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葡两牙之旅 (五) 格拉纳达

晋客

离开科尔多瓦,汽车在安达卢西亚崎岖的山地行驶了200公里,便来到格拉纳达。<div>  格拉纳达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在西班牙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个重要性居然显示在了西班牙的国旗之上。上面是西班牙国旗图案,中央的主体部分是四个徽章,分别代表了组成近代西班牙国家的四个王国:卡斯蒂利亚、阿拉贡、莱昂、纳瓦拉。最下面是一颗石榴,代表的正是格拉纳达,因为"格拉纳达"一词的本意就是“石榴”。</div><div> 摩尔人曾经入主伊比利亚半岛将近800年,但从来没有征服过半岛全境。摩尔人统治的各地时间长短不同,总的来说,越是靠南,时间越长。格拉纳达位于西班牙最南部,被摩尔人统治的时间最长,也留下了最多,也最灿烂的伊斯兰文明成果。格拉纳达能够在西班牙国旗占据一席之地,这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下文将会提到。</div><div> </div> <p class="ql-block">  前面说过,公元11世纪科尔多瓦的后倭马亚王朝分崩离析,分裂成了23个小王国。到13世纪,在格拉纳达又崛起一个摩尔人的奈斯尔王朝,以格拉纳达为都城,人称格拉纳达王国。这是伊比利亚半岛最后一个伊斯兰王朝,前后存在了250多年。举世闻名的阿尔罕布拉宫就是奈斯尔王朝修建的皇宫。</p><p class="ql-block"> 1479年,伊莎贝拉的丈夫费尔南多继承了阿拉贡王国的王位,宣布伊莎贝拉为阿拉贡的共治国王,这样,西班牙最强大的两个王国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双王共治”的局面正式形成。从1482年到1492年,双王对格拉纳达王国发动了长达十年的战争。</p><p class="ql-block"> 1492年1月2日,格拉纳达王国的末代君主穆罕默德十二世向双王投降。摩尔人对伊比利亚半岛八百年的统治,在格拉纳达终结。</p><p class="ql-block"> 1492年,是西方文明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从此以后,整个欧洲归于基督教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也是在这一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p> <p class="ql-block">  到达格拉纳达已是中午,不顾舟车劳顿,我们步行来到市中心的伊莎贝拉·卡托利亚广场,瞻仰伊莎贝拉雕像。 </p><p class="ql-block">  眼前这尊塑像是1892年在这个广场上建成的,以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伊莎贝拉女王坐在王座上,哥伦布展开一张地图,弓腰向女王解说着什么。与昨天在科尔多瓦看到的雕像不同,这里不再有费尔南多的位置,只留下了两个最重要的人物,伊莎贝拉和哥伦布。这个场景强调了一个结论:是伊莎贝拉女王,也只有伊莎贝拉女王,支持了哥伦布的远航!没有其他人什么事。</p><p class="ql-block"> 1486年5月1日,哥伦布在科尔多瓦国王城堡第一次谒见双王,献上了寻找新航路的方案。费尔南多对此不感兴趣,伊莎贝拉却被说动了,她下令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审议哥伦布的方案,为此还举行了答辩会,但从此便没了下文,因为这时双王正在同摩尔人作战,既无精力也无财力顾及寻找新航路的事。 </p><p class="ql-block"> 1492年初,格拉纳达的围城战刚刚结束,伊莎贝拉就在大军营帐里接见了哥伦布。4月17日,伊莎贝拉不顾费尔南多和一些贵族的反对,同哥伦布签订了《圣大菲条约》,确定资助他寻找新航路。拨付的资金中,有一部分是伊莎贝拉自己的私房钱。