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门峡市陕州区蒲剧保护传承中心(原陕县蒲剧团)成立于1950年1月,是陕州区唯一的国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发挥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的作用,着力推动艺术创新,创作剧目《黄河弯弯》获河南省首届县(区)级戏剧大赛金奖,《孙安动本》《人间第一情》获河南省第二届、第三届县(区)级戏剧大赛金奖。2017年创作剧目《姚崇辞官》参加河南省第十四届戏剧大赛获得一等奖,囊括文华奖全部奖项。2015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2018年《人间第一情》入选国家文化旅游部现实题材展演。2019年《姚崇辞官》获得河南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0年现代戏《连翘花开》入选河南省脱贫攻坚题材加工提升剧目。三门峡市陕州区蒲剧保护传承中心积极传承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每年为城乡群众演出320余场,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深受陕群众欢迎和好评,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咱老百姓的剧团”。</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陕州蒲剧保护传承中心精心打造的《秋赈图》,改编自三门峡、无锡真实的历史,通过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剧情、引人入胜的唱腔,讲述了1929年“西北大饥荒”时期,无锡市慈善家跨越千里,连续三年辗转陕州、灵宝、渑池等地,广设粥棚救济灾民的感人故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传播慈善文化、发扬慈善精神,凝聚大爱无疆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1930年前后,河南遭遇到了历史罕见的旱灾,连续数月滴雨未降,田亩荒枯,赤地千里。天灾未去,人祸又至。从1930年5月起,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之间又爆发了中原大战,作为主战场的河南更是雪上加霜。“汝洛陕灵,军匪屯集,划区征发,搜刮如洗。衣被釜甑,悉供军用;升米勺粟,毫不留遗;门窗梁柱,咸充军柴。军队40万,土匪20万,佥仰灾民供给。”河南大地哀鸿遍野,万千民众生活在生死边缘。</p><p class="ql-block"> 远在千里之外的无锡实业界听闻消息后,紧急组织赈灾队伍,奔赴豫西的重灾区陕县、灵宝等地开展赈灾,上演了一出出殊为感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无锡对豫西的赈灾,从旱灾起始之时的1929年初夏即已启动,由无锡中国银行堆栈经理施襄臣主持。当时,他大病初愈,身体虚弱,但仍然前往,调查灾情,统筹策划赈灾方案,同时向无锡各界募集资金,组织力量分赴在陕州、灵宝等地分设了数十所粥厂,救济饥民,还在灾民逃难的中转地徐州也设立了粥厂。当时,过路的军队经常借“施粥”的名义强拉壮丁,使得百姓听到赈灾的消息都不敢前来。于是,他们先挨家挨户地赠予食物,广而告之,后来领粥的饥民越来越多。每天施完粥,他们还会再施予一小碗大米,保证不让见到的人饿死一个。随着灾荒的蔓延,开始发生抢劫物资的事件。为了保证赈灾粮食的安全,无锡的赈灾队伍把粮食集中到当地的土地庙中,集中看管,婉言谢绝了村民劝其住进家里的邀请。很快,冬天到了,大家就在地上铺满稻草,席地而眠,度过了一个个寒冷难涯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1930年的秋冬,旱灾稍有舒缓,蝗灾却又肆虐,田间庄稼被啃食一尽。无锡各界又一次来到陕县、灵宝等地分设粥厂,直至中原大战战火逼近,才被迫撤回。</p><p class="ql-block"> 1931年正月,春节刚过,施襄臣亲自来到赈灾一线。他发现“迫饥寒者近五万人”需要救济,粥厂必须延续至麦熟之后。这大大超出了原先的预料。于是,施襄臣向无锡方面发去急电,追加募集钱款和粮食。无锡方面也给予以了大力支援,很快钱款和粮食如期运到。灾民一片欢欣,有些灾民当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对此,《陕县志》有着详细的记载:“民国二十年三月,无锡红卍字会,溥仁慈善会、公济会三团体,派过子怡、华博臣、李世德及曾在县施赈之何维周来县调查灾情,先申汇来赈洋一万元。在县境南关设粥厂一处,无锡各慈善团体派施襄臣、惠子刚携款增加县南关粥厂小米195包,并陆续施洋三百余元。此外,七区观音堂、二区会兴镇、四区张茅镇、五区菜园镇,复以万五千元,就近购买小米,分设粥厂四处”。</p><p class="ql-block"> 到了夏天,在豫西整整忙碌了大半年的赈灾人员,终于陆续踏上了返程。然而,中原大战战火又起,豫西至郑州的铁路又一次阻断,最后撤出的过智修和何维周两人被迫滞留洛阳。过智修突患急病,由于灾区缺医少药,不能及时治疗调养,不幸去世,年仅37岁。离锡前,过智修妻子觉得农历年关将近,家中上有年迈婆母,下有11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自己又身怀六甲,实难支撑。过智修安慰说:“救灾如救火,早点去可以多救不少人命。此行大概到端午就能回家,家中只好辛苦你了!”过智修还为即将出生的宝宝起了名字:“生男叫瑞生,生女叫毓华。”不料,一别竟成永诀,义士客死他乡,刚刚出生的小女儿从未见到这位大爱无疆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当时,无锡各界不但拿出钱粮救助百姓,还尽力保护和修复当地有名的文化故迹。陕县、灵宝一带,在周代时是召公的主政区域。召公,本姓姬,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兄弟,是西周初年有名的贤臣。召公勤于政事,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相传他每到一个村子,总是在田间地头处理事务,累了就坐在甘棠树下休息,渴了就摘甘棠树上的果子吃。召公的故事,记载于《诗经》。后人为了纪念他,还特地建立了召公祠。施襄臣在赈灾之余,慕名前去祭祀,发现该祠“墙倾栋摧,上无盖障”,毁于战火,于是“醵资鸠工”,重新修葺。事毕,请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长唐文治撰写《陕州召公甘棠庙碑》。文中不仅记叙了陕州赈灾之事,而且倡导陕州人民发扬召公敬德保民精神,</p><p class="ql-block"> 施襄臣回到无锡后,画家诸健秋被赈灾义举所感动,专门绘制了《函关秋赈图》。党政要人、社会名流纷纷题辞予以褒扬。</p>