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雾山之行(三)雨中光雾山

长安布衣

<p class="ql-block">7月3日,从早五点许,便下起了大雨。从我们所参加的候鸟旅行团下榻的心泊酒家向远山望去,整个云雾山景区笼罩在一片云山雾海之中,从当地气象预报看来,今天光雾山之行,恐怕是要在雨中度过了。</p> <p class="ql-block">雨下归下,我们69中68届老玩童的一行八人,还是正常随团参加这次的重点行程一一光雾山之行。</p> <p class="ql-block">从我们下榻的酒店到光雾山景区还有十几公里路,我们便随团一起乘大巴来到了光雾山景区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此时,想起唐代诗人的一首诗:“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此时此刻,体验一下雨中游巴山光雾山,兴许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和米仓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所在地比较起来,这光雾山游客服务中心所在地显然规模要大的多,一打听,原来这米仓山游客服务中心,只是一个小山村,而光雾山游客服务中心却是当地镇政府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入口处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光雾山是一方神奇秀丽的自然山水。它以秀丽奇特的群峰为代表,苍翠茂密的森林植被为基调,集秀峰怪石、峭壁幽谷、溪流瀑潭、原始山林为一体,可集中概括为“峰奇”、“石怪”、“谷幽”、“水秀”、“山绿”五绝。光雾山风景名胜区有桃园、大坝、大江口、神门、小巫峡五大景区,主要景观360多处。</p><p class="ql-block">景区内景色秀丽,步移景换,奇峰林立,沟壕纵横,谷幽峡,瀑布珠连,古木参天,红叶千里。著名诗人高平有诗称赞:“九寨看水,光雾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p> <p class="ql-block">光雾山之行的第一个景点到了,这里便是太极天坑。太极天坑河道弧形弯曲,四围绝壁环绕,从空中俯视,山体与河流构成一幅典型的山水太极画卷,故名太极天坑。此天坑,并不是指喀斯特意义上的天坑,它是河流侧蚀作用伴随崩塌作用形成。山水太极造奇观,锅墙天眼山水间,水绕群山山抱水,山生奇蜂峰秀山。</p> <p class="ql-block">这里峡谷的形成与岩性、地质构造、水动力、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等综合因素密切相关。光雾山桃园地区岩石以碳酸盐岩为主,构造裂隙极为发育,丰富的地表水沿着岩石内构造软弱带冲刷、溶蚀和下切,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隘谷、嶂谷等峡谷流水侵蚀地貌。喜山运动以来,米仓山地区地壳强烈抬升,河床基准侵蚀面不断下降,河流下切速度加快,河谷就越来越深、越窄,从而形成了光雾山桃园地区焦家河、寒溪河等岩溶大峡谷。在峡谷形成过程中,岩石易沿垂直裂隙发生崩塌,从而形成秀丽、壮观的峡谷、绝壁组合景观。</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太极太坑后,乘大巴继续前行,这里是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二站:感灵寺。感灵寺意为:天人感应、心诚则灵。这里是一块造化神奇、奥秘之地,大自然巧夺天工,在对面的岩壁上,一块凹陷的岩壁里面一尊雕像侧身而坐,头戴玉冠,抄手于怀,人们称这尊天然形成的雕像为“送福观音”。</p> <p class="ql-block">这尊天然形成的观音像,其实也是一块钟乳石,不过现在仍在生长,因为上面岩壁上经常有溶解石灰石的水流下来。这尊观音坐于一个圆形的石窟中,在天气、阳光等自然因素都恰到好处的时候,头顶园弧形的岩壁上还会出现一道道光环。再顺着右边岩壁向上看,山顶岩壁上有一尊大佛头像,五官端正,俯视着周围苍生,这叫:左拜观音右拜佛。</p> <p class="ql-block">感灵寺于2004年恢复建成,这个地方说她神奇还真是神奇,在建设这座寺庙的时候,所有的柱基一直挖到5米多深,里面全是金黄色的泥土,不但土质结构紧密,而且泥土中还散发出香气。</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光雾山景区碑沟口,这里两山夹持,在濛濛细雨中,尤显雄奇峻峭。</p> <p class="ql-block">由于今天有雨,山中游客很少,只有我们候鸟旅行社数十人,在濛濛细雨中,光雾山显得非常空旷、清静,只有这蒸腾的烟雾,使得山中好似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这儿是我们这次游览的最后一站了,从这里上去便是米仓古道了,这米仓古道横贯景区南北,是古代中原到巴蜀的要道,韩信夜走韩溪河、张鲁屯兵汉王台、诸葛亮秣马厉兵牟阳城等遗迹依稀可见,巴山游击队凭借林海天险与敌人斗争长达五年之久,演绎出许多悲壮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光雾山景区很大,真正要游览的地方很多,但由于我们一行大多属古稀老人,况且又在雨中,恐体力不支,未敢尽兴,是为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