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力学角度教你打太极</p><p class="ql-block">物理学力学上有☞</p><p class="ql-block">合力、惯性、力偶、螺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弹力原理、离心力原理、杠杆原理、重心原理、摩擦力原理、压力原理等等。练太极拳拳还特别要贯彻重意不重力,心静体松,巧妙地调整力学结构,科学应用力学原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合力原理应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合力也叫叠加力。它的原理也就是避开对方攻击,顺着对方的力,加上自己的力,两力作用于对方身上,是合力的应用。在太极推手中就是以小力打大力,以显示出“四两拨千斤”的效果。</p><p class="ql-block">例如,双方在推手中,对方用双手推自己胸部,自己即落胯、下沉,两手下捋按,同时转身退步,将彼前倾而跌地。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顺手牵羊的道理。又例如,自己双手推彼胸部,彼接力,后退牵羊,紧跟着得机得势即上步前推,使对方失势后跳,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顺手推舟的道理。</p><p class="ql-block">使用此原理,要注意体现“柔”、“顺”、“随”三字。柔就是柔化引动对方的重心;顺就是顺着对方的来力方向和顺势顺劲而加力;随就是彼走我应,人去我随,我始终舍己从人,跟随而去,得势而合,伺机取胜。</p><p class="ql-block">也就是沾连粘随的一种解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惯性原理应用</p><p class="ql-block">物体不受外力,不改变原有状态。物体有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的特性,这种特性在力学中叫惯性。</p><p class="ql-block">日常生活中物体惯性的例子,如人们在行驶的公交车上站立着,驾驶员突然急刹车,人们也就向前晃动,甚至发生跌仆。抛出去也有可能,这就是物体惯性的一种表现。</p><p class="ql-block">利用惯性原理是太极推手顺势借力的理论依据,应对对方的攻力,要讲究沾连粘随,不死顶硬抠,巧妙地运用惯性原理。既能减轻自己的体力消耗,又能加大力的作用,向某一方向的运动,使对方陷入被动而失去平衡。</p><p class="ql-block">例如双方在太极推手中,自己用意加力于对方身上,对方认为时机已来就用猛力抵抗,只想推我出线,我即让步松手,使对方身体受惯性作用,向前冲仆去而失去平衡;或对方用大力向我进击而来,我用掤劲接迎,他用更大力击我,我速松手,使对方向前而落空。这就是惯性原理运用的具体体现。</p><p class="ql-block">在太极推手中运用惯性可减轻疲劳,但利用别人的惯性必须冷静、沉着、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力偶原理应用</p><p class="ql-block">凡两个平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者,在力学上叫做力偶。它的直接作用能使物体旋转,使对方倾倒跌出。</p><p class="ql-block">例如,在太极推手中,当对方用右手推我左肩时,我接对方之力,向左旋腰转体使对方来力扑空,同时我身体继续旋转,用右手推其左肩给对方一个与来力相反的推力就与对方之力构成力偶,产生旋转,使对方失去平衡而倒地。</p><p class="ql-block">又例如,对方双手推我胸部,我右手向下按压对方左臂,左手上抬对方右肘,同样可将对方旋转倒地。</p><p class="ql-block">推手中的化打劲、挒劲等,都是力隅在推手中的具体运用。在使用此原理要注意:两端用力大小要相等,方向要相反,并发生于同时;两端用力必须相互错开而平行;力偶不能产生合力,但能使物体旋转;</p><p class="ql-block">出手要上下相随,步到手到,充分发挥腰腿功夫,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身劲力内外协调完整一气;五弓合一,发劲要特别注意自己下盘稳定,动作要敏捷而惊险使其突然失重而跌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应用</p><p class="ql-block">“每一个作用力总有一个与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或者说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而方向是相反的。”</p><p class="ql-block">在推手中,如我用右手轻推对方左肩外侧,引出对方左肩的反作用力,我迅速用左手推其右肩外侧,可把对方向左推出。