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四天:神农架天生桥</b></p> <p class="ql-block"> 6月29日,出游第四天,前往神农架游玩。因压缩了时间又不减少景点,故接下来的行程就得早出晚归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一日,提早用餐,早上6点半便出发,从恩施女儿城到神农架林区约450公里,还得进一趟硒港购物店耽搁近两小时。再驱车五个小时,于下午1点半途经巴东午餐。</p> <p class="ql-block"> 餐馆门口的景色也相当宜人,顾不上用餐先去拾景了。</p> <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似乎已置身于风景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p> <p class="ql-block"> 餐后,过巴东长江大桥,又行驶了三个小时抵达神农架林区,进入天生桥景区已下午5点。</p> <p class="ql-block"> 景区门口这张图片上的景点,将是我们此行后半程神农架的六个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天生桥景区,位于神农架老君山下,海拔1800米。这里经过亿万年水流侵蚀,形成了一个天生穿洞,山泉穿洞而下,故名“天生桥”。</p> <p class="ql-block"> 拾级而上,20平方公里的景区,沟谷深切,天桥飞渡,是一个集奇洞、奇桥、奇瀑、奇潭,溯溪、速降等户外运动一体的生态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 从岩石上流下的飞瀑,急奔而下,如花飞溅,如鼓似笋,交融两岸的鸟语声,宛如一部峡谷奏鸣曲。</p> <p class="ql-block"> 虽然进入景区时间晚了点,但游客也相应少了,观景拍照倒也自由自在。</p> <p class="ql-block"> 走一走财路,挑一挑财担,瞧一路风景,大家玩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挑起88.8斤的财担,看似还很轻松。</p> <p class="ql-block"> 挑战168斤重担,好像有点费劲了。</p> <p class="ql-block"> 羊潭,据说在没有受到惊扰的时候,会有成群结队的野山羊及其它动物到羊潭喝水或小憩,因而得名“羊潭”。</p> <p class="ql-block"> 明月潭,是源自原始森林老君山的溪水,在此处形成一深潭。“清风明月伴老君”的传说,使得这个潭被命名为“明月潭”。</p> <p class="ql-block"> 走着观着掉队了,干脆歇一歇脚。</p> <p class="ql-block"> 叫住了同伴,是不是想尝尝巴魂酒是啥味道啊!</p> <p class="ql-block"> 景区里差不多就剩我俩了,尽情摆拍。</p> <p class="ql-block"> 此处游玩了一个多小时。晚餐后入住神农架木鱼镇酒店,这里连住了两晚。</p> <p class="ql-block"> 这一日,坐车为主,没想到从恩施到神农架车程需八、九个小时,近傍晚才打卡了一个景点。不过从视频中可见,这群平均年龄达72岁的老玩童们玩得还是挺嗨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五天(上午):神农坛、神农顶</b></p> <p class="ql-block"> 6月30日,出游第五天,因前一日计划中的两个景点只游玩了一个,这一日得补上,故又一早6点半出发,等7点开门便进入了神农坛景区。</p> <p class="ql-block"> 神农坛风景区,位于神农架林区木鱼镇南部209国道旁。它以神农文化为内涵,通过万年神农、千年杉王等元素,展示了神农始祖的业绩与功德,突出了寻根祭祖的主题。同时展示了珍稀古老的自然孑遗树种及科研成果。</p> <p class="ql-block"> 景区由神农祭坛、千年杉王、古老植物园、本草园、节气园等旅游功能区组成。</p> <p class="ql-block"> 其中神农祭坛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祭祀炎帝神农氏的祭坛,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祭坛内的神农塑像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双目微闭,似乎在洞察世间万物。</p> <p class="ql-block"> 神农坛景区包括地坛和天坛,地坛到天坛需要通过243个台阶,这些台阶每级都是九的倍数,体现了九五至尊的象征意义。