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萧红,穿透纸背的光亮》</p><p class="ql-block"> 黄磊 </p><p class="ql-block"> 上海,连日来的梅雨天确实的惹了人了,三三两两的雨落了风又起了,再稍稍的过一个时辰,便又是风起了雨又落了,但其先后顺序无论如何的颠倒,人们的浑身上下整日的粘粘糊糊的,平地里的一个梅雨季节也未见三尺晴朗的天空。如此不痛快的梅雨像断了线似的,滴滴答答的飘洒不停,就如本地人一时也难以忍受,又生出一些埋怨的话了:乌苏天,佬喉势!此语虽为一句玩笑,或也真的是显得无奈。然而,对于喜欢读书的人们倒也无妨,一般天气的冷暖变化是不会影响他们的心情的。而我确也守了一个清静,于这个低温湿润的体感气候里手握着寂寞,开启小小的鸿运扇,随意的沏上一壶茶,寻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来,手持一本藏有思想的书,静谧的思考一番。就如连连的几日觉得有些的无趣,便登上了书房中书柜的最高处,取出并反复的通读萧红的《 天空的点缀》、《小城三月》和《生死场》等三部文学著作。过去,她的文学著作中有的作品我是读过的,比如《天空的点缀》中的部分散文我曾读过许多遍,但近日再次阅读,体会和认识却是有了些许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生死场》这是我第一次阅读的一部书。</p><p class="ql-block"> 并无刻意的回过头来,再望一望,似乎人的一生也没有比读书更为惬意的生活了。</p><p class="ql-block"> 鲁迅曾毫无吝啬的给予萧红的文学作品极高的评价。鲁迅说:“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鲁迅还将萧红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萧红的文学成就和才华,无可厚非的得到了鲁迅的高度认可和赞赏。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文学领域的重要人物,被誉为“文学洛神”。她的文学作品涉及的面比较宽,多以散文、小说、传记和回忆等作品为主,集中反映了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的激烈对撞,作品采用辛辣、讽刺、隐喻甚至直接批判的方式,揭露社会生活中的诟病以及阶级对抗等深层次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中用文学的方式激发人性,鼓舞人、教育人以达到民族的觉醒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鼓动作用。《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等文集,展现了她的文学才华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通过这些作品对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和叙述,反映萧红对过往记忆中的坎坷、寂寞、荒凉的一生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生死场》,萧红文学创作中的成名作。这部文学作品在上世纪30年代轰动一时,尤其在揭露当时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以及用文学的方式举起民族抗日的大旗,在全国的文学艺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p> <p class="ql-block"> 《生死场》这部中篇小说我连续看了两遍,小说中描写的人物的悲惨世界和命运多舛,以及小说结构的独特性和叙述方式的独创性,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连日来,翻过梅雨绵绵的白昼,就是临了漆黑的深夜也是久久的不能入睡。作品描绘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所发生的连环悲剧,通过讲述农民们的渐渐的觉醒与反抗,展现了在日寇残酷压迫下的社会的畸形现象,同时揭示了东北农民在生死线上的挣扎与抗争,还有描述了底层社会中的一些女人,在男权世界里的卑微无助和死亡前途。作品在开篇讲到饱受剥削压榨的主人公二里半和他的妻子麻面婆,没有人的尊严和幸福可言,尤其是他的妻子麻面婆自嫁人之后活着就不像个人了,她的存在和语言的表达“就像猪说话一样”。作品进一步的描写道:“麻面婆的性情不会抱怨。她一遇到不快时,或是丈夫骂了她,或是邻人与她拌嘴,就连小孩子们扰烦她时,她都是像一摊蜡消融下来。她的性情不好反抗,不好争斗,她的心像永远贮藏着悲哀似的,她的心永远像一块衰弱的白棉。”作者笔下描写的东北畸形的社会中,面临的生死考验和荒谬异样的社会家庭,不只是二里半和麻面婆这一对家庭,还有王婆与赵三的家庭和金枝的家庭等,这些生活在暗无天日的铁蹄社会中的男女,像牛马一样地任人宰割,他们的子女饱受非人社会的摧残,生无温暖,病无医治,终极的是与他们的父母一样的死亡的来临。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就是死了也不得安宁,只是随便地用草捆绑起来,扔到乱坟岗任野狗撕扯。在暗无天日的社会中,“坟场是死的城郭,没有花香,没有虫呜,即使有花,即使有虫,那都是唱奏着别离歌,陪伴着说不尽的死者永远的寂寞。”糊糊涂涂地生,扼腕悲惨的死去就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生死场》这部文学著作自始至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交代十分的清晰明了。鲁迅在《萧红作<生死场>序》中对萧红的小说《生死场》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于叙事和写景的胜于人物描写的略图,而且通过萧红细致和越轨的笔致,展现了北方人民的坚韧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早晨了,雨还没有落下。冬天一道长虹起来;感到湿的气味的云掠过人头,东边高粱头上,太阳走在云后,那过于艳明,像红色的水晶,像红色的梦,远看高粱和小树林一般森严着;村家在早晨趁着气候的凉爽,各自在田间忙。”