又如我用两手后捋对方左臂,使对方产生反作用力,我迅速跟着向前挤出送劲,可把对方向后推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实际推手中应注意,一般出手总是以少力或小力为上,试探引劲,粘连黏随,不丢不顶,不肯立即用大力去推击对方,也绝对不用硬推硬进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不引起太大的反作用力作用于自身。在推击对方时,对方也会有一个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我,因此,为了避免推击对方时有可能被对方利用而造成损失,用力以小或少用力为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螺旋原理运用</p><p class="ql-block">太极拳出手就强调旋腕转膀,劲走螺旋。在练法上强调“运劲如缠丝”。缠丝运动的形象如螺旋又走弧线,好像射出的子弹有自身螺旋形旋转,又有拋物线的运动路线,螺旋劲就要有这种形象。</p><p class="ql-block">机械行业用的“千斤顶”就是根据螺旋原理制成的。螺旋原理是应用于太极推手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表现在上肢旋腕转膀,在下肢是旋踝转腿,在身躯上旋腰转脊,三者结合形成一个其跟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空间螺旋曲线。所以说太极劲不是一个平面圈,而是立体的螺旋运动。形象点比如拧毛巾的麻花劲。</p><p class="ql-block">例如,在起势中彼两手按住我两手腕,我两手转腕旋膀,劲走螺旋,使彼放手,如不放手,我螺旋向前或向后,使彼跌倒在地。又例如,在推手中,我右脚前靠足尖上跷扣住彼右脚,我膝盖贴着彼右膝,我下肢旋踝转腿,使彼跌倒在地。这是膝打,使用此原理要明白,螺旋原理用于太极推手主要的特点:一是可以稳定重心,二是可以增大力量,三是缠丝劲别很多。</p><p class="ql-block">在运动过程中都是走螺旋线或弧线,当把对方发出去是走切线中呈直线发出,而且必须专注一方,周身劲整。发劲在落点上,必须强而有力,如“以肩对腕”,“以胯对脚”就是为了使手足以肩胯为后盾并以腰轴为主宰。</p><p class="ql-block">螺旋劲的运行不可产生缺陷、凹凸、断续的缺点。只走圆形,不走直线的错误认识,太极推手是讲技击的,这就行不通了。若说因为“圆多直少”或“圆多方少”,这是比较切合实际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弹力原理运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外力作用于物体上,使其发生形变时所产生的力,就叫做弹力。弹力的大小,决定物体形变大小。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越小,弹力越小。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物体形变是有一定限度的,而弹力的方向总是跟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趋势是一致的。形态上可以借鉴弹簧,或者货车底盘的压簧。</p><p class="ql-block">如,太极推手中的“随曲就伸”“曲中求直”“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的理论,都与弹力原理相吻合。太极拳家常说,人身有五弓,也就是以脊柱为一大弓,上下四肢为四张弓。当我引入近身,得机得势时,这四张弓在脊柱大弓的带动下,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五弓一起形成一个弓,使人防不胜防,发挥了弹弓弹力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离心力原理应用</p><p class="ql-block">快速旋转的物体会产生向周围外侧的牵引力,这就是离心力。如在太极推手中,对方一手握住我右小臂,另一手握住右大臂时,比如野马分鬃,我即用倒撵猴,自己右手臂或肘顺时针或逆时针快速画几圈,使彼之力顺旋转后的离心力,将彼向圆周外侧切线抛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如在推手中,我用野马分鬃,动步由彼正面转到彼后面,抱住彼胸肋部,我快速转体旋圈,将彼顺势抛出。此原理应用要求必须顺着同一方向旋转,而不可先顺后逆或先逆后顺的画圈;不可有丝毫断续,否则离心力就得不到积累,也就无法发挥离心力的作用;运动力由旋转而最后以切线方向走去,也就是说先走圆形,最后把力送出是直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杠杆原理应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杠杆原理简单的说就是动力臂越长越省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秤砣虽小压千斤”,这里面利用的就是杠杆原理。</p><p class="ql-block">人本身就是一个活动的杠杆系统,因而在推手中,能动地造成力的支点,创造杠杆形成的条件,尽量使动力臂增长,使力集中作用于对方肢体的某一部位,造成对方局部受力的被动状态,达到打击对方旳目的。