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样的油炒豆 <p class="ql-block"> 她偷偷告诉我,小时候每到夏末傍晚,蔷薇花盛开的地方,就会捉到很多的“油炒豆”,用油炸一下,香喷喷的,酥脆可口。</p><p class="ql-block"> 她讲的很带劲儿,可越是手舞足蹈地比划吧,我心里的疑惑就越是通过瞪大的眼睛透露出来。我睁大眼睛仔细地听着,好奇心痒酥酥的。她所描述的那种“油炒豆”,有着大大的肚皮,黄色的甲壳虫,围着蔷薇花丛“嗡嗡嗡”地飞。有时候撞在窗玻璃上会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咔哒”声。</p><p class="ql-block"> 我脑海中搜索良久,所谓的“蔷薇花丛”我一定是见过的,只不过叫法不一样。我们应该叫“倒钩刺”。开雪白雪白的小花,田埂边、山洼里到处都有,属于多年生灌木。每到仲夏时节,一朵蔷薇花绽开,其他枝条上的会在一两天内就齐刷刷的开放,就像事先约好了似的,满树都是,有点类似于白蘑菇,“盈盈玉蕊如裁。更风细,清香暗来”,好看极了!</p> <p class="ql-block"> 只是我实在想不起来有蚕豆粒那么大的,并且可以煎炸了吃的一种会飞的昆虫。也许只是叫法不同的缘故。比如说我们当地人叫蜻蜓为“丁丁猫”,把“独定子”叫做“蜈蚣七”。</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生长在大山深处,吃过的野味不下百种,有植物嫩茎,如蔷薇花的芽、松树的嫩芽、“刺老包”、山油菜、花椒树嫩芽……尤其令人难忘的是一种叫做“叶下花”的木本植物,它的每一片叶子的背面都开一朵小白花,可爱极了。</p><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芬芳尽,山上野花始盛开。我们知道哪座山头有蘑菇,哪条山洼里有野菜。暮春时节,高海拔地区的“叶下花”才姗姗来迟,长出嫩绿肥厚的叶片。我们一群放羊娃就相约着带点儿油盐、辣椒,铁皮饭盒,光明正大地以放羊为理由,不管走多远都要前往高山深涧,去寻觅那最最珍奇的野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吃过的昆虫也有很多。有种长在马尾松树干里的白色虫子,有拇指大小,尾巴就像我们舀水喝的瓢,我们就叫它“瓢儿虫”。父亲砍柴的时候,遇到那种被大风刮倒后,经历一个夏季,被雨浸泡过的松树。树干上有洞,洞口有些很显眼的白色木头碎屑,那么这根木头就会有“瓢儿虫”。砍柴时就注意把那虫子掏出来,把它放在炭火上烤,会冒出一阵白烟,等到烤成焦黄的时候,油光可鉴,馋得人口水直流!</p><p class="ql-block"> 还有山上的野生蜜蜂,如果是秋末,蜂巢里面有满满的小蜜蜂,白生生的,每个洞口拉出来一条,一会儿就能弄一大碗,放点油随便炒一下,又嫩又香,那样的美味佳肴世上难找。</p> <p class="ql-block"> 但是吃“蜂儿”有两个风险,有的人全身起疙瘩,奇痒难忍,我们当地人称之为“蜂疸”,严重的会窒息而亡。再一个是,头朝外的是马蜂或其它蜂种,不能吃,据说有毒。</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长得像黑蚂蚁的虫子,那是金沙江沿岸的人喜欢吃的。中秋节过后,一场接一场的秋雨绵绵不绝,雨过天晴,你外出走走,田埂上,大路边会出现一个洞,洞口源源不断地爬出来一些灰色的、长着翅膀的,类似于黑蚂蚁的虫子。它们一旦爬出洞口就会飞向天空。老百姓就地蹲下,手忙脚乱地抓虫子往嘴里送。没错!这种虫子可以生吃,也可以油炸。</p><p class="ql-block"> 我这个人对山乡田野那算是“百事通先生”,有哪些虫子是我没见过的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