这一年的8月3日,哥伦布率领3艘帆船出发去寻找新航路。两个多月后的10月12日,哥伦布的船队发现并登上了加勒比海的圣萨尔瓦多岛,此举标志着新大陆的发现。</p><p class="ql-block"> 后来,西班牙人把10月12日定为了西班牙的国庆日,因为这件事对西班牙的国运实在是太重要了!</p><p class="ql-block"> </p> 油画:哥伦布谒见双王 (皇家礼拜堂,网络图片) <p class="ql-block">  双王是西班牙最伟大的君主,他们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有两件,第一件是彻底驱逐摩尔人势力,为西班牙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第二件便是资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奠定了西班牙未来的世界霸主地位。这两件事情都发生在格拉纳达。对于西班牙双王来说,格拉纳达是他们事业的顶峰。我想,这就是格拉纳达成为西班牙国旗组成部分的最重要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1504年伊莎贝拉女王逝世,遗嘱规定死后葬在格拉纳达。卡托利亚广场旁边就是格拉纳达皇家礼拜堂,伊莎贝拉女王和费尔南多二世的灵柩就安放在里面。因为功课没有做好,竟然不知道这个信息,已经来到广场,却与双王失之交臂,也算是此次两牙之行的一个小小遗憾。</p> (皇家礼拜堂,网络图片) <p class="ql-block">  在酒店睡了午觉,一众人出发去阿尔拜辛,是在摩尔格拉纳达时期形成的一个伊斯兰街区,保存得十分完好。摩尔人在山坡上铺上鹅卵石,筑成台阶小道,建起了一座座白色的房屋,四周由高墙包围,住房后边往往有一个小小的果园或花园。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西班牙,不是欧洲,而是一个阿拉伯世界。</p> 雨果这样赞美格拉纳达:“没有一个城市,像格拉纳达那样,带着优雅和微笑,带着闪烁的东方魅力,在明净的苍穹下铺展。” 转过这个拐角是一座白色教堂,叫圣尼古拉斯教堂。它是格拉纳达最古老的、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一座教堂。 圣尼古拉斯教堂旁边就是圣尼古拉斯眺望台,从这里可以眺望山谷对面的阿尔罕布拉宫。四周城垣环绕,塔楼耸立,外面是城堡,里面是宫殿。<div>  越过阿尔罕布拉宫可以看到内华达山脉的万年积雪。内华达是西班牙语,意为雪山。内华达山脉是安达卢西亚山脉最高段,长约41公里,有数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最高峰穆拉森山海拔3718米,为伊比利亚半岛最高点。</div> 第二天的行程是重头戏,参观阿尔罕布拉宫。在进入阿尔罕布拉宫之前,先参观卡洛斯五世宫。伊莎贝拉的外孙查理一世,同时又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洛斯五世,觉得摩尔人风格的宫殿无法满足他审美,于是在阿尔罕布拉宫的旁边修建了这座外方内圆的文艺复兴风格宫殿。<br><br> 卡洛斯五世宫外观呈正方形,下层采用了巨大的方岩作为装饰,上层则是正统的文艺复兴风格。在摩尔风格的建筑群里,这座宫殿显得格格不入,给人以强烈的违和感。 这位女士是我们的西班牙官导,中文名字叫艺丰,曾经在北大读了六年博士,又在云南呆了十年,是个地道的中国通,中文烂熟,热情开朗,还告诉我她很可能有摩尔人的血统,这是她从自己的狭长的脸型上推论出来的,因为摩尔人的脸大多是这样的。 进入宫殿,是一个宽广的圆形庭院,两层柱廊支撑,整座宫殿里几乎看不到其他的陈设。 <div> “阿尔罕布拉”是阿拉伯语,意为“红堡”,既是城堡,又是宫殿,建在内华达山麓的一块巨大的岩基上。赭红色的高大城堡外墙,掩盖着内部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宫殿。</div><div> 1236年,穆罕默德一世创建了奈斯尔王朝,1238年便着手建造阿尔罕布拉宫。