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喜欢乡下的茅草屋,屋前有一个小院子,院前还有自己家的菜园子。我家院子里的人和事,永远留在我美好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我家的院子虽然没有篱笆封闭,但与左右邻家也是有边界的,院子外的东西,是人家的,院子以里的,是自家的小天地,可以随心所欲由自家人摆布。</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小院,是属于小燕子的。瞧,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不知道今年的小燕是否还是去年的那几只?它们飞越万水千山,只为我家有它们的念想。它们在我家可欢实着呢!时而落在墙头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时而在院子里飞上飞下,给小院增添了几分情趣。小燕每年都忙着生蛋、孵化、繁殖后代,一口一口的啄食哺育幼仔,一群新生代出飞了,热闹了整个小院。</p> <p class="ql-block"> 夏天的院子,有刚刚孵出来二十几可爱的小鸭雏,那是我勤劳的妈妈用温热的手,亲手抚摸了二十一天,才孵出来的。也有母鸡孵出的鸡仔,一大窝子二、三十只毛嘟嘟的一群鸡仔、鸭雏,在老母鸡的呵护下,满院子欢蹦乱跳、叽叽喳喳的嬉耍啄食。妈还要专门给小鸡仔、鸭雏喂一些小米子,小白菜等,院子里还要备一个盛水用的浅一点的盘子,供鸡仔、鸭雏饮水。</p> <p class="ql-block"> 白天从架里放出来的遛达鸡、鸭、鹅们这群禽类,也在院子里寻觅着它们的美味。它们生活很自在,妈一天两三次的要喂给它们一些苞米粒子及菜叶子之类,鸡鸭鹅下的蛋,真的是纯正的土蛋,如今的市场上是买不到的。卖的都说是笨鸡蛋,鬼才信呢!有几个蛋鸡不是喂的添加饲料?当下有的人精,亏本不说亏本,叫“负增长”;身上有些毛病的,叫“亚健康”;裁员还美其名曰“优化”……这些标新立异的词句,实际是人性化了的怀柔词句,把忧虑的事情变得随和了,听着也顺耳。卖家说是土鸡蛋,说法中听,买家权且当是土鸡蛋吧!吃的是一种安慰和趁心。</p><p class="ql-block"> 逢雨天气,小院子里少了这些鸡鸭鹅们的影子,想是找块安逸地雨休贪睡去了。</p> <p class="ql-block"> 碧空如洗、秋日篮天下的小院,聚集着亲友和爹与我们兄弟妹妹们,有三嫂子、洪祥子、小武子…(只是少了外地的姐姐)那瞬间的“咔嚓”一声,留下了爹爹过大寿时的合欢照片,温馨的小院见证了友邻、亲人们对老爹的亲敬和爱戴。那寿宴堂会上高亢悠扬的喇叭声,俏皮泼辣的二人转民艺腔调,至今仍在耳边环绕。</p> <p class="ql-block"> 果实累累的金秋,自留地、小片荒收获了丰盈的五谷。小院子就是大豆、小豆、高粱、谷子的脱谷场。一年辛勤汗水浇灌的果实,通过小院子最后一道环节籽粒归仓。土院用石磙子碌碡压坚实后,铺上一层带秆稞的谷物,然后用梿枷敲击,籽粒就从秆稞的壳子里分离出来。原始的脱粒方式真的累人不轻,举一天梿枷手掌渗血,浑身像散了架子般。满院子的粮食,乐坏了鸡鸭鹅们,记吃不记打的东西,驱赶走了这帮,那边又来一群,左右策应不屈不挠的与你周旋。反正是自家养的尤物,下的蛋长的肉到了还不是主人家的?既便是粪也还是肥了自家的田呢!那就让它们也与小院分享农家丰收的喜悦吧!</p><p class="ql-block"> 粮食作物浑身是宝,脱粒分离出的糟粕农家叫“瘪谷”是饲养猪的上好饲料,金秋,满了五谷粮仓,肥了猪鸭禽畜们。</p><p class="ql-block"> 小院虽不是一线的产粮区,作为后方的强大支撑,一日三餐的腹中之物小院也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冬日的小院,仍是鸡鸭鹅们的喧闹场地。农家院里的特色,家家如是。</p><p class="ql-block"> 杀年猪,欢乐充溢着春节前的小院。孩子们包括邻家的孩子,都赶来跑前跑后的凑热闹。养了一年,一口不算大也不算肥的一头猪,是一家人过年的念想,尽管不太大不太肥的年猪,往往也要卖掉一半,猪身上抠下的钱,要留着过平常日子。“有米一锅,有柴一灶”,这是妈最厌恶的。妈是家的财政襄理,柴米油盐、人情往份,吃穿用度都打点的有条不紊。妈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受大穷”。尽管日子紧巴点,我们吃的、穿的、用的从没有亏着的时候。有很多人家的孩子穿的破衣烂衫,吃了上顿少下顿,上学交不起学费的。庆幸有勤劳节俭、精打细算的妈日夜为我们操劳,这是儿女们的福份。</p> <p class="ql-block"> 大年晚上,小院子沸腾了。爹按照以往的规矩,在院子里拢起了木柈子柴火,那熊熊燃烧跳动的火焰,照耀着满院通红,被凿上纸钱的黄烧纸也被点燃,1000响的小鞭和二踢脚炮仗,大响和着小响,全村屯由远及近,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混合一片,劈劈啪啪响彻夜空。爹让我们将外屋门,里屋门全部敞开,纳祖接神。屋外零下30多度严寒的午夜,竟被闹腾得热火朝天。灶屋饺子锅早已蒸腾起团团雾气,弥散在小院子的空间,大人孩子屋里屋外忙活着,满院子充溢着喜气洋洋的欢乐气氛。</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三,院子里就有拜年的秧歌来了。小院子纳不下团体秧歌队,男妆女妆两三组扭上一阵,尔后,就要唱秧歌了。所谓“唱秧歌”,实际与当今歌坛的“哇卜”相似。</p><p class="ql-block"> 元宵夜的小院子,迎来又一个秧歌欢乐潮。蒸灯、送灯之后,就该赏灯闹花灯了。夜幕降临,高跷“踩花灯”就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各种彩纸扎的灯笼,色彩纷呈、样式各异,闪闪耀耀的灯笼,在每个秧歌演员的手里上下左右翻飞舞动,如波翻浪涌让人眼花缭乱,心花灿烂。</p><p class="ql-block"> 农家乐的秧歌,给庄户人家的平淡日子增加了一道色彩,给辛苦劳作一年的庄稼人以大年的欢乐。大年正月,我家小院子与父老乡亲共享着新春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小院子经历着春秋冬夏,雪雨风霜,经历了时世变迁,人事沧桑。先是老妈离开了院子,子女们也相继成家离开了院子。年久的茅草老屋翻新了,老爹却离开了屋子、院子。尔后,新房子三弟一家,两个孩子也朝着自己的理想离家奔前程了。再后来新房更换了主人,连同院子、园子。伴着我们兄弟、姐妹成长的爹妈、屋子、院子、园子,温温暖暖的一家人,再也找不回昔日院子那些温馨的场景了,吃不到妈妈亲手做的、园子里那些纯绿色蔬菜了。只能在记忆深处或梦乡温习这些景象,追思人生的生命起源,在原始家庭里那段难忘的生命历程。</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思乡</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静水深流</p><p class="ql-block">图片源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