</p><p class="ql-block">如,野马分鬃,我左手按住对方右手腕,右手插入对方左腋下粘住后不使其右手臂弯曲,随即我右转腰,使彼前倾倒地。因为动力臂长,所以很省力。又如,在推手中,我用右手按住对方右手腕,左手按住对方右肘,右转腰,将彼身体前倾而失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用此原理要注意,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活杠杆系统,可以简单地分为上肢、身躯、下肢三系统。下肢系统,作为支撑体重的形式出现,因为必需要有一个支持点,才能谈得上力的作用,没有脚和腿的有力支撑,身躯、上肢的力量也就无法发挥。</p><p class="ql-block">在推手中我们常说“力从腰发”,正是杠杆用力的一种形式。因为人的重心在腰部,把动力臂的力点落在腰部,好比起重机后边的配重。无疑等于加大了杠杆力臂的作用。而比单纯的手力、臂力胜许多倍。正因为人体是一个活杠杆,如局部受力,会引起全局连锁反应,有保护自己不受损坏的本能。如果简单地使用手法,不起决定胜负作用。因此,要把意念集中对付善于使用两只手,能动地造成力的支点,使力集中作用于指、腕、肘等部位,造成对方手局部受力的被动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重心原理运用</p><p class="ql-block">由于地球的引力,事物都存在自身的重量。这是人体内部重力中心所在,人体重心的垂线在两脚围成的面积之间,也叫支持面,或者说两脚围成的面积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所以也叫支持面。从上往下的一个投影点。</p><p class="ql-block">支持面和重心是人体保持平衡的重要因素。支持面越大,人体就越容易保持稳定,也就是稳定度越大。重心越低,越靠近支持面,稳度也越大。重心垂线在支持面上的落点越靠近支持面的中心,稳度越大。</p><p class="ql-block">有时候,当重心垂线没有直接落在支撑脚上的时候,人体还需要脚底与地面之间摩擦力来保持重心垂线的稳定。这就是两腿中间那个裆,摩擦产生裆劲贯穿虚实转换。人是个活体,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而使重心下降,保持自己站得很牢,这毕竟是一个本能。</p><p class="ql-block">推手讲究周身均有虚实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手法、步法、身法各方面。人体受外力作用,重心偏离支持面的时候,通过步型调整,步法转换,使两脚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朝有利稳定重心的方向变换虚实,构成新的支撑面,或通过手法、身法、腿法来降低重心高度以稳定重心,保持自身平衡是战胜对方的防守基础。</p><p class="ql-block">在运用此重心原理要掌握二点:两脚拉开,身架就低,容易稳定,但移动速度就慢,招式变化也慢了。因此,争取一个合理的平衡为好。在推手运动中讲究周身虚实变化要分清,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应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些表现在手法、步法、身法诸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摩擦力运用</p><p class="ql-block">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摩擦力分为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种。动摩擦力,其力的大小与垂直的正压力成正比例。</p><p class="ql-block">例如,在太极推手的捋法(包括上捋、中捋、下捋),就是动摩擦力的具体运用。凡给予对方压力太大,就会形成硬拨现象,反之压力太小,又会产生打滑现象,达不到动摩擦力应用效果,所以要加强提高推手的运用摩擦力水平。也就是理解,摩擦就是用锉刀锉东西的锉劲。或者搓衣板的搓劲,起势里两手上举就包含着搓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静摩擦力,在推手时两脚踏实地面而成一定步型站立,对方推按我,仍保持静止不动,说明两脚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就叫做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总是与推力的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在推手中也能起到身体稳固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我们明白了摩擦力(包括动静摩擦力)在推手中的重要作用,还要讲究动静结合,随时抓住战机,又能出奇不意,攻其无备。在推手具体操作上,一定要贯彻好粘连黏随,不丢不顶的原则,特别是粘字,要粘得恰到好处。粘得太重,容易顶,粘得太轻易丢,没有粘字就谈不上连黏随,黏来粘随更加通俗易懂。所以说,“克敌制胜,全在用粘字”,“不谙柔化,何来用粘”。