地坛的造型象征天圆地方,庄严肃穆,每年农历4月26日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p> <p class="ql-block"> 趁游客不多时,走了243个台阶,上到天坛。</p> <p class="ql-block"> 天坛上的这座巨型神农牛首人身雕像,高达21米,宽35米,数字相加56,象征着中华56个民族紧密团结,欣欣向荣。</p> <p class="ql-block"> 站立天坛,回首看整个景区,青山环抱,美丽而幽静。</p> <p class="ql-block"> 两个高10米的图腾柱分别立于祭坛的两侧,柱上的大小牛首寓意牛首人身的神农氏,子孙后代繁衍昌盛。</p> <p class="ql-block"> 千年杉王,小当阳的千年古树铁坚杉,是神农架茫茫林海中最为苍劲挺拔的一株杉树。这棵树龄1200多年的铁坚杉,被当地奉为神树。导游让我们绕树走了三圈。</p> <p class="ql-block"> 这株铁坚杉,巍峨挺拔,昂首云天,枝繁叶茂,葱茏劲秀。</p> <p class="ql-block"> 杉王主干坚似青铜,叩之铮铮有声,树身苔迹斑驳,像古青铜器上的翠锈,凝聚着岁月的风霜。</p> <p class="ql-block"> 古杉如擎天一柱,轧枝蟋云,展目逶迤群峰,俯瞰幽谷山涧。</p> <p class="ql-block"> 杜甫名句:“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是它最好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上午八点多,当游客陆续进入时,我们准备离去。</p> <p class="ql-block"> 走在阶梯上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赶早的好处显而易见。</p> <p class="ql-block"> 此处游玩了一个半小时,然后半小时车程到达神农顶风景区,在游客中心换乘景区大巴游览。</p> <p class="ql-block"> 神农顶风景区,位于神农架西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内,以其原始而完好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和植被种类而闻名。景区总面积约为883.6平方公里,拥有“华中屋脊”之称。</p> <p class="ql-block"> 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6.2米,被誉为“华中第一峰”。主要景点有:华中第一峰―神农顶、金丝猴活动区―金猴岭原始森林、“野人”梦苑、神农第一景―风景垭石林、野人寻踪地―板壁岩石林、猴子石、太子垭、保护区了望塔等。</p> <p class="ql-block"> 景区大巴一共停靠三站下车游览,分别为神农谷、瞭望塔和板壁岩三个景点。约上午10点到达第一站神农谷。</p> <p class="ql-block"> 神农谷,原名风景垭,位于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神农顶风景区内。由于风景奇秀,它曾被称为“风景垭”,后更名为“神农谷”。神农谷的海拔高度超过2800米,经常被云雾遮掩,形成了宛若仙境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神农谷地处神农架南北气流过往通道,气象瞬息万变。谷口下临深涧,石林丛生,如柱似笋,云雾变幻莫测,鬼斧神工,叹为观止。燕山运动后,随着神农架地势的不断抬升,断层的软弱部位不断发生深切作用,形成了深达千米的峡谷,经过千万年的风化溶蚀,终成如今眼中奇云叠谷的壮美奇观,被誉为“神农第一景”。</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神农谷的生态木质栈道全长4.4公里,依山就势,蜿蜒曲折。从谷顶沿台阶下行到谷底,再拾级而上至谷顶,全程8000多级台阶,不走回头路。普通人需要3小时左右,老年人可能需要4小时,而户外驴友只需2小时就能完全征服这片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 因此,欣赏神农谷风光需要时间和体力,我们好像都不具备,就站在垭口和所谓的云端,俯瞰连绵的山脉和云雾缭绕的峰顶,美景也尽收了眼底。</p> <p class="ql-block"> 这一站只给了半小时游览时间,去赶景区大巴时,瞧着对岸景色也不错,匆匆拍了两张。</p> <p class="ql-block"> 随后前往第二站瞭望塔。</p> <p class="ql-block"> 瞭望塔,位于2997.9米的望农亭上,塔高40米,属于防林护火、检测森林病虫害的配套设施,在开展生态旅游之后兼作为一个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瞭望塔是海拔最高的一个景点,在塔上,可以从多角度欣赏神农架的自然美景。