伞更显得拥挤了。<br> 与高大的公园大门比起来,仪门要低矮得多。门外的台阶两侧有一对石雕麒麟,都转头望向对方。仪门为三开间的建筑,传统的蓝砖蓝瓦,大红廊柱,黑色大门,门楣上悬挂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柳侯祠”三个行书大字,为郭沫若手书。两边立柱上有一副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 对着大门有一屏风,上面有中英文的柳侯祠及柳宗元简介。从介绍得知,柳侯祠原为罗池庙,始建于唐代。柳宗元去世三年后,柳州人民建罗池庙纪念柳宗元。绕过屏风,是一个院落,正中位置是三间前后通透的中殿。中殿门楣上悬有匾额“雄深雅健”,是韩愈对柳宗元文章的评价,黑底金字;两边有对联:“德政四年明日月,文章一代壮乾坤”。<br> 中殿堂立着著名的“荔子碑”。碑文摘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享神诗》,诗赞柳侯,字为苏轼亲笔。“韩文苏书柳事”,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故又称“三绝碑”。两边的墙上是大型的壁画,内容是柳宗元治理柳州事迹。 两侧有厢房。其中东厢房内设柳宗元事迹展览,共有六个部分,分别是:“河东著姓,柳氏盛族”、“少有才名,胸怀大志”、“科举及第,入仕朝堂”、“改革先锋,踔厉风发”、“德政四年,造福一方”、“廉政诗文,泽沐八桂”。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柳宗元的家世、求学从政经历、主要事迹、诗文成就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房子正对着门口是柳宗元坐像,他穿阔袖长袍,盘腿而坐,右手展开长卷。背景是一幅柳宗元《种柳戏题》的诗意画及题诗,上面写着“惠化长传,高柳拂天”八个行书大字。<br> 院内有古井两口,古色斑驳。柳宗元到柳州后,为解决百姓吃水问题,派员勘地寻源,挖井引水,这两口石井是纪念柳宗元为民掘井而设的,是柳侯“有德于民”的见证。雨仍然在刷刷地下着,院子里也有一些穿雨衣打雨伞的游客,但大多都挤在房子里、亭廊下。 穿过中殿也是一座院落,东西两侧是碑廊,陈列碑刻数十方,时间跨越宋代至现代的七百多年,字体以能够看得懂的行书、楷书、隶书为多,也有部分草书,需要连贯上下文才能判断。其书法艺术和碑文内容均为值得观赏。只是有的石碑因年代久远,文字漫漶不清,难以辨认,颇为遗憾。西碑廊后是19尊唐代著名诗人的唐三彩陶塑像,或坐或立,神情动作栩栩如生。 碑廊尽头就是祠堂的大殿。前廊檐悬挂“福四民”的匾额,黑底金字金色边框。两边廊柱有对联为甲骨文,才疏学浅,没有辨认出来。进去门楣匾额为“芒寒色正”,出自唐朝刘禹锡《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赞颂柳宗元品行高洁正直。两侧廊柱刻有黑底金字长联:“雅健雄深,举文章,慨前进,每触艰阻,竟使逢暗舛时,怀才不遇;精毓卓绝,徵器识,正改革,方期治平,独惜远贤亲佞,有志难酬”。 大殿正中是一平台,柳宗元端坐在几案后方,仿佛是在断案。服饰与大门的雕像一样,只是这尊雕像为铜像。表情更为严肃,双眉倒竖,眉头紧锁,两腮略为凹陷,仍然为山羊胡。右臂下垂,右手抚住坐椅扶手。左手自然放在左腿上。身体左后方和前方两侧是柳宗元部将的铜像。几案前为“龙城石刻”残片陈列柜。原碑出土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碑文曰:“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出匕首;福四民,制九丑。元和十二年。柳宗元。 ”因首句为“龙城柳”而得名,据说一同出土的短剑上有与其相同的铭文,故又称“剑铭碑”。相传是柳宗元手书。柳宗元坐像的前上方有一黑底金字匾额,上书“魂归河东”几个大字,两边对联为:“空怀仁政愤写蝜蝂传,满腹经纶神著石潭文”。两边侧间的墙壁上有碑刻。包括皇甫湜的《祭柳子厚文》和刘禹锡的《为鄂州李大夫祭柳员外文》《祭柳员外文》,及《宋崇宁三年七月初封文惠侯告词》《宋高宗加封文惠昭灵侯敕》碑刻。称柳侯即源于此。 从大殿后门出去,背后还有一块石碑,是《柳州路文宣王庙碑》,碑面斑驳,字迹不清。石碑对着一个小门,对面就是柳宗元的衣冠冢。有墓碑与小门内的石碑相对。小门被栏干挡住,无法前去凭吊。大殿旁的后厢房是陈列馆,主要陈列的是柳宗元的“柳州惠政及文学成就”。陈列内容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柳州惠政,恩泽四方”。内容包括“雷塘祷雨表忠信”、“种柑植柳美环境”、“倡导文明除陋习”、“掘井取水惠民生”、“兴办州学重文教”、“废除奴俗促生产”。第二部分,“文学成就,百世流芳”。分为传记、骚赋、山水游记、诗歌几部分,也包括他“辅时及物,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最后是历代名人对柳宗元的评价。 从陈列馆出来,与东碑廊之间有一小门,沿着狭窄的胡同下几级台阶便来到一个小院,有回廊和一座正房,为“贤良祠”。