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琅勃拉邦行

刘治华

对于老挝人们并不陌生,它与我国相邻,是东南亚的一个内陆国,属社会主义国家。但琅勃拉邦对我来讲可是第一次听说,当朋友约我结伴去琅勃拉邦旅游时,我才开始对琅勃拉邦进行了解。 这一年2月的下旬,我们一行十余人踏上了六天五晚的琅勃拉邦之旅。 琅勃拉邦是老挝的一个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山城,位于湄公河畔群山环抱的谷地,是老挝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也是老挝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个城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琅勃拉邦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人口仅几万人,尽管如此的小,确是老挝的第二大城镇。这里曾经是老挝很多朝代的都城所在地,是老挝历史与文化的象征。<br data-filtered="filtered">琅勃拉邦,在这里没有现代工业,有的只是传统的手工业;没有现代化的建筑,但随处可见的历史悠久、金碧辉煌奢华的寺庙;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哗;这里空气清新,民风朴实、热情;这里鲜见着装时尚的当地人,但身着橘色僧袍的僧侣确是一道难得的风景线,这里有深厚的老挝历史的沉淀,这里也被西方人视为“世外桃园”。<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琅勃拉邦的五天里,我亲身感受到了这一切。 <b>王宫博物馆</b> 王宫博物馆建于1904年,为西萨旺冯国王的寝宫,后一直为历代国王的寝宫,直到1975年,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该宫作为国家博物馆同时作为王宫供人们参观。整个皇宫金碧辉煌,光艳夺目,殿内装饰古雅华贵。这里是老挝最后一代国王西萨旺凡达纳的行宫。王宫中一组由西方人画的油画,概括的反映了老挝从百姓到王宫贵族从早到晚的生活。在博物馆中还成列的有中国送给老挝的一组屏风。 老挝和许多东南亚国家一样信奉佛教,老挝90%以上的居民信奉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为老挝的国教,正因为如此,寺庙中的僧人在老挝的地位较高,在琅勃拉邦王宫博物馆中,中间的座位是僧人坐的(应该不是一般的和尚),左右两旁分别是国王和王后的座位,由此可见僧人在老挝的地位。 <b>布施</b> <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有大小寺庙三十九座,据说有相当数量的僧人,寺庙是不动火的,寺庙中僧人的饮食全靠每天清晨的布施获取。布施是东南亚地区常见的一种佛教活动,佛教信徒把每天第一锅米饭施舍给僧人,琅勃拉邦的布施可谓是规模最大和状观的。</p> 每天清晨六点左右,寺庙中的僧人穿着清一色的橙色僧袍,赤足列队背着锡铂(不锈钢)走到街上,依次接受信徒或游客赠予的食物,以解决当天所需全部的饮食。僧人每天只吃两餐,下午两点后就不进食了。 <p class="ql-block">  僧侣们布施时,好像是以年龄的长幼排队,年龄大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这可也是出于对信徒们的尊重吧。</p> <p class="ql-block">  这位外来的僧人也参加布施,所不同的是,别人是跪着进行布施,而他是站着的,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布施的女信徒们。</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布施已商业化了,是旅游项目之一,游客花一定的钱购买一定的食品,在统一安排好的位置上进行布施。这样的布施已经与布施的本意相悖了。</p> <b>湄公河</b> <p class="ql-block">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在中国为澜沧江),流经老挝,老挝视其为母亲河。琅勃拉邦位于湄公河与南康江之间,其状似“L”形半岛,南康江在此与湄公河交汇,也可能正是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才有了琅勃拉邦。湄公河畔的落日美不胜收,行船、古树、山栾、落日、休闲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p><p class="ql-block"> 傍晚在湄公河畔的餐馆中一边就餐、一边观日落,其景美不胜收,使人浮想联翩、令人流连忘返……。</p> 湄公河落日 <p class="ql-block">  夕阳下,一杯酒(水),一边读书,是一种很惬意的事。</p> 租一辆自行车,穿梭在暮色的琅勃拉邦 <p class="ql-block">  湄公河日落的美,难以与语言去形容,我们只能用心是慢慢感受。</p> 这也不知是什么树,树形很美,是原始的古树。 <b>洋人街</b> <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末老挝曾沦为法国的殖民地,琅勃拉邦成为了名义上的“保护国”, 在此期间修建了大量的建筑,至今琅勃拉邦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法式建筑,现在多为酒店和餐馆。现在当你走在琅勃拉邦的某一条街道时,你还以为到了十九世纪的法国。</p><p class="ql-block">  这条街叫洋人街,大多是法式建筑,是当年老挝沦为法国殖民地时,法国人建的。