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郯国故城

沂河石头139

<p class="ql-block">路过郯城,汽车站对面是郯国故城遗址公园,不久前来过一次,当时拍的照片不小心丢失了,很是遗憾,今天又拍了一些,正好补上了,如愿以偿!</p> <p class="ql-block">公园靠着十字路口的地方是一个纪念碑模样的建筑物,顶上有郯子乘车出游的雕塑,远远望去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雕塑下方的四面都有不同的浮雕,讲述着郯国故城相关的历史典故</p><p class="ql-block">这一面是两只凤,</p> <p class="ql-block">此面浮雕为孔子师郯子的典故。</p><p class="ql-block">孔子师郯子的传说起源于春秋时的郯国,流传于以郯城县为中心的广大区域。</p><p class="ql-block">郯子,郯国国君,己姓,子爵,以其德仁威雅、鹿乳奉亲、博学多识著称于世。孔子师郯子的传说最早见诸于《左传》,起因于“问官”一事。据载:“知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即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昭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郯子侃侃而谈,向昭子讲述了其祖先少昊氏以鸟名官的历史原因和具体的官制建置。孔子当时在鲁国做个小官,听说了郯子在官制方面的认识,觉得郯子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就亲自“往见郯子而学”。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孔子问官于郯”、“见于郯子而学之”的历史典故。唐代韩愈《师说》中有“孔子师郯子”句,即出于此。</p><p class="ql-block">郯城县民间以及周边地区还流传着与孔子师郯子传说相关的故事,它们一起共同组成了孔子师郯子传说。</p><p class="ql-block">2014年,孔子师郯子传说被列入临沂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此面又是两只凤</p> <p class="ql-block">此面为鹿乳奉亲的典故</p><p class="ql-block">《鹿乳奉亲》是《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中的第六则故事。该故事讲述的是周朝的孝子郯子怎样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得到鹿乳来奉养亲人。</p><p class="ql-block">周郯子,品性至孝。郯子父母年老,且双目都患有眼疾,父母需要鹿的乳汁洗眼。郯子就披上鹿皮,前往深山里去,伪装在群鹿中间,于是取鹿乳来供养双亲。打猎者看见他,以为是鹿便想射他。郯子便将实情告诉他,才得幸免。有诗说:父母亲老人想吃鹿乳,郯子身披鹿皮想混入鹿群取鹿乳。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jǐ)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p> <p class="ql-block">郯国,首都郯城,亦称“碌碡(liùzhou,即石磙)城”。传郯子在抵御外侵修建城墙时,因信巫术于城墙基部埋了万只碌碡,以求永固,碌碡城因而得名。郯国的大小已无法考证。郯城遗址在今郯城县城北,东、南墙早被推平,西、北墙局部还在。墙基宽40米,顶宽15米,残墙高4米;周长4670米。</p> <p class="ql-block">北城墙遗址。城墙东首有一棵古松树,高大粗壮,目测直径约一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古柏树、银杏树,见过很多,但这样的松树却不多见,它一定是见证了古郯国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树上还有累累硕果,老当益壮!</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上面的几个宣传栏,学到很多东西</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两侧的灌木丛,果实累累,</p> <p class="ql-block">经历几千年的风霜雨雪,唯留下这段百多米长的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被风化的红色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的西首也有两棵古松树</p> <p class="ql-block">一左一右像两个士兵,守卫者入口</p> <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19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在罗荣桓、陈光指挥下,发起郯城战役,攻克郯城,粉碎了日军的“堡垒封锁”。</p> <p class="ql-block">廉以养德,文以化人!</p><p class="ql-block">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应以此共勉!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