房子正中是唐柳州司户参军刘蕡的坐姿铜像,他右手执笔,右手拿卷,长袍拖地。门两边的立柱上有对联:“凛凛燕山骨,悠悠柳水魂”。刘蕡性情耿直,举荐贤良方正,著文指斥宦官乱政误国,痛陈兴利除弊的办法。以至考官不敢录取,后被宦官诬陷,贬柳州司户参军。毛泽东阅读《旧唐书刘蕡传》时对他赞赏有加,并写下七绝一首:“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虽然院子狭小,祠堂也不高大,但刘蕡其人的份量却不小。自己孤陋寡闻,以前从未了解过刘蕡其人,浏览了其事迹介绍,对其为官为人敬佩有加。刘蕡举进士是柳宗元去世后8年的事,将他与柳宗元一起祭祀,大概是为了证明柳宗元后继有人吧。 贤良祠院子狭小,旁边即是出口。门外有讲堂,是柳州书院学生读书的地方。因雨水太大,没有停留。从讲堂房头转过去,走过罗池古桥就是一个小广场和“山长住房”,门楣上有黑底金字的匾额,为行书“山长住房”几个字。门两边有对联:“乐追唐虞承孔圣,勤栽桃李续柑香”,亦是黑底金字。山长房内是柳宗元生平陈列,分为长安时期、永州十年和柳州惠政等几大部分,展示了作为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的柳宗元在政治、文学上的突出贡献。其中有一组群雕尤其引人注目,即“二王八司马事件”。柳宗元等八人积极参与王叔文、王伓改革,失败后,被贬到边远州做“司马”。“司马 ”在当时就是一个闲职,这对于以“ 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的柳宗元来说,心灵受到的打击是难以想象的。” 山长房对面即为罗池。“罗池夜月”这柳州古八景之一。据明代李西涯《罗池书屋记》称,古罗池“广袤可数里,澄波汀蓄,准平而鉴照其外。”当年罗池,地处幽僻,花树掩映、碧水清澈。当明月亮高悬,倒影水面,境界空灵;池边柳下,俯仰水上皓月,成为绝美景致,深受柳宗元的喜爱,经常到此吟诗会友。去世后第三年,曾托梦给部下欧阳翼“馆我于罗池”,遂在罗池旁建庙祀之。此事经韩愈渲染,名声大噪。当时称为罗池庙,后改为“柳侯祠”。现在一池碧水,涟漪层层,岸边绿树,影随波动,只是水面要小得多。 旁边有柑香亭。当年为了纪念柳宗元在柳州种植柑树的历史事件而建,历史上曾经两次大修缮。今亭为1978年仿清乾隆年间式样重建。平面为长六角形,,立面是重檐阁亭。由十根朱红大柱子支撑。四周通达,碧瓦丹棂,脊吻飞翘,朱红牖格精细,花饰精美。与周围的桂花树互相映衬,显得雍容典雅。 正面有一副对联:“丹实垂楹,想当今栋宇重新,独留得一天明月; 绿阴满座,赖此地江山作主,要招来两袖清风。” 雨一直不停地下着,青石板俑路已经有不少积水,鞋子早已湿透,裤管也已经湿的半截。这里只是柳侯公园的一部分,因雨水太大,其它地方无法浏览,只好作罢。尽管来之前也曾做些攻略,阅读了一些柳宗元的材料,然而,这次参观还是感到非常的震撼。<br> 柳宗元被贬荒僻落后的永州长达十年,内心无比幽怨激愤。他寄情山水,却在人生的低谷中创造了文学的高峰,创作了大量诗词文章,最著名的《永州八记游记》开中国文学山水游记之先河。当他终于等来了诏书,怀着迫切的心情回到长安时,却被安排到更远更荒僻的柳州当刺史。“官虽进⽽地益远”。正如他在《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中所说:“⼗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其失落与失望可想而知。但他并未因此而沉沦,他治柳州四年,解救奴婢,破除迷信,开凿水井,种植柑树,发展经济,兴办教育。他在《岭南江行》一诗中写的:“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终因积劳成疾,病世于任上,年仅47岁。<br> 作为一名文学家,柳宗元的诗文成就在当时就已经备受同辈人的推崇。然而,被称为“柳侯”却是他去世近三百年之后的事,宋徽宗和宋高宗分别追封他为“文惠侯”和“文惠昭灵侯”。并且与柳宗元类似命运的古代文人不可胜数:才华横溢,不见用于当时,却在去世后加封公侯。我不知道这是中国文人的“幸运”还是“悲哀”。<br> 在一座城市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四年时间仅仅是短短一瞬。然而,柳宗元却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柳宗元去世后三年,柳州人筑庙祀之,虽几经修葺,历经千年而不衰,现在更是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柳侯公园、文惠路、文惠桥、思柳亭、大龙潭公园的祈雨亭碑亭等,都在表达着柳州人民对柳宗元的缅怀之情。<br> 郭沫若先生说“柳州旧有柳侯祠,有德于民民祀之”。因政治观点不同,历代学者对柳宗元的评价也有不同,但就从“有德于民”这一点上来说,柳宗元也足以垂范千年。更何况那些流传千年、“雄深雅健”(韩愈语)、“似淡而实美”(苏轼语)、“气格雄绝”(李朴语)的诗词文章呢?<br> 雨仍然在下,但我收起雨伞,迈步离开了柳侯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