萧红的笔触十分的细腻,尤其是观察事物又是相当的认真,描写事物和遣词造句准确得当,鲁迅在《生死场》的序文中进一步的写道:“现在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四日的夜里,我在灯下再看完了《生死场》,周围像死一般寂静,听惯邻人的谈话声没有了,食物的叫卖声也没有了,不过偶尔有远远的几声犬吠。”鲁迅的笔触所到之处言简意赅,字字句句总是触及到社会的灵魂。当然,鲁迅对萧红的文艺作品不仅给予了很高的热情,更在于对萧红的文艺作品给予了莫大的希望。在那种异常的社会活动当中,如何的发表一部带有对旧社会强烈批判的檄文,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萧红是左翼作家联盟的青年作家,她的作品也得到了左翼作家联盟和鲁迅的极力推崇,中篇小说《生死场》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横空出世,从而一举奠定了萧红在民国文坛的文学地位。</p><p class="ql-block"> 萧红,立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桥头堡,紧紧握住投向腐朽社会的那一支笔,恰如穿透历史纸背的一束光亮,划破愚昧苍白的天空,挥洒心底革命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 读书,读到畅快之处是会一语难表的。我不知道旁人是如何读书的,而我每每遇到一部好的作品,舍不得一口气读完的,常常会情不自禁的赞誉:“好书,好书!”对于我来讲,好的书有时读到畅快的时候,便会傻傻的捏住读见的这一页写满了文字的纸,反反复复的拽住不放,总想读到藏在字里行间背后的光辉。还有的时候,读到忘情之处又会强迫自己放下眼前这本喜爱的书,静一静,思索一番,回过头来再读一遍。这种奇怪的读书的方法显得有些可笑。但是,确实使我真正的体会和感觉到了读书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便是一部好书,是一部拿起来便不愿意放下的书。也是一部读起来令人喘不过气来的书。</p> <p class="ql-block"> 《生死场》进一步的写道:</p><p class="ql-block"> 日本人来了。</p><p class="ql-block"> 出了村子不远的地方,“乱坟岗子,死尸狼藉在那里。无人掩埋,野狗活跃在尸群里。”</p><p class="ql-block"> “太阳血一般昏红;从早至暮蚊虫混同着蒙雾充满天空。高粱,玉米和一切菜类被人丢弃在田圃,每个家庭是病的家庭。是将绝灭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开始大面积的流行传染病。</p><p class="ql-block"> 萧红并不知道哈尔滨驻扎着一支日本的所谓的给水部队,它就是臭名昭著的七三一部队。</p><p class="ql-block"> “‘老鬼子’向那个‘小鬼子’说话,嘴上的白囊一动一动的。管子,药瓶和亮刀从提包倾出,赵三去井边提一壶冷水。那个‘鬼子’开始擦他通孔的玻璃管。”“平儿被停在窗前的一块板上,用白布给他蒙住眼睛。隔院的人们都来看着,因为要晓得‘鬼子’怎样治病,鬼子治病究竟怎样可怕。”“玻璃管从肚脐一寸的地方插下,……看起来鬼子像修理一架机器。……”</p><p class="ql-block"> “李家的全家死了!”“城里派人来验查,有病象的都用车子拉进城去,……”</p><p class="ql-block"> 十年之后,“全村寂静下来,只有日本旗子在山冈临时军营前,振荡地响着。”</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的大地上逐渐的涌动着革命的暗流。书中进一步的向读者交代,平儿的爹爹说道:“你们年轻人应该有些胆量。这不是叫人死吗?亡国了!麦地不能种了,鸡犬也要死净。”</p><p class="ql-block"> “赵三扩大开胸膛,他呼吸田间透明的空气。他不愿意走了,……。因为他想起往日自己的麦田而今丧尽在炮火下,在日本兵的足下必定不能够再长起来,……。”</p><p class="ql-block"> 东北的大地上逐渐的燃烧起熊熊的革命烈火。</p><p class="ql-block"> 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有血性的文人便担起历史的责任。萧红勇敢的拿起手中的笔,她以满腔的家国情怀和独到的观察力,体察了农民悲惨的生活,看到了那些固守在故乡的劳动者的悲惨境遇、过往及自身带给他们的双重枷锁,由此引发了她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索。在中篇小说《生死场》里,她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因此,《生死场》在几番波折之后得以发表,虽极不容易,但符合时代的要求,呼唤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抒发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坚定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上海,热哄哄、湿答答的梅雨天仍然没有过去,人们依然穿行于细雨沥沥之中,渐渐的走向远方。</p><p class="ql-block"> 著名作家臧克家曾经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藏克家是一个极其浪漫的人,他还是一个极富有思想的爱国诗人。因此,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对于人生价值的极富哲理的深刻理解,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个人。那些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没有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即使看起来他们还活着,其实已经死了;而那些虽然已经死亡的,且对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他们的思想、精神或行为仍然影响着我们,左右着世界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萧红就是这样一个有益的人。她以力透纸背的力量发出那一束耀眼的光亮。</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3日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