</p> <p class="ql-block"> 远瞧瞭望塔上游客不少,也懒得登高望远了,就在塔下四周观景。</p> <p class="ql-block"> 阴峪河大峡谷,是华中地区切割最深的峡谷之一,也是神农架保护区核心地带。始于神农顶瞭望塔下的白水漂,止于房县交界的九道水,峡谷全长59公里,谷底最深海拔600米,而高峰接近3000米。作为神农架保存最为完整的原生态原始森林,峡谷两旁绝壁千丈,古树倒悬;峡谷中林深树密,藤萝密布,瀑鸣潭幽,云雾缭绕。沿岸为原始森林区,曾在此发现大片珙桐林和野生枇杷林及金丝猴栖息地,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因这一带人迹罕至,1999年、2000年两批外地游客曾在阴峪河源头地白水漂一带目击过“野人”,几代人的科考确定“野人”最可能在此出没。由于阴峪河峡谷太深,河中套河、峡中套峡,一般人很难窥其全貌。我们也只是走过路过瞄了一哏。</p> <p class="ql-block"> 神农顶峰上不了,就以此石碑和远处的山顶为背景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这一站也只给了半小时游览时间,随后再坐景区大巴前往第三站板壁岩。</p> <p class="ql-block"> 板壁岩,位于神农顶风景区内,因满山石林峭似板壁,故名“板壁岩”。</p> <p class="ql-block"> 板壁岩拥有雄奇的石林景观和秀美的亚高山自然风光,步道两旁,竹林苍翠,杜鹃摇红,草甸如绒,峭似板壁的嵯峨怪石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 板壁岩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是坚实的天然屏障,成了“野人的出没地”而名闻遐迩。</p> <p class="ql-block"> 此处多次发现野人的毛发、粪便、脚印、竹窝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备受关注,</span>经鉴定它是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p> <p class="ql-block"> 寻踪石林,能感知神农架的神奇和神秘。</p> <p class="ql-block"> 箭竹林间,时见奇岩怪石突兀而起,或肖人状物,或似禽似兽,如:象形奇石金鸡报晓、雏凤待哺、生命之根……无不维妙维肖,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石林,是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一种类型。碳酸盐岩因溶蚀、风化作用而形成高度大于5米的各种形态的柱体,它们常常聚集成群,或连体丛生,远望如林,故称“石林”。</p> <p class="ql-block"> 这片石林高峻挺拔,造型奇特,在箭竹和高山草甸的衬托下,犹如天然的石雕艺术园。它是白云岩岩层在地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再加上冰劈、风蚀、崩塌等作用逐步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 飞来石,巨岩上部“趴着”一倾斜的石块,犹如天外来客凌空降落,故有人称之为“飞来石”。此石块看似随时会滑落,摩擦作用令上部石块与下部岩层达到稳定平衡,虽若即若离,但却能泰然处之。石头居然也会平衡术。</p> <p class="ql-block"> 金鸡报晓,此岩石外形酷似一只雄鸡昂首向天,故名“金鸡报晓”。</p> <p class="ql-block"> 雏凤待哺,此岩石的造型酷似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鸟,故名“雏凤待哺”。</p> <p class="ql-block"> 生命之根,左侧石柱高约8米,是擎天立柱,是生命之根。</p> <p class="ql-block"> 美女照镜,此岩石外形似一位美女手持铜镜,对镜自顾,打扮妆容,由此取名为“美女照镜”。这是白云岩遭受差异风化形成的象形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这一站游览了四十多分钟,中午12点不到乘坐大巴驶离了神农顶风景区。约一小时车程到达坪迁镇午餐。</p> <p class="ql-block"> 至此,神农架的六个打卡地游览了一半。这一日,神农架林区天气晴好,云淡风轻,观景体验感还不错,导游说如果是阴雨天,神农顶景区雾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看来我们的运气还不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