此后的一两百年间,奈斯尔王朝的每一代君主不断大兴土木,为阿尔罕布拉增添宫室,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局面。</div><div> 今天的阿尔罕布拉宫,主要由纳塞瑞斯宫、轩尼洛里菲宫(夏宫)和赫内拉利花园组成。</div><div> 纳塞瑞斯宫是阿尔罕布拉宫的精华,也是整个欧洲最为辉煌和精致的伊斯兰建筑。纳塞瑞斯宫的门票必须单独买,它是全西班牙,甚至可以说全世界最难买到的门票。纳宫门票一律网上预约,为了防止黄牛党,门票居然与护照绑定。为了保证门票到手,旅行社提前三个月就督促地接开始操作。</div><div> 旅行团队必须提前到达,每30分钟检票一次,每次按照票上的时间放行300人,当下一组的游客开始放行时,前一组的参观券就不能进入了。<br></div><div><br></div> <div> 纳塞瑞斯宫面积不算太大,有几个宫院和花园,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宫院,每个宫院都有一个中庭,中庭四周围绕着宫室。</div><div> 中国传统的宫殿格局是所谓“前朝后寝”, 纳塞瑞斯宫的两个院也大致相当。第一个宫院是科马雷斯宫,又名桃金娘中庭,这是大臣和使节觐见君主的地方,显示国家威仪的处所,可谓“前朝”,气氛肃穆。另一个宫院是狮子院,又名狮子中庭,是君主和后妃居所,可谓“后寝”,环境富丽而奢华。</div><div><br></div><div><br></div> 我们从马丘卡院进入,从君主宫出来,参观队伍单方向前进。<div> 庞大的纳塞瑞斯宫的入口,既小,又隐蔽。跨过门槛就来到了宫内最古老的建筑梅斯亚尔厅,这是司法审理的处所。</div> 从进入宫门开始,便是一步三叹的参观过程。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欣赏到如此的艺术之美:每一面墙,每一道门,每一扇窗,每一个转角,满壁都是雪花石膏雕琢的细密镂花纹饰,错落交缠,虽经历了千年时光的磨砺,却依然泛着玉石般的润泽和坚硬。 精致繁复的纹饰<div>  <br></div> <div> </div><div> 科马雷斯宫,其45米高的科马雷斯塔是纳塞瑞斯宫最高的建筑,塔楼之下就是觐见厅,又称使节厅,也称科马雷斯厅,四面墙壁全是金银丝镶嵌而成的几何图案,色彩艳丽。是纳塞瑞斯王朝的权力象征,国王御座就设在这里。举首仰望木制天花板上镂刻的星空,七层叠加,象征着《可兰经》中的"七重天”。<br></div><div><div> 就是在这里,末代君王穆罕默德十二世将格拉纳达交给了天主教双王。</div></div> 大使厅的星状彩色天花板和拱形窗户,辅之以金银丝镶嵌而成的几何图案,色彩十分艳丽,手工极其精细。 <div> 使节厅一侧的的一个格栅,是祈祷之处,也是密室。细碎的光线透过漂亮的格栅花纹洒落在墙面上,使上面的精雕细琢显得更加真切。</div> 桃金娘中庭,也称科马雷斯庭院。一个长方形的水池,两边栽种着桃金娘形成绿篱,故名。水池尽头的塔楼就是科马雷斯塔,塔的下方就是我们刚刚走过的使节厅。<div> 水中倒映着巨大的塔影,仿佛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宫殿。有人说,“当欧洲的其他国家把城堡都建在空中时,格拉纳达却将皇宫盖在水上”,这是对阿宫最形象的赞美和比喻。<div><div> 这种建筑景观称为“水镜”,后世的印度泰姬陵就借鉴了这种手法。<div><br></div></div></div></div> 狮子院是苏丹的后宫,为一长方形宫院,长35 米,宽20 米,建于1362-1391年间,是摩尔建筑登峰造极之作。四周的国王厅、阿本塞拉赫斯厅和两姐妹厅等宫室,无一不是美轮美奂。<div> <br></div> 狮子院的美,首先体现在它的柱廊,由124根棕榈树般的柱子组成,柱子分单柱、双柱、三柱甚至四柱组合。既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自成一种韵律感。单株不显单薄,四柱也不显繁复,却能给人的视觉带来充分的愉悦。 狮子院的回廊中央是狮子中庭,由12头雄狮驮起了大理石的石盆喷泉。每一只雄狮代表一个太阳,组成阿拉伯星象中的12个太阳和一年12个月。