这说明要“以柔克刚”的话,在技术上,就离不开“粘”字,从而证明“粘”字是太极推手的主要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一、压力原理运用</p><p class="ql-block">力学原理中,在压力一定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根据这一原理,推手时就必须考虑着力点越小越好,其目的就是通过缩小着力点面积来增大压强而制服对方。如在推手中,一方把拳头握起让中指比其他四指突出,这样的握拳要比平常的握拳方法更好,用同样的力打出去,所获得的力的作用就会更大。也就是打点不打面。汽车里的破窗神器也是这样。</p> <p class="ql-block">力学原理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应用</p><p class="ql-block">古代修道者常言:“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拳家也用它指导练拳,这十六个字看起来很玄乎,其实它是修道和练功的一条自然规律(也称原理),化气、化神、还虚、合道,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后的目的是合道。</p><p class="ql-block">合道即合规律也,只有合道才是科学的,太极拳运动也要合道。太极拳是一种武术,离不开力学,如牛顿定律、力的合成、杠杆原理、曲线圆圈运动的切线原理等等。弄懂这些规律,并把它们应用到太极拳中去,收益颇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p><p class="ql-block">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p><p class="ql-block">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p><p class="ql-block">生活中有很多惯性现象,当汽车突然开动的时候,汽车里面的人向后倾斜,这是因为汽车已经开始前进,人的下半身随车前进,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而保持静止状态的缘故;而当汽车突然刹车的时候,汽车里面的人向前倾斜,这是因为汽车已经停止,人的下半身随车停止,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以原来速度前进的缘故。你拿根柳条做手臂屈伸,就可以看到这个形象。</p><p class="ql-block">惯性定律是修炼人体内功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的穿梭式(或叫斜四角),其过渡式是利用身体前后运动的惯性产生前后松弹劲,日积月累将使身体产生浑厚、松弹的内功。在行拳中,利用身体运动惯性修炼内功的招式经常出现。这种惯性规律在太极拳中运用起来非常之妙,对方被弹出去莫名其妙,旁人看起来好像假的。</p><p class="ql-block">首先要把自己练出一个太极球体身,意气鼓荡周身松弹,前后左右皆然,</p><p class="ql-block">第一,一句话,你的身体必须是荡得出去的,因为你的身体只有荡得出去才能产生惯性;</p><p class="ql-block">第二、与人接触时,接触点不要动,手接触,手不要动。肩接触肩不要动,而是通过内气的动荡而产生的惯性将对方击出。</p><p class="ql-block">翻开太极拳史,有人能做得出很多发劲,但说不出,他不能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他只能说是内功。是内功不错,但没有很好地用科学理论来指导太极拳实践,对于太极拳的发展、创新是没有好处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p><p class="ql-block">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p><p class="ql-block">划船时,船工划船浆给水一个作用力,同时水给浆一个反作用力,使船前行;人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同时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这都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例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牛顿第三定律在太极拳运动中也广泛应用。例如,在行拳中,脚板和脚指轻轻地给地面一个作用力,地面给脚一个相当的反作用力,这个力由脚而腿而腰而脊,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是一个人体意念力,这个意念力是人体行拳不可或缺的。我们要想正确体验这个力,就可以尝试一下,你想跳起来的前提,肢体上是一种给大地的力,跳起来就是反弹起来的过程,腿脚应该是松开的,而不是一个顶一个的推进。