</p> <p class="ql-block">  在这条街中,有许多这样老爷车,用来招揽生意。</p> <b>唐丁洞</b> <p class="ql-block">  唐丁洞是湄公河支流的南乌河石灰岩悬崖上的两个溶洞,是琅勃拉邦最重要的洞穴,洞内有各种风格各种大小的佛像上万尊,老挝人视其为湄公河和南乌河的保护神。</p> <b>光西瀑布</b> <p class="ql-block">  光西瀑布的成因与黄龙相似,其风景虽不能与黄龙相提并论,但游人可以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引来不少游人在其水中游泳、跳水,但中国人甚少。</p><p class="ql-block"><br></p> <b>寺庙</b> <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有众多的寺庙,主要的寺庙有香通寺,维苏寺、迈佛寺等,其中以香通寺最为有名。</p> <p class="ql-block">  香通寺是琅勃拉邦最宏伟的寺庙,建于1560年,大殿代表了经典的琅勃拉邦寺庙建筑风格,用“金碧辉煌”来形容香通寺一点也不过分。大殿的后墙壁有一棵用各种彩色玻璃镶出来的生命之树,展现着生命的奇迹和万物和谐,也展现了许多舍己救“人”的动人故事。正因为如此,阳光下的生命之树更显得色彩斑斓,摄人心魄。</p> 东、西方文化(信仰)的交流? 这就是“生命之树” <b>  迈佛寺</b> <br>  迈佛寺建于1821年。寺庙的屋顶是典型的琅勃拉邦五层木质结构风格,有装饰精美的木柱和华丽的鎏金浮雕墙,最吸引人的还是佛殿大门和墙壁上贴满的金木雕壁画,有整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b>维苏寺</b> 这是维苏寺里的菩提树,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是在古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山的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成佛的。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并表示对佛教的虔诚,佛门弟子都在寺庙中种植菩提树。并视其为“佛门圣树” <b>浦西山</b> 在王宫博物馆对面的浦西山,是琅勃拉邦的最高点,拾阶而上,可依次看到各种姿态不同、大小不等的佛像,老挝的佛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卧佛,一种是立佛(也称平安佛,双手手掌向外)。山顶可360度俯瞰整个琅勃拉邦,也是观日出、日落的最佳地点之一。 这里是湄公河和南康江的交汇处 <b>夜市</b> 夜市也是琅勃拉邦的一大特色。地点在琅勃拉邦王宫博物馆前的大街上,当地人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为主,主要为手工业产品和当地特色产品,由于语言不通,买卖中的讨价还价是靠按计算器来实现。这里的商家不像内地一样为招揽生意而大声吆喝,而是静静的等着买主。对于我们来说,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感受那种氛围。 各种各样的水果榨成的水果汁,一万老币一杯(约合人民币8元)。由于人民币和老挝币的比值很大,在老挝你会很容易成为百万富翁(800多元便能兑换100万元老币),随便买个东西都需要上万元,或几十万元,感觉你是高消费。 这种画在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纸上的画很有特色,大多与佛教有关。 夜市上也有许多美食,各种水果、甜点、小吃比比皆是,有一种食品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在有二、三十种菜肴的小摊前排着许多人,每人端一个盘子自已在菜品中任意挑选,任盘子装。一打听属自助餐,一万老挝币(人民币8元)一盘。但在排队的人群中没见到一个中国人。可惜我们没能去品尝品尝。 各类糕点 <p class="ql-block">三明治</p> <p class="ql-block">夜市上迷人的酒吧、水吧。</p> <b>酒店</b> 琅勃拉邦的酒店很多,但好像规模都不大,我们入住的香叫酒店只能接待20多人,但酒店很温馨、别致、干净,晚上特别的安静;早餐也很合口。就是在那里住上几天,哪都不去也是一种别样地享受。 各色三角梅 在琅勃拉邦,你会很快的溶于那里,忘记自己是一个游客,仿佛是琅勃拉邦的一份子,在那里一切是那么的闲适懒散、一切可以那样的随心所欲、你可以暂时忘掉自己的烦恼,尽情的在这“世外桃园”享受生活……<br> 如果说我喜欢琅勃拉邦是因为它的休闲、恬静、惬意、美景、慢节奏,那西方人(外貌上判断)喜欢琅勃拉邦的理由又会是什么呢?<br> 在琅勃拉邦的游客中,大多是西方人,他们有些在琅勃拉邦一住就是一、二个月,他们清晨吃完早餐后在餐厅看书、上网,然后,或步行、或骑自行车、骑摩托车、或搭嘟嘟车,出现在琅勃拉邦琅勃拉邦的大街小巷、乡村田野、商店寺庙和各个景点;每当夜色降临,除了夜市上有众多的西方游客外,在大大小小的咖啡馆、餐厅也遍布着他们的身影,一杯咖啡、一杯酒、或一杯水,仨仨两两静静的坐在其间,在暗淡但浪漫的灯光下度过琅勃拉邦的夜晚,他们爱上琅勃拉邦是厌倦了大都市的暄闹,来此寻求他们心中的“世外桃园”?还是琅勃拉邦这古老别致的小镇,厚重的历史文化沉积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还是和我一样喜欢琅勃拉邦的理由呢,我不得其解。如果你深入的与他们交流,其答案肯定也是各不相同,但他们肯定有爱上它的理由。 <br>  对琅勃拉邦要说的太多了,但要真正的感受琅勃拉邦只有你自己亲自来体验。<br>  琅勃拉邦,一个来过就令人难于忘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