池子向四方向引出四条小渠,代表天堂中的四条天河:水河、乳河、酒河、蜜河。伊斯兰教义禁止偶像崇拜,狮子喷泉是一个罕见的特例。大概摩尔工匠绝少操持动物形象的雕刻,所以造出来的狮子全无威武之气,正所谓“画狮不成反类犬”。 伊斯兰教法严禁偶像崇拜,狮子院里却不仅有动物形象,国王厅的天花板上居然还有人物形象,真是不可思议。 狮子中庭南、北两面的宫室分别叫阿本塞拉赫斯厅和两姐妹厅。其穹顶的装饰是阿尔罕布拉宫的另一极致之作。这种穹顶称为“钟乳石拱顶”。屋顶代表宇宙,蜂巢结构的穹顶雕塑繁复精致,如苍穹之上的群星闪烁,让人目眩神迷。据说,这种雕塑技艺是用珍珠贝壳粉与石膏泥土揉合后进行塑形,再一片片粘接,这样才能使墙壁泛出珍珠般的光泽,给人以如梦如幻的美感。<br>  在这里,精致与繁复到了极致,美也到了极致。 走出狮子院,在君主宫的走廊里穿行。走廊的窗上装饰着一幅麋鹿图案。<div> 当年,格拉纳达的末代苏丹波伯迪尔向天主教双王投降,被双王放逐到一个叫阿尔布夏拉的地方去居住。离开阿尔罕布拉宫时,这个亡国之君自觉无颜见格拉纳达的臣民父老,没有从宫殿正门出堡,而是走了后门。来到了一座山上的一块巨石之上,小国王回望阿尔罕布拉,不禁泪流满面,恨铁不成钢的母亲愤愤地斥责他:</div><div> “你倒是该像女人一样哭泣,哭的是没能像男人那般战斗!”</div><div> 此后,这座山就被人叫做眼泪山;这块石头,有人叫它“摩尔人最后的叹息”。</div><div> 远处的山峰和山谷,哪里是“眼泪山”?哪一块石头是“摩尔人最后的叹息”?<br></div> 赫内拉利花园 水池旁边的帕塔尔宫。 夏宫的水渠庭院 轩尼洛里菲宫被称为“夏宫”,修建于13世纪穆罕默德三世统治时期。夏宫是皇家的度假别墅,是君主们放松身心的地方。长形的庭院里鲜花盛开,中间两排细细水柱向上喷吐时,会在空中交叉,景象轻灵而美妙。 在纳斯尔王朝的最后岁月里,两个最强大的家族曾为后宫打得不可开交。老国王哈桑有了新宠,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子。王后醋海兴波,大闹后宫,恼羞成怒的国王将王后和小王子囚禁在高塔里。性情刚烈的王后把幼年的王子从塔楼上悬放下来,交给了她的心腹,自己后来也逃了出来并兴师讨伐丈夫。战争进行了十年,最后王后赶跑了哈桑,立小王子为王,这个小王子就是格拉纳达王国的末代君主穆罕默德十二世波阿迪尔。<div> 据说,这个大殿就是当年囚禁末代小国王和他母亲的地方。</div> 苏丹娜庭院是赫内拉利宫殿区里的一个庭院,也称柏树庭院。 阿宫路旁的华盛顿•欧文塑像,是他,让阿尔罕布拉重获新生。<div> 基督教军队夺回格拉纳达之后,阿尔罕布拉渐渐地荒芜,大片宫殿日渐残圮,成了流浪汉的家园。拿破仑入侵西班牙,法军曾在阿宫驻扎,撤退时还炸毁了几处城堡的厚墙,据说是为了寻找传说中末代苏丹埋藏在宫中的珍宝。</div><div> 西班牙人快要忘记阿尔罕布拉了。直到300年后来了华盛顿•欧文。<br> 华盛顿•欧文(1783~1859),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文学家,号称“美国文学之父”。1826年,欧文担任美国驻西班牙领事馆官员期间,游历了格拉纳达,在阿尔罕伯拉宫逗留了近三个月。在这里欧文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和传奇逸事,写成了《阿尔罕伯拉的故事》。这本书是阿尔罕布拉被重新发现的里程碑。如同为西班牙人拂去了一件熟视无睹的旧物上的灰尘,让他们看到了金子的光泽。被荒废了300多年的阿宫重新回到人们关注之中。随后在国王斐迪南七世的资助下,阿宫经历了建筑师何塞·孔特雷拉斯与其子、孙三代的精心修复,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景象。</div> 这是华盛顿• 欧文在阿宫住过的房间。房间至今仍保持当年的模样,除了床、书桌和行李木箱,别无它物。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华盛顿•欧文,1829年,于阿尔罕布拉的寓所”。 挥一挥手,作别艺丰。挥一挥手,作别阿尔罕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