</p><p class="ql-block">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太极较技中应用广泛,我大松大柔,你推我腹部,毫不着力;你推我肩,毫不着力;你推我手,毫不着力,也就是不产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方拿我没办法。当对方想走或走时,我用内劲把他弹出,对方不知不觉,我这个内劲就是作用力,使对方弹出。</p><p class="ql-block">杠杆原理的应用。</p><p class="ql-block">力和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即从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力和力臂的乘积叫做力对转动轴的力矩。力对物体的转动作用取决于力矩的大小,力矩越大。力对物体的转动作用越大。力为零,力矩也为零,显然不会使物体发生转动;力不为零,只要力臂为零,力矩同样为零,物体同样不会发生转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着门轴推门,门肯定开不了;离门轴不远的地方推门,用比较大的力才能把门推开;在离门轴较远的地方推门,用比较小的力就能把门推开,这就是力杠杆原理的应用问题。</p><p class="ql-block">假设人体是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以人体脊骨及其上下延长线为转动轴,上至百会中到尾间,下及两脚中点,这条转动轴非常重要,它是以人体中枢神经为主体的转动轴,不管是内功的修炼,还是太极较技,都是起决定作用的。在这里,着重探讨一下人体如何运用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理论来指导太极较技。</p><p class="ql-block">从夹脊到肩、到臂、到手都是不同长度的力臂,假如夹脊到肩0.2米,到手1米。推手中,甲用5公斤力推乙的肩,或用1公斤力推乙的手,其效果如何呢?前者力矩=0.2x5=1牛米,后者力矩=l xl=1牛米,也就是说甲用1公斤力推乙方的手,其力矩等于用5公斤的力推乙方的肩,何等的省力,这不相当于四两拨千斤的道理吗?这些情况在太极较技中是常见之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力的合成的应用</p><p class="ql-block">平形四边形法则规律:用两个共力点F1 和F2 的线段力邻边作平形四边形,那么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根据平形四边形作图,可以看出这样的规律:力F1 和F2 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随着F1 和F2 之间的夹角而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力F1 和F2 夹角等于O 时,力F1 和F2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同,F=F1 +F2 ,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p><p class="ql-block">当夹角等于180°时,力F1 和F2 在同一条直线上但方向相反,F=F1-F2 ,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p><p class="ql-block">平形四边形法则这两个规律在太极较技中太有实用价值了。我们要尽量避免第二个规律,因为如果甲乙两个力成180°的话,这两个人就是顶牛就是力大胜力小,这不是太极拳所要求的。我们学会和运用的是第一个规律,这个规律符合太极阴阳学说,甲来100公斤力时,处理办法有两个:</p><p class="ql-block">乙顺甲来力加10公斤力,F1 +F2 =110 公斤,使甲倾跌;</p><p class="ql-block">乙不给甲着力点,使甲落空而回走,假使甲抽回100公斤力,乙顺甲抽身方向加10公斤力F=F1 +F2 =110公斤,甲即跌出。</p><p class="ql-block">这才是太极拳以小力胜大力,四两拨千斤的核心理论。</p><p class="ql-block">曲线圆周运动的应用</p><p class="ql-block">曲线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在砂轮上磨刀,可见到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运动员掷链球时,链球在运动员的牵引下做曲线圆周运动,一旦运动员放手,链球即沿着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这些都是曲线圆周运动的规律。</p><p class="ql-block">曲线圆周运动的切线规律对太极拳运动尤为重要,曲线圆周运动是太极拳运动的基本功夫。</p><p class="ql-block">首先,行拳时,人体始终保持圆周运动,前后、左右、上下皆然,人的动作带动的气场就是一个大气球。这个大气球随人的动力而旋转、翻滚,久而久之,内功自然出来。</p><p class="ql-block">其次,曲线圆周运动对于太极较技也很常用。例如,对方抓住我两只手推我,右手重,我的气球往右切(即往右转),左手重,往左切,对方向上,我向上切,对方向下,我向下切。总之,我的身体各个方向都可以切出,使对方站不住脚,甚至跌出,这是对方推我的情况。我也可以用圆周运动主动切对方,对方抓住我的两只手,对方左虚,我切其左,右虚我切其右,对方很容易跌出。可以在退步跨虎与转身摆莲里体验。</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奥秘——杠杆力不仅仅是为了省力。</p><p class="ql-block">生活中为了事半功倍,可以理解成干了较少的工作,却取得了数倍的成绩,这是省力杠杆;省立杠杆的动力臂与距离加长产生的收获,其实就是我们先努力了再成功的一种形式。</p><p class="ql-block">而费力杠杆是否还可以理解成,为了克服距离的障碍,而乘坐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人并没有多大移动,却达到了目的地,采用的是费力杠杆而达到实际上的省力,形成事半功倍的功效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p><p class="ql-block">所以杠杆力学,给我们的启示,重要的不仅仅是省力,同时改变和费力同样重要。</p><p class="ql-block">就如同太极拳,一般的练拳者,只知道或者只偏重省力杠杆的练习,这样要练就,较高的太极拳功夫,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个即重视省力,更重视微动的费力,才是太极拳习练者更应该加以重视和研究的。肘胯腰肩膝踝骨等关节通过微动,产生的劲力,力臂比力矩短,费力却省了距离形成的费时,使各节点力量能够更快速到达目标,这正是费力杠杆的技击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各个节点能够同时在杠杆力的作用力下,高效完成技击动作,不能离开各个节点以正确的弧线运动,最终省力、费力、等臂、变形杠杆,每一个节点都同时形成最速曲线的状态,就是最佳最高效技击状态。如果各个节点的运动各行其道,或不能形成最速曲线,即使单个或几个节点能够完成杠杆力的做功,也不可能达到太极拳要求的理想合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极拳以杠杆力学原理在职场中应用,具有很现实的作用。如果想在处于被动或劣势时化解矛盾或扭转局面,为日后化解矛盾和争取有利态势埋下伏笔,不妨应用杠杆力学在太极拳中的妙用。省力杠杆大家都明白,就是用很小的力,利用一个支点,把很大的重物移动,生活中比如吃小亏占大便宜等等,就不展开说了,着重说一说费力杠杆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腰劲拧,肋骨掤。手臂似弓,左右开轮。云手练好了,丹田也在旋动。丹田不是器官,丹田是众力汇集的点。虚裆坠盆,缩丹劲与重心接近。东西要练下去,东西是什么,就是你的势。每一动,必需松沉,早晚有一天,你能体认重力势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话讲,顺则透,速则穿。有人打拳,形特别顺,为什么呢,他把大小关节,都练活了。速度的前提是,神意快。脑子一闪,胯就蹬上劲了。松沉为了形顺。顺生变化,逆憋气血。憋粗肌肉,骨力硬填,都有违生理。劲要想透,就得放长。长劲,不是长在手上,而是长在脊柱。</p><p class="ql-block">中线长,才是真长。手臂延展性长,这是好的,但并不绝对。有些高手,脊柱松通,裆劲深。你手臂长,虽盖他一头,但压不住他,他轴力通,稍微一拧腰,就把你拨偏了。</p><p class="ql-block">杠杠也是轴力,无论支点在哪,脊柱腰腿,一轴支撑,换胯布重,两轴互换。</p><p class="ql-block">用手臂打拳,就是费力杠杆。</p><p class="ql-block">用轴打拳,脊柱练成动力臂,就是省力杠杆。</p><p class="ql-block">脊柱就是背后这条龙,裆下有匹马。大腿骨里裹,股骨头内旋,转子骨后开。胯开得好,承接压力时,动平衡不受影响。你找个人,按你双臂,你接住他劲,但还能照旧打拳。胯若开得好,他即使按着你,你依旧打拳,重心并不受影响。胯没练开,重心犯死,一旦受到外力,裆劲过不去,人就僵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掖胯,就是后撑胯。后撑胯,牵拉股骨头韧带,髋臼空间增大,下沉时,胯能接住自重。功夫深的人,转子骨特别结实。顶胯是什么,再找个人,你站个丁八步,他用拳头,顶住你一侧的髋。你迈腿前进,他挡不住你,体会这个劲。</p><p class="ql-block">换胯,先练二胯交错。一个掖进,一个旋出,好似火车铁轨,胯似车轮,在轨道上滚动。很关键一个事儿,打拳时,动力来自胯劲。胯劲统领下盘,你是蹬腿,还是主动蹬胯,这绝对两码事。东西沉下去,落到胯上,先有个重力沉坠,这叫落胯。大转子先启动,能将自重顶起来,这是蹬胯。</p><p class="ql-block">用胯打拳,驾驭骨盆。骨盆托着自重,上要轻,下要沉,好似舟渡江。打太极拳,运动强度,最大的是胯,这就对了。手掌怎么转,胯轴就怎么转,胯比手还灵活。换句话说,掌力就是胯劲。招在手上变化,劲却来自活胯,这就厉害了。胯劲不动,则手臂不动。胯稍微一动,遍体小旋小圆,节节螺旋,运到掌上。奔这个路子去修,用胯